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资产“繁花”三年,中证红利为何屡刷历史新高?

在货币政策易松难紧的大环境下,长端利率继续下行或是较大概率的事件。这种背景下,不少资金或转而寻求年化收益更高、波动相对可控的红利策略产品。

 

今日三大指数低开震荡,煤炭、银行板块逆市走高,中证红利ETF(515080)收涨0.31%,日K线5连阳,年内第9次刷新上市价格新高。

图片.png

宏观层面看,随着经济体量的增长,经济增速中枢开始下移,市场整体利润增长速度放缓且风险偏好有所下移,高股息类资产价值就变得较为凸显。

 

从市场表现看,像中证红利指数这样的策略指数采取股息率加权,中长期或可实现低吸高抛,长期表现较为稳健。近五年来,除2019、2020年外,红利策略均跑赢市场主流宽基。

图片.png

政策面上,今年新“国九条”系列政策在上市公司的分红、回购、市值管理上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包括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等。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的要求,对红利资产再次构成利好。

 

展望后市,在长期利率下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市场环境中,红利资产底仓配置价值仍较突出。截至目前,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经跌至2.3%左右,在货币政策易松难紧的大环境下,长端利率继续下行或是较大概率的事件。这种背景下,不少资金或转而寻求年化收益更高、波动相对可控的红利策略产品。


中证红利ETF基金全称:招商中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中证红利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15.73%(2019)、3.49%(2020)、13.37%(2021)、-5.45%(2022)、0.89%(2023)。中证红利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