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节后首日全线回调!恒指下挫超500点;恒大系两股今日复牌,恒大暴涨40%

关注中报和景气共振方向

10月3日,港股迎来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恒指跌3.15%下挫超560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98%,国指跌3.51%。

内房股大跌,世茂集团跌超10%,融创中国跌超9%,富力地产跌超6%,碧桂园、龙湖集团、雅居乐集团跌超5%;“三桶油”集体下挫,中石油、中石化跌逾5%。恒大系两股在港股市场复牌,中国恒大一度上涨超过30%,恒大物业涨超6%。


中国恒大,复牌暴涨40%


经历了2天短暂停牌后,“恒大系”上市公司中国恒大、恒大物业于10月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已向联交所申请于10月3日上午9:00时起恢复买卖。不过,同属恒大系上市公司的恒大汽车尚未发布复牌公告。

今日开盘,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股价均跳空高开,中国恒大一度涨超40%,恒大物业涨超10%。截至目前,中国恒大涨15.63%,股价报0.37港元;恒大物业转跌,现跌逾3%。

中国恒大在公告中称,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发布的内幕消息公告,内容有关本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本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先生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董事会认为本公司目前不存在需要公布的其他内幕消息。

根据公告,公司于2023年9月28日发布的内幕消息公告,内容有关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董事会认为公司目前不存在需要公布的其他内幕消息。

恒大物业也在公告中指出,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经营状况正常,不存在需要公布的其他内幕消息。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由2023年10月3日上午9:00时正起恢复买卖公司股份。

在此之前,9月28日,中国恒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同步公告称在香港联交所暂停交易。停牌前,中国恒大总市值42.25亿港元,恒大汽车总市值60.73亿港元,恒大物业总市值63.78亿港元。


“三桶油”集体下挫


石油股全线重挫,截至发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跌5.61%报4.04港元,中国石油股份5.42%报5.58港元,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昆仑能源跌超3%,中国海洋石油、中海油田服务跌超2%。

美联储梅斯特表示,尽管取得进展,但通胀率仍然过高,美联储今年可能需要再加息一次。受消息影响,国际油价连跌三日至近三周最低,美油跌超2%且失守90美元。

美东时间周一,美元指数升至10个月高点。在此之前美国政府避免了部分关闭,且经济数据引发了美联储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的预期,这可能会减缓经济增长。

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强使得石油对于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更加昂贵,可能会削弱石油需求。

同时,土耳其能源部长表示将在本周重新启动一条来自伊拉克的管道运营,该管道已暂停约六个月。

此外,ING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沙特阿拉伯可能会开始放松额外自愿减产100万桶/日的措施。OPEC+将于周三举行会议,但不太可能调整其当前的石油产量政策。路透社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沙特阿拉伯减产,但OPEC9月份石油产量连续第二个月增长。


内房股齐跌


内房股齐跌,融创中国跌超10%,世茂集团跌超9%,雅居乐集团、龙光集团跌超6%,龙湖集团、碧桂园、越秀地产、华润置地等纷纷下跌。

自2023年7月底以来,各地楼市调控政策大幅放松,市场普遍期待楼市再现“金九银十”。

市场研究机构克而瑞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9月,百强房企共计完成操盘销售金额4042.7亿元,创下五年来的最低值。值得注意的是,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9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8599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7.9%,降幅较上月扩大7.4个百分点。其中,国央企拿地金额占比超六成。

从新增货值来看,保利发展、华润置地、中海地产占据榜单前三位。另外,前三季度300城住宅用地供求均缩量三成,新政后重点城市土拍升温尚不明显。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房企投资将继续保持谨慎,退出三四线城市、聚焦一二线城市已成当下共识。从全国来看,在销售尚未持续、实质性转暖下,预计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仍低温运行。


更大转折行情或在四季度出现


回顾9月的港股,虽有不少利好刺激,但行情依旧走弱,再度走出单边下跌走势。截止9月29日收盘,恒指9月累跌3.11%,恒生科技指数累跌6.19%,国企指数累跌2.91%。虽然大盘走势疲软,但医药、能源等板块多只个股仍逆市上涨,表现亮眼。

双节过后,港股也迎来“节后行情”。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恒生指数一共有16个年头10月收红,上涨概率近7成。同期上证指数有12个年头10月份红盘收官,上涨概率仅5成。这也意味着2000年以来,单论“节后行情”,可能港股的表现还要更好一些。

来源:有连云AI

回看南向资金的过往流向,近3个月实现净买入近1400亿港元,近6个月净买入飙涨至2000亿港元。短时间内的密集加仓,在整个南向资金流入历史上也比较少见。同时,今年以来港股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调整状态,市场价值也逐步凸显,内资正通过“真金白银”做多港股。这股力量也在海外流动性收紧期间,也成为港股主要支撑力。

展望未来,兴业证券张忆东表示,当前来看,港股面临的中短期变量,国内的短期经济、股市环境以及外部的地缘政治、无风险收益率,都已经发生了积极变化并有望延续。展望海外,中短期美债长端利率上升对港股的冲击,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四季度,美债收益率将开启阶段性的下行窗口期,美元也有望走弱。展望国内四季度经济有望超预期改善,资本市场政策利多效果由量变到质变。低波红利资产持续重估,其中优质央国企价值股是港股中长期核心配置标的。

华泰证券也指出,当前双节数据显示出行与消费数据同比快速回暖。历史上10月首周港股通常普涨,所有二级行业涨跌幅平均数与中位数皆为正、且上涨概率>75%的行业数量约54%。8月企业利润两年复合增速从7月的-10.1%回升至3.3%,中游制造或率先“主动补库”。9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分子端持续改善或指向主动补库交易渐进。受美8月PCE环比增速不及彭博一致预期影响,当前FedWatch显示11月不加息概率约80%,流动性分配显示港股估值性价比较高。配置上,哑铃型配置结构仍有效,关注中报和景气共振的互联网、医药、电子与部分景气回升的顺周期。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