龙头破防,当实控人失控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阿基米德Biotech;作者:阿基米德君

开盲盒

你不知道在上市公司的盲盒里,实控人哪天会忽然失控?

心脏瓣膜介入龙头启明医疗停牌半年生死未卜,苗药龙头贵州百灵被ST,三百年中药老字号九芝堂被ST,前途一度光明,却从内部破防,实控人都曾挪用或占用巨额资金。

无论事发突然的启明医疗,还是积弊已久的贵州百灵、九芝堂,实控人都长期缺乏监督约束,而公司顶着龙头光环,对投资者颇具迷惑性。

然而,财务报表里还是留下蛛丝马迹。


01 

没有人是无辜的


启明医疗訾振军、曾敏隐藏得最深。

两人皆是微创系出身。1998年,28岁訾振军硕士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微创医疗任首位研发经理,成为中国第一代冠状动脉球囊、冠脉支架、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的主要设计者。2000年,清华才子曾敏参与组建上海微创。

启明医疗拥有国内首个上市的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国内及欧洲首个上市的自膨胀式TPVR(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膜系统),在心脏瓣膜介入赛道国内份额第一、出海进度第一。

然后,爆雷。

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先后59次违规操作,訾振军与曾敏未经授权累计转出启明医疗资金18.5亿元。2021年1月及2023年1月,启明医疗向地产公司江苏吴中贷款2.3亿元,至今仍有8000万元未偿还。2023年,启明医疗还为訾振军旗下公司堃泰生物的3.96亿元贷款提供担保。2022年,启明医疗与中建一局签署价值11.82亿元的建设合约,未进行披露。

密集骚操作,如入无人之境,启明医疗管理层全员失责。

这相当于一场合谋。启明医疗2023年5月8日公告在解释高管借款事件时甚至列出理由及裨益:“有必要支持及挽留关键管理人员,特别是訾先生及曾先生,以使彼等能够于未来继续领导本集团并为本集团作出宝贵贡献。訾先生贷款及曾先生贷款可以适当提高部分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预计相关的利息收入可以为本集团带来稳定的收入及现金流,从而进一步增加本集团的整体收入。“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事件曝光半年后,訾振军、曾敏终于辞职,挪用巨款的用途至今未有交代。2023年11月24日,訾振军减持816万股启明医疗股票,套现近4600万元。

内控有重大缺陷的公司,财务报表掩饰得再完美,也会露出蹊跷之处2023年7月13日《Biotech可以犯几次错?》)。

销售费用率通常随着规模效应而边际下降,令人困惑的是从2020年到2021年,启明医疗收入从2.76亿元跃升至4.16亿元,销售费用率反而从49%上升至52%,2022年、2023年更是分别达到64%、61%。

在港股财务报表里,其他开支本来不起眼,但在启明医疗却是膨胀的存在,增加财务的不透明度。其他开支分别为2019年0.45亿元、2020年1.22亿元、2021年3.89亿元、2022年5.58亿元、2023年3.14亿元。2023年其他开支同比减少43.7%,但仍然分别高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启明医疗2023年收入4.91亿元,为心通医疗1.5倍,而研发成本5.25亿元,为心通医疗2.2倍。研发是否存在低效或套利的情况?海外大规模临床开发,是否有匹配的监督机制,开支是否合规?

5月13日,启明医疗欣然宣布内部控制检讨完成,但未涉及以上财务指标。


02 

下一盘大棋,太大了


贵州百灵实控人姜伟2017年以165亿元身家,成为贵州首富。

他在安顺建顶级的围棋院,建当地最贵的希尔顿酒店,又投资房地产卖最贵的楼盘。在他硕大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排棋桌,是不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投资房地产、酒店带来资金困局,姜伟从上市公司贵州百灵抽血续命。

2020年,姜伟累计占用贵州百灵资金12.09亿元。2021Q1,实控人又累计占用贵州百灵资金 4.18亿元。姜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在贵州百灵的持股比例从71.89%减持至17.39%,套现资金基本用于偿债。截至5月23日,姜伟质押股份数量为 2.04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比例83.49%。

贵州百灵的坠落具有多重警示。一是家族企业可能难以避免道德风险,2015年起,贵州百灵几乎每次年报都会遭遇证监会的问询,涉及销售费用、应收账款过高、公司高管资金占用的问题。二是当一个民营企业家喜欢跨界下大棋,在上市公司体外有庞杂的家族产业,特别是涉足房地产开发时,意味着悲剧的开始。姜伟不再满足于做医药,投入巨资进入地产、金融、体育、餐饮、酒店、体育、石化,甚至飞机制造,组建赛车队、围棋俱乐部。

抛开事实不谈,难道财务报表就没有漏洞吗?

2023Q3,公司已经危机四伏,货币资金3.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49.4%,应收账款18.8亿元,接近于半年营收规模。应收账款警戒线没有统一标准,但一般不应超过企业营收30%,贵州百灵则长期达到50%左右。

终于,绷不住了。2024Q1,贵州百灵货币资金剩下不到3亿元,应收账款增至23.9亿元,流动性危机全面爆发。

当然,被ST的导火线是销售费用相关内控存在重大缺陷。2023年,贵州百灵销售费用23.11亿元,同比增加51%,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1.23亿元,四季度单季销售费用12亿元,造成公司亏损。

姜伟可能出局,实控人更替也许意味着这家苗药龙头新生。


03

北有同仁堂,南有九芝堂


与同仁堂齐名,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起源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现代的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设立,并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拥有以六味地黄丸、逍遥丸为代表的浓缩丸系列,以驴胶补血颗粒、阿胶为代表的补血补气产品,以及传统战略核心品种安宫牛黄丸、足光散。

直到一个东北老板改变这家中华老字号的命运。

2015年,牡丹江市友博制药的董事长李振国入主九芝堂,成为实控人。8年来,九芝堂累计分红30.38亿元,而同期累计净利润30.9亿元,全部净利润用于分红,李振国分得约7.6亿元。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李振国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合计1.12亿元。

截至2023年末,九芝堂通过非公司账户收取保证金余额4270万元,李振国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3700万元。

由于以上内控重大缺陷事项,4月26日起,九芝堂被ST。

在财务报表上,九芝堂出现类似于贵州百灵的情况,2023年末,应收账款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7%,2024Q1应收账款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1.1%,现金储备6.6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7.1%。

但九芝堂还能抢救,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非公司账户收取的保证金已全部退回,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占用期间利息已全部偿还。

5月16日,李振国累计被质押数量达2.07亿股,质押比例为95.94%。李振国部分股份已解除质押,今日质押比例降至58.76%。

基本面没有崩塌,2023年,疏血通注射液、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驴胶补血颗粒、足光散、阿胶、逍遥丸等7个品种销售收入过亿。围绕阿胶开发出一系列补血类产品,其中驴胶补血颗粒位列补血产品全国零售市场前列,同时拥有阿胶块、阿珍养血口服液系列产品。

中华老字号遇人不淑,但是拥有374年历史沉淀,拥有品牌中药、OTC自费逻辑,不会轻易言败。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