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通威股份(600438):硅料成本优势凸显 短期承压不改长期成长

05-18 00:00 78

机构:华福证券
研究员:邓伟

  业绩点评:
  公司发布2023 年&24Q1 业绩公告,2023 年全年实现营收1391 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135.7 亿元,同比-47.2%;扣非归母净利136.1亿元,同比-48.7%;24Q1 实现营收195.7 亿元,同比-41.1%,归母净利-7.86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7.90 亿元。同时公司发布拟以自有资金20-40 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彰显公司的长期经营信心。
  硅料品质成本双优势凸显,先进产能进一步扩张公司23 年多晶硅出货38.72 万吨(同比+50.79%),全球市占率超过25%,平均生产成本降至4.2 万元/吨以下(单吨净利超4.5 万元/吨),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且当前公司N 型产品月度产出占比已超90%,可用于半导体产业的1000 吨/年电子级多晶硅产品顺利通过国内外客户验证,并实现海外供货;截至23 年底公司多晶硅产能达45 万吨,随着公司采用第八代“永祥法”的云南20 万吨及内蒙古20 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建设落地,公司届时多晶硅产能将至85 万吨,其中云南项目作为全球首个20 万吨级项目将于24Q2 投产,内蒙古20 万吨项目将于24Q3 投产。24Q1 公司多晶硅出货约10.5 万吨,在多晶硅价格下降、电价上涨的背景下实现单吨盈利约8500 元/吨。
  多技术路线并行研发,TNC 先进产能优势凸显公司23 年电池片销量80.66GW(含自用),同比+68.11%;公司TNC 电池最新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6.26%,非硅成本目前已降至0.16 元/w 左右,其组件产品相比传统PERC 双面组件功率提升30W 以上,单瓦发电量增益提高3-5%。截至23 年底公司电池产能达95GW,随着公司推进存量PERC 产能升级和TNC 新产能建设,预计24 年内逐步完成约38GW PERC 产能改造(其余不可改造PERC 产能已完成全部减值计提),并分别在眉山、双流基地增加16GW、25GW TNC 电池产能,预计至24 年底公司TNC 产能规模将超100GW,占总电池片产能约80%。同时公司在电池新技术研发上,采用多技术路线并行研发思路,目前公司THC(HJT) 中试线成功导入110 微米薄硅片、低湿重银包铜浆料、0BB 技术等降本方案,并同步在铜互连技术上寻求差异化突破,分别在图形化、金属化、产品可靠性等环节取得积极进展,另外公司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也取得了阶段性研发成果。
  组件出货进入全球前五,多样化组件技术形成产品矩阵公司23 年组件销量31.11GW,同比+292.08%,根据InfoLink 数据出货量进入全球前五。截至23 年底公司组件产能已达75GW,公司倚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产线打造及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组件生产运营效率、产品品控能力均处于行业一线水平。此外公司构建了囊括TPC、TNC、THC 等差异化电池技术路线和多样化组件技术的丰富产品矩阵,有望满足全球光伏装机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终端客户更高功率组件产品的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产业链最新价格和竞争加剧因素,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29.7 亿元(前值181 亿元,下调84%)、61.6 亿元(前值211 亿元,下调71%);新增2026 年预测91.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 年PE 分别为33.2、16.0、10.8 倍。基于公司资金实力强劲、综合运营能力优异,有望凭借品质成本优势穿越此轮周期,我们维持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光伏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硅料价格超预期下跌;国际贸易摩擦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