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今日为何发“疯”

把股价拉长来看,几乎和没有涨是差不多的

作者 | 明野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今天港股市场就很疯狂了,主要是大金融板块+互联网的大幅反弹。

港股市场,去年应该是全球最惨的主流市场了,按年跌了14%,因为市场里面的几大主力板块,地产,互联网,统统被行业政策“杀”了一轮……一轮……又一轮。

所以从情绪上来说,一直都是比较压抑的,那么释放起来,底部肯定也是很强烈的。但是我们把股价拉长来看,几乎和没有涨是差不多的。

要说市场起来,首先顶层的方向,我觉得还是“稳增长”的预期,大家越来越相信了,今天A股不行,但是看昨天走交楼端逻辑的建材,今天能源建设方面的公司,都是在上涨的。

所以稳增长,可能真的是一季度,甚至上半年的重要思路。

先说地产(物业服务板块主要为地产带动,但是涨跌幅排序就是按照地产公司破产风险去排序,风险越小涨的越多),核心也是稳增长。细致一点的消息层面,融创转让几个项目予地方国企,同时有媒体称融创近日已如期偿还两笔合计约42.5亿元债务;之前带崩市场的融创配股于昨日足额完成,可能也增强了投资者信心。碧桂园作为共同债务人的“建投汇宇-弘基保理供应链金融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今日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发行金额5.2亿元,票面利率5.3%,完成2022年首批ABS发行。

周二央妈说防止信贷塌方,通常第一反应可能是房地产会宽松一些,但经济日报提醒不能通过此次降息进一步推导出房贷市场、房地产市场即将回暖。虽说“房住不炒”,之前那么紧,松一松,回归常态,对于地产来说已经是极大的利好,因为之前地产股普遍是按“破产”给估值。

人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昨日表示,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现在最难最重要的也是市场预期改善,原因在于房价下跌预期已经形成、房地产税试点带来不确定性以及房企流动性问题,这些也会直接打击到刚需。购房需求不恢复,房地产良性循环难以打通。

至于市场传言监管将全面放松开发商预售资金的使用限制,这一条有待商榷,倒是成都市住建局曾提出的“提高预售资金监管使用效率”那种可能会更靠谱一些。预售资金监管不仅应因房企而异(对应不同信用等级),本也属于地方政府权限,退一步讲,保交楼的基础便是严格的资金监管制度。销售市场回暖,项目并购市场真正流转起来(也以销售市场回暖为前提),这些可能是更解决问题的办法。五年期LPR的调降也部分反映了金融部门对购房需求的放松,虽小但还是有信号意义的。

A股保利发展、万科等表现不佳,可能市场之前预期的头部房企收并购强度有所弱化。目前很多房企项目均是合作开发,转让也可能会优先转让给项目合作方,而后才对外转让;地方国企依然有实力收并购,融创的案例便给了例证。

银行也是,申万银行指数+2.10%领涨两市。强劲的业绩快报,加上人行表态“当前重点的目标是稳,政策的要求是发力”,尤其是避免信贷塌方、靠前发力等,无疑使市场对于1月乃至1季度社融数据保持信心,银行开门红应该不仅是有保障的,而且也是政策应有之意(金融系统属相对垂直管理,执行力强)。LPR相应下调,给了市场信心,宽信用也将逐步落实。同时地产风险边际改善,稳增长下银行资产质量有望继续转好。

中间因为降息预期、融创配股、市场传闻稳增长或不及预期等打断了年初以来的上涨。降息短期偏利空,只不过若有助于资产质量转好及获得更多投放机会,或可以对冲降息对资产收益率的冲击,对业绩影响有限,更重要的是这个信息已经被市场消化,可能今天市场解读到的更多是对信贷需求形成支撑和政策对于稳增长的决心(5年期LPR也下调5BP)。从全球来看,经济好转后,加息是迟早的。一旦市场就银行业绩好+宽信用预期达成共识,比如宁波银行这轮创反弹新高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且要提下资金情况。北上资金全天净买入126亿元,为连续第五日净买入,且创去年12月9日以来新高。其中,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平安银行分别获净买入17.1亿元、13.53亿元、8.58亿元,所以一月社融高增长,可能是外资选择相信的结论。

最后说下互联网,其实就是被港股情绪带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