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世界投资历史的中国医药投资人的幸运和反思

低谷期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也是优秀投资人拿出勇气、把握机会的最好时间点。

5月25日,由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主办,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指导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H50)第七届年会召开。

2024年度H50轮值主席、德福资本董事长李振福致欢迎辞,发表了《从资本配置看效率,看产业投资的初心与变局》主题演讲。

众所周知,如今医药寒冬仍未过去。预期减弱、资本市场低迷、企业融资困难,叠加上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消极情绪出现在了几乎每个从业者身上。

2021年,全年共发生投融资案例2520起,几乎每一天都有7家企业拿到了新的资金,几乎是一份“PPT”就能拿到融资的年代。然而仅仅一年后,“春天的故事”就变成了裁员、降薪、砍管线的彻骨寒冬。三年时间过去,中国股市生物医药板块的市值蒸发近6000亿元。

2024年,情况并没有如愿好起来,今年一季度,许多医药企业出现了营收利润双降的局面,更有无数Biotech正为了找钱疲于奔波。

但李振福看来,中国的医药投资行业还太年轻,从未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下行周期。寒冬,既是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也是对行业傲慢心态的回击。

如今,正是全行业冷静下来,总结经验、拷问初心的时候。唯有经此一役,投资人们才能窥见未来的路径,重新找回未来的信心。

以下是演讲全文:

我代表H50,欢迎各位来宾参加我们的年会。每年论坛很多,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非常感谢。

当下是中国医疗投资和医疗行业的特殊时刻,回顾过去十年,令人感慨万千——我们曾登上世界之巅,又跌入万丈深渊!

寒冬里,我们都面对着灵魂拷问: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有什么引以自豪的成就?吸取了哪些惨痛的教训?未来路在何方?又将何去何从?

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之前,我们绝不应该忘记中国医疗投资做出的巨大贡献。

今天,中国的PD-1价格仅有美国的3%-5%,并且其他越来越多的创新药都享受着全球最低的价格。

短短十年时间,中国医药企业授权首付款从几乎为0,增长到了2023年的300亿元人民币水平,几乎全球的医药企业都纷纷来中国“掘金”。

中国的医疗融资规模,从2011年的400亿人民币水平,发展到2021年巅峰时的5000多亿人民币。

今天,医疗是任何龙头投资机构必配的资产,是所有投资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是毫无疑问最为“长坡厚雪”的赛道。

这样的发展速度,是世界投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的医疗投资人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载入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史册。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没有中国医疗投资人,就没有中国医药创新的今天。

但在深感自豪和幸运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反思犯下的错误。有些错误是客观的,是学习和成长不可避免的代价;有些错误却是主观的,是本可以避免的。

一是对资本市场周期性的认知不足和缺乏敬畏。中国私募投资自诞生之日起,几乎保持了十年的高速发展,从没经历过下行周期,因此助长了投资人自以为是、过分乐观的情绪。许多人把周期带来的高回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结果潮水落后,裸泳者比比皆是。

二是“一窝蜂”。追逐风口、重复创新、哄抬价格,屈服于从众压力和短期回报的贪婪,造就了一个个泡沫。这种盲目和狂热,同样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

中国医疗投资行业还非常年轻,我们仍在蹒跚学步,在摸索中成长。为了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漫漫寒冬里,我们必须拷问自己:为什么当初选择了医疗投资这个行业?我们的价值在哪?未来在何方?

我的个人看法是,作为投资人,最大的存在价值就是令资金配置最优化,把每一元钱都配置在回报最高的资产上,将无效或低效的投资降到最低。

2017-2022年,医疗投资的投资总额将近6000亿,每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60亿元的回报或损失。政府、金融机构、个人、社会等基于信任,委托我们管理他们的宝贵资金,这份使命既光荣又艰巨,我们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

如何实现资产配置的最优化?H50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医疗投资最有代表性的机构,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倡导理性投资,不造风口、不追风口,不把资金浪费在泡沫中。

今年,H50发布了首份中国医疗投资报告,力求通过产业、投资数据和理性声音帮助投资机构和社会避免“一窝蜂”。我建议,H50今后定期发布相关数据。例如,今天GLP-1领域异常火热,我们应该收集并发布已有的临床试验数量、相关领域研发企业数量等资料,供投资机构和社会参考,尽可能降低出现泡沫的几率,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此外,H50应该倡导投资的“纯粹性”,减少名利、私欲等杂念,静下心钻研投资学问,为了热爱而努力。

路漫漫兮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今天的艰难时期,很多人唉声叹气,态度异常悲观。但我认为,“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低谷期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也是优秀投资人拿出勇气、把握机会的最好时间点。H50应该鼓励大家战胜恐惧,奋勇向前。

展望未来,中国医疗投资方兴未艾,潜力无穷。最后,我想用两句话和大家共勉:一切刚刚开始,一切皆有可能!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