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打新|3000亿美元?这家AI公司估值泡沫碎了

发行市值仅73亿元

骨感的现实,却抵挡不住AI企业想上市的心。

从申报上市到注册生效仅半年的时间,相比于其他AI公司,格灵深瞳的上市之路似乎走的比较顺利。今日,格灵深瞳(688207.SH)正式启动申购,发行定价为39.49元/股,发行股数约4625万股,占总股本的25%。

以此推算,格灵深瞳的发行市值约73.05亿元。

不禁感叹,这个曾经让投资人徐小平和沈南鹏争论到底是1000亿美元还是5000亿美元估值,最后妥协在3000亿美元这个“中位数”的格灵深瞳,究竟经历了什么?

即便成功上市,格灵深瞳估值缩水且大打折扣,我们该不该对其未来发展抱有幻想?


1

掉队


说起AI,首先想到的莫过于“AI四小龙”。

但事实上,格灵深瞳比“AI四小龙”出道和成名还更早一些。

格灵深瞳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赵勇曾担任谷歌总部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是Google glass的核心研发人员之一。联合创始人何博飞曾先后创建了两家跨国企业中国区的团队和业务。

亮眼的初创团队,吸引了真格基金的徐小平、红杉资本的沈南鹏以及多方资本介入,这让成立不久的格灵深瞳名声大噪。

于是乎,公司开始“飘了”。2014年发布的招聘信息《对不起,我们只爱牛人》中“金句”频频,例如“想加入我们比进哈佛大学还难,录取率低到不可想象。”“15位工程师中做过CTO的就有5个。”

可想而知,当时的格灵深瞳站在了聚光灯之下。

只是好景不长,2016年,格灵深瞳外部销售处处碰壁,资金链紧缺,一度陷入生存困境。之后几年,公司淡出大众视野,随即调整业务方向,进入转型阵痛期,并为此换血管理层。

而在掉队的那几年,AI行业投资火热,四小龙弯道超车。数据显示,人工智能行业融资规模由2013年的115.8亿远增长至2017年的975.1亿元,2018年突破2000亿元,2020年达2493.8亿元;融资事件数也从100余起,增长至2018年超1000起。

曾经风光无限的格灵深瞳,在转型中错过了AI狂热阶段。沉寂四年之后,公司虽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中,却也已黯然失色。


2

收入尚小,未能盈利


与AI四小龙一样,格灵深瞳瞄准的是国内计算机视觉领域。

只不过,在早期,格灵深瞳在技术路线上选择的是三维视觉,而大多主流AI公司选择“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由于此前长期合作的深度摄像头厂商PrimeSense被苹果收购后,公司未能及时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导致其相关产品数据不及预期。

直到转型期,新的CTO上任之后,公司才逐渐向主流技术路线转移。

目前,格灵深瞳拥有19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及77项软件著作权,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专利数量明显不足,且研发人员数量也不及同行。

显然,转型的阵痛还未能缓歇。

而与同行相比,格灵深瞳收入规模尚小,且尚未走出AI盈利难的漩涡。2018年-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由5196.35万元增长至2.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6.12%,增速还算不错。但在此期间,公司持续亏损,3年累计亏损金额高达5.7亿元。

与此同时,格灵深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并不稳定,报告期内,分别为-1.11亿元,-1.11亿元、3508.82万元、-4404.14万元。

除了研发投入大之外,商业化落地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格灵深瞳也不例外。

在偌大的AI计算视觉领域,商汤科技市占率最高,其次是旷视科技、海康威视、云从科技等,格灵深瞳未能挤进行业前八。

而在具体落地的场景之中,AI企业各有侧重。格灵深瞳主要布局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体育健康、轨交运维等领域。

其中,城市管理领域贡献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主要客户为大型集成商,前五大集成商收入占比超过60%,客户集中度较高;其次是智慧金融、商业零售领域,2021年H1收入占比分别为30%、5%。值得一提的是,在智慧金融领域,2018年-2020年期间其终端客户仅农业银行,2021年之后开始与建行建立业务合作。

在这些领域,除了AI新势力之外,不乏华为、平安、阿里巴巴等巨头身影。由此可见,格灵深瞳欲分食这一市场蛋糕并不容易。


3

挤泡沫阶段


AI赛道的火热,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自2016年谷歌的人机大战,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阵AI热潮。不仅国内AI企业数量剧增,赛道投融资也备受市场关注。而相比其他赛道,AI企业更是动辄上亿融资,但凡大牛带队的,估值都相当可观,突破百亿的不在少数。

不过,当人们意识到没有造血能力的产业很难长红,估值飙涨就带来了泡沫风险。

当下,AI行业正处于挤泡沫期间,像这些年登陆科创板上市的AI企业,大多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以虹软科技为例,2019年7月上市之初公司市值为266亿元,2020年2月达到巅峰400亿元,同年7月之后,其股价一路下跌,今日股价更是创下历史新低31.72元/股,市值仅剩129亿元。

当虹科技亦是如此,上市即巅峰,其市值一度冲至111亿元,随后持续下探,至今市值已跌去6成,仅为39亿元。

AI想象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目前来看AI的资本泡沫还尚未出清。

此次上市,格灵深瞳以73.05亿市值登陆科创板,在同类型公司中,处于中等水平。但鉴于当前市场较为悲观的情绪,公司市值恐怕还存在继续缩水的可能。


4

小结


尽管,格灵深瞳已从此前转型阵痛之中,逐渐走出。红杉资本、真格基金依旧站台,但公司仍面临技术掉队、规模较小、市占率较低等问题,况且,公司已于2021年7月被美国商务部纳入“实体清单”之中,虽不会对日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但可能会在技术研发和原材料采购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未来,加速商业化落地、扭亏为盈,将成为格灵深瞳的长跑目标。毕竟,没有哪个投资者愿意一直为亏损生意而买单。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