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能用现金流衡量的事儿

多数时候,用现金流衡量一项资产的价值,要比用成本衡量一项资产的价值靠谱。但是现金流只代表一个东西至少值多少钱(作者:格隆汇 庐陵书生)

有些现象是人间奇景,没人能解释。这奇景就矗在那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仍然矗在那里。经济学把一年内起效的叫“短期模型”,超过一年奇效的叫“长期模型”。矗得久了,这事儿就不是偶然的,背后必然有其原因,无论你多么不屑,多么不甘,这东西很可能就不是泡沫,而是因为你没看懂,这么多年都没看懂。于是这种投资机会你就抓不住。

多数时候,用现金流衡量一项资产的价值,要比用成本衡量一项资产的价值靠谱。但是现金流只代表一个东西至少值多少钱,很多时候并不代表它最可能值多少钱。如果你只会用现金流模型,那你就陷入了芒格所说的“铁锤人综合症”——用一个工具生搬硬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一)  房价——醉翁之意不在租

先从众叛亲离的房价说起吧。你很难解释,从房租回报率来看,一个限购限贷、存款年利率3%的国家的房价,要比某些鼓励购房的零利率国家还要贵好几倍。

这是因为房租回报率并不适用于中国。对中国人来说,租房和买房,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不能互相替代。美国人即使买房了也很少装修,中国人买房以后都喜欢大装特装。除了不能装修,租的房子也没法按照自己的喜好更新家具、电器。

中国的另一个“特色”是户口,中国的政府压根就不打算把八旗子弟的好学校、好医院均衡分布在各个区域。在很多地方,不买房子就没法落户口,就没法上学、看病,所以买房子其实是买一个“体制内”的身份。特别是上学。父母选择生孩子就不是为了赚钱,他们对孩子的爱是不计成本的,所以他们买学区房也是不计成本的。

其次,房租回报率低,不代表投资回报率低。持有一项资产的投资回报率 = 租金回报率 + 市价增长率。北京的租金回报率可能不到2%,但是北京房价增长率可能有15%,总的投资回报率其实是17%。相比之下,美国的房价绝对不会连续很多年年均增长15%。一只利润每年增长15%的股票,和一只每年增长5%的股票,市盈率是不同的。房价也是这个道理。

对有钱人来说,租房的体验当然跟买房大不一样,他们必须买。而北京市区的房子供应就这么多,没有土地新增了。卖谁不卖谁,就看谁掏的钱多了,纯属零和博弈。我称这种模型为:拼钱包模型——为了满足有钱人的刚需,不看成本,不看现金流,就看谁的钱包更鼓。有点像庞氏骗局,有点像泡沫,却又不是。北京的房价年复一年平均增长15%,反映的其实就是有钱人财富的增长速度。

房价增长率从经济学上看,是“名义增长率”。名义增长率=实际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中国这些年的通货膨胀率不低,每年没个10%也有8%吧。假设是8%,那么剩下7%就是实际增长率,其实跟GDP增速差不多。

(二)  车位——非买不可?

一个四米见方的地下室框子,凭啥卖几十万?几十万?那还是白菜价!怎么也得百八十万吧?

您别笑,地下产权车位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很多小区还真是非买不可。以北京为例,全市的车位数不到私家车数量的一半,所有户数车位比低于1:0.5的小区都已经被汽车填满了,户数车位比低于1:1的小区也正在被填满。随着学会开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会开车的老人越来越少,最终,北京城区的高档小区,每户平均将拥有两辆车,跟美国家庭相近。这个预测并不夸张,因为这些高档小区家庭的收入不比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低。

如果你觉得对有钱人来说,“租车位”和“买车位”的体验是一样的,那你肯定没有体验过开车绕几圈找不到一个车位的生物学短缺焦虑,和私家车位“虚位以待”的虚荣感。当这两件事同时发生时,其给人带来的心理学影响,就是芒格所说的“叠加效应”(lollapalooza)。

当车位富裕的时候,车位的售价完美反映了现金流模型:年租金除以4%。可一旦车位开始供不应求了,就适用“临界点”模型,价格就开始翻着跟头往上涨,又进入了有钱人的“拼钱包模型”——不看成本,不看现金流,就看谁的钱包更鼓。

虽然在短期内,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增速用“摇号”暂时限制了,但是目测我所在的小区,汽车数量眼看着以年增长10%以上的速度把车库填得越来越满。于是我选择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相信虚幻的统计数字。考虑到纽约、香港这些“小庙”的车位价格都在200万人民币以上,我觉得北京的好戏才刚刚开始。实证的预测价值比任何虚拟的模型都更有说服力。

(三)  美国名校的学费——喷薄欲出的爱

每一年, Payscale都会公布美国大学投资回报率(ROI)排名。计算方法是用学生毕业后的薪水现金流贴现除以大学四年学费,看看年化收益率能有百分之几,得出读大学的经济回报率。

在我看来,这个算法有3个致命的错误:1.没有考虑学生读大学四年间少赚的收入;2.没有考虑读大学的生活费;3.用大学毕业后的全部收入来计算并不科学,只有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多出来的那部分收入才是读大学的真正经济回报。因此,用这个方法算出来的投资回报率,肯定是高估了,而且高估了不少。

但是即便如此,Payscale公布的投资回报率仍然低得惊人,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美国名牌大学的投资回报率鲜有超过6%的。这还不算,美国名牌大学的学费仍然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哪怕是金融危机期间也不放慢脚步。

在美国买房或者买指数基金的年回报率都有8%~10%,名牌大学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要6万美元,为什么要去读大学呢?

首先,读大学或许能提高你的生命质量。如果高中毕业,你只能欣赏Rap,不能读懂狄更斯,但是读完大学以后,你既能欣赏Rap,又能读懂狄更斯。从这个角度说,大学算得上是一项改善生命质量的消费。

第二,大学学费体现了父母对子女喷薄欲出的爱,喷着喷着就变成了“拼钱包模型”。如果你认为父母让你读大学是为了赚钱,那除非你认为你爸妈生你也是为了赚钱。生养孩子是一家非常费钱费精力的事情,现金流基本铁定是负的。绝大多数父母选择要孩子,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爱。让孩子读大学也是如此。

我在美国参加毕业典礼的那天,就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这种爱。当校长宣布毕业的那一刻,在场的美国父母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喝彩声,像欢迎明星一样祝贺自己的孩子。在我这个中国学生眼里,这实在有点太小题大做了。美国大学的考试是如此简单,我用5成功力就能拿A,有啥可祝贺的?这些父母对孩子爱得实在太泛滥了。

除了爱以外,父母资助孩子读名校还有炫耀的心理。要知道,有钱人之所以能成为有钱人,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人的虚荣心和嫉妒心比普通人更强。那些年薪百万的医生、律师,在自己的圈子混,如果提到孩子连大学都没读,脸上无光呀。这种炫耀的根源还是心理学的从众心理。

当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一个美国教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都想不起来公式里的一个符号到底应该用加号还是减号。在我看来,美国的所谓“名校”是世界上最无耻的托拉斯,早该灭绝了。难怪比尔盖茨大力赞助网络远程大学的公益研究,想彻底颠覆美国的实体名校。这个想法能走多远不好预测,但是真的是找准了消费者的痛点。

(四)  美股——股还是赌?

世上有两种股票。一种是巴菲特看得懂的,一种是巴菲特看不懂的。

看得懂的基本是用现金流模型,看不懂的通常是高科技的,或者干脆以“市销率”来定价的。在美股里,你能找到很多亏损的公司,市值上亿美元。这些公司有些可能永远也没法盈利,或者即使盈利了也不会分红,或者即使分红了股息回报率也不会超过1%。

买高科技股的人,不是冲着分红去的,而是去赌有下家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接盘。所以高科技股的估值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关系,跟赌徒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生理周期有关系,跟公司的盈利周期没什么关系。对美国来说,纳斯达克就是一个合法的赌场:既能满足老百姓的赌博需求,又能给企业的创新成本买单。一举两得啊。

麦道夫——纳斯达克前主席,想把股市里的那一套庞氏骗局搬到私募基金里去,结果被美国波士顿学院(一个教会学校)毕业的金融分析师揭穿了。麦道夫忘了一件事:愿赌服输,愿赌——才服输。你圈钱的时候给客户看的是现金流模型,没问过人家愿不愿赌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