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前脚刚走,美国就准备对中国光伏动手?

力量再大点?

4月17日,硅料价格再次暴跌:n型棒状硅均价5.25万元/吨,P型致密料均价4.59万元/吨,n型颗粒硅均价4.75万元/吨。

硅业分会说,“目前硅料价格已跌破企业生产成本,达到部分企业现金成本。”以上价格还包括了13%的增值税。赶碳号简单测算了下,除了四五家头部硅料企业外,大部分硅料已经开始亏现金——绝大部分企业肯定都在亏折旧费了(跌破生产成本)。至此,光伏行业正式进入全产业链亏损阶段。

现在,祸不单行的中国光伏,恐怕又要遭到一次暴击。

美国对于进口光伏产品采取何种贸易措施,实际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征税,显然会抬升采购成本,不利于美国实现气候目标与能源转型,也不利于美国太阳能行业。

以美国太阳能行业为例,该行业主要由安装商和开发商所主导。所有开发商和EPC企业当然希望能得到廉价的进口产品,从而保持较低的项目成本。同样,对于这个向来以崇尚自由竞争而自居的“灯塔国”,这也才是对于市场精神真正的敬畏。

就像我国财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一样,“美方制裁限制中国企业、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等措施,损害中国企业和民众的正当权益,也不利于美国企业和民众的福祉”

美国最大的太阳能贸易组织——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建议采取一种中间路线,对于双面组件所需要的光伏电池进行关税豁免。

在一份声明中,SEIA并没有直接讨论关税豁免问题,但主张增加可免税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数量,以帮助美国企业组装在美国制造的光伏组件。

SEIA供应链和贸易高级副总裁Stacy Ettinger表示:“我们希望政府准备好通过提高电池关税配额,来直接支持国内太阳能组件制造的增长。”

包括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和美国贸易代表戴·凯瑟琳在内的拜登政府官员最近几周表示,美国正在评估贸易补救措施,以应对中国大规模投资清洁能源产品工厂产能对美国所构成的威胁。

当然,美国的光伏产业与拜登能否连任有些关系:其经济政策已经开始改变美国能源经济,同时能够应对气候变化。然而,美国国内的光伏制造产能的增长速度,因为进口产品的激增而受到挑战。

由来自关键选举战场州——佐治亚州的两名民主党人领导的美国两党参议员团体,今年早些时候要求拜登加强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税,否则将在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冲击市场之际,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

韩华Qcells在佐治亚州拥有两家工厂,是美国目前最大的硅基太阳能产品生产商。

来源:各公司公告;Wind

早在2011年、2014年美国发起“双反”(反倾销、反补贴),中国光伏企业就已经意识到海外建厂的重要性,把东南亚作为跳板,实现对美国出口。

2015年5月,晶科能源完成在马来西亚的建厂和投产,随后隆基、天合、晶澳、阿特斯等龙头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建厂。

根据InfoLink 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东南亚地区光伏电池产能合计约 59.8GW,光伏组件产能合计约 90.6GW。2023年,各家光伏企业纷纷加大了在东南亚的投资。

如果美国恢复针对绝大部分的进口光伏组件(双面组件占比98%)征收关税,无非就是一个税率问题。对于东南亚光伏产品是继续延期,还是2022年时的14.75%的税率,还是301关税税率,还是更早时期的惩罚性“双反税”?

来源:InfoLink,Solar Power World,SEIA,Wood Mackenzie,平安证券

美国光伏市场从体量上仅次于中国大陆、欧洲,是全球第三大市场。2023年,该国实现18.4GW的公用事业规模光伏装机。最近,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了该国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并网目标:36.4GW!

美国计划的公用事业规模发电能力增加(2024);单位:GW;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EIA)

目前,光伏发电在美国能源结构中成本最低。美国既要确保其气候与能源转型目标实现,同时又要实现光伏本土制造的长远考虑。所以,美国未来大概率会采取不公平贸易手段,步步为营,逐步提升进口光伏产品的关税税率。

另外,美国会不会针对印度、墨西哥这样所谓的“友岸市场”、“近岸市场”有所区别对待呢?

不管怎样,2025年和2026年,或许才是我国光伏企业东南亚产能真正意义上的转折之年。

04

美国光伏制造企业的红利?

如今,我们再回想Maxeon对于阿特斯发起的TOPCon专利诉讼,应该就不难理解了——美国本土产能真的太重要了。

去年8月,Maxeon宣布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建设一座大型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工厂,产能为3GW。如果机械地对应第一太阳能在去年以12.1GW的出货量、录得8.3亿美元净利润的话,那么Maxeon的3GW产能,每年就是2亿美元的净利润,对于5GW的阿特斯来说,就是每年3.4亿美元的净利润。

END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