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一九四二》:关于美联储加息,关于干旱、饥荒与逃生

很少看国产影片,但对4年前冯小刚执导的一部电影《一九四二》记忆犹新,尤其是电影反复出现的

走下去活下去

很少看国产影片,但对4年前冯小刚执导的一部电影《一九四二》记忆犹新,尤其是电影反复出现的那六个字:

走下去活下去

Clipboard Image.png

电影《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大背景是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大面积饥荒,外加战乱雪上加霜,千百万民众外出逃难,中原大地饿殍遍野。

老东家范殿元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在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中。他原本是河南延津的一个地主,家境殷实、儿女双全。因为灾民“吃大户”,他的万贯家财付之一炬,儿子也被杀。从此他带着老婆、女儿、儿媳妇以及长工栓柱背井离乡。一开始他以为只是短暂的躲灾,路上还不忘救济其他人。

但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老东家带着一家人出来逃荒,原本是为了让人活下来,可是到了陕西,自己的亲人全死了。妻死子离的现实让他万念俱灰,于是他决定不逃了,最终他孤身一人逆着逃荒人群,向家的方向走去:就算死,也想死得离家近些。

老东家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别哭了,小姑娘对老东家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声爷。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

于是,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Clipboard Image.png

一直记得这部电影,是因为一直没懂电影传递的是什么信息:悲戚,还是温暖?绝望,还是希望?人性的不堪,还是人格的尊严?生之不易,还是死之坦然。 

之所以想到这部普通人在严苛环境下挣扎求生的电影,是因为这一两年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一直高歌猛进的经济车轮不知从何时开始悄然且大幅放慢了速度,工作不再好找,工资也很久没有加了,房价一直高高在上,虽然各地限购,但丝毫没有下来的意思,人民币也在一贬再贬。

昨天刷屏的银联不允许在香港通过银联渠道刷卡买保险。其实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众多深圳民众昨晚排队过关去香港刷卡买保险,多少也反映了他们在这个和平年代的生存焦虑?

于我们现在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再见到《1942》里的那种意义的饥荒和战乱,但生存的压力、窘迫是一直都存在的,尤其当大环境变得局促的时候。

其实我们面临着老东家范殿元一样的惶惑与恐惧:饥荒是暂时的还是会持续很久?如果答案是后者,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是继续向潼关跋涉,还是逆着逃荒人群,向家的方向走?

、所有的经济现象,包括干旱与战争,都只能用货币来解释

读大学的时候,专门讲授西方经济学的系主任是弗里德曼的拥趸,他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所有的经济现象,包括干旱与战争,都可以、也只能用货币来解释。如果你觉得货币解释不了,那它就不是经济现象。

做投资很多年后,我越来越体味到系主任这句话的绝妙。以至于到了后期,我几乎不分析企业的毛利率、市场占有率、行业前景、估值水平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我只看货币,看印货币的人——看央行,看信贷,看M2的余——逻辑其实很简单所有的企业利润所有的牛市都是货币堆出来的

而这也正是我,也是相当多的人惶惑、担忧的地方:我们的M2高达151万亿,过去28年,我们的M2年均增速高达21%。过去这些钱是在融入各种境内资产载体(土地、房产、股票、大宗商品等),推升它们的价格。现在不是了,现在他们是在逆向而行,在与境内资产剥离。

这实际就是《1942》中河南的情景:干旱以及饥荒

这种干旱与饥荒我们不会有生命之虞“逃荒”的方向正确与否,却会实实在在改变和决定你五年后的社会阶层

最关键的是,这种“干旱与饥荒”,可能刚刚开始——因为世界上最大的印钞人——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刚刚开始。

身边不少朋友都在为12月份美联储加息与否而争得面红耳赤——我真心不懂他们为什么会看得这么短。12月加如何?不加,又如何?难道12月不加,你就躲过了一劫?

事实上,前期美联储在加息上一直躲躲闪闪,不是照顾“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群众”的情绪,而纯粹是为总统大选站队。随着美国总统大选11月尘埃落定,美联储12月加息应该是板上钉钉——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离潼关还远着呢。

本周一(10月24日),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做如下表示,“根据我的成长预测,我认为适当的政策是2017年底前加息三次。”

尽管美联储主席们关于加息的言论一直都风云变幻,但作为美联储最直言不讳的政策鸽派官员之一,埃文斯“加息3次”的言论还是给了我们清晰的提醒: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刚刚开始,我们的资产如何提前布局,如何配置与安放,才是我们此时此刻最应该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毕竟市场是不会等比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十一”后一骑绝尘,已经累计贬值1.7%。

6.png

三、 美联储加息可不只是今年的事是未来3年的事

美联储加息到底是浅尝辄止,还是按惯例的一个3年长周期,一切都看美国经济数据(就业与通胀)说话。

现在很多做宏观研究的人都会着迷看美国每周的数据这无疑是在冒充“专家”。事实上,美国每周的短期数据经常会出现剧烈波动,看这个是没有意义的。但,从一个近几年的时间维度来看,美国无论是非农就业、ADP就业数据、申请失业金人数数据,还是核心CPI数据,,表现都是相当稳健,甚至惊艳。

核心通胀率已经连续10个月稳稳站上2%以上,远超出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就业数据在剔除短期波动后也是一路向好。随着美国大选结果11月尘埃落定,美联储加息就只是一个频率和次数的问题。

1.png2.png3.png

美联储明年会加息几次我不知道,但美国人历史上每轮加息周期一旦开启,一年内的加息次数是3-8次,每次的加息幅度从25个基点到75个基点不等。而且,每一轮加息周期的时间跨度大概是2至3年,最终的目标利率则调整至5~6%。

Clipboard Image.pngClipboard Image.png

所以对于一个真正的加息周期来说一年3次的加息频率和每次0.25基点的加息幅度并不算太高。

换句话说干旱与饥荒真的刚开始。当你嘲笑深圳人昨晚连夜排队过关去香港刷卡买保险的时候,你真的要问问自己:是他们傻,还是你自己?

加息与资产泡沫破裂那些事——兼论为何要逃荒

过去美联储加息周期,每次都会挤破一个泡沫——从无例外。

从1982年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日本泡沫破灭,1997年开始的亚洲新兴国家金融风暴,2000年美国科网泡沫破灭,再到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每一次的泡沫破裂背后,都有美元加息周期的阴影。

Clipboard Image.png

由于美联储处于低利率时期时,美元大规模从美国流向全世界,尤其流入新兴市场,令全球资产泡沫不断积聚。但若美国一旦加息,美元套息资金将会回流,失去流动性的市场,最终会面临资产泡沫的爆破。

1、1982年的拉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拉美国家依靠资源出口和大力举借外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增长。但也正是这种举借外债发展经济的模式,为拉美国家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美欧经济陷入“滞涨”,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使得资本大量流出至拉美等国家。据统计,1970-1982年间拉美地区的外债总额由212亿美元攀升至3287亿美元,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外债余额占GDP比重超过50%。

但是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由于通胀飙升,美联储收紧了货币政策,大幅提高利率水平。于是大量的国际资本开始回流至美国,拉美国家还本付息负担加重,1982年的国际商贷利率甚至一度达到了21%。

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先后用光了外汇储备,无力继续偿还债务,拉美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受危机影响,拉美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失业率和通胀攀升,货币普遍贬值,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2、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15年后,类似的情景在东南亚重新上演。

二战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先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GDP年度增速一度高达10%,当时被称为“亚洲奇迹”。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表现低迷,美元指数走弱。于是,大量的国际资本从美国流入南亚地区,东南亚国家的外债规模大幅上升,这些热钱进入新兴国家后也在房地产等领域形成了严重的资产泡沫。

泡沫破裂的起因同样是美联储的强势加息周期,泡沫破裂的后果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经济随后强劲复苏,于是开动加息周期。采取固定汇率制的南亚国家货币被迫跟着升值,出口显著下滑,经常账户加速恶化。1997年时,多个南亚国家的货币都先后成为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对象,资本大量流出,固定汇率制被迫放弃,货币大幅贬值。随后股市受到重创,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坏账剧增,金融机构和企业大规模破产。

3、2008年的次贷危机

2008年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想必大家都记忆犹新。不少人应该还亲身经历过这种被历史年轮碾压过的痛觉。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本来就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的一个恶果,这一恶果使美国经济一度陷入低迷,产生的新一轮降息、加息周期造就了08年的次贷危机。

“9·11”事件后,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迅速降至一个历史低位。超低利率刺激了美国房地产的繁荣,泡沫不断膨胀。到2006年初,美国房价连续5年大幅攀升,年均升幅超过8%。低利率和高房价引发了购房热,催生了抵押贷款证券化工具,进一步加剧这一泡沫的膨胀。

由于对通胀和资产泡沫的担忧,美联储自2004年6月始连续17次加息,基准利率从1%迅速飙升至5.25%。受加息影响,2006年初美国房地产开始降温,房价于2007年初开始下跌。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切断了购房者的资金链,自2006年开始次贷市场违约事件剧增,随后大量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或破产,2008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

Clipboard Image.png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美联储在每一轮货币政策周期中,几乎都会用一轮低息周期来吹起一个泡沫,再花上另一个加息周期来戳破这个泡沫。低息周期内,美联储向全球注入流动性,把资金输入各个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这些热钱涌入后在这些市场制造出资本泡沫;等到加息周期时,美联储又通过抬高利率吸干其他国家的国际资本,使得这些泡沫如无水之源,最终枯竭干涸。

中国内地与香港会怎样?

这要看会抽走多少钱

始于2008年12月,终于2014年10月,历时近6年三轮的美国QE,向全球输出的美元资本并不亚于以往任何一次。这些热钱疯狂地涌入了各大新兴市场,而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截至2015年9月,分布于全世界的未偿还的美元债高达9.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美元债占比约为7.7%,合计约7500亿美元。

但实际上,流入中国境内的美元可远不止这7500亿美元。因为,在过去20年里,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对外部资金吸引力最大的国家,同时人民币在过去10年内也以年均3.7%的速度在升值。从这一点看,其他国家完全有充足的动力用借来的美元债换成人民币来投资中国。

据 Dawai Capital Markets基于这一逻辑及推算,预计中国境内的美元债很有可能已经达到美元债总和的30%,即3万亿美金。

Clipboard Image.png

这些流进来的钱不是我们的钱迟早是要回流的8.11汇改以来人民币的迅速贬值就已经印证了这一点。但是真正的压力可能还未开始。想想看,3万亿美金,也就是接近30%的GDP都要与境内资产剥离,楼市、股市和汇市还可以完好无损吗?

理论上,楼市与汇市,总得放弃一个,才不至于在美国人的持续挤压下满盘皆输。

而对于港币与美元捆绑的香港而言,这次经济的下滑与银根收紧的双杀可能是过去30年对港府最大的一次考验。

尾声

横跨肯尼亚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天堂。在这个草原上,只有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经过多年的进化,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知道,在旱季的时候,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

但即使如此,每年仍旧有超过15%的动物活不到下一个雨季的来临。

但无论如何,你还是得去应对,得去布局。

就像《1942》里老东家说的:

走下去活下去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