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宏观:百城消费回顾,修复的四条路径及启示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华创宏观张瑜,作者:张瑜 陆银波

消费修复呈K型特征

主要观点

前言:2020年疫情以来,消费一直偏弱。就全国层面而言,普遍接受的认知是,消费修复呈K型特征。但区域层面,对修复的特征的认知尚不充分。本篇报告,更多关注区域层面(城市),2020年疫情后,2021年消费的修复特征。

从城市层面进行消费的分析有客观上的难处:例如数据披露不完整。有些城市缺少月度的社零数据。有些城市缺少出行数据。此外,城市防疫政策的调整,可能收集不完整。但就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依然有意义:一是对今年疫后的消费斜率提供参照。二是获得一些启示,如果希望今后的消费修复程度更高一些,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特征要有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政策。

(一)样本介绍

我们选择100个城市观察2021年的消费修复情况。样本情况详见正文。

(二)2020年疫情后,消费修复的四条路径

我们进一步按照2021年这些城市有疫情的天数是否大于10,以及消费恢复程度是否大于8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2019年增速,如果没有疫情,消费增速可能也是逐年下行),将这些城市分为四个类别,即定义为四条路径。

路径一:疫情反复,修复顺利:这一路径仅三个城市:上海、南京、上饶。可能意味着沿路径一修复的难度较大。

路径二:防控好,消费修复顺利:城市有24个。主要特征1)集中在极少数省份。24个城市集中在安徽、贵州、江苏、江西、山东等5个省。2)这些城市人流、经济恢复情况较好。

路径三:防控好,消费修复不顺利:这类城市数量多,达到45特征:1)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小城市。2)经济、客流恢复情况不如路径二。比如游客接待,路径三样本城市大概恢复至疫情前的72.9%,不及路径二的 80%

原因何在?我们通过一些案例做一些观察1)过度防疫,例如某城市,20211月仅新增一例确诊情形下,当月中旬执行全域封闭管理。2)受到跨省游熔断机制的影响。典型的案例是西部多个小城市。3)省内其他城市疫情带来的间接影响。4)经济对旅游依赖度高,受到旅游业恢复偏慢的拖累。

路径四:疫情反复,消费修复不顺利:城市数量:28个。特征:1)主要是一、二线城市,人口比较多的城市。2)城市交通客运恢复不佳。

为什么路径四消费修复不顺利?一方面源于疫情的直接冲击。例如疫情发生月份,出行受限、消费承压。另一方面,可能源于疫情的衍生影响,例如,疫情后,居民可能对出行有一定的戒备心,减少出行。或者疫情期间收入承压,疫情后减少支出。这两方面的影响,在出现过封城的城市上,体现的较为明显。

(三)有哪些启示?

路径二是理想选择。既能做好疫情防控,又能实现消费、经济的顺利修复。对标路径二,做好一省疫情防控(促进省内城市间客流恢复)、促进客流至少恢复至2019年的80%,是其他城市/省值得努力的方向。

对于路径三,防疫政策有优化的空间。此外,对旅游依赖度高的城市,财政或需适当倾向以提高其消费能力。

对于路径四,尚有较大的消费提升空间。这些城市主要是人口大省、省会城市,本身消费能力较强。

风险提示:

疫情出现新的传播特征。

报告正文


百城消费回顾,修复的四条路径


我们选择100个城市观察2020年疫情后,2021年的消费修复情况。

100个城市包括4个一线城市,36个二线城市(省份+计划单列市+经济超过所在省省会的城市)+30个三线城市(GDP大于4000亿)+30个四线城市(GDP<4000亿)。涵盖了中国50%以上的人口、2/3GDP

我们进一步按照2021年这些城市有疫情的天数是否大于10,以及消费恢复程度,将这些城市分为四个区域。分析这些城市的消费修复路径。


四个路径各自的特征在哪?


(一)路径一:疫情反复,修复顺利

城市数量:3

主要特征:

1、数量极少。仅3个。可能意味着沿路径一修复的难度较大。

2、具体到这三个城市。出现路径一的原因不完全相同。对于上海、江西上饶,属于疫情发生后,极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单日新增确诊不超过10例),减少了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对于南京,属于前期消费超额修复,疫情发生后,消费增速出现下行,但全年看,依然接近2019年。

(二)路径二:防控好,消费修复顺利

城市数量:24

主要有两个特征:

1、集中在极少数省份。24个城市集中在安徽、贵州、海南、江苏、江西、山东、重庆7个省。这些省份,整体疫情防控好,除江苏外,其他六个省2021年全年出现本土疫情的天数均不超过15天。

2、人流、经济情况恢复情况好。我们观察两类指标。一是经济恢复情况,这24个城市有多个城市2021年两年平均经济增速超过了2019年。有2/3的城市经济恢复程度(2021年两年平均/2019年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85%)。二是人流恢复情况。从游客接待、机场旅客吞吐量这些指标看,2021年绝对值恢复至2019年的8成左右,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路径三:防控好,消费修复不顺利

城市数量:45

主要特征:

1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小城市。路径三城市数量是45个。其中15个城市是三线城市,22个是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合计占比高达82%。(100个样本中,三、四城市60个)。

2、经济、客流恢复情况不如路径二。路径三的比较基准是路径二,因为两者疫情防控都比较好,2021年基本无新增确诊。但从经济、汽车消费、游客接待数量等指标看,路径三的城市恢复情况明显不如路径二。比如游客接待,路径三样本城市大概恢复至疫情前的72.9%,但路径二恢复至疫情前的80%

路径三为什么消费修复不顺利?我们找了若干案例,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1)过度防疫。典型的案例是北部某城市。20211月,仅新增1例确诊。随后,112日开始,全域实行封闭管理,直到119日起才逐步解封。

2)受到跨省游熔断机制的影响。典型的案例是西部多个城市。20218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对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暂停跨省旅游活动,待省域内中高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恢复跨省旅游活动。”在20218月中上旬,西部某省出现了一些中高风险地区,全省跨省游暂停。该省内多个基本没有疫情的城市,旅游业受到影响。

3)省内其他城市疫情带来的间接影响。典型的案例是中部两个省。2021年,这两个省受到省内部分城市疫情影响,省内其他没有疫情的城市消费出现较大的下滑。

4)经济对旅游依赖度高,受到旅游业恢复偏慢的拖累。典型的案例是东部某省。2016-2019年该省旅游业对全省GDP的综合贡献超过18%。在2021年一季度经济发布会上,该省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消费恢复比较慢的主要因素,还是疫情防控重点相关的几个行业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一个是旅游相关行业,一个是文化体育活动相关行业。”

(四)路径四:疫情反复,消费修复不顺利

城市数量:28

主要特征:

1、主要是一、二线城市。人口比较多的城市。28个城市看,能级较高,其中一线城市3个,二线城市19个。一、二线城市合计22个。占比接近80%。人口较多,有10个城市常住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全国一共是17个千万人口城市)。

2、受疫情后出行管控影响,路径四涉及城市交通客运恢复不佳。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的全国36个大中城市数据,整体上,2021年客运量恢复至2019年的78.6%,但属于路径4的城市中,客运量恢复程度平均仅为76%,低于全国整体水平。其中,石家庄、西安两个在2021年爆发过大规模疫情的城市,城市客运恢复程度更低。

路径四为什么消费修复不顺利?一方面源于疫情的直接冲击。例如疫情发生月份,出行受限、消费承压。另一方面,可能源于疫情的衍生影响,例如,疫情后,居民可能对出行有一定的戒备心,减少出行。或者疫情期间收入承压,疫情后减少支出。

这两方面的影响,在出现过封城的城市上,体现的较为明显。

例如武汉20202-3月的封城,导致其3月社零增速同比为-54%,城市客运总量在3月降至2019年同期的0.3%4月初解封后,经历了8个月社零增速转正,也经历了8个月城市客运总量才回到2019年同期的80%以上。

例如石家庄20211月的封城,导致其1月城市客运总量仅为2019同期的10.1%1季度社零两年平均增速为-4.0%。随后,经历了6个月的时间,客运总量才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到20213季度,社零两年平均增速也仅为3.3%

例如西安202112-20221月的封城,导致其20221月城市客运总量仅为2019年同期的10.7%。经历了4个月的时间,客运总量才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4%

例如扬州20217-8月的封城,导致其20213季度社零两年平均增速降至-13.2%,到2021年四季度也仅恢复至5.9%,低于20211季度的8.3%


有哪些启示?


对于路径一,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实现消费的顺利修复,需要尽量缩短疫情的持续时间。

对于路径二,是理想情形。消费、经济能恢复至疫情前的增速轨迹上。路径二的城市在省级层面较为集中,客流恢复较好。这意味着,全国层面更多路径二的城市的出现,依赖的是两个维度的改善。一是省级层面,更多省份做好疫情防控,以提高省内城市间的人员流动性。二是客流层面,正常年份的80%的客流量,可能是一个底线。

对于路径三,需要做政策的优化。尽管疫情防控较好,但消费较差。背后的原因可能包括过度防疫、旅游消费一刀切、受省内其他城市疫情影响较大、对旅游依赖度较高等。政策需要做的可能是防疫政策进行优化,以及财政予以适当倾斜支持其消费能力的回升。

对于路径四,尚有较大的消费提升空间。这些城市主要是人口大省、省会城市,本身消费能力较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