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ivaTech看中国AI,狂奔一年是否跑在最前线?

这是最好的时代

北京时间5月22晚,在法国巴黎举办的“欧洲科技创新展览会”(Viva Technology)主论坛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与阳狮集团监事会主席莫里斯•列维(Maurice Levy)围绕AI进行了一场对谈。

在对谈中,李彦宏表示中国AI与西方的最大区别在于应用,中国有数百个基础模型,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在讨论什么是AI时代的超级应用。

自18世纪大不列颠上空飘起第一缕蒸汽开始,科技就以颠覆性的姿态进入人类社会,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不断重塑我们的认知和生产模式。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习惯由技术应用构建而成的生活方式,甚至科技竞争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常用表达,而这也奠定了革命二字常跟在科技后面的事实性基础。

不同于此前的几次科技革命,在AI的世界里,中国不再只是跟随者。百度李彦宏在欧洲最大的科技大会VivaTech上的亮相实打实代表着中国AI的国际话语权愈发凸显。这不仅是对百度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是中国在全球AI赛道上加速超车的信号。

VivaTech,这个欧洲科技界的盛会,一直是巨头们展示肌肉的舞台,历届大会中,谷歌、微软、IBM、三星、特斯拉等董事长和CEO都是大会常客。而今年,百度的出席,无疑给这场科技盛宴带来了新的东方色彩。在众多国际面孔中,李彦宏作为唯一受邀在主论坛发言的中国企业家代表,递出了一张中国AI的名片。

这背后,是中国AI技术的厚积薄发。从追赶到领跑,中国AI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在这场国际竞技中,中国不仅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更有着社会层面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

毫无疑问,在AI这条赛道上,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而VivaTech,只是这个旅程中的一个节点。

01、大佬云集,百度递出中国AI名片

大概是由于创立的时间只有八年,VivaTech在国内普通公众中知名度并没有那么高。但实际上,这是欧洲最大的科技创新盛会。马克龙上任总统第一年就来会场做了主旨演讲,后面又来了几次,今年也在。包括马斯克、扎克伯格、杨立昆在内的这些业界大佬,同样也是Viva Tech的常客。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几十年里,最重要的一批科技公司要么诞生在美国,要么诞生在太平洋对岸的中国。虽然老欧洲没有美国人那么耀眼,但底子还是在的。在OpenAI点燃这轮LLM竞赛后,巴黎的Mistral应该是新兴AI创业公司里最引人注目的一家。今年三月份欧洲议会刚通过《人工智能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的AI监管框架。从技术创新到游戏规则,欧洲想要主导人工智能的发展议程。

所以客观来讲,能受邀参加欧洲最高级别的科技论坛,说明百度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在国际上获得了充分认可。而且从官方给出的信息看,李彦宏是这次唯一受邀在主论坛发言的中国企业家,VivaTech将其称之为“AI的长期主义者”和“中国AI的头号玩家”。

这个评价与《时代周刊》上次评选百大AI人物时类似,当时《时代周刊》肯定了李彦宏对AI的长期投入及百度在AI方面取得的多项成就,称“李彦宏是中国最杰出的未来主义者”。当时跟李彦宏并列的,还有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Open AI CEO萨姆·奥特曼等人。

在跟阳狮集团监事会主席莫里斯•列维对谈时,李彦宏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自信和中国AI发展路线的独立性。如李彦宏所说,百度领衔的中国AI跟西方的最大区别在于应用。中国有数百个基础模型,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在讨论什么是AI时代的超级应用。

“很多人都在关注GPT-5的发布时间,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哪些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所有能力”,李彦宏说。

从2022年底开始,大语言模型领域的技术进展很快,大概很难有一周你听不到AI的新消息。但与此同时,关于产品市场契合度(PMF)的问题也不绝于耳。去年融资的那批大模型公司,很多都已经因为技术没有找到合适的落地场景而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周期。

在一代又一代新模型被不断发布的今天,李彦宏提了个很有穿透力的问题:超级应用最可能的形态是什么?他举例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大量DAU达到数亿乃至十亿的超级应用;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超过一亿日活的超级应用都尚未诞生。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和科技公司不断地试错和探索,未来全新的AI应用形式会在B/C两端的双向选择中逐渐成型。这些应用的终极形式可能是今天主流的聊天机器人或者Copilot,也可能是其他。

百度的优势在于基于底层的文心大模型,一方面能推出文心一言这样的新应用,另一方面也能将AI能力加持于原先庞大活跃的产品生态。李彦宏介绍,自去年上线至今,文心一言的用户已经达到2亿,每天都有数千万用户在使用百度搜索、百度文库等应用的AI功能。

另一个相当有趣的细节是,在很多人都在谈论AGI(通用人工智能)将在两年或者五年内到来时,李彦宏给了更保守和务实的预测。他认为要真正抵达理想中的AGI时代,还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当过去几年每个人都对AI进展速度感到震惊的时候,李彦宏的评价是太慢了。作为一位专业背景出身并长期身处研发一线的CEO,李彦宏的判断显然是基于实际的技术进展。

顺便提一句,马斯克就是那个提AGI将在两年内到来的代表人物,但他也曾在2015年判断自动驾驶将在两年内到来,以及在2014年预测SpaceX最早将在2024年送人类登陆火星。

02、中国AI话语权的崛起

换个角度来看,此次李彦宏受邀在Viva Tech大会主论坛发言,这反映的不仅是百度AI自身的能力和路线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某种意义上讲也折射出的是中国AI话语权在国际社会的崛起。

中国与国际AI的合作正在徐徐步入下一个阶段。5月初,中法两国共同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再往前,中俄又发布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AI领域的合作提上日程……

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也随着AI浪潮缓缓展开。

据5月17日路透社报道,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并进行数据处理,以训练AI最大的应用场景——FSD全自动驾驶算法。

更早落地的百度文心大模型则已经在众多行业打造出标杆案例,例如百度已与蔚来汽车达成合作,基于文心大模型打造蔚来座舱AI伙伴,首批上线蔚来NT 2.0/2.2平台所有车型,目前已推送近20万台车;三星在最新款的S24旗舰手机上集成文心大模型的通话、翻译、智能摘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操作在文字、图片或视频上进行圈划,便获得精准的搜索结果……

同时中国在AI专利数上也具有优势。根据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4斯坦福AI指数报告》,中国在AI专利数量上遥遥领先,以61.1%的比例显著超过美国的20.9%;百度就是典型代表,截止23年底,百度全球AI专利申请超2.5万件,中国AI专利申请量近1.9万件。

从企业发展看,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在国别分布方面呈现出中美领先的局面。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有29542家,中美人工智能企业数占全球总数的近一半。

大模型方面,百度文心大模型API日均调用量突破2亿,相较于23年Q4财报披露的超5000万次计算,日调用量环比增长300%。文心大模型已经成为了中国最领先、应用最广泛的AI基础模型。

诚然,这种领先性也是源于中国AI发展所具有的天然优势。

吴军在《智能时代》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在未来,数据将像土地、资本、劳动力一样,成为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数据在智能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庞大的数据资源优势为AI算法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中国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数据资源是AI学习和进化的关键,也是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的重要优势。

为此,我国专门设立了国家大数据局,并出台了系列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数据二十条”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数据治理四方面提出了制度建设和具体措施,初步搭建起中国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在当前背景之下,中国AI话语权的逐步提升与稳定,无疑是给所有中国科技企业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03、从大模型到原生应用,AI惠普仍在路上

几千年前,《黄帝内经》灵柩本神中有这样一段话: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段话实际上就是揭示了AI的本质所在,心是算力,意是记忆,志就是大数据,片段间的不同链接就是思,计算得到的最优链接路径就是虑,根据不同的路径解决不同的问题,就是真正的智。

或许技术的发展,在初期是逻辑上的哲学思辨,但在后期一定要经过事实的检验才方可落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说中国是AI发展的一片沃土?

•从根本上来讲,面对产业升级,AI从理想变为现实有着足够的内生需求;

•其次,中国众多的应用场景为AI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土壤”,亿万网民产生的海量数据为机器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这使得中国的AI公司在技术迭代和创新上有更好的应用和实践机会;

•最后,中国高等教育发达,拥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为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尤其最后一点,从前段时间国际AI人才中泛起的小小涟漪便可见一斑:微软中国从事AI(人工智能)相关业务的员工纷纷收到公司邮件,被询问是否愿意迁移至其他地区工作,目的地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

也正是有了这片“沃土”的加成,目前在全球各类大模型评测榜单中,国内大模型均在TOP10中长期占据半数席位,其中百度文心大模型、阿里通义千问、智谱GLM-4等更是稳居TOP5,在理解、逻辑、记忆等整体能力上保持在世界一流水平,更在中文理解与创作上具有显著优势。

其中百度的表现尤为出色,今年3月份国内人工智能权威机构清华大学基础模型研究中心发布《SuperBench大模型综合能力评测报告》,中文理解能力上,文心大模型4.0排名第一。在此次VivaTech的谈话中,李彦宏也提到,现在文心大模型的中文能力已经超过了GPT-4。

但正如上文中所说,相较于大模型自身(GPT-5),李彦宏更感兴趣的是超级应用。他举例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大量DAU达到数亿、乃至十亿的超级应用;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超过1亿日活的超级应用都尚未诞生。

而这一点,李彦宏此前在国内也曾反复提到。当下AI创业者群体却弥漫着一股 “没技术、没方向、没资源、没资金”的四无焦虑,往往是空有一厢热情,又苦无入局门路。

为解决这个难处,在上个月的Create大会上,百度正式推出了“开箱即用”的三大神器:AgentBuilder、AppBuilder和ModelBuilder。即便是零代码基础的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编程,只需短短几步便可开发出一个AI原生应用,且能便捷地发布、集成到各种各样的业务环境中,“人人都是开发者,人人都是创造者”开始照进现实。

得益于强大的基础大模型,百度还提供很多低门槛,甚至零门槛的开发工具,大大提高开发者的生产力。比如,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智能代码助手Comate。不仅支持100多种语言和所有主流IDE平台,可以推荐代码、生成代码注释、进行代码续写、查找代码缺陷、给出优化方案,还可以深度解读代码库、关联私域知识生成新的代码。

上岗一年多以来,Comate已经走入了喜马拉雅、三菱电梯、软通动力等上万家企业,生成的代码采纳率达到了46%,甚至百度每天新增的代码中,已经有27%是由Comate生成的。

在以往的商业世界中,理想主义和优秀的商业模式往往无法很好共存,但如今这种情况在百度身上缺位。

从百度最新的2024年Q1财报来看,一季度总营收315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70.11亿元,同比增长22%,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净利润(Non-GAAP)66.28亿元,同比增长26%,均超出市场预期。

在财报电话会上,李彦宏特别强调,百度要从Internet Centric Business转型为AI First Business,这意味着AI对于百度的重构进程更进一步,百度的AI改革也俨然开始涉入深水区。

敢于挑战长期的企业,要有悲观主义的正确和乐观主义的前行,更重要的,是穿越周期的底气。

而这样的一条进阶之路,同样是中国AI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不断进步的一个标志。随着百度等中国企业的不断努力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AI时代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03、写在最后

在商业世界中,“敢为天下先”一直都是稀缺的品质:先行者筚路蓝缕,一着不慎便满盘皆输。而后发者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来做创新,确定性无疑更高。如果这家公司本身还具备可观的资源,一定的战略判断能力,后来居上亦是常事。

然而这样的先行者忧虑在百度身上似乎并不常见。在最近一次百度内部发言中,李彦宏表示,“大模型我们走在最前面,我们要去勇闯无人区,需要去冒前人没有冒过的风险。”

而在此之前,百度并不是没有遗憾,但正如李彦宏所说,“不论当年我对互联网的信仰,还是今天我对 AI 的信仰,都没有一丝丝改变。我仍然认为 AI 是堪比工业革命的大浪潮,它一定会彻底改变我们今天的每一个行业。”

二十多年前,搜索重构了互联网生态。而今天,大模型正在重构整个社会生态。

以文心一言为代表的国内基础大模型的快速追赶,表明了我们发展技术的基础和能力已经站到了跟国外同行并驾齐驱的位置。而中国AI在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不仅体现了中国AI技术的发展成就,也为进一步提升中国AI技术的领先性提供了动力和条件。通过国际合作、标准化推进、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参与全球治理,国内企业与世界各地的顶尖科研机构、企业间的差距正在逐渐弥合。

毫无疑问,这也为中国AI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那些脑袋灵光梦想远大的庞大创业者群体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从未有过的“幸运”。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