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新市民”金融服务走向深处

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同频共振▼ ▼ ▼ ▼▼ ▼▼ ▼▼文 | 周公子自去年3月至今,“新市民”首次被官方定义以来,已过去一年。近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类金融机构,都积极围绕新市民客群的需求特征,给出

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同频共振

▼    ▼  ▼   ▼▼  

文 | 周公子

自去年3月至今,“新市民”首次被官方定义以来,已过去一年。

近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类金融机构,都积极围绕新市民客群的需求特征,给出了系列针对性产品和服务。

众所周知,我国新市民群体约有3亿人,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群体。服务好新市民,对进一步恢复消费动能、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稳定房地产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往往“特点”与“痛点”兼具,要服务好这一客群并非易事。

随着金融机构对这一客群的了解加深,面向新市民客群的产品和服务,也从最初的“可获”走向“便利”、从“广泛”走向“精准”,从简单的融资需求,走向涉及生产发展、住房、养老等生活场景的更深处。

Part 1

特点与痛点

要说清楚特点与痛点,还得从“新市民”群体的身份多样性、需求多样性说起。

去年3月,《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简称4号文)首次给予“新市民”官方界定,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

由此不难发现,“新市民”群体的多样性。平安证券统计,新市民主要有三大类:

  • 一是,户籍在农村,常住城市以创业就业为主要事务的人群,以农民工为主,占比约为57.3%;

  • 二是,户籍在城市,但常住地和户籍地不一致的人群,主要是城际转移,占比约为27.3%;

  • 三是,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群体,占比约为15.4%。

这三大类中,不乏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大中专毕业生,也不乏创业的小微企业主或工商个体户,也有在运输、餐饮、建筑等服务业和制造业“务工”的劳动者。

因而,虽然都是“新市民”,金融需求却不尽相同。

要服务好这一群体,仅解决金融产品的“可获性”远远不够,他们需要“更便利”、“更精准”、“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Part 2

各有应对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4号文下发以来,深圳、北京等超过20个地方银保监局都出台了因地制宜的引导政策,力求更精准满足新市民各类金融需求。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陆续推出了各种新市民服务及产品体系。

比如,工商银行的“1+3+X”专属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围绕安居、创业、医疗、教育等场景提供对应金融产品。

中国银行的“普惠金融支持新市民十条措施”,则整合了中银集团个人金融产品、信贷、理财、保险等多条线业务资源,对接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消费、教育、养老、保险等多方面的金融需求。

相对于银行的体系化,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面向新市民的产品和服务更为下沉且垂直,在原本的业务基础上加强对小微、乡村振兴的倾向性。

比如,在快速响应政策推出“特享贷”后,招联消费金融又针对新市民群体推出了“新市民筑梦行动”,包含乐业、优才、优享等系列计划,产品和服务细化到新市民融入城市新生活的各类场景。其中,“乐业计划”在过去一年,已累计为1133名应届毕业生、336名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

从头部金融科技平台近期披露的2022年财报也不难看出,不仅面向小微、乡村振兴的投入明显增加,服务渗透能力也在下沉。

如,小赢科技的“微光计划”重点面向服务小微企业主、个人工商户,“赢新计划”聚焦新市民群体,二者均在此前的业务基础上进一步下沉,2022年全年,小赢科技服务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共109万人,全年有41%的放款流向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54%的放款流向新市民群体,涉及农业、零售、电商、物流等超100个行业。在小赢科技服务的所有借款用户中,近6成都是新市民群体。

马上金融也强调,其服务客群有别于商业银行,主要瞄准经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解决其金融需求“真空”问题。2022年度,马上金融已经累计服务农村用户3180万人、农村用户交易额突破5146亿元;县域用户3778万人、县域交易额突破6618亿元。

Part 3

走向深处

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各路机构都在为解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发力,产品和服务从可获到精准,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快速进步。但不可置否的是,依然有尚待完善的痛点,期待更深入的解决方案。

中国银行研究院也指出了大部分“痛点”所在:

一是,新市民地域和行业分布差异较大,现有金融供给在空间结果、行业机构、抵押方式等与新市民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

二是,新市民信用信息相对缺乏,银行传统信用贷款难以企及;

三是,住房金融支持以租为主、兼顾购房;

四是,养老资金需求缺口巨大,积累少、缴存不便。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创业为主的新市民,既有个人金融需求又有小微金融需求,二者边界并不清晰。

不难发现,这些痛点的背后,才是新市民金融服务走向“深处”需触及的议题,不仅指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数字化能力的提升,社会责任的担当,最终指向城乡融合及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指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以上,仅仅靠丰富金融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据新市民产业与创新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流动的“新市民”: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与心态调查报告》,受访对象中不缴纳社保的占比51.3%,希望缴纳公积金的比例为62.6%,但实际仅17.4%的缴纳了公积金。未来,围绕新市民的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也亟待完善。

如果说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离不开政企的共同努力,那么围绕解决新市民金融需求的数字化能力提升、社会责任履行,则是各类金融机构的长期议题。

因此近年来,除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日益完善,各类金融机构围绕“新市民”展开的非金融支持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帮助就业、金融知识普及、公益服务、乡村振兴等。

其中,乡村振兴更是一改过往的单次“输血”帮扶思路,转而重视“金融帮扶”与“产业振兴”相互结合,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也是助力“新市民”融入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

比如,招联金融在“微光助农”活动中,就将自身数字化能力、金融帮扶、产业振兴做了“有机融合”。一方面,提供普惠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也依靠数字化能力打通了农产品供应链,搭建供销平台,“金融+产业”思路助力盘活乡村产业经济。

又比如,小赢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在乡村校园推广有效阅读模式及教学模式,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经过三年多的探索,该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并与当地教体局联动,将乡村阅读振兴公益计划推向纵深。在小赢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静看来,从小培养有效阅读模式,为乡村带去教学新思路,是在金融服务以外,为乡村振兴播下“授人以渔”的种子。

不难发现,完善“新市民”公共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正与推动城乡发展“同频共振”,政企合力,一起迈向“深处”。

—THE END—

☻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上观点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