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自贸协定影响会议纪要:对液态奶影响大于奶粉,对乳企影响可控 ...

中澳自贸协定对中国企业有何影响?对中国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有何影响?未来企业战略布局该怎样?国内乳企受益更多还是受损更多?进口奶2014年占比多少?澳大利亚液体奶进口是否有冲击?(来自中银国际) ... ...

主要数据:
  

① 奶粉进口量:2014年1-9月我国进口奶粉总量(包括全脂+脱脂)为81万吨,其中来源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奶粉为3万吨,占比3.7%,位列第三,进口金额1.5亿美金,占比3.7%;
  

② 液态奶进口量:2014年1-9月我国进口液态奶总量(包括全脂+脱脂)为21万吨,其中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液态奶为2.7万吨,占总体进口液态奶比重12%,位列第二,进口金额3041万美金,占比13%。
  

③ 奶粉单价:2014年1-9月我国进口奶粉到岸单价为4.96美元/KG;其中澳大利亚进口单价为4.98美元/KG,新西兰为5.03美元/KG。澳大利亚单价略低于新西兰。
  

④ 液态奶单价:2014年1-9月我国进口液态奶到岸单价为1.07美元/KG;其中澳大利亚进口单价为1.14美元/KG,最大的进口国德国为0.97美元/KG。澳大利亚到岸单价比德国单价高出17%。
  

⑤ 关税:目前我国进口液态奶最惠国关税在10%-20%之间,全脂和脱脂牛奶关税税率为15%。按照7元/L的到岸单价算,15%的关税为0.5元,即关税减免对每盒牛奶单价影响0.5元。

研究员观点:

1、 总体而言,中澳自贸协定以及未来更多的自贸协定是国内相关产业和企业必须要面对的客观现实。能采取应对措施的企业还是好企业。

2、 自贸协定给乳企带来的是压力和机遇并存,机遇甚至大于危机。市场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国内乳业供给环节存在的问题,如果把生产环节同供给环节割裂,生产环节的企业寻找到更为经济的原料供应,对生产环节是有利的,虽然现实情况不是那么简单,但实际乳企一定能在构建系统优化的生产加工链条当中受益。而在应对品牌消费端方面,高度稳固的寡头市场结构对于把控市场走向十分有优势,而当进口奶市场整体话语权逐渐滑向国内乳企巨头手里,未来国内乳业的产品结构、渠道结构和市场层级都将是比较鲜明和合理的。


电话会议纪要:

中澳自贸协定的背景:
中国需要更好的贸易和投资环境,自贸协定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大关系,中国同澳大利亚自贸协定从2005年就开始谈。中国同时还在和韩国、欧洲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谈。瑞士基本已经确定,欧洲几个国家也在谈,签订自贸协定国家会越来越多,这是个趋势。

未来国外越来越多的快消品会进入中国市场,而且价格会产生冲击,对消费者来说是福利。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出口结构:
这两国都是出口型的,一个偏重资源(澳大利亚),一个偏重产品(新西兰)。

新西兰有最大的出口载体恒天然企业,新西兰以出口大包粉等原材料为主,澳大利亚以出口成品为主,比如婴幼儿配方奶粉、UHT奶。原因是澳大利亚原奶价格比新西兰高一些(今年两者成本可能会打平)。虽然澳大利亚出口成品为主,但在出口的过程当中,澳大利亚品牌并不占主导和优势。

2013年澳大利亚脱脂奶粉产量25万吨,新西兰的产量38.6万吨。澳大利亚全脂和半脱脂奶粉14万吨,新西兰是125万吨(中国2013年从新西兰进口奶粉68.7万吨,澳大利亚进口2.8万吨)。

新西兰牛奶产量2000多万吨每年,澳大利亚不到1000万吨,两者差2.2倍,新西兰400万头,澳大利亚不到200万头。

澳大利亚每年110公斤,新西兰是70多公斤人均消费。


乳品供应潜力:
80年代澳大利亚比新西兰好,但这几年新西兰非常快。澳大利亚奶牛养殖集中在东南部,维多利亚州为主,土地面积3%,但奶牛养殖占到60%。澳大利亚能养殖的国土面积是有限的,不会无限制的增加。澳大利亚奶牛养殖规模水平不如新西兰,原奶单产达到8-9吨。每年乳制品出口30亿澳元,每年增长10%左右。

新西兰南岛的牧场分布均匀,牧场土地肥沃,可以全部养奶牛。

澳洲很多土地干旱,适合养殖肉牛,不适合养奶牛。干旱和洪涝灾害要比新西兰多很多。澳洲乳品增长空间有,由于其很多陆地面积不适合养殖奶牛,同新西兰比还差很大一截。

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对中国的好处:中国投资澳洲的门槛降低,中国企业往澳洲投资会升温,伊利、蒙牛、光明、贝因美、三元都已经或准备去投资,澳大利亚将成为继新西兰以后第二投资热门国家。

自贸协定是好事情。中国乳业需求增长很快,新西兰是稳定的供应地,资源保障。中国的企业必须走出去。新西兰一家独大有风险。中澳贸易关系的加深,澳洲将成为新西兰之后稳定供应资源保障的国家。

澳大利亚以出口成品为主。澳大利亚短期对中国出口奶粉大量增加不太可能,原因是产能比较低。

澳洲没有很大产能空间(包括他适合养殖奶牛的国土面积比例是不高的),产品结构在那放着。澳大利亚人均用奶量是新西兰的1.5倍,澳大利亚人口是新西兰的好几倍,2400万,新西兰450万。怀疑有没有更多的东西进入中国。

澳大利亚是250万吨,液态奶产量。是新西兰的数倍。澳大利亚短期内快速进入中国的产品是UHT奶。

澳大利亚乳制品的优劣势——澳洲奶粉市场主导品牌是欧洲的:
欧洲是成品(比如婴幼儿奶粉、酸奶、UHT奶,企业多,品牌多)占优势,新西兰是原料奶源占优势,澳大利亚两头都不占。

在澳大利亚市场主导的婴儿奶粉、奶酪等基本都是欧洲的品牌,而且澳洲很多乳品工厂都是欧洲和新西兰品牌企业所有;澳洲本土最大的是迈高,品牌优势不明显。因此地位很尴尬。

澳洲UHT体量很大,主导出口也会以UHT为主,未来协定后,澳洲UHT牛奶的出口相对来说才是有潜力的。

对中国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的影响
中国同澳大利亚谈自贸,同欧洲也在谈。从市场影响看品牌影响最大的是欧洲,原料影响最大的是新西兰,澳大利亚夹在两者中间。
不能狭义认为中澳自贸协定是一个威胁,因为威胁比不上欧洲和新西兰。


影响,第一,在产品市场对国内有冲击但不明显,更不用惊慌。进口液体奶今年30万吨,占比很低。到2018年之前,认为进口奶占UHT消费量应该不会超过5%,所以说冲击不是很明显。第二,进口奶价格比较低,会改变目前高端牛奶的是市场格局。

未来企业战略布局该怎样?

建议的布局是这样:国内大型企业加速走出去,加速品牌和资源合作和收购。同时,依靠国内奶源的,加快国内走低温化。2014年很多养殖企业给中央上报信息,要求保护国内养殖,中央也比较重视,近期也可能对复原乳出台一些政策。以国内奶源为原料的一定要走附加值高的产品,比如酸奶建议采用鲜奶而不是奶粉,高档的功能奶也建议用生鲜乳而不用奶粉。

未来自贸协议对中国奶源的影响
未来同欧洲自贸谈判一旦成行,对国内奶业的影响是肯定的。

国际原奶价格优势明显,国内原奶价格3.8-3.9,欧洲3.4-3.5,新西兰2.7-2.8。我们的价格比欧洲高20%,比新澳高30-40%。且国内养殖规划和标准化程度低,品质差异大,原奶劣势明显。国内养殖有资源瓶颈,饲料、水、土地。目前国内超大规模养殖不符合中国国情。过去的小散退出市场,奶牛养殖发展现在并不稳定。

未来中国需要依靠外向保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政府也是持比较支持的态度。对冲击的应对,要加速海外布局和国内低温化。另外,切实可以加速适度规模化和一体化,降低成本价格。成本高在于产业模式和管理运营落后,不完全是原料成本更高。国外的原奶价格保持平稳的原因:牧场管理做到最好。

国内乳企受益更多还是受损更多?
当然是受益更多。

澳洲自贸协定最大优势在于降低投资门槛。国内乳企通过自贸协定加速海外布局,购买企业和品牌,购买资源,绑定原奶资源。跟研究机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协定以后对外投资合作的门槛会越来越低。

中国进口奶趋势不可避免。今年国内原奶需求4600万吨,2020年7000万吨。国内满足不了。自贸协定,一方面有助于乳品价格降低,另一方面有助于国内资本对外布局。

中国的企业去澳洲布局,通过并购品牌+工厂,资源进入中国市场后,国内企业有政策、渠道优势,在进口中能起主导作用。未来进口奶有定价能力的是国内企业。进口对国内的冲击谈不上。

对养殖,国内需求很大。国内和国外需要分工,国内引向高附加值产品,如低温;进口奶把价格往低里引导。完成分工后,国内和国外并不矛盾。日本为了保护本土养殖,发展低温巴氏奶,除了巴氏奶,其他全部从澳洲新西兰进口。

进口奶2014年占比多少?澳大利亚液体奶进口是否有冲击?
1%多。进口品牌数量很多,但是没有很大的,多而不大不强。原因是从业者多数是贸易类公司,甩给经销商,不做市场。

今年开始国内大的企业参与进来,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三元贝因美等等,国内大乳企参与后的比例可能会做到进口总量的50%-70%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上,那么就掌握了进口奶的话语权。

中国市场层级非常明显,即使在高端牛奶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未来金典和特仑苏往三四线市场走(非常适合礼品市场),一二线用自己的进口产品来同其他进口奶竞争,同时高端产品再出新品,更高系列,例如花色系列(例如小黄人)来填补,做到产品的梯度,来化解这个冲击,完全是做得到的。

国产的优势:1.中国企业,像伊利蒙牛这样的企业,对市场和渠道的把控非常严谨细致。产品流向控制很好,国外企业不可能相抗争,伊利、蒙牛渠道力量是国际上其他企业不具备的。中国市场纵深度很大。进口奶能不能冲击国内市场,核心是看能不能做传统渠道。2.国外UHT品类单一,我们国家品类非常丰富,进口奶不可能做那么多口味。消费者对口味忠诚度很低,国产转换很快,国外不行,跟不上市场变化。

国内企业对市场把握强太多,所以生产和营销成本都比国外好。自贸协定后,企业能够系统化的生产销售优化,获得更为综合的竞争力优势。

进口奶现在品牌很多,但没有一个品牌能做出有影响力的规模出来,但国内企业走出去以后再走回来,在渠道市场份额和定价方面的话语权是完全不一样的。

资源分工问题,政策上有没有推广巴氏奶的趋势?
目前政策方面对主推巴氏奶还没有那么明显,这个刚刚报到国务院,主要是国际奶价下降,奶农利益受损的问题,刚刚引起重视,政策还没有出台。

关于资源分工的问题,是长期的问题。对于伊利、蒙牛能不能做巴氏奶:伊利说只要市场需要马上能做,只要时候到了,就能转;伊利原来奶源主要在北方,从06年开始做织网计划,奶源东移、南移,现在在各个省份建立牧场。蒙牛依靠现代牧业,下一步也会发展酸奶、乳酸菌饮料,低温渠道也在搞。巴氏奶伊利和蒙牛要做都能做,为什么不愿意做,因为现在量还很少。

中国消费目前还会是常温为主,这是中国人消费习惯以及常温奶特性决定。现在90后00后开始适应低温奶,前景是好的。需求是好的,低温奶发展取决于需求的培育,另外取决于奶牛养殖能不能适度规模化发展。

儿童奶情况不是很好的原因?
乳品未来很专业细分的方向,儿童奶这几年受制于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对儿童奶添加的东西产生质疑,影响消费;另外而且儿童奶价格比较偏高,三四线城市一下推广比较困难的;替代品比较多,例如莫斯利安在三四线销售很好,很多儿童是消费对象,这对儿童奶也是替代;当前一二线销售,三四线还是比较少,一二线替代品很多。

旺旺的儿童奶做的不好,一个重要原因是旺仔在儿童奶红火的来的时候没有将儿童奶产品做成系列;而蒙牛伊利在儿童奶发力后,很快形成了系列化,做市场,做渠道方面优势逐渐突出,儿童奶,儿童酸奶等等。下一步很多人要做,贝因美要做,在渠道方面精耕细作,对旺仔有很大竞争压力。

奶粉新政的影响:
以前有1000家是国外品牌,80%是贸易公司。从去年7-8月后,很多企业停止进货,到今年以后,5月份名单公布以后,看到大量原来不知名品牌已经退出市场。今年完达山、三元、飞鹤从去年6-7月抓住这个机会。新政终结了过去大家对洋奶粉的迷恋。

今年年底会看到变化,又有几家企业开始跃跃欲试从二线市场发力,可能会重新回到06年的格局——国外和国内的品牌都有几家很强势的品牌。政策给消费者心理产生了影响。国内对新政的执行,品牌数量并没有减少,很多企业被迫出品牌。伊利、飞鹤、圣元都出了很多副品牌,主要做婴童渠道,6-7万家终端,主要在3-4级市场。

2015年可能是行业拐点,今年转型基本上都转型完了。贝因美和雅士利在婴童渠道做了产品,明年开始收获。明年是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翻开新的一页。

对双11君乐宝奶粉在电商热卖的看法:
双11,降价、促销的模式对非硬性需求的产品效应比较明显,比如小家电、茶叶、坚果。婴儿奶粉是硬性需求(比如孩子吃多少还是多少,量不会因为价格下降而增加)。如果商家参与自损利益对企业没有好处。

今年双11有几个企业参与其中,第一类是当成品牌推广的活动来操作。第二类是从12年开始出现专门做电商的品牌。有些产品品牌本来就是电商,需要按照电商规则做。(来自中银国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