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身价在美暴涨15倍!“囤猴”的CRO企业机会来了?

短缺是全球性问题

中国切断出口后,美国猴子不够用了。

根据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截止到4月份,美国试验猴部分地区猴子的平均价格约为42万元,涨到了新冠疫情前的15倍,出现了“一猴难求”的局面。

比如长尾猕猴和恒河猴等,4月份已上涨至5.5万至6万美元左右,相较疫情前的4000美元至7000美元已大幅上涨,且有价无市。

有市场人士指出,猴子短缺对尖端癌症治疗和其他药物开发的影响正在蔓延,最早于6月底,美国制药公司就可能出现新药开发延迟,这可能会打乱不少海外药企的新药研发步伐。

相比之下,中国的实验猴价格有所回落,近期食蟹猴的采购均价约为12.55万元/只,相比2020年下滑超3成。境内外相差数倍价格的背景下,拥有价格优势的中国CRO企业是否有望承接更多海外制药企业的研发订单,受到了市场关注。


全球实验猴危机


实验猴的最主要用处是创新药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主要采购方为国内研发外包服务(CRO)公司,对于药物开发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试验猴继续短缺的话,很可能影响到美国制药公司的新药开发进度。

日媒评价称,试验猴是一种类似于芯片的“科技战略资源”,对美国而言,试验猴短缺比芯片短缺更加要命。

公开数据显示,美国、欧盟和英国每年对实验猴的需求量约为7万只、5000只和2000只,其中美国超6成的实验猴来自中国。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正在减少实验猴的出口,这引发部分地区实验猴的短缺危机,并出现了价格上涨态势。

截至4月,美国实验猴价格约为42万元/只,涨到了新冠疫情前的15倍。

早在5月4日,世界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就曾发文称美国实验猴短缺导致研究人员不得不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动物作为替代,部分研究更是因此面临终止的风险。

“如果不能买到实验用猴,6月底以后美国各制药公司的新药开发有可能推迟”。美国投资银行Evercore ISI的分析师Elizabeth Anderson指出。

事实上,不光美国,在整个全球市场上,“猴哥”短缺都是常态。

去年国内试验猴存量大概有10万只,如果除去幼猴、种猴、年龄太大以及“更年期”猴子之外,剩余猴子数量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此前中国政府采购网曾发布一则广西国力招标有限公司申购8只恒河猴的公告,尽管价格已经开到了21.91万,但最终仍因供应商数量不足3家,导致采购失败。

为了缓解“猴荒”,美国政府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建设了7个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但并没有缓解问题。

此外,欧洲也有报告指出:

“除非找到解决办法,否则欧洲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将会减少,甚至在某些地区会停止。”

近几年对试验猴的需求量激增,而“猴哥”的养殖速度,明显补不上这个巨大的供应缺口,所以才导致了全球性的试验猴短缺问题。


成本优势下,哪些公司受关注?


“多家龙头药企疯狂囤猴”话题去年一度登上热搜,然而中国的实验猴在经过2022年高价狂飙后,价格有所回落。

数据上的表现确实如此,目前国内实验猴价格仍未回落至2020年前的水平。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4月18日恒河猴的采购价为12.30万元/只,是2020年中国药科大学安评中心4.10万元采购价的3倍。

中国切断实验猴出口之后,美国的实验猴需求缺口无法立即弥补,预计“猴荒”还将在美国持续。当前国内外实验猴价差的背景下,拥有价格优势的A股CRO企业是否有望借此承接国外药企更多订单,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实际上,近年来,部分国内CRO企业已是开始布局了实验猴繁育业务:

2019年,药明康德以8.04亿元完成了对苏州康路生物的收购,后者下属全资子公司春盛生物科技和春盛生物研究的主营业务均包括食蟹猴的饲养、繁殖与销售。

2021年,康龙化成完成了对肇庆创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及中科灵瑞(湛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实现了对实验动物(实验用猴)供应链的布局。

2022年6月16日,昭衍新药以18.05亿元收购云南英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玮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控制权。

市场盛传,这几家CRO企业通过收购手握大量实验猴资源,目前药明与昭衍的实验猴数量在2万只左右,康龙的实验猴数量在1万只左右。

据Wind数据统计,A股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不少于8家CRO企业涉足海外业务,2022年这些企业海外市场占收入的比重平均值达到62.16%。

国金证券指出,实验用猴已逐渐成为临床前开发业务的关键稀缺资源,对临床前CRO企业的订单承接和订单执行起关键性作用,可以关注实验用猴等动物资源充足的临床前CRO龙头企业,比如昭衍新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美迪西等。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