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年度复盘系列】:新能源汽车

今年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约26.23%,期间最大收益达到50%,大体来看是不错的

2021年终于收官了,不知道大家今年表现如何,如果用一个词定义2021,那一定就是分化,指数没怎么涨,但行业之前却出现了大分化,而在一个行业中,板块和板块,也出现了分化,结果“有的人关灯吃面,有的人锦衣玉食”。

那么回顾2021,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展望2022,又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格隆汇研究,特别推出了【行业复盘系列】,逐一复盘与展望各个行业,温故知新,内容将会优先推送给SVIP用户,同时也会在公众号稍后逐一推送给大家。祝大家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涨停不断!

今年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约26.23%,期间最大收益达到50%,大体来看是不错的。但是今年行业里具体有哪些变化,明年的行业趋势又往哪里走,还是需要详细说一说。

前言:历史回顾

叠加特斯拉和宁德时代最近三年的股价走势能够看出上涨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0年2月之前,新能源汽车作为主题概念,受欧洲上调补贴、特斯拉首次单季盈利、以及国内宣布退补幅度减小等刺激因素上涨。

第二阶段:2020年7月-2021年1月,新车爆发期。国内爆款车出现了五菱宏光Mini,比亚迪汉以及“蔚小理”三家,在特斯拉的带领下销量提升。同时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政策持续推动行业加速。

第三阶段:经过今年一季度大盘杀估值后,四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做底部修复,5月份美国提出清洁能源法案,海内外市场销量开始上量,叠加政策迎来长达半年的上涨。

最近的版块震荡出现了各种各样利空的声音,主要由于上游锂矿价格继续上涨,市场资金担心整车厂明年在补贴退坡的情况下,无法做到销量和成本的平衡。今年电池厂在上游价格上涨以及下游订单不涨价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宁德时代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以及降本能力。那么明年整车厂不会因为成本的上升去压缩销量,电动车起量阶段,量很重要,规模效应会带来的折旧、研发的摊销;所以这样的艰难困更加考验车企的成本和供应链管理能力,相信头部的车企们已经准备好了。

整车:渗透率加速,自主爆款车频出

截至2021年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到278万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年初单月不到10%快速上涨到11月份的19.95%,电动车渗透的速度在加快。2021年新能源汽车预期由年初的200-220万辆上修至320-350万辆,即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预计330万辆,加上商用车销量15万左右的销量。

图表来源:勾股大数据

图表来源:勾股大数据

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靠前的企业仍以新势力和积极转型新能源的传统车企为主,国内有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汽车等,积极的传统车企有广汽、上汽和长城汽车。而国内一众合资企业仅大众集团看到了销量突破的迹象,其他车企仍处于缓慢转型阶段。

具体车型上,1-11月份的销量前五依旧是五菱宏光、特斯拉以及比亚迪。整个市场成棒锤形,两端10万元以下以及25万元以上的车型销量更多;中端15万左右的区间,暂时是比亚迪的DM-I系列在抢占市场。

图表来源:电车汇

海外方面,欧洲新能源车11月销量八国合计17.78万,同比+33.0%,环比+19.9%,渗透率达32.7%。11月欧洲地区销量预期至19万,同比+28%;预计全年将达到200万辆以上的量级。美国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振行业景气度,21年销量预期由50万辆上修至65万辆。海外车企上,特斯拉风靡全球,美国市场特斯拉占主导地位,欧洲市场,特斯拉份额较高,而奔驰、宝马、奥迪等车企已经开始在欧洲市场展现出较强的开拓能力。

全球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为615万辆左右。预计明年全球900万辆,国内预计450万辆,海外欧洲美国加起来为450万辆。

图表来源:长江证券

中游电池/材料:原材料涨价,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分庭抗礼

电动车月度销量呈现波动走高趋势,在芯片短缺的局面下仍然表现出市场增长的强烈惯性。下游成长导致动力电池需求不断向上,1-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28.3GWh,同比累计上升153.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63.3GWh,占总装车量49.3%,同比累计上升9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64.8GWh,占总装车量50.5%,同比累计上升270.3%。

今年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较三元电池低,续航里程上基本能够满足20万以下的电动车,加上特斯拉这个领头羊宣布标准版续航全部换成磷酸铁锂之后,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在今年7月开始超过三元。

图表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勾股大数据

截止2021年8月,我国能够实现动力电池配套的企业不足40家。动力电池行业份额已经向头部转移,目前宁德时代以近50%的份额遥遥领先,top5份额已经超过85%。从全球范围看,动力电池份额仍集中在头部企业,top10份额高达90%以上。我国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已经坐稳全球第一;老牌企业LG和松下分列第二和第三;比亚迪、三星和SK紧紧咬住第二梯队。

图表来源:东方证券

终端销量需求扩大,电池出货量迅速攀升,但受大宗商品和部分核心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动力电池成本不断攀升,动力电池企业盈利被压缩。

四大材料中,截至2021年12月底,六氟磷酸锂的主流报价从年初的11万元/吨上涨至40万元/吨%,涨幅达263.64%;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主流报价从年初的4.2万元/吨上涨至10万元/吨,涨幅达138%;隔膜及负极价格较为稳定,但亦有上涨趋势;同时其他各环节均有较大幅度涨价,其中锂矿及锂盐涨幅超过 200%。

图表来源:勾股大数据

明年趋势展望:关注行业细分项和个股

预计明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在500万辆左右,全球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为615万辆左右。预计明年全球900万辆,国内预计450万辆,海外欧洲美国加起来为450万辆。预计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50Gwh左右,明年预计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5Gwh, 保守预计全球2021-2022年预计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69/540Gwh。

首先整体上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仍然不低。但是相比今年这样翻倍还多的销量增速(去年电动车136万辆,今年预计330万辆),2022年的增速是开始放慢的。所以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策略不是像今年可以吃整个行业的β,而是行业内部会有分化,要更加关注细分项和个股。

1. 整车:注重智能化发展和零部件板块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为电动化和智能化,智能化是目的,电动化是途径。从2018-2021年主要是电动化带来的投资机会,从21年开始会逐渐转变为智能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图表来源:勾股大数据

政策规划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苗圩副主任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云论坛上表示,2020 年我国 L2 级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 15%。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规划,到 2025 年,L2/L3级智能网联汽车占汽车年销量的 50%以上,L4 级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在从供给端来看,2022年或成高级别智能驾驶量产元年。通过对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新车量产时间的梳理能看出,国内的新势力、自主和合资企业都是积极布局。

图表来源:安信证券

在此过程中,由于配套零部件和软件解决方案的需求前瞻性,增量的软硬件产品将会率先受益于智能化浪潮。

那么整体来说,整车方面明年重点发力混动,撬动10-20万元市场;同时布局高端智能电动车,提升智能化能力,关注比亚迪、长城、长安、广汽等。零部件方面,传统零部件主要看新能源客户突破,新能源汽车增量零部件注重线控底盘、轻量化、热管理、智能座舱、一体压铸以及空气悬架等等。所以整车短期看缺芯逐步缓解,中长期看电动智能重塑产业秩序。关注自主车企崛起,以及配套的一些优秀国产供应商。

图表来源:中信建投

2. 电池:注重电池厂利润修复/材料:关注一体化降本以及新材料新技术

明年材料供需关系上,除了锂矿、石墨化、隔膜、PVDF以及铜箔供需紧平衡之外,其他材料基本有所缓解。

中游材料从产业链景气度上来看,今年四季度销量环比高增。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装机数据看,宁德10+11月合计装机在19.1GWh,环比7+8月增速在57%。明年一季度属于淡季不淡。预计龙头材料公司销量环比增加在15%以上。

看22年全年:宁德和恩捷签订51.78亿元的隔膜订单。宁德20年隔膜总采购金额在12亿元,产量在52GWh,考虑到采购恩捷部分为涂覆膜(预计在20%+),预计此订单250GWh。而恩捷预计占比宁德的50%,所以宁德的材料备货上450Gwh的动力电池是有保证的。

电池环节:随着大部分材料价格企稳或回落,电池报表端有望持续修复,明年电池厂拟传导碳酸锂涨价,形成电池价格和碳酸锂价格联动,二线电池利润有望修复,关注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同时,电池环节还有4680大圆柱、钠电池的技术变化值得跟踪。

图标来源:勾股大数据

锂电材料上,中长线主要看一体化能力和有新材料储备的公司。一体化布局比如天赐材料、中伟股份等。新材料比如石墨化(璞泰来)、贝特瑞)、磷酸铁锰锂(德方纳米)、高镍(容百科技、当升科技)、以及PET铜箔(嘉元科技、诺德股份)等等。

3. 储能:第二个万亿市场

最后,锂电池除了动力方面的布局,也会慢慢有储能方面的需求。

2021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根据CNESA数据,截至2020年末,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3.3GW,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超56%。预计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需求量达315GWh,五年复合增速达61.69%,“十四五”期间需求量达810GWh,其中发电侧与用户侧将为储能需求贡献主要增量。

图标来源:广发证券

当前全球正处于能源转型关键阶段,储能系统大规模应用一触即发。国内产业链凭借中国制造成本和产业链集群优势,有望加速出海抢占全球市场。当下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已经开始布局。2020年宁德储能出货2.39Gwh,同比增长 236.6%,平均售价为0.813元/Wh,实现营收 19.43亿元,同比增长 218.5%。

图表来源:勾股大数据

今年上半年宁德储能营收为46.93亿元,推算上半年储能出货量5.77Gwh,全年出货量预计13Gwh 往上。公司在储能领域较早布局,且持续扩建产能规模,2021 年上半年收入规模和毛利率同比显著增长,有望在行业进入高增长阶段。预计明年公司的储能业务出货35-40Gwh。

预计2022 年全球储能电池装机规模 87.5GWh,2025 年达到 283.9GWh,成为另一个锂离子电池大市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