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走向何方?基金经理们激辩“成长VS红利”

不悲观

近期,公募基金一季报相继出炉,市场对基金经理的持仓讨论较多,这部分内容格隆汇的基金栏目已有覆盖

不过,除了持仓操作,知名基金经理在季报中透露出的投资理念也非常值得关注。

今年一季度,除了AI、低空经济等主线外,市场对红利策略的讨论格外多,在此次的一季报中,也有多位基金经理提及红利和成长之争。同时,他们还表示,不应对市场悲观。

因而,本文汇总了张坤、刘彦春、朱少醒、杨锐文、李晓星、刘格菘等的一季度小作文,以供读者参考。


张坤:始终寻找具有成长性的公司B


在季报中,张坤表示,从长期国债和类债的股票资产表现来看,市场的风险偏好已经降低到了很低的水平,具体表现为在定价时给予静态的股息率水平很高的权重,对成长性特别是企业的长期成长性持怀疑的态度。

张坤通过两家公司的对比:A公司(5%股息率+1% 成长性)、B公司(3%股息率+8%成长性),指出现阶段市场更倾向高股息的公司A。

不过,张坤却表示,如果复盘资本市场长期的历史,股票比债券长期收益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股票具有持续的成长性,而优质股票的必要条件就是具有长期持续的成长性。

他认为,虽然在高质量发展时期,公司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概率在降低,但始终不应该放弃对中等且持续成长性的寻找,而成长性也可以通过在不同的细分结构中寻找而获得。

张坤也对成长性做出了要求,称成长必须是高质量的,不是粗放经营或者烧钱带来的,应是在合理边际投资回报率情况下获得的。张坤会很关注公司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运营资本的管控能力、自由现金流的产生能力、资本分配的能力以及回报股东的意愿。

他认为,过去三年,由于市场对长期成长性预期的不断修正,现阶段的市场定价使得长期高质量增长的公司B是有吸引力的。


刘彦春:没必要过分悲观


在季报中,刘彦春表示,2024年很可能会经历一个从过度悲观逐步走向乐观的过程。

他认为,情绪低迷时期,投资者没有必要只是盯着经济中阶段性疲软的部门,也要看到我国有着扎实的经济基本盘。地产和化债仍然会在短期内拖累经济表现,但我国经济总体稳中向好态势已经显现。地产行业大概率已经超调,未来总会回归正常。 

他指出,我国长期以来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总要解决,解决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完全没有必要过分悲观。

展望二季度,刘彦春认为有以下乐观因素:

1)出口的较强表现预计能够持续,全球制造业周期的企稳回升叠加美国的补库周期有望带动外需的持续改善。
2)以旧换新有望继续带动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3)二季度地方专项债有望加速发行,叠加超长期国债也有望落地,基建投资的实物工作量有望明显改善,带动基建投资保持韧性。
4)房地产上,尽管新房销售未见明显起色,但国常会提出“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后续增量政策的出台或能带动地产投资和销售的边际改善。

具体投资上,刘彦春表示,当前的宏观数据和微观调研都使得自己对权益市场有了更强信心。自己仍然偏好那些具有好的商业模式、在市场化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企业,更关注那些可以处理好当期股东回报和未来发展的优秀公司。


朱少醒:等待价值和情绪的周期性回归


朱少醒认为,当前市场的整体估值处于长周期中很有吸引力的位置,权益市场处在很好的风险收益区间。更长的时间维度,相信当下所面临的重重困难终将找到解决的出路。投资者当前选择承受市场波动对应的预期回报水平的是相当合适的。

他表示,自己未来依然会致力于在优质股票里寻找价值。在当前估值下,红利价值风格依然能找到较好投资机会, 但质量成长风格同样具备很多投资机会。

他直言,自己并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优秀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和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周期性回归。


杨锐文:科技成长股的至暗时刻很快会过去


杨锐文表示,市场充斥着避险情绪,资金涌入高股息板块,但产业的突破和发展并未停滞,现时的科技成长股票难以及时反映产业的变化。只要产业在发展,这些变化迟早会体现在资本市场上,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面对净值的下降,他表示,自己也焦虑与彷徨,但产业的曙光已现,坚信科技成长股的至暗时刻很快会过去。

杨锐文还谈到了中国各行各业的内卷,并列举了地方政府投资、银行、供需阶段性错配、资本的无序扩张四大原因:

如果把企业的生命周期比喻成一颗种子从萌芽到绽放的过程,中国企业的开花期普遍较欧美企业偏短,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龙头企业懈怠了,而是中国本身就是全球竞争最激烈且最内卷的市场。

不过,他认为,现在很多情况的确已经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没必要悲观。

具体投资上,杨锐文认为,尽管半导体产业已经出现明显的突破和进展,但资本市场依然无动于衷,这或许需要时间的力量去改变更多人的认知与印象。

他长期看好AI的发展, 希望通过思考和研究寻找到真正受益于AI发展的企业,但对参与概念性的AI机会相对谨慎。


李晓星:对大盘并不悲观


宏观经济上,李晓星认为,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稳增长政策会以托底为主, 并不会寻求大规模需求端刺激,高质量供给更加值得期待。今年来看,内生韧性主要体现在消费, 外部变化主要是外需好转。一季度实际增长不足以触发增量政策,全年名义GDP有望逐季回升,稳定向好。

二级市场上,李晓星对大盘并不悲观。具体投资:

消费今年会表现为"低预期、强韧性",目前龙头白马的性价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非常强的优势,由于稳定的业绩增长和较高的股息率,消费龙头公司向下空间有限,向上存在一定的估值弹性。持续看好壁垒高、格局稳固、现金流好的高端白酒、区域白酒龙头、白电龙头,以及成长性依然突出的休闲零食、化妆品

中长期看好AI产业浪潮的发展前景,投资上相比于去年从0到1的宏大叙事,今年要更多看到产业和业绩的兑现。算力端的业绩兑现周期最早,海外算力预期已相对较满,国内算力从可用到好用,政策扶持下受益于国产化。长期看随着算力成本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大模型开源,应用端是后续产业重要看点。现阶段AI投资具有一定主题性,需要精选业绩可持续兑现的个股。

互联网大厂业绩持续兑现,估值也处于历史底部,股价在经历外资大幅减仓后,也呈现出筑底向上的状态。长期看AI技术的发展,有望拉动付费渗透率以及ARPU值提升,看好低估值质地好的互联网大厂的投资机会。

国防军工:看好困境反转的航发、导弹链,以及信息化、卫星互联网、智能装备等新域新质细分加速方向,关注国企改革。

煤炭价格经历去年冬末和夏末两轮淡季压力测试后,盈利稳定性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估值因此脱离了周期股盈利高位给低估值的约束,叠加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不断下行且扁平化带来的配置资产荒,高股息风格资产不断得到强化。未来,配置型资金的流入仍将存在,但短期大涨后后续弹性和性价比一般。 

有色受益于美联储降息临近的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其中黄金板块金融属性强,每轮周期率先启动,本轮叠加了美元信用逻辑,金价相对实际利率出现了超涨,存在不确定风险;自去年初以来,全球经济从衰退交易转向软着陆/不着陆交易,近期甚至向再通胀交易,工业金属如铜铝钨,及原油、石化的逻辑更顺,也有供给层面支撑,性价比更高。黑色金属主要是商品属性,需要观察今年化债进程中中央与地方交接过程中的节奏问题,整体处于价值低估状态,未来存在修复机会。

此外,国内汽车行业是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 的盈利都有上修的可能,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细分行业方兴未艾,未来潜在增长空间巨大, 也都是相对看好的方向。


刘格菘:对光伏产业链保持乐观


刘格菘指出,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变化阶段,具备中国优势的、有明确自主性的、有产品力的行业被寄予期望能够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权重的贡献,叠加政策强调并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后续经济结构转型的信心逐步增强。 

他认为,光伏及产业链相关标的在年报中呈现出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同时行业终端也呈现回暖态势,对光伏产业链保持乐观。

刘格菘仍看好政策对新能源车以及消费电子等终端的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