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动能为何持续缺失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天风宏观宋雪涛,作者:宋雪涛、赵宏鹤

消费需要政策支持及时介入

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消费需求疲弱-消费服务业景气低迷-大量从业者收入下滑-更多居民消费能力减弱/意愿下滑-消费需求更加疲弱”正在形成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循环。要切断这一循环,持续有效的疫情防控是大前提,稳消费政策也应该适时适度介入,且政策介入越早,政策成本就越低。

3季度社零同比增长5.1%,两年同比3.0%,较2季度回落1.6%,是去年3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3季度消费大幅回落,较容易的解释是受疫情影响,居民外出购物、餐饮减少。以餐饮消费为例,8月两年同比-5.8%,明显低于6月的1.0%和7月的0.9%,9月又恢复到0.1%。

但疫情因素不能解释几个现象:

一是网上消费增速下滑幅度高于整体。3季度网上商品消费两年同比12.8%,较2季度下滑4.6%,下滑幅度高于所有商品消费(下滑1.5%),而今年1-2月的疫情反复对网上消费几乎没有影响。

二是粮油食品类消费增速开始下滑。3季度粮油食品类消费两年同比8.1%,较2季度下滑3.9%,而去年和今年年初的疫情都不曾对这类必需品产生影响。

三是社零增速自去年以来,即使在疫情平稳的状态下也不曾复原。疫情以来,社零两年同比最高的是去年11月的6.5%,今年4月以来一直在5%以下,疫情之前则在8%以上。

由此可见,3季度的社零下滑固然受到了疫情反复的外生冲击,但消费的内生动力始终没有完全修复,甚至还有复苏中途见顶的迹象,严重削弱了疫情之后的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消费复苏的主要掣肘不在于总量,而在于结构不均衡,9月城镇调查失业率4.9%已经回落到2018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是这并不能反映中低收入群体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修复已经完成。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疫情后时代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显示,疫情对中高收入群体的冲击较小,年收入10万以上家庭的财富水平自去年3季度就恢复了正增长;相应的限额以上消费在去年疫情平稳后持续复苏了近1年,今年年初还录得近年的最高增速。

另一方面,疫情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冲击较大,导致其收入下降、财富持续缩水。年收入5-10万家庭的财富水平在今年2季度才恢复增长,但3季度又重新缩水;年收入5万及以下家庭的财富水平到今年3季度还在持续缩水,3季度缩水程度还有所加剧。

这部分群体覆盖了我国多数城乡地区家庭,消费倾向最高但财富损失最大,直接导致限额以下消费增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这与三四线城市商品房销售景气度始终低迷同样有共性。

多方面因素导致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复苏动能缺失。

第一,疫情反复限制服务消费复苏,规模庞大的消费服务业就业群体收入下滑。

消费服务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且小微经营者多、营收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受疫情冲击也最大。根据统计局2019年的数据,我国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为4.05亿,其中从事消费服务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服务、居民服务修理等)的有2.46亿,占比61%。

根据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1年二季度报告》,调查样本中个体户占比87%,公司制企业占比13%,48%的经营者季度营收低于2.5万元,净利润率平均为3.2%;高达78%的小微经营者集中在服务业,在消费服务业经营者中,有48.6%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经营面临的最大压力。

央行7月初公布的2季度储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得益于疫苗接种率提升、疫情形势平稳,选择3季度“更多消费”的储户占比自去年疫情以来首次明显提升,其中“预计在旅游增加支出占比”的比例大幅提升,这原本是服务消费需求改善的良好迹象。

然而7月中旬开始的变异病毒疫情改写了这一前景。变异病毒导致波及范围更广、封锁力度更强,且涉及江苏、广东、福建等众多经济发达省份,对服务消费的冲击较大。10月初公布的3季度储户调查问卷显示,选择“更多消费”的储户占比重新回落,选择“更多储蓄”的占比则连续2个季度上升。

以旅游业为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出游数据还要弱于去年同期和今年“五一”。据文化旅游部统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国庆的87.2%/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国庆的78.6%/59.9%。作为对比,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次恢复到103.2%,旅游收入恢复到77.0%;去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旅游人次恢复到79%,旅游收入恢复到69.9%。

第二,疫情前景不确定性导致中低收入群体的预防性储蓄上升,消费意愿下降。

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在收入改善时的消费意愿提升更高,在收入缩水时的消费意愿下降更多,预防性储蓄提升更明显。

事实证明,疫情前景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多数家庭提高预防性储蓄,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预防性储蓄提高越明显,在造成消费能力下降的同时进一步造成消费意愿下降。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疫情后时代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在疫情爆发初期的20年1季度,所有收入组别的家庭中选择“增加储蓄”的家庭占比都有明显提高,其中年收入5万及以下和5-10万的家庭组占比上升至50%以上,年收入10-30的家庭组占比约45%,年收入30万以上的家庭组占比约38%。

第三,消费增速下台阶会形成自我强化的正反馈。

总结一下,消费服务业小微经营者众多,营收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疫情反复持续限制服务消费复苏,导致行业陷入困境。与此同时,消费服务业吸纳了大量中低收入就业群体,行业困境导致其收入恢复迟缓,反过来又对消费复苏形成抑制;此外,疫情前景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上升,在削弱消费能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消费意愿,这种效应在中低收入群体尤为明显。

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消费需求疲弱-消费服务业景气低迷-大量从业者收入下滑-更多居民消费能力减弱/意愿下滑-消费需求更加疲弱”正在形成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循环。

要切断消费疲弱自我强化的循环,持续有效的疫情防控是大前提,但必须要看到,疫情爆发至今已经将近两年时间,全球疫情形势演进可谓坎坷曲折,上半年发达经济体的疫苗接种成效一度显露了克服疫情的曙光,然而变异病毒又一次改写局面。考虑到疫情演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不确定性,静待消费自发性复苏已经不是最优选择。

因此,在做好防疫的同时,稳消费政策应该适时适度介入。由于消费低迷具有自我强化和网络效应,政策介入越早,政策成本就越低这就类似于在信用和流动性危机中由最后贷款人出手稳定局面、阻隔危机蔓延,而且由居民衍生的道德风险应该远低于个别金融机构。

好在目前多数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边际消费倾向似乎尚未发生永久性变化,控制疫情和政策介入仍然来得及修复居民消费意愿。

根据扬州市消费者协会今年9月收集的6934份消费者线上调查问卷的结果,关于疫情结束后如何分配可支配收入,32%选择“正常消费”,35%选择“有消费的冲动,但能保持理性”,20%选择“随心情消费”,以上合计占比87%;选择“大买特买,冲动消费”和“重视储蓄/投资”的占比都不到10%。

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下滑、消费意愿下降等导致消费复苏低迷的原因,我们建议:

第一,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下滑,建议对消费服务业中的小微企业、个体户再出台专项税费减免政策。疫情以来已经有多项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费支持政策出台,例如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2022年12月31日到期)、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2021年12月31日到期)。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财税支持政策可以考虑继续延长执行,适度提高减免范围,并针对消费服务业中的小微企业、个体户再出台专项税费减免政策。

根据《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1年二季度报告》的统计结果,半数以上的小微经营者表示“没有受到任何政策支持”,认为享受到税收支持的占比仅为20%左右,即便是对于公司制的小微企业,认为享受到税收支持的占比也仅有35.9%。因此还要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提升财税政策惠及小微经营者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第二,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下滑,建议重启消费补贴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意愿。

去年上半年,各地统筹财政和社会资金,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有效促进了消费复苏。随着国内疫情持续平稳、经济逐渐常态化回归,政策支持力度也逐渐减弱。然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防疫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消费增速快速回落,重启消费补贴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意愿的必要性再次提升。消费券直接惠及居民和企业,反过来又以消费税、增值税等形式反哺税收,具有良好的杠杆效应和循环效应。

在实施过程中建议关注以下问题:

兼顾杠杆效应和需求引导。消费券的杠杆是消费券金额对应的实际消费总额,杠杆效应越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高,但反过来意味着优惠力度越低,引导居民释放潜在需求的效力也越低。可以考虑对不同类型的消费券设置差异化的杠杆倍数,例如对日用品、食品饮料等必需消费,以及受疫情冲击较小的行业设置较高倍数,有利于发挥杠杆效应;对文旅、电器等可选消费,以及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设置更低倍数,有利于引导消费需求、缓解行业压力。

与财政政策的引导方向相适应。消费券除了在总量层面创造消费需求之外,还可以在结构层面定向引导消费习惯,例如针对减碳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向节能电器、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等倾斜;针对健康中国、全民健身战略,向体育用品、健身器材和服务等倾斜;针对共同富裕,与产业扶贫成果对接。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形势超预期改善;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稳消费政策力度低于预期


报告来源: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本资料为格隆汇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未经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资料内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授权发布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本平台不是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资料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资料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资料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