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亿港股基金何去何从?港股基金分化剧烈,有赚30%,有亏30%

本文来自: 聪明投资者,作者: Atorasu

港股或迎来布局时机?

春节后至今,港股市场迎来震荡调整,其中恒生科技指数自二月高点以来已经大幅下挫超40%,恒生国企指数和MSCI指数也分别大跌近30%,恒生指数的跌幅相对较小,但也达到17%上下。

虽然A股和港股从2月高点之后双双进入调整期,起初两者波动相差不大,

但从5月以来,走势开始背离,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与代表A股科技板块的创业板、科创50指数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

科创板和创业板指数从3月中下旬触底以来,一度涨到前期高点,在8月份才又开始回落;而恒生科技指数却头也不回一路向下,直到8月末才开始反弹,但与科创创业仍有近20%的差距。

今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和科创50、创业板指的走势对比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9-8

3月到6月,受美债利率上行和港股上调印花税的影响,港股开始宽幅震荡,期间还发生了对冲基金Archegos爆仓、以及反垄断和行业监管等因素的打击,导致2月之前南下资金大幅流入的趋势戛然而止。

7月之后,互联网、教育股进一步遭到政策打压,资金恐慌情绪严重,

恒生科技指数的主要权重股都集中在国内互联网巨头,因此7月以来一路破位下行,在全球大类资产中也表现垫底。

在全球大类资产中,港股今年表现垫底;资料来源:彭博、中金


近七成港股基金今年来收益为负

规模前十大中有7只成立时间不足1年


在如此极端的行情之下,国内基金对港股的热情也在逐渐降温。

基金二季报显示,全市场共有1483只基金配置了港股市场,港股持仓总市值达到5836亿元。

5836亿港股持仓占股票总持仓的24.4%,较一季度的27%有所下降。

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较一季度也有所回落,港股占股票投资市值比重由一季度的13.7%下降至二季度12.9%

对于全市场基金来说,降低港股配置就可以暂避风头,但是基金合同中规定主要投资于港股的基金的情况则更加令人堪忧。

由于近年来新成立基金都可以投资港股,所以全市场目前共有2000多只基金将港股相关的指数纳入了其业绩比较标准,但本文重点分析的是业绩比较基准中超50%为港股指数的基金。

据聪明投资者统计,全市场162只主要以港股为主要投资标的基金中,有110只今年以来收益为负,占比将近7成。

今年来主动管理型港股基金收益前五及后五名情况: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9-8

其中,主动管理型港股基金的表现相对低迷,排名第一的是华泰柏瑞的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今年实现了14.69%的收益,据基金公告显示,这只灵活配置基金采用的是主动量化投资策略。

而今年表现垫底的主动管理型港股基金跌幅都接近10%,主要集中消费领域,反而之前的重灾区,重仓港股科技股的主动管理基金,在反弹之后净值得到一些修复,并未出现在收益光谱的末尾。

今年来指数型港股基金收益前五及后五名情况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9-8

相比之下,港股指数基金的分化则较为剧烈,表现最好的今年实现了30%的收益,而表现垫底的则跌了将近30%

不出意外,跌幅较大的港股被动基金所追踪的指数无一例外都是科技和互联网指数,不过近期恒生科技的反弹也让这些指数基金回血不少,从上个月的跌幅均超20%到目前基本都回到20%以内。

规模前十港股基金;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9-8

如果我们单纯从规模角度进行分类统计,规模前十大的港股基金今年以来大都为负收益,仅有一只正收益的也是在盈亏线上挣扎;而这十只基金的规模就达到600多亿,

其中被动指数性和主动管理型呈四六开。

但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大部分港股基金成立时间较短,有7只成立时间不足1年,更有几只是今年刚刚成立,就恰好遇上港股的暴跌,也有两只在近期反弹期间成立,完美躲开了前段时间的暴跌。

比如有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指数的,成立不到半年,净值大幅下挫近30%。

在162只港股基金中,有超半数成立时间不足两年,从侧面体现出这两年公募基金募集的火爆,各家都在积极布局各个细分领域的产品。

虽然互联网巨头们的业绩表现和相关领域的需求并未减退,但是在政策带动的情绪影响下,整个板块还是承受了巨大压力。


今年年来收益前十港股基金规模合计不足13亿

几乎均为被动指数或指数增强型


在今年收益前十的港股基金中,除了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之外,其余都是被动指数或指数增强型基金。

今年来收益前十港股基金;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9-8

今年收益前十的基金的成立时间都相对较长,基本上都在两年以上,而且多为银行指数或高股息低波动的策略,

然而这类指数在以往的年度并不受欢迎,虽然今年取得了正收益,但是成立以来的收益情况却并不算可观,很多都是在今年的市场风格切换之后才取得正收益。

从基金规模上也可以看出这类指数的冷门,十只基金总规模不足13亿,最小的一只仅有1000万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表现第8的港股基金为一只港股科技基金,由于成立时间非常短,刚好赶上了近期的反弹,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从前文可以看出,今年港股基金中表现出色的,是那些低估值周期类的指数,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港股指数基金的具体表现,

港股指数型基金表现情况(去除C类及ETF联接):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9-8

统计显示,港股指数型基金中表现较好的都集中在高股息策略、银行等指数,主要仓位都集中在中国神化、中煤能源、兖州煤业,以及中行、交行等能源、金融股。

以今年收益第一的浙商港股通中华预期高股息为例,其前十大重仓股多集中在能源和金融领域,很好地规避了这段时间互联网科技股的大跌。

浙商港股通中华预期高股息A今年二季报前十大重仓股;资料来源:Wind

然而,更多的基金追踪的标的依旧集中在消费、医疗、科技或是全市场指数,因而今年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尤其是跌幅超过10%的港股指数基金中,大部分都追踪了恒生科技指数。

腾讯、美团仍是基金最爱

还有各路大佬前来抄底

据2021年基金二季报,港股最受基金欢迎的公司依旧是腾讯和美团,

分别有336和162只基金持股了腾讯和美团,持股市值分别达到758亿和437亿,港股基金中这两只股票也是配置的重点。

二季度基金港股持仓前十大公司;资料来源:Wind、中金

作为港股一哥,腾讯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今年4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了一批腾讯旗下公司涉嫌反垄断的业务。

4月30日,腾讯有3起收购案被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处罚,7月7日,腾讯有5起收购案被处罚。7月10日,由腾讯主导的虎牙斗鱼合并案被禁止。

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对腾讯控股收购中国音乐集团的处罚结果,处以50万元罚款。

除此之外,今年两会就有委员提出的缩减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提案,8月初,有媒体进一步发声,痛批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游戏,导致腾讯股价当日大跌超10%。

腾讯今年以来股价表现;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8-18

一系列利空之下让腾讯从年初最高773港元的股价一路下跌至最低422港元,近乎腰斩,市值也回到3年前的水平。

8月18日,腾讯中报披露,收入1383亿元,盈利340亿元,虽然增速比去年放缓,但业绩依旧稳健,超出市场预期,

被痛批的游戏业务依然稳居腾讯第一大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31%。

腾讯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则是增速最快的业务,同比增长40%至419亿元。可见腾讯的增长潜力依旧强劲,今年的股价调整虽然难熬,却也可能是难得的上车机会,前段时间段永平就在雪球上表示已经抄底腾讯。

美团与腾讯今年以来的走势类似,不过振幅更加剧烈,股价从最高460港元一路跌至190.4港元,比腰斩更甚,一刀砍到了膝盖。

美团今年以来股价表现;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1-8-18

与腾讯类似,美团也遭遇了反垄断的重拳出击,同时骑手的社保问题也是导致其股价下挫的诱因之一。

关于外卖平台的骑手个人权益问题,国内外的情况呈现两极化,

国内外卖骑手这些年一直备受关注,从算法压缩配送时间到如今的社保问题,可谓一步步在公众监督下完善。

而国外的外卖骑手在某种程度上说则是大爷,笔者在澳洲的朋友曾兼职过Uber Eats的骑手,

他透露,很多骑手遇到外卖大单会直接拿回家自己吃,然后取消订单了事,而平台并不会追责。

这样的情况笔者在英国使用Uber Eats的时候也曾遇到过,食物送不到,投诉渠道前面排了几百单投诉的用户,可谓毫无用户体验。

相信最终在规则完善之后,国内外卖骑手的权益会在兼顾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最优化。

这无疑也是美团这样大平台企业最能够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地方。

近日美团也获巨头抄底,英国资管巨头Baillie Gifford 7月28日大举买入美团946.4万股,每股平均成交价在202.076元每股,涉及资金约19.12亿港元。


港股或迎来布局时机?

陈皓、林鹏、高云程这么看


在将近半年的大跌之后,一些知名投资人认为港股或逐步进入“布局期”,尤其是政策因素逐渐出清后的大型互联网科技股也慢慢开始具备安全边际。

聪投TOP 30基金经理之一的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陈皓,也在最近的线上交流分享中表示,今年的港股有些像2018年的A股,利空满天飞,但是其中优质公司的成长逻辑并未改变,当前也许是布局港股市场的好时机。

陈皓直言不讳先给出了结论,这个时候的香港市场,我觉得投资者可以更贪婪一些了。

陈皓认为目前整个香港市场比较像2018年的A股市场,它面临着多重的利空,但是其中优秀公司的底层逻辑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展望未来,港股应该还是一个能给大家带来持续回报的地方,

特别是在A股的很多优秀的赛道显得比较拥挤的时候,其实不妨到香港去看一看,便宜的优质资产还是有很多。

易方达之前发行了一只由陈皓管理的港股基金,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段?

毫无疑问,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港股市场未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投资机会……

目前的整个香港市场,它现在应该是整个投资情绪最恐慌的阶段,这个时候的香港市场,我觉得投资者可以更贪婪一些了。

著名投资人、和谐汇一林鹏也在8月初的中期交流会上,表达了对港股的看法,他指出,港股中的互联网企业,从估值角度来说,几乎处在历史最低的状况。

在反垄断政策的影响下,这些公司将盈利增长的部分用于长期投入中。林鹏认为,这些投入对企业长期发展是有价值的,不应该过多影响估值。

而且这些企业无论是商业模式、竞争手段还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来说,也都是符合绝大多数民众需求、对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林鹏评估政策对相关行业、公司的影响,是这么思考的:

政策会从长期、中期、短期三个层面,对于行业、对于公司产生影响。

一类是长期商业模式产生了变化,

最典型的是教育,意味着整体行业面临非常大的收缩……我们要回避那些长期商业模式发生变化的行业。

对于中期盈利能力受损,可能对于行业增长速度产生影响的行业,最典型的,比如对于反垄断规范下的互联网行业,事实上造成了行业发展速度的影响。

对于这种影响,绝大多数已经在股票估值中体现出来了。

但,这种规范,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行业未来竞争结构产生影响。

举个例子,用烧钱、大额补贴的方式、来抢夺市场份额的商业模式,未来可能就不太行得通了。

这对于现有市场领导者,他们可能会减少未来的冲击,行业地位会得到保护。

另外,基于行业监管的加强,很多类型的公司加大了对于未来战略性的投入,降低了对于短期1、2年盈利增速的要求,这也许会对这样一些企业长期发展带来更好的基础。

对于短期情绪波动的冲击,股价下跌一般来说就是非常好的买入机会。

景林资产高云程也在近期的策略会中提到,此次政策对于教育行业的基本面来说是一次巨变,但是对大部分行业来说都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互联网反垄断,高云程认为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他指出,在这样的监管环境下,互联网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可能反而会更加稳定,会让企业间原本非理性的竞争逐渐变为良性。

最近阿里腾讯频频释放的“破冰”信号,暗示两者的服务有可能打通,似乎也印证着这一点。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