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生”平安银行“重磅”发展新市民金融服务,上半年降费政策惠及的金融消费者49.5万户

8月17日,平安银行率先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度的“高分”业绩答卷。与此同时,平安银行的业绩报告中还充分显示,该行绿色金融发展态势良好并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近日,平安银行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平安银行

8月17日,平安银行率先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度的“高分”业绩答卷。与此同时,平安银行的业绩报告中还充分显示,该行绿色金融发展态势良好并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近日,平安银行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平安银行资产总额实现51,087.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业绩发布会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业绩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全行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营收、非息收入、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体现了较为稳健的盈利能力。”

 

“资产负债经营成效显著,存款规模增长9.5%,负债成本率从两年前的2.42%大幅优化到2.16%。全行经营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风险指保持稳定水平,不良率、拨备覆盖率都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整体来说,虽然上半年外部环境严峻,但平安银行仍然交出了一份让股东和管理层满意的答卷。而且经过短短五年转型发展,平安银行的零售名片已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谢永林进一步表示。

 

具体来看,从营收结构方面来看,平安银行的营收、非息收入均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20.22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上半年,该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79.63亿元,同比增加26.44亿元,增幅为10.4%。

 

非息收入的大幅增长,意味着平安银行的投资能力十分“抗打”。2022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受“黑天鹅”影响,呈下滑趋势,A股市场更是一度“跳水”跌破3000点,打破近五年来的最低点。平安银行凭借其优秀的投资能力带动了营业收入和规模的持续较快增长,在如此经济环境之下依旧可以交出“高分”业绩答卷。

 

从资产质量方面来看,平安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2%,与上年末持平;关注贷款占比1.32%,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比1.46%,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0.06%,较上年末上升1.64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上半年,该行收回不良资产总额266.78亿元,同比增长34.8%。

 

202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爆雷”不断,这也直接导致各家银行“人人自危”。然在报告期内,平安银行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坚持在“选好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管好项目”,升级资金封闭管理要求,升级线上化贷后管理工具,实现对客户经营、项目进度、资产状态、资金流的全方位监控。全方位严谨的监控机制直接保障了平安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良贷款率保持平稳,以及不良资产回收额度大幅增加。

 

除上述两个传统指标外,最受社会关注的就是新型金融模式——“绿色金融”。平安银行在不断提交更高质的业绩答卷之外,依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支持乡村振兴、践行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充分展现500强企业风采。

 

对此,谢永林在业绩发布会中坦言:“在对公,我们聚焦两大赛道,坚定前行。一是科技驱动的交易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二是是投行驱动的复杂投融服务大中企业,围绕专精特新、高端制造、绿色金融等领域,打造真投行、真行业、真甲方的能力,打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帮助客户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报告中显示,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平安银行推动绿色金融产业化发展,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全面助力实体经济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年6月末,该行及平安理财绿色金融业务余额1,520.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7%;该行绿色贷款余额985.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6%。2022年5月,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全国首个借信双卡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 6月末,该平台已纳入17种绿色行为。

 

除此之外,平安银行在“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也下了“重功夫”。2021年第四季度,平安银行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降费金额达到4324万元,减免业务的笔数达到845.5万笔,降费政策惠及的金融消费者49.5万户。

 

3月4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市民约有三亿人。

 

然而,虽然新市民群体庞大,但也正因为“新市民”的特点让针对其的金融服务痛点频生,新市民群体由于工作稳定性弱、征信不完善、社保参与率低等原因,导致扛风险能力较差,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也较少,很难在城市落脚、扎根。

 

对于“新市民”金融服务,谢永林认为,“新市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经营的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也有重大的商业意义。所以服务好新市民,不仅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共同富裕,对于倡导国民经济循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平安银行针对“新市民”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应对的具体措施,一方面是解决新市民融资难的问题,发挥大数据的优势,综合运用新市民多维度数据优化模型,为征信担保或征信空白的新市民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发挥科技的能力,运用远程查看、在线办理等数字化手段,让异地工作或经商的客群更方便地透过以质押老家物业获得融资支持。另一方面,解决市民融资贵的问题,就是要减费让利,应免尽免、应降尽降。

 

展望2022年下半年,平安银行公开表示,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顺应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牢记服务实体的使命,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平安银行各业务条线将按照升级后的经营策略,进一步明确路径,清晰打法,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持续深化科技引领和科技赋能,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