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供应链是否被科技过度包装?

盛业资本是一个产融结合成果显著的典型案例。

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驱动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供应链金融市场赛道驶向风口。在此背景下,政策和科技两大关键维度的革新,共同催化供应链金融产业变速发展。

政策层面,2017年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政策中,2020年,央行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到今年“推动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创新发展”被写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国家顶层设计中,供应链金融已与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技术层面,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业务逻辑深层次变革,推动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发展和运用,突破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瓶颈,推动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迎来新高潮。

在科技发展带动下,国内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已大致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借助ERP系统对接供应链上下游及参与各方,实现整体服务线上化,减少“牛鞭效应”并摆脱了对纸质文件的依赖;第二阶段,依托云技术与数据风控模型,打造立体综合服务平台,清晰地呈现出交易结构和关系,避免信息和资源错配问题;第三阶段,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技术,渗透到整个产业供应链环节中,提供定制化、实时化和去中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毫无疑问,科技工具的使用有效地实现了降本增效,用数据和算法加强了信任和风险防范,加快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步伐。但这些目标实现的前提是数据来源真实全面,数据分析完整可靠,此类诉求往往因为涉及到企业核心机密而难以达成。此外,如何确保数据保存和使用的安全合规也是一项阻碍,一旦某些企业集聚大量产业信息数据后,限制其他产业链成员进入,形成事实上的市场垄断,也将阻碍市场的良性发展。

市场需要理性认识科技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辅助风险管理属性,意识到只有在适用条件下,配合其他工具与方法才能实现最大的增值效果,推动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

那么依托科技的深度应用,未来的供应链金融将走向何方?

在继续推动多个层面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供应链金融发展已呈现两大清晰发展路径。

一是,重视依托真实的上下游企业交易场景,打造围绕行业服务的产业生态,推进定制化服务。只有在真实场景下与产业链深度结合,生态建构者才能洞悉产业的变化和趋势,相应技术开发和应用更能切中要害,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满足专业化要求的同时,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明确服务价值。

二是,注重金融供应链的发展,增强服务的密度和深度。一方面,让更多的新型金融机构参与到供应链金融服务当中,避免单一服务主体下可能出现的服务盲区。另一方面,让多元金融机构协同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例如保贷联动等形式,协同发挥各自优势,弥补能力不足和风险管理缺陷,为供应链金融服务打开更多可能。

在众多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中,盛业资本(6069.HK)是一个产融结合成果显著的典型案例。在“双驱动+大平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盛业资本除了可以直接向中小微企提供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还能对外输出创新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工地、消费医疗SaaS、医院供应链运营管理综合服务(SPD)。

今年以来,盛业资本陆续与中建八局一公司、腾讯云建立合作,深化在智慧工地、基建SaaS科技等领域的供应链智能服务生态建设。

具体来看,在与中建八局一公司的合作中,盛业资本旗下的盛业科技通过接入中建八局一公司的智慧采购SaaS系统,实现双方系统平台端口的对接和数据的交换,为上游供应商定制化输出了更灵活、更便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与此同时,盛业科技携手腾讯云共同打造“智能建造+数字供应链”平台,通过智能硬件实时采集数据,实现工地业务数字化,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推动建筑信息化升级,实现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助力智慧工地、绿色工地建设。

事实上,基于基建产业的深耕和实时数据积累,盛业目前已链接了中建、中铁等大型建筑类央企的生态,在行业积累和生态融合方面经验丰富,并于近期与腾讯联合战略投资梦诚科技,加速布局基建领域SaaS科技。

医药领域,盛业与大型国企医药商业集团旗下省级平台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利用旗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医药商业公司所覆盖的医院定制化地输出更高效的医药SPD智能供应链综合服务。盛业资本深入医药流通场景,通过数字化风控,高效解决医药流通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持续加大医疗SPD、SaaS信息化等产业科技的输出,致力于构建供应链智能服务生态。

盛业对供应链生态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已获得外界认可。日前,盛业资本获得MSCI首次予以MSCI ESG评级,“A”级,在科技和金融科技公司中名列前茅。MSCI在报告中指出,盛业资本在ESG管理的实践上强于同业,特别是在企业管治方面,在全球及中国同业公司中分别位列前20%及前5%。

未来竞争趋势正从企业端向供应链端转移,站在供应链高度统筹布局的发展模式,让供应链金融拥有无穷的爆发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带有科技噱头的企业都能大肆投入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天然门槛并不低,并且会越来越考验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对产业的深入理解和生态圈建设能力,只有真正深耕产融的公司,才能帮助供应链企业以及自身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持续享受风口红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