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敬她,雅虎副总裁爱她,全球无数人粉她,硅谷女王是如何炼成的?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距离宣布卸任首席运营官还不到两周,“Facebook第一夫人”就被调查了!

据《华尔街日报》6月11日消息,Facebook母公司Meta的律师正在调查雪莉·桑德伯格,调查重点为其将公司资源用于个人事务,包括员工为桑德伯格基金会LeanIn所做的事,以及为她第二本书的撰写与推广工作。

桑德伯格曾在6月1日宣布将卸任首席运营官,表示辞职后将更专注于基金会和慈善工作,还提到计划今年夏天结婚,希望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当时扎克伯格对这位与自己并肩奋战14年的队友评价很高,他表示:“雪莉·桑德伯格对Meta的发展功不可没,她的离开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桑德伯格的确为Facebook做过很多贡献,她加入后,凭借强大的运营能力,让Facebook的业绩持续攀升,见证了公司上市等诸多精彩时刻。这些年小扎与她搭档似乎也很默契,前者致力于用户数翻倍增长,后者让公司收入不断翻番。小扎对她颇为感激,称桑德伯格帮他处理了广告战略、人力管理、政治类议题等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但情形也在变,如今Facebook已更名为Meta,扎克伯格更专注于元宇宙业务。Facebook新成立的“元宇宙”部门赚钱能力令人堪忧,今年第一季度,亏损近30亿美元。营收不景气之下,今年Meta股价累计大跌50%左右。

图片来源于富途

桑德伯格似乎也在为卸任做准备,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她近些年陆续抛售了大量Facebook股票。据咨询机构VerityData,桑德伯格共抛售2200多万股,总价值在17亿美元以上。她套现的这些资金,用途包括向慈善机构捐赠,还有为民主党候选人捐款。

对于Meta的调查,不知桑德伯格能否全身而退,也不知道她与小扎的关系能否融洽如初。但这都无法掩饰她作为精英女性的事实,她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据说之前的热播剧《欢乐颂》中刘涛饰演的女高管安迪就是以她为原型塑造的。

事业上,桑德伯格曾在美国财政部任职;后来弃政从商,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际闯荡硅谷,进入谷歌把广告业务做强做大;又被扎克伯格挖到Facebook当了14年首席运营官,成为公司的盈利女强人,并登上全球富豪榜。

感情上,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她,35岁时在硅谷找到了另一半,与尊重欣赏她的戴夫·戈德伯格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生活幸福。戴夫2015年去世后,她悲痛伤心了一段日子,又重新振作起来。现在,53岁的她,准备再婚了。

能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里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硅谷女大佬,数次登上全球富豪榜,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可见其过人之处。桑德伯格的经历给了许多人力量,大家好奇她是如何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并在事业辉煌的同时兼顾家庭。毕竟,现在拥有高学历的人很多,但能取得她这般成就的却极少。

如今股价大跌、互联网大厂裁员降薪的环境,与她20多年前初到硅谷时很相似,或许我们能从她身上得到一些启发。

01

“硅谷女王”养成记

桑德伯格1969年出生在美国的一个中产家庭,父母是医生和老师,家庭氛围友爱。父母对她的教育是:男孩能做的,女孩也能做,她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桑德伯格很争气,从小成绩优异的她顺利考入哈佛读经济,并在人才济济的哈佛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脱颖而出的她,得到了导师萨默斯的欣赏,毕业后将她招入麾下当助理研究员,为世界银行做课题研究。期间她长期泡在图书馆找资料,潜心搞研究,后来又去哈佛读了MBA。

当萨默斯1995年出任克林顿政府的副财长时,桑德伯格被邀请担任其首席幕僚,她开始在美国政治圈崭露头角,并做到财政部办公厅主任。在财政部工作4年后,克林顿所在的民主党败选,嗅到科技行业机会的桑德伯格决定搬去硅谷。

那是互联网泡沫破灭的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跌,许多知名公司股价腰斩,业务不景气之下,破产倒闭的公司层出不穷,一大批互联网人被迫失业转行,行业陷入至暗时刻。

30多岁的她在硅谷找了近一年工作后,迫于经济压力,接受了谷歌的offer。当时的谷歌是一家成立3年的小公司,没啥名气,也没实现稳定盈利,但发展潜力巨大,像一艘火箭。

桑德伯格在谷歌负责广告及出版产品的网上销售工作,对业务不熟悉,她就鼓足干劲边学边干,硬生生靠侧栏广告帮谷歌在短期内实现了盈利,后来她带领的广告销售部从4人小分队扩充为几千人的超级团队,为公司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收入。在谷歌的7年里,公司飞速成长为科技界巨擘,而她在这份工作中已逐渐感受不到挑战。

在扎克伯格的盛情邀请下,2008年桑德伯格去了Facebook当首席运营官。当时Facebook的社交网站访问量已经名列前茅,正苦于没有好的用户资源变现模式。23岁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深感自己经营能力不足,急需一位帮手,而桑德伯格是很好的人选。

她参与搭建了谷歌的广告平台,并一手将谷歌的广告业务打造成公司最赚钱的业务。在小扎连续6周找她一起吃晚饭谈心,给了4000万美元年薪,并许诺亲自教她儿子全套剑术后,终于把桑德伯格挖到了Facebook当二把手。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提到,她能拿这么高工资是自己争取来的,当时她准备接受小扎邀请时,有人提醒她,与她同等水平的男人,不会接受这么低的待遇。她有些犹豫,一方面想获得同级别男性管理者的待遇,同时又害怕失去这份渴望的工作。后来她去找小扎谈判,成功争取到了想要的薪酬,于是开开心心的去Facebook上班了。

她认为,在职场上想要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薪水,都得自己主动争取。在谈薪资时,多向对方表达共同利益,还可以引用行业标准,告诉对方,这种责任级别的工作,报酬大概在什么样的范围。谈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专注,同时也别忘了微笑和友善。

刚去Facebook任职时,桑德伯格并不被外界看好,还受到了不少批评嘲讽。有人称她要去给一名23岁的神童当保姆,还有人在网上各种黑她。有段时间她难过到奔溃大哭,深夜睡不着觉。后来她发现最好的方式,是无视恶意的评价,继续工作。尽管要做到无视别的人批评并不现实,但在释放或委屈或愤怒的情绪后,应该立即继续前进。

后来,桑德伯格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她加入后的几年,Facebook的业绩有了很大提升。2010年Facebook首次超越雅虎,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展示广告卖家,总营收达到18.7亿美元,还首次实现盈利。2011年更是创下37亿美元的收入,2012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图片来源于桑德伯格Facebook

世界银行、美国财政部、谷歌、Facebook,桑德伯格有着漂亮的工作履历,以及远超常人的高收入,她的成功有时代馈赠的幸运,也得益于个人的选择与努力。

她建议年轻人找工作时关注成长潜力,既要清楚当下我能为公司做什么、公司需要我解决什么问题,又要设定新技能学习目标不断提升自己,拥有长远的梦想。

02

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是众多职场女性的困惑。相比男性,女性通常在照顾家庭方面承担着较大责任。

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桑德伯格经常被问到类似问题,她在《向前一步》中提到,许多高学历女性,对自己要求非常高,在事业和家庭方面都力求做到完美,但也因此产生焦虑和压力。她很认同Facebook“完成好过完美”的理念,认为追求完美最好的结果是心生挫败,最差的结果是变得麻木。

许多女性试图在工作、孩子、关系等方面把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去分配时间,但时间是有限的,没人能拥有一切。她认为,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设定界限,然后严格遵守。比如她在怀孕期间为自己设定好了界限,在休产假的时候就完全休息,做到真正放松。只要做好取舍和平衡,女性完全可以同时拥有家庭和事业。

在选择婚姻伴侣方面,桑德伯格认为,找另一半相当于找人生搭档,要找一个愿意和你平等相处的伴侣,这类男人欣赏聪明、有主见、有事业心的女性,而且重视公平,愿意共同分担家庭和养育孩子的责任

桑德伯格有过两段婚姻,20多岁的时候与一个华盛顿商人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后来她遇到了哈佛校友戴夫·戈德伯格。彼时,她是谷歌高管,他是转战商界的音乐人,创立的音乐公司卖给雅虎之后,就在雅虎当了音乐高级副总裁。

戴夫很支持她搞事业,恋爱时,男方周末会从加州坐飞机过来找她约会。结婚后,戴夫更是放弃了雅虎的职位,来到她所在的硅谷重新创业。

在旁人眼里,就是一个35岁大龄离异女,嫁了比她大两岁的靠谱男青年,生儿育女,婚姻幸福的逆袭典范。在带孩子方面, 桑德伯格懂得放手让丈夫参与。当孩子哭的时候,她愿意让丈夫去哄,哪怕哄的时间长一些,也要让他参与到照顾孩子的工作中来。

当桑德伯格被人追问:“你这么有名气,老公怎么想?”身旁的戴夫替她答道,自己从来没有这种困扰,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他的事业很好,还能有时间花在家里当好父亲和丈夫,很幸运。可见这对夫妻的双商之高,感情之好。

2015年戴夫的去世对她打击很大,失去挚爱的她悲痛不已。但生活还要继续,她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并竭力安抚孩子们,在休完长假之后又重新振作起来回去工作。现在,53岁的她准备再婚了,对象是一家咨询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03

尾声

在这个时代,桑德伯格是努力且幸运的。她经历过坎坷,事业上,曾在硅谷找了将近一年工作才上班,刚跳槽去Facebook就面临很大压力;婚姻上,年轻时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后来又遭遇丧偶之痛...但她都勇敢的挺过来了,并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她说,当感觉不到自信时,要假装自信,因为这对争取机会非常必要;在情绪糟糕的时候,就强迫自己微笑,然后就觉得快乐很多。

虽然如今桑德伯格面临着Meta调查,但她的过往经历确实能给打工人一些正能量,因为辉煌如硅谷女王也曾经历过许多至暗时刻。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