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行情:低估值与“小高新”共振

本文来自: 尧望后势,作者: 张启尧、胡思雨

跨年行情已经开启。

核心观点


回顾:10月中旬我们判断主线将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将吹响反攻号角。11月10日在市场大幅震荡中,我们判断跨年行情即将启动。

跨年行情已经开启。10月中旬,随着大宗品价格回落,通胀担忧缓解,我们明确强调,主线将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吹响反攻号角。至今,我们首推的军工、新能源、半导体均已获得显著收益(20211017《等待科创吹响反攻号角》、20211024《主线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再起》)。11月10日市场大幅波动之际,我们率先判断“跨年行情即将启动,珍惜岁末年初这段做多窗口”。当前跨年行情已在徐徐展开。

美联储货币收紧预期升温、中概股监管风险等外部扰动影响有限。1)12月3日公布的美国11月失业率4.2%,好于市场预期的4.5%,首次恢复到新冠疫情爆发前水平。叠加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放弃通胀是暂时的”、“可能提前几个月完成taper”言论,导致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收紧担忧持续发酵、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大跌。但我们在年度策略中已经强调,经济动能趋弱和中期选举窗口下,美国很难全面收紧或连续加息,乃至引发导致全球股市系统性风险。更不用担心外资撤离,增配A股是大势所趋。2)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规则,相关政策即将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导致中概股深度调整。而对于中概股监管风险,更多影响的是境外上市、成交整体在美股的企业;并且,这个法案发布后,周五虽然港股受到冲击,但A股依然全线上涨,事实证明对A股冲击不大。

宽货币的同时,阶段性边际“宽信用”也将逐步落地,这是大小共振、指数行情的最重要推动力。1)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频会见IMF总裁时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经济下行压力下,近期决策层不断释放稳增长信号。2)12月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大概率将延续此前政策基调,“稳增长”、“稳信用”可能是一个重要发力点。3)随着信用环境阶段性企稳、年底实物工作量投放,叠加岁末年初跨周期调节发力窗口,以及降准等积极信号不断出现,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放松的预期将持续升温,阶段性市场进入一段宽货币同时阶段性边际“宽信用”的时间窗口,从而为跨年行情“保驾护航”。再次强调,这一波跨年行情类似往年春季攻势,同样是一段业绩空窗期、政策及流动性放松的预期升温、风险偏好抬升的窗口。并且将是大小共振、结构相对均衡、板块轮动向上的指数行情。

抓住三条主线,积极迎战跨年行情1)关注券商这个跨年行情演绎的重要载体。当前市场对于券商板块的配置仓位仍不算高,仍然属于“人少的地方”。未来一个阶段内,我们认为市场将进入一波指数级别的上涨。作为与市场行情联动性较强的板块,券商β属性也将充分演绎、释放,并有望成为市场博弈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向。2)受益于稳增长预期,同时低估值修复的新老基建、地产、保险等板块。一方面,稳增长压力下,房地产政策结构性放松的预期已开始升温,跨周期调节下新老基建也均有望发力。另一方面,跨年行情带来指数级别上涨窗口,基建、地产、保险等低估值板块有望迎来修复。3)整段跨年行情中,科技科创仍是主旋律。Omicron新变异株扩散下,阶段性科技成长的“免疫力”最强。同时,随着宏观环境逐步进入“宽货币、稳信用”阶段,市场风格将进一步偏向高景气、高增长的科创、科技。中长期,科创是共同富裕政策思路下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的必然选择。更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顺应当前迫切提升科技竞争力、摆脱“卡脖子”困境的最鲜明的时代主线。

投资策略:跨年行情持续演绎,抓住三条主线积极参与。长期,聚焦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风险提示: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报告正文


跨年行情:低估值与“小高新”共振


回顾:10月中旬我们判断主线将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将吹响反攻号角。11月10日在市场大幅震荡中,我们判断跨年行情即将启动。

展望:再次强调,这一波跨年行情类似往年春季攻势,同样是一段业绩空窗期、政策及流动性放松的预期升温、风险偏好抬升的窗口。并且将是大小共振、结构相对均衡、板块轮动向上的指数行情。

跨年行情已经开启。10月中旬,随着大宗品价格回落,通胀担忧缓解,我们明确强调,主线将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吹响反攻号角。至今,我们首推的军工、新能源、半导体均已获得显著收益(20211017《等待科创吹响反攻号角》、20211024《主线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再起》)。11月10日市场大幅波动之际,我们率先判断“跨年行情即将启动,珍惜岁末年初这段做多窗口”。当前跨年行情已在徐徐展开。

美联储货币收紧预期升温、中概股监管风险等外部扰动影响有限。1)12月3日公布的美国11月失业率4.2%,好于市场预期的4.5%,首次恢复到新冠疫情爆发前水平。叠加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放弃通胀是暂时的”、“可能提前几个月完成taper”言论,导致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收紧担忧持续发酵、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大跌。但我们在年度策略中已经强调,经济动能趋弱和中期选举窗口下,美国很难全面收紧或连续加息,乃至引发导致全球股市系统性风险。更不用担心外资撤离,增配A股是大势所趋。2)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规则,相关政策即将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导致中概股深度调整。而对于中概股监管风险,更多影响的是境外上市、成交整体在美股的企业;并且,这个法案发布后,周五虽然港股受到冲击,但A股依然全线上涨,事实证明对A股冲击不大。

宽货币的同时,阶段性边际“宽信用”也将逐步落地,这是大小共振、指数行情的最重要推动力。1)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频会见IMF总裁时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经济下行压力下,近期决策层不断释放稳增长信号。2)12月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大概率将延续此前政策基调,“稳增长”、“稳信用”可能是一个重要发力点。3)随着信用环境阶段性企稳、年底实物工作量投放,叠加岁末年初跨周期调节发力窗口,以及降准等积极信号不断出现,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放松的预期将持续升温,阶段性市场进入一段宽货币同时阶段性边际“宽信用”的时间窗口,从而为跨年行情“保驾护航”。再次强调,这一波跨年行情类似往年春季攻势,同样是一段业绩空窗期、政策及流动性放松的预期升温、风险偏好抬升的窗口。并且将是大小共振、结构相对均衡、板块轮动向上的指数行情。

抓住三条主线,积极迎战跨年行情1)关注券商这个跨年行情演绎的重要载体。当前市场对于券商板块的配置仓位仍不算高,仍然属于“人少的地方”。未来一个阶段内,我们认为市场将进入一波指数级别的上涨。作为与市场行情联动性较强的板块,券商β属性也将充分演绎、释放,并有望成为市场博弈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向。2)受益于稳增长预期,同时低估值修复的新老基建、地产、保险等板块。一方面,稳增长压力下,房地产政策结构性放松的预期已开始升温,跨周期调节下新老基建也均有望发力。另一方面,跨年行情带来指数级别上涨窗口,基建、地产、保险等低估值板块有望迎来修复。3)整段跨年行情中,科技科创仍是主旋律。Omicron新变异株扩散下,阶段性科技成长的“免疫力”最强。同时,随着宏观环境逐步进入“宽货币、稳信用”阶段,市场风格将进一步偏向高景气、高增长的科创、科技。中长期,科创是共同富裕政策思路下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的必然选择。更是中美博弈大背景下,顺应当前迫切提升科技竞争力、摆脱“卡脖子”困境的最鲜明的时代主线。

投资策略:跨年行情持续演绎,抓住三条主线积极参与。长期,聚焦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本周A股市场回顾



A股资金面跟踪



A股盈利与估值



海外市场跟踪


风险提示

关注全球资本回流美国超预期,中美博弈超预期等。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