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一季报对美股硬件、半导体投资有何启示?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 作者:陈俊云 高飞翔

先进制程晶圆代工、HBM厂商有望持续收益

英伟达Q1业绩、指引均超市场预期,良好业绩表现反映全球对AI算力的持续强劲需求,料将对美股硬件&半导体相关企业中短期业绩继续形成有力支撑,但伴随AI算力下游客户结构不断扩散(从云厂商到企业、主权国家客户等),以及英伟达自身产品策略的不断优化等,从AI芯片到硬件&整机、网络设备等环节的产品形态、市场竞争结构、产业投资逻辑亦在快速变化,围绕英伟达技术路线和产业链,中信证券持续看好晶圆代工(先进制程)、存储芯片(HBM)、IT设备(AI服务器、高密度闪存)、数通设备(以太网)等环节的中期投资机会。

英伟达FY2025Q1财报:市场需求持续维持强劲,供需结构短期仍然偏紧。

1)英伟达当季营收260亿美元(同比+262%);净利润148.8亿美元(同比+628%),对应EPS为5.98美元(同比+629%);调整后EPS为6.12美元(同比+461%);

2)公司预计FY25Q2营收280亿美元(±2%),GAAP和非GAAP毛利率分别为74.8%和75.5%。公司预计全年毛利率将在mid-70%左右;

3)当季,数据中心营收225.63亿美元(同比+427%),其中计算收入同比增长5倍,网络收入同比增长3倍。同时公司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表示,短期市场需求仍然维持强劲,H、B系列加速卡供应在明年之前都可能持续维持偏紧状态。

中信证券判断,英伟达业绩&指引所反映出的全球AI算力投资需求持续高景气度,将对美股硬件&半导体板块相关企业业绩形成持续的正面支撑。

芯片环节:先进制程晶圆代工、HBM厂商有望持续收益。

考虑到本轮大语言模型主导的AI浪潮对分布式算力的极高要求,以及训练、推理等不同计算场景下算力设施在峰值性能、时延、内存带宽、内存容量等指标的不同诉求,英伟达从芯片到硬件系统、软件堆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或将是当下最为理想的供应选项。结合前期公司春季GTC会议中关于GPU产品路线图的表述,公司从芯片到网络设备、硬件整机、软件框架的系统方案,叠加一年一次的产品更新节奏、激进的产品定价等,料使得二线AI芯片企业、科技巨头自研ASIC芯片的市场份额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在芯片环节,和英伟达GPU芯片相配套的晶圆代工厂商、内存供应商(HBM)等料将持续受益。

整机&系统:传统IT设备商参与度预计逐步提升。

在本次财报分析师会议中,公司表示,过去四个季度推理业务占公司数据中心收入比例为40%,同时下游客户分布更趋宽广,云计算客户收入占比下降至mid-40%附近(上一季度为超过50%),企业(特斯拉等)、互联网公司、主权国家等客户需求增长明显。中信证券判断,伴随后续公司供应链的持续改善有望降低GPU拿货难度,以及下游客户扩散、应用场景向推理端迁移等带来的需求多样性,传统IT设备厂商在产品组合丰富度、市场渠道、交付&服务等层面的传统优势料将持续凸显。

网络设备:AI以太网料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信证券判断,网络将在基于分布式计算架构构建的AI计算集群中持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芯片间、节点间互联等,在过去一段时间,英伟达IB网络借助大带宽、高性能、低时延等突出优势成为AI算力集群网络方案的首选。但考虑到应用场景不断从训练向推理端迁移带来的AI算力组网特性的变化,企业后端、前端网络融合的客观诉求,以及网络建设成本、可扩展性&灵活性等因素,中信证券预计以太网方案占比将不断提升,英伟达在本次财报分析师会议中亦表示,公司基于Spectrum-X的以太网方案将在一年内成为数十亿美元的业务,预示AI以太网设备短期良好前景。

风险因素:

AI算法进步放缓、不及市场预期风险;下游AI应用场景扩展不及预期风险;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个人用户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导致AI技术全球流通受阻风险等。

投资建议:

英伟达FY2025Q1业绩表现反映全球对AI算力的持续强劲需求,料将对美股硬件&半导体相关企业中短期业绩形成有力支撑,但伴随下游客户结构扩散,以及英伟达自身产品策略的不断调整等,芯片、硬件&整机、网络设备等环节的产品形态、市场竞争结构、投资逻辑亦在快速变化,围绕英伟达技术路线和产业链,中信证券持续看好先进晶圆代工(先进制程)、存储芯片(HBM)、IT设备(AI服务器、高密度闪存)、数通设备(以太网)等环节的中期投资机会。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5月23日发布的《前瞻研究美股科技板块重大事项点评—英伟达一季报对美股硬件&半导体的投资启示》报告,分析师:陈俊云 S1010517080001;高飞翔 S1010522110001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