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半年报分析:资产规模达2.6亿元,基金公司扎堆申报同标的主题ETF

2023年二季度共获批67只指数基金,包括33只ETF、15只ETF联接基金、10只普通指数基金、7只普通增强指数基金以及2只指数增强ETF。

据申万宏源统计,截止到2023年二季度末,市场上的1557只指数基金资产规模共计25956.85亿元(不计ETF联接基金),较上季度末增加了2042.18亿元,环比增加8.54%。

二季度,除LOF规模有所减少外,普通指数基金和ETF规模均有所增加。净值变化使指数基金资产规模减少798.59元,指数基金整体规模因净申购共增加2297.44亿元。普通指数基金、LOF、ETF分别净申购369.33亿元、39.03亿元和1889.08亿元。二季度共成立71只新的指数基金,使基金规模增加582.64亿元,基金分红使基金规模减少33.59亿元。

2023年二季度新成立了71只指数基金,合计募集582.64亿元。相比于上一季度,发行数量增加22只,募集规模增加8.24%。债券指数基金募集规模相比其他类别偏大,景顺长城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A募集规模达73.90亿元。股票指数基金方面,8只股票指数基金募集规模大于10亿元,5只央企主题指数ETF募集规模均为20亿元。另外,增强指数基金在二季度延续成立高峰,共新成立10只指数增强基金,募集金额合计36.18亿元,标的指数以小盘指数:中证1000、国证2000为主。

指数基金规模最大的前十大标的指数占据38.03%的指数基金规模,指数基金规模前三的标的指数依次为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同业存单AAA指数,规模分别为2288.6亿元、1230.3亿元、1225.4亿元。指数基金数量前三的标的指数依次为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同业存单AAA指数,指数基金数量分别为92只、87只和56只。

2023年二季度共获批67只指数基金,包括33只ETF、15只ETF联接基金、10只普通指数基金、7只普通增强指数基金以及2只指数增强ETF。

从产品形式来看,主题指数基金获批最多,共有30只;其次是规模指数基金,获批12只;QDII、债券、行业、策略指数基金分别有13只、1只、6只、4只获批。二季度,主题指数基金是获批最多的指数基金类型,共有30只主题指数基金获批,涉及主题五花八门,9只产品集中于国新央企系列指数:央企股东回报、央企现代能源、央企科技引领。除此之外,获批的主题指数基金还涉及芯片、软件、医疗保健等主题。QDII指数也获批较多,标的涉及消费、科技、医疗保健等方向,涉及港股、美股等市场。共有9只增强指数基金获批,标的有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中证500、中证1000以及国证2000等市场主要宽基指数。4只国证2000增强基金获批。此外,还有2只增强ETF于2023年6月27日获批,分别为银华中证800增强ETF以及富国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增强ETF。

2023年二季度共有102只指数基金申请材料被接收,其中ETF51只、ETF联接基金25只、普通指数基金18只、指数增强基金8只。102只新申报的指数基金中共有60只主题指数基金、9只规模指数基金、15只QDII指数基金、3只行业指数基金、13只债券指数基金、2只策略指数基金。

二季度重燃头部基金公司ETF布局的“战火”,多家头部基金公司扎堆申报同标的ETF。2023年4月4日,华夏、南方、国泰等8家基金均申报了中证商用飞机高端制造ETF;富国、广发、国泰均申报了恒生A股电网设备ETF。2023年5月23日,富国、博时等8家基金均申报了中证算力基础设施主题ETF,易方达则于2023年4月14日申报国证算力基础设施ETF。2023年5月5日,南方、富国、博时均申报了中证全球半导体产业ETF;富国、易方达、广发、华夏则于2023年6月28日申报了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

二季度积极布局小盘指数增强基金。共有9只增强指数基金获批,标的有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中证500、中证1000以及国证2000等市场主要宽基指数。其中,1只中证1000、4只国证2000增强基金获批。东兴基金、泰康资产、财通基金、财通资产分别上报了中证1000增强基金,汇添富、景顺长城以及建信分别上报了国证2000增强基金。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