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听到最多的字是“涨”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吴晓波,作者:巴九灵

涨价之后呢?

最近一个月,小巴听到最多的一个字是“涨”。

不过既不是股票涨停的涨,也不是涨工资的涨,而是物价上涨的涨。

 10月12日,海天味业宣布其部分酱油、酱料产品提价3%—7%不等。

◎ 10月22日,洽洽食品宣布将对几种瓜子产品提价8%—18%不等。

◎ 11月2日,恒顺醋业宣布将对部分产品提价5%—15%不等。

 11月3日,天味食品宣布其在10月时,就已对部分火锅底料产品涨价。

除上述几家企业之外,卖饺子的三全食品,生产甜味剂的金禾实业,卖火锅食品的安井食品,出产豆制品的祖名股份,全都宣布了涨价。

中国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观察近期的上市公司公告,就会发现这几样不是早已涨价,就是即将涨价。而目前还未宣布涨价的金龙鱼和涪陵榨菜,也已经表态做好了涨价准备。


涨价开始于何时?


这一轮涨价,其实肇始于去年的疫情。

疫情给经济活动带来了两个最直接的影响:一是缺人造货,二是难以送货。这就导致市场上供应的货物总量有所减少,某一个地区能够拿到的货物量也有所减少。

简单来说,企业想要的货,要么还没生产出来,要么生产出来了却还在船上、码头上、仓库里。再加上产业转型、环境保护、贸易摩擦、自然灾害等其他次要原因,导致产能不足、供需错配的情况愈发严重。

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上涨。

更要命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经济体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萧条,都选择开足马力印钞来刺激经济。特别是美国,更是在特朗普任内直接开启了无限制的量化宽松,向市场敞开供应货币。

美元是世界货币,也是美国印的纸。

当世界上的货物总量变少,而用来计价的“美国纸”却在变多,那么,每件货物能换来的纸自然也会变多。

于是,在整个产业链最上游的大宗商品最先涨价。

从去年5月起,原油、有色金属、天然气、煤炭等,通通开启了狂暴上涨模式,短短一年时间,价格涨幅就都超过了100%,个别品类超过200%,甚至更高。同时,大豆、豆粕、玉米、小麦等农副产品的价格也开始上涨,虽然不及能源商品和基础原料的涨幅大,但迄今的涨幅也已经超过了50%。

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影响到产业链的中游环节,一些制造业的关键元件价格在今年年初开始上涨。

比如,汽车芯片。从今年年初开始,汽车缺芯问题就困扰着诸多车企,汽车芯片在主流渠道涨了5—10倍,非主流渠道涨了10—20倍。9月时,一颗恩智浦的功能安全芯片,在部分代理商处的报价为500元,而去年仅售5元。即使如此,仍然不缺买家,因为据行业研究机构估计,目前汽车芯片的缺口还很大,部分订单任务已经排到了2022年。

现在不买,未来价格可能更高。而且,你不买,你可能就无法活着看到价格回落的那一天。

同芯片一样紧俏的,还有动力电池、轮胎、玻璃、机械结构件等等。一时间,制造业老板们纷纷哭穷,众多上市公司的财报里都出现了同一段话:受原材料大幅涨价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PPI和CPI的剪刀差


能源商品、基础原料、制造业关键元件,通通都跟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有关,而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指数,用来衡量所有这类产品的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叫做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即PPI。

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的PPI,同比上涨13.5%,刷新了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

同时,统计局也发布了另一项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5%,PPI和CPI的剪刀差也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涨价的压力,在从上游的生产原材料传导到中游的制造业关键零部件之后,接下来要向下游直接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商品传导了。

简单来说,PPI代表着工厂买原料的价钱,CPI代表着居民买成品的价钱。打个比方,PPI是批发价,而CPI则是零售价。

批发价猛涨,零售价却没怎么涨,要么是零售商在做慈善,要么就是零售商不敢涨。

很显然,零售商不会无缘无故转行做慈善。

如果消费端需求强劲,大家抢着买东西,那零售商当然都乐得涨价赚钱。问题是,疫情肆虐,大家普遍都削减了消费开支。你涨价,万一同行没涨,你的客户就有被抢走的危险。所以,零售商的首选项都是自己先扛一扛,不轻易冒损失市场份额的风险。

但是,上游带来的持续的成本压力不会凭空消失,故而涨价只会迟到,绝不会缺席。一般来说,CPI上涨通常较PPI的上涨有一到两个季度的滞后。

那么,消费品中谁会先涨呢?

当然是哪种商品的需求越强劲,哪种商品就越有可能先涨价;哪家企业的市场话语权越强,哪家企业就越有底气先涨价。

于是,大家就看到了众多生活必需品龙头企业陆续宣布涨价。

这些企业涨价的理由也说得很明白:不是咱想涨,是原材料涨了。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A股72家食品加工制造企业中,因原材料涨价等原因,有40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出现了同比下滑。

现在,有龙头企业带头冲锋了,相信未来一段时间里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涨价大军。


涨价之后该怎么办?


下一步的问题是,涨价之后会是什么?

涨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供给端的,第二部分是需求端的。企业是涨价了,消费者如果不买单,那价格就是个价格而已,并不能转化成利润,大部分企业最后还得把价格降下来。

企业想要涨了价也依然能让消费者买单,不能光指望产品本身的需求刚性,还得多练练内功。一方面,得想办法让自己的产品更有吸引力,让消费者花钱花得心甘情愿;另一方面,则要让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每多省一分成本,企业在行业洗牌中的胜机便多一分。

又要省钱,又要做得好,这两点听起来似乎有些冲突,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却是相当多企业的必修课。

当然,光靠企业自身也是不够的。如果PPI的压力,长期地、持续地无法传导到CPI上,那便意味着有一部分企业肯定要活不下去了,这将会引发停滞性的通货膨胀,简称“滞胀”。即经济增长放缓,但物价和失业率同时高企,并陷入恶性螺旋。

简单模型是这样的:物价飞涨,人民消费不起;人民消费萎缩,导致企业利润降低,只好一面裁员、减薪,一面继续提升物价以提升利润;可当失业人员增多,人民就更没钱消费了,企业利润进一步恶化,最终引发整体性的萧条。

在这种风险下,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对个人而言,又该如何应对呢?

趁着还没涨价,多去买点东西囤积?

前一阵商务部确实建议大家囤点,但商务部的建议是适当储备,以防疫情突发造成的临时性短缺,并不是建议大家拼命抢购。

于是,农业部赶紧出来稳定军心了,顺带秀了一波成绩:小麦库存可以满足一年半的消费需求、可以为每人每天提供三斤菜,前三季度猪肉产量增长38%……

如果你对涨价感到忧虑,最应该做的是增加对宏观经济状况的了解,多挣钱,合理消费,正确配置自己的资产,用知识对抗焦虑,用财富去对抗涨价,而不是去囤货。

毕竟,靠囤货也省不了多少钱,而且,货物可是有保质期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