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就业:压力在何处?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 梁中华宏观研究,作者:梁中华、侯欢

经济底已过,就业仍承压

概 要

当前尽管经济底部已过,但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2022511日,国常会要求,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随后68日,国常会强调,各地要切实负起保一方民生福祉的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这也意味着近期的政策方向与就业问题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如何?结构性的压力在哪儿?就业保障措施如何推进?本篇报告将对此展开分析。


1

经济底已过,就业仍承压


本轮疫情的冲击使得我国经济原有的复苏节奏受到影响。尽管当前经济底部已过,但是就业压力仍然存在。今年4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自去年10月的4.9%持续回升,步入5月虽然小幅回落,但是仍然偏高。值得关注的是,5月份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9%,就业压力已经高于2020年首轮疫情期间。究其原因,主要与本轮疫情的散发更多集中于口岸城市有关。作为民生之本,当前的就业问题引起诸多关注。今年3月以来,失业等关键词的百度搜索量一度攀升,处于近年同期高位。

短期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难度也有所增大。今年我国预期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从实际情况看,今年前5个月,城镇新增就业529万人,同比下滑7.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8.1%,进度不及近年同期水平。回看往年,3月至5月往往是吸纳就业的高峰期,但是今年3月、4月、5月城镇新增就业分别为122万人、121万人、123万人,均处于近年同期低位。然而,今年我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为多年来最高,这也意味着后续的就业压力不容忽视。


2

群体结构:关注毕业生和农民工


进一步看,结构性的就业压力更为明显。

从年龄结构看,年轻群体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我国16-24岁的人口失业率从去年1014.2%升至今年5月的18.4%,目前明显高于近年同期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年轻群体的就业情况往往具有季节性特征,尤其是步入6月以后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究其原因,随着高校毕业季来临,劳动力供给短期高位运行。这也意味着,下一阶段年轻群体的失业率可能进一步抬升。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然而,应届生的就业市场景气度不但自去年3季度开始回落,而且与整体市场的差距明显走扩。根据智联招聘的问卷调研,截至4月中旬,2022届毕业生获得offer以及签约的比重分别为46.7%15.4%,相比2021届毕业生下滑16.1个、2.9个百分点。

从户籍情况看,外来人口的就业压力较高。今年5月本地户籍和外来户籍人口的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5%6.6%,后者的斜率在2月后明显抬升,并且就业压力明显高于前者。值得一提的是,5月外来农业户籍人口的失业率为6.2%,相比4月提升0.7个百分点,涨幅高于其他群体。这反映了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或遭遇更多冲击。

2021年我国农民工人数达到2.9亿人,其中省外外出农民工约7000万人,占比达到24.4%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省外外出农民工人数回落6.1%,降幅远高于本地农民工群体。而本轮疫情势必也将再次对省外农民工的就业形成阻碍。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27.1%19%,比重远高于其他行业。然而,近期房地产行业需求较弱,这也对农民工的就业带来不利。


3

行业结构:服务回落,地产走弱


而作为吸纳劳动力的主体,中小企业劳动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中小企业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截至2021年,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54 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03亿,占比约66.9%。考虑到个体工商户平均从业人数为2.68人,这也意味着全国个体工商户解决了我国2.76亿人的就业。但是,20201季度,在首轮武汉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市场主体的注册量同比下滑23.3%。而本轮疫情也使得市场主体的注销比回落,就业压力随之抬升。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以消费性服务业为主,而这些行业也更容易受疫情的影响。2021年,在个体工商户中,服务业的比重高达90.2%。从新增市场主体看,批发和零售业以50.93%的占比位居首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增速靠前。然而,受疫情的影响,餐饮、住宿等接触型行业因消费场景缺失,就业形势相对严峻。

3月以来,中小企业的劳动力供应指数持续回升,而相应的需求指数明显回落,劳动力供需矛盾相比疫情前进一步加深。从PMI情况看,在遭遇疫情后,小型企业的就业景气度的降幅往往高于大、中型企业。此外,与国企、外商投资企业相比,私营企业的就业受到了更多影响。

进一步分行业看,对于制造业,与终端消费相关的商品和服务行业的就业压力较大。与一季度相比,今年前4个月文体娱乐制品、木材加工、家具、纺织平均用工人数的降幅位居前列。

相比制造业,服务业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PMI情况看,今年4月份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显著回落。步入5月,即使制造业的就业压力边际缓解,但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指数降至45.3%,低于40.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景气度降幅较小。相比之下,消费性服务业的就业与疫情前相比差距较为明显。

进一步看,餐饮、住宿业的PMI从业人员指数明显偏低。而在出行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航空、铁路运输业等行业的就业形势也较为严峻。

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就业景气度也有走弱。PMI情况看,今年3月、4月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持续显著回落。究其原因,一方面,房地产需求与建筑业就业密切相关。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需求面临下行压力。今年4月商品房的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下滑39%46.6%。相应地,房地产业、房屋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指数也随之降至低位。另一方面,疫情冲击对建筑施工进度形成阻碍。3月、4月建筑安装装饰业、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强。5月份,房地产销售跌幅小幅收窄,相关行业的就业也边际改善,但是表现仍然偏弱。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内需回落使得就业走弱,但是短期外需保持韧性对相关就业形成支撑。长期来看,多数情况下出口与就业具有较强相关性,近期的背离主因疫情的扰动。如果从出口相关的子行业看,就业仍有不错的表现。


4

政策更加积极,关注就业改善


2022511日,国常会要求,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

随后68日,国常会强调,各地要切实负起保一方民生福祉的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稳住经济大盘。对于地方层面,近期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对12个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开展专项督查。对未纳入此次督查的省份,结合国务院年度大督查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进行督查。地方要结合实际抓落实,聚焦保市场主体、稳岗保就业强化政策支持。

在具体安排上,近期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优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进一步提高返还比例,将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拓宽失业保险留工补助受益范围,由中小微企业扩大至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所有参保企业。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各省份确定,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不重复享受,政策执行期限至今年底。

另一方面,经济边际上会有修复。6月以来,全国疫情形势整体保持平稳。随着人流、物流逐步恢复,复产复工加快推进,经济慢慢修复,就业压力或有所减轻。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