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三次转型,终点在哪?Biotech与Biopharma分水岭已现,专科龙头正形成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兴证医药徐佳熹

医药是不是个“好行业”取决于你的投资周期

最近一些投资和产业界的同仁问我,医药是否“凉凉”了,是否“万物皆可集采”,处在医药板块人气阶段性的“低谷”,我想谈谈自己的观点。过去两年中,医药行业投资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配置已经持续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对“万物皆可采”、“创新产品最终定价都看齐PD-1”的恐惧,但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医药是不是个“好行业”取决于你的投资周期。以几个月的维度看,医药指数可能下跌了20%,但拉长维度,过去10年医药指数则上涨了约20倍。投资者也好,实业界同仁也好,在看到行业问题的同时或许更多的要看到机会与希望。


为什么集采能带来这么大的压力?


近期来看,无论是仿制药或是高值耗材的集采政策确实给医药板块带来相当程度的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从临床药品和耗材的支付端来看,中国国家医保局作为单一支付方的强大议价能力,我国医保体系与美国不同,类似于日本和英国,但从议价能力上,更甚于日英。支付方强大的议价能力导致医药生物企业在集采中处于相对较弱的一方,企业间往往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二是国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支付能力仍有限,国民收入相较于欧美地区仍较低,中国国家医保局作为主要单一支付方的情况仍会持续较长时间。2020年底,我国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61亿。国家医保局需要保证全球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良好运行,控费端的压力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三是医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政府需要兼顾多目标。既要确保普惠的产品供应和产品质量,又要做好“管家人”,保证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同时还要保证中国医药生物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总体来看,医疗费用的控制需要从医疗提供方和医疗需求方双向推进,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工作,并非仅仅需要考虑医药生物企业的利益。

以上这些皆是现实的压力,但却不是行业举足不前的理由,历史上,这也不是医药行业第一次遇到挑战


这不是第一次遇到:但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


政策变革让药企“跳出舒适圈”的同时,也让投资者感到了对未知的恐惧和无措。但我想说的是,变局开创新局、危机孕育新机是时代话题,中国的医药行业在过去10年间是在“识变”、“应变”、“求变”中螺旋成长的,这不是我们第一次遇到变局,不破不立的故事也一定会再次上演。


第一次转型:从OTC抗生素到专科仿制药


回顾产业发展历史,从当年的抗生素、OTC时代(华北制药、东北制药、哈药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转型到专科仿制药企业(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华东医药、信立泰),传统企业面临第一次阵痛,而肿瘤、消化、内分泌治疗领域一批专科药企的成长也奠定后面若干年中国医药的格局。现在来看,政策端的压力一方面有利于推进供给端向真实的临床需求靠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行业筛选出顺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企业。


第二次转型:从仿制药到创新药


以2015年的“722”事件为标志,中国医药生态链发生了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基因重组”。临床核查、MAH制度、一致性评价、创新药优先审评等政策的陆续实施,使得中国的药审制度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规范市场的接轨,为国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机遇和环境;而随着2018年超级医保局成立,带量集采、创新药医保谈判、DRGS/DIP等政策陆续推出,进一步在支付端加速了创新药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步的是,资本市场的港股18A和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实施,优质的医药创新企业获得了更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CED、医保局和资本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医药行业打开了创新格局,以恒瑞、中生、豪森、复星为代表的传统仿制药企龙头纷纷通过自主研发In-house、并购M&A、授权许可License in、合作开发、成立子公司/分拆等途径向研发创新药企业转型。


正在进行的第三次转型:从Me-too到Best in calss,从License in 到License out


展望未来,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将从“有没有”升级为“好不好”,我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转型,商业化、差异化、国际化将成为关键词。从医药大国到医药强国,中国的药企需要经历从“仿制药”、“难仿药”、“Best-in-class”到“First-in-class”的多次蜕变,而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督促下,蜕变正在加速。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大趋势,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创新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课题,而我们看到企业创新研发的门槛越来越高。2016年,中国第一次出现研发费用年投入超过10亿元的医药企业,而到2020年,中国头部药企研发费用投入已经达到或接近10亿美金级别。

另一方面,监管层对行业的指导越来越规范化,例如前期CDE 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基本明确了不支持“me-worse”的态度,一些分散、低效、重复的低水平创新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真正具备创新精神的头部企业则会在大浪淘沙之后始见金。

而随着创新药研发经验的积累,我们也看到,国内的部分创新药企业逐渐涌现出一批具备差异化和“Best-in-class”潜质的创新药项目。市场表现好、联用潜力大的大靶点,和双抗、ADC等新型技术平台药品都受到了青睐。

从license-in到license-out,国产创新药在国际市场逐步得到认可。比如4家国产PD-1企业的出海、复星医药的BCL-2、诺诚健华的BTK、天境的CD47,还有像最近刚刷新了海外授权金额新纪录的荣昌的ADC产品等等。我们最近统计了一下,从2020年至今,中国药企与境外药企签署的合作开发和权益转让协议共完成27项,而我们相信未来这个数字将会持续加快刷新速度。

2020年至今中国药企license-out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未来药品领域的方向


展望未来,最近资本市场上医药板块的回调也预示着投资者需要进入“赛道+个股”的医药投资时代——估值合理的优质赛道依然是不二选择,新赛道和细分领域专精特新的自下而上选股将会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未来更具有投资价值的细分赛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具备产业化能力的Biopharm,通过与Biotech充分合作的方式,逐渐在创新药领域与其他企业拉开分水岭;

二是一些专科Special Pharm正在逐步崛起,例如眼科、中枢神经(CNS)、骨质疏松、退行性疾病等等领域将会涌现出一批细分龙头;

三是新技术依然会不断涌现,新一代的筛选设计平台(DEL、PROTAC、SBDD、FBDD)、药品研发平台(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双特异性抗体、ADC)、和数据平台(CADD、AI药物筛选、基于数据分析的靶点发现)都值得投资者花更多精力去研究和关注;

四是专业化的赋能平台,例如上游的CXO、生命科学支持体系、大数据赋能平台;下游的CSO、伴随诊断、商业保险支持体系等,行业更速快、专业认知壁垒不高且胜率较高,是投资者的“最大公约数”。


最后总结一下,给大家点信心


最后我想说三句话:信心比黄金珍贵,看到问题的同时更要看到机会与希望;医药赛道投资的专业性会越来越重要,纯赛道投资将逐步转型成为“赛道+个股”投资,高景气赛道大龙头+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将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作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观察者、见证者,我们也期待与您一起携手,见证医药行业新的征程!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