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超长特别国债下发,“两重”领域投资关注三条主线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 作者:连一席 沈思越 秦培景

重点关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空天产业和能源资源领域

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于5月起陆续发行,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首批项目已梳理完成。参考此前的政策文件和官方表态,我们认为此次特别国债的投向将聚焦两大关键词:1)安全,包括科技自立自强、国防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2)发展,包括未来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口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等。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建议当下重点关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空天产业和能源资源领域。


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起陆续发行,聚焦“两重”建设,首批项目已梳理完成。

2024年两会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财政部官网显示,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品种包括20年、30年、50年,其中30年期于5月17日首发,20年期将于5月24日首发,50年期将于6月14日首发。在5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表示自今年2月开始就已多次组织各地方相关部门梳理储备2024年能开工建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目前已经梳理出了一批符合“两重”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从出台背景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值得重点关注。

一方面,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危机态势延续。俄乌、中东等局部地缘冲突持续且未见缓和迹象,台海、南海与朝鲜等东亚热点问题仍然紧张,今年的美国大选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中美战略竞争正在走向长期化,美国乃至欧洲已密集出台多种贸易保护政策以试图降低其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度,而面对以人工智能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美势必将围绕相关科技领域展开激烈角逐。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发改委主任郑栅洁特别强调了,此次特别国债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投向领域看,把握“安全”和“发展”两大关键词。

此次特别国债的期限最长可达50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匹配那些回报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重大工程项目。参考此前的政策文件和官方表态,我们认为,此次特别国债的投向将聚焦两大关键词:

1)安全,涉及领域或包括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防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

2)发展,涉及内容或包括发展未来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共服务保障设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养老、教育、托育等)、美丽中国建设(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等。

结合外部环境、政策导向和产业现状,我们建议当下重点关注:

1)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应用基础研究、发展战略未来产业的根基,包括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信创、5G/6G等,上述技术可与其它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以提升治理能力。

2)空天产业:卫星互联网事关“占频保轨”任务和“未来空间”产业,低空经济发展则有助于提升通道运行与物流效率,促进区域融合,对粮食等安全保障亦有助益。

3)能源资源:一方面,金属、煤炭、油气等属于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对国防安全保障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未来产业发展本身也有可能带来能源资源的结构性失衡,例如近期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行业对电力能源短缺问题的担忧,建议关注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建设、新型储能、核能、核聚变、氢能等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部分。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国内产业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中美科技贸易和金融领域摩擦加剧等。

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

资料来源:财政部官网(含计划),中信证券研究部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5月23日发布的《主题聚焦:四大安全系列跟踪报告—超长特别国债下发,“两重”领域投资关注三条主线》报告,证券分析师:连一席  沈思越  秦培景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