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锋金融CEO李婷:海外投资,请走出一个误区、树立三大理念

大家好,感谢各位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峰会。我这次演讲的主题是“海外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

背景

本文为云锋金融集团CEO李婷女士,在格隆汇主办,云锋金融独家冠名的“决战港股”系列峰会杭州站的演讲。

1.jpg

▍图为云锋金融CEO李婷女士在现场演讲

李婷女士于美国、中国及香港金融行业拥有近20年经验,当中包括固定收益及衍生品分析、风险管理、投资組合管理、销售及市场发展。加入云锋金融前,李女士曾任道富环球投资管理(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高级董事总经理及亚洲区(日本除外)总经理。李女士持有中国南开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及美国波士顿学院金融学硕士学位。

本次演讲主题是“海外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

以下为演讲正文

大家好,感谢各位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峰会。我这次演讲的主题是“海外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

可能有人会疑惑,投资还有正确不正确之分?

这句话其实是主要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意思是说,在进行海外投资之前,大家有必要对海外市场,特别是与A股市场差异较大的部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

从大的环境看,过去人民币长期升值、国内理财产品很多,收益率也还不错,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去海外投资;而如今,国内投资回报率下降,人民币双向波动,许多人纷纷有了海外投资的想法。我最近也遇到很多亲朋好友问我,海外投资该怎样投。

封面.jpg

▍图为云锋金融CEO李婷女士在现场演讲

那么接下来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眼中的海外市场。

许多人在接触海外市场时,有个误解往往体现在投资预期上。我有的朋友跟我说,既然进行海外投资,他要求10%的无风险回报率。我说,对不起,这个真的做不到。

海外市场,特别是香港、欧洲和美国的市场,他们总体上不如A股波动率这么大,但有各自的特色,了解这些市场,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投资回报预期。

首先,我们想强调的是,海外投资要着眼于基本面投资,注重资产配置。

第一部分  着眼基本面,重视资产配置

美欧日股市与经济状况高度相关

我先从宏观上讲讲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市场情况。

美国的股市,与美国的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过去30年中,美国GDP增速很长时间是处在高位的;美国股市从1986年开始,经历了3轮非常长期的牛市攀升,与美国经济增长相关性很高,可以说,美国经济增长对股市是强支撑。

图1:1986年6月-2016年6月标普500指数与美国GDP增速走势比较

11.jpg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与此同时,美国股市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相关性也很高,近些年的量化宽松对股市支撑非常强劲。

图2:1986年9月-2016年9月标配500指数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走势比较

12.jpg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再来看看欧元区的情况。

图3:1996年9月-2016年3月欧元区斯托克50股指与欧元区GDP增速走势比较

13.jpg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从这张图(指上图3)可以看出,欧元区股市与经济增长相关度也很高,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日本市场:

图4:1996年6月-2016年6月日经225指数、日本全国CPI指数、日本实际GDP增速走势比较

14.jpg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综合三地市场情况可以看出,美欧日三地股市与经济状况相关度高,且三地市场走势都比较同步。

再来看看这张关于全球主要股市长期表现的图(指图5):

图5:全球主要股指的长期表现 (1991年9月=100)

15.jpg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可以看出,日本股市跟随日本经济增长乏力,老龄化、经济缺乏活力,使得日本市场表现波澜不惊;而欧美、英国股市,则非常有活力,牛市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

港股受A股影响越来越大

我们比较下美股、港股、A股的长期表现:

图6:美股、港股、A股的长期表现 (1991年9月=100)

16.jpg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从这张图(指上图6)可以看出,在过去,港股市场以欧美机构投资者为主,港股走势与美国市场走势比较相符,现在港股的投资者结构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港股受A股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和A股走势相符,这是大家投资港股需要了解的情况。

影响A股走势又有哪些因素?

那么,海外市场讲了一圈,影响咱们A股走势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图7:1996年9月-2016年9月上证指数、中国基准利率、中国GDP增速走势比较

17.jpg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从这张图(指上图7),GDP的增长解释不了A股的涨跌,而货币供应量M1则对A股市场冲击很大,我们看这张图(指下图8):

图8:1996年9月-2016年9月上证指数与中国狭义M1走势比较

18.jpg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需要注意的是,最近M1与A股的相关性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至于原因,在座的各位嘉宾也知道,近两年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使得M1与A股的关系较以前减弱。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接下来讲讲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图9:2006年-2016年各大类资产收益率一览表

19.jpg

▍图片来源:JPM AMC, 2016年3月

从这张图(指上图9)看,从2006年到2016年的任何一年,不同的资产类别,它的资产回报率变化都特别大。因为每一年不同资产类别都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导致其回报率不同年份差异很大。

比如美国REITs(美国房地产信托基金)2006年的回报率为35.9%,到了2007年,它的回报率却跌到了-16.8%,而从10年的跨度来看,美国REITs依然是收益最好的资产之一。

整体来看,2012年以后各资产类别的回报率,大部分都降至10%以下。从图中(指图9)还可以看出,过去十年最好的投资回报是高收益债券,而除亚洲外的新兴市场股票的波动率很大,过去十年可以说没有带来真正的回报。

总结起来就是,各资产类别的回报率,是存在一个轮动周期的,所以进行海外投资,一定要注重资产配置。

第二部分  坚持长期投资

第二部分,我想讲的是,坚持长期投资,以时间换回报率,是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中港美三地股市投资者结构

先看看美股、港股、A股三地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图10:美股投资者结构

20.png

▍数据来源:Choice终端,每日经济新闻,2015年12月

我们看美国机构投资者占的比例超过63%,主要来自于共同基金。美国一般老百姓则通过ETF来投资股市。一则ETF费用比较低,二则可以每天交易。当然在香港市场也可以做到这点。

图11:港股投资者结构

111111.png

▍数据来源:港交所, 2016年2月 

而这张图(指上图11)显示,港股机构投资者也占据超过70%的比例。

图12:A股投资者结构

222222.png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2015年12月

无论是哪个地方,三地股市都是一个零和的市场,如果加上交易费用,总体上是个负和游戏。所以你需要想想,当你决定走出海外的那一刻,你将会跟谁博弈?你有多大胜算的概率?

中港美三地股市换手率

我们进一步看看全球主要股市的换手率。

图13:2015年A股与全球主要股市换手率比较

23.jpg

▍数据来源:海通策略团队,2016年5月

从这张图(指上图13)可以看到,A股特别是其中的创业板,换手率位居全球高位。

当然如果市场完全没有换手率,会是死水一潭。那么,超高的换手率,对应的回报率情况是怎样的呢?请看这张图(指图14):

图14:美股实证研究-换手率与回报率的关系

55555.png

▍数据来源:Trading Is Hazardous to Your Wealth, JOF, 2000年4月

根据美股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交易费用,换手率对交易回报有显著影响,换手率越高,对应的回报率越低。

中港美三地股市牛熊周期

接下来比较下海内外股市的牛熊周期

A股的老股民可能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如果一轮牛市没把握住,可能要等好久才能迎来下一轮;而在港美股市场,则迎来牛市的时间相对短些。

归纳起来,三地市场牛熊周期有如下特点:

欧美“牛长熊短”:美股自1929年以来共经历25个牛熊市,牛市平均约32个月,熊市平均不到10个月。

港股“牛熊均衡”:自恒指公布以来共经历15个牛熊市,牛市平均约51个月,熊市平均约32个月。

A股“牛短熊长”:诞生以来共经历17个牛熊市,牛市平均约12个月,熊市平均约26个月。

更具体的数据,我们可以参考下这三张表(指下方表1-表3):

表1:美国标普500指数的牛熊周期表现

25.jpg

▍数据来源:KKR, 彭博,2016年10月

表2:香港恒生指数的牛熊周期表现

表2222222.png

▍数据来源:每经网, 彭博,2016年10月

表3:上证指数牛熊周期表现

表3333333.png

▍数据来源:凤凰财经,彭博,2016年10月

港股长期表现优异

第二部分的最后,我们回到港股,看看港股长期投资的收益。

可能大家认为这两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房市;但在香港市场,港股的长期表现好于香港房市

图15:香港股市和楼市的长期表现 (1997年1月=100)

28.jpg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从这张图(指上图)可以看出,从1997年至今,香港恒生指数长期走势好于香港房价指数,而放到整个亚太地区来看,港股的长期表现也很优异。

图16:亚太地区主要市场指数的长期表现 (1980年1月=100)

29.jpg

注:所有回报截至2016年1月30日,假设股利再投资,以月度为周期。图片可以点击放大查看。

▍数据来源:彭博, 2016年10月

第三部分  通过香港,配置全球

香港有丰富的金融产品

那么,香港市场是否只有股票呢?这个不是的。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除了港股,还有多种金融产品供大家选择。我知道香港交易所正在研究,计划将ETF作为标的,纳入沪港通、深港通中。

表4:香港主要金融产品介绍表

30.jpg

▍来源:云锋金融

除了股票,香港市场还有债券、基金,还有商品及各种衍生品,都有众多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

我们来看下香港市场的ETF情况。从盈富基金恒指ETF作为香港市场第一支ETF发售开始,已经有138支ETF在香港上市,基本涵盖全球市场。

图17:香港ETF总量

31.jpg

▍数据来源:港交所,2016年3月

图18:香港ETF产品市值占比

32.jpg

▍数据来源:港交所,群益证券,2016年4月

根据SFC数据,截至2016年3月底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数目达到656支。据我们了解,以Vanguard为代表的一些国际知名基金公司,已在香港市场发售了多款基金产品。

34.jpg

▍图为李婷女士演讲过程中,现场听众在拍照记录

高净值人群海外投资状况

接下来,我们看下高净值人群海外投资趋势。

我们将高净值人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高净值人群,一部分是超高净值人群。从这张图(指下图19)可以看出,超高净值人群,在海外资产配置上会更主动。我们预测,到2020年,会有更多的高净值客户将资产配置到海外。

图19:中国高净值人群海外投资占比

35.jpg

▍数据来源:金融时报, 2016年10月

那么,高净值人群一般倾向于投资哪些海外资产类别呢?

图20:未来1年内高净值人群计划增持“海外资产配置”的产品(问卷结果)

123456.png

▍图片来源:兴业银行, 2016年10月

首先当然是房地产。中国人喜欢买房子,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外媒“中国人在纽约、悉尼买房”的相关报道。那么对于中产阶层的投资者,也许可能没法直接购买房产,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房地产基金来投资海外房地产市场。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求稳,不要求那么高回报,只希望一个稳定的收益就行。

总结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总结:

首先,大家要有耐心,海外市场波动没有A股剧烈,牛市很长,大家可以耐心等待;

其次,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去香港不仅仅可以投资港股,还有丰富的金融产品可供选择;

最衷心的建议是,海外市场的机制、风格与A股有较大不同,希望大家要做足功课,再进行投资。


注:1.文中图片水印由格隆汇系统自动添加;

        2.封面图片来自云锋金融;

        3.此次演讲的PPT,可以在文末查看。


免责声明

投资涉及风险

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

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

瑞东之证券交易服务由瑞东资本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东资本”)提供。本文件由瑞东金融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东金融”)编制及授权发布于本平台,所载资料可能以若干假设为基础,仅供参考之用途,会因经济、市场及其他情况而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本文件所载的意见可能与瑞东集团其他业务或其联营公司发表的意见有别。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文件及任何內容。已获授权者,在使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瑞东,并承诺遵守相关法例及一切使用互联网的国际惯例, 不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件所引用之数据或資料可能得自第三方,瑞东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瑞东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且瑞东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任何资料、预测及/或意见的公平性、准确性、时限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以及任何该等预测及/或意见所依据的基准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证、陈述、担保或承诺而负责或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件中如有类似前瞻性陈述之內容,此等内容或陈述不得视为对任何将来表现之保證,且应注意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的特点及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担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在若干国家,传阅及分派本文件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规例所限制。获取本文件的人士须知悉及遵守该等限制。

“瑞东”及相关标志为瑞东集团所拥有。瑞东金融(证监会中央编号AAB449)及瑞东资本(证监会中央编号:AYT670)均为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获准从事受规管活动之持牌法团,且其控股股东均为香港瑞东集团。香港瑞东集团为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之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为0376。

查看PDF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