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公民”上线,中国碳中和(01372.HK)推出To C碳信用资产综合交易平台

业内首创的To C 碳信用资产综合交易平台,专为个人提供碳中和一揽子解决方案

时间来到2021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灾难的消息充斥着新闻媒体。

仅今年以来,全球就发生了189起灾害事件——欧洲的暴雨导致数百人死亡;美国、巴西的高温高温天气造成超70场山火蔓延,农作物减产造成粮食价格高企,随后远在北非的尼日利亚由于粮食过度囤积造成饥荒和暴乱……就在最近,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特大暴雨灾害更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类似的灾难每天都有可能上演,对于全球环节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步伐而言,将是沉重的包袱。一场场悲剧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气候变化问题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而频发的灾难下,实现全球碳中和应刻不容缓。

从另一个角度看,碳中和的推进是一场全球向更环保方向转型升级的产业“革命”,而“革命”需要发动人民群众的参与。

因此,推进碳中和关乎每一个人的未来,需要更多人的积极践行。

公民减排的意识觉醒,个人层面践行碳中和理念成为“新潮流”

人一生的活动中,无论是衣食住行,都会产生碳排放。这不仅体现在平常人们坐车、使用电器造成的能源消耗,也体现在生活物资的消费上。

如果沿着产业链向上追溯,商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尽管多数国家和企业层面正在着手通过清洁能源实现减排,但很不幸,目前全球能源结构中仍有较大部分需要依赖化石能源。也就是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在排放二氧化碳。

具体到中国,据专业机构测算,2020年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100.3亿吨,居全球首位。与全球其它132个国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相比,我国面临着碳排放总量极高、碳达峰至碳中和时间有限等巨大压力,仅靠国家、机构、行业及个体企业在8大行业减排来实现“碳中和”远远不够,这急需呼吁全体公民负起责任与使命,共同行动。

任何数字除以14亿,都会显得很小。如果将如此庞大的碳排放均摊到14亿人头上,平均每人每年的排放量是7吨。因此理论上,如果每个人每年中和掉7吨二氧化碳,就能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可问题是,过去碳中和工作大多数由国家、企业层面在B端主导,而C端的普通人要抵消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往往只能靠植树造林。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姜冬梅博士对此表示,1亩新造林生长40年才能固定约25吨的二氧化碳。缓慢的速度难以满足紧迫的碳中和任务。

因此人们想到了更多新的玩法。举个例子。2021年6月,瑞典菲力斯食品(Felix)品牌在斯德哥尔摩开设了全球第一家气候商店(The Climate Store)。其售卖的商品全都根据对气候的影响定价:二氧化碳排放越多,价格就越高、反之越低。该品牌表示,此举动旨在提高消费者对其食品选择的真正影响的认识。

此外,更加低碳的人造肉也已经踏上了资本的风口。2019年上市至今,美股上市的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价格应翻了1.8倍。

模式突破与业内首创:一个C端用户能够参与的碳信用综合交易平台

如今,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让人们又多了一个快捷选项。

2021年8月10日晚,中国碳中和发布公告称,由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指导、中国碳中和主办的“零碳公民行动”正式发布。这是业内首个To C的碳信用综合交易平台,首次将个人纳入碳信用资产综合交易体系,据悉该平台将为个人(C端)提供碳中和一揽子解决方案

早在公告的前一天,率先在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栏目上线的平台上,已有累计超过千人参与了该项目

中国碳中和是中国市场碳资产开发和碳资产管理业务的先行者,不仅具备在持续开发国内外认可的碳信用资产的能力,而且储备了大量优质的碳信用资产。另据悉,公司正在与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碳中和共享联盟合作,拓展减排企业和全民可以共同参与的“森林碳汇交易”数字平台业务。

此次在微信上线的“零碳公民行动”小程序,旨在以市场化的碳排放调节机制为基础,以宣传提高公民碳中和意识,激活公民参与减排的内在动因,以实际行动支持自愿减排企业持续提升技术、增效减排,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

通过此次活动,个人能够在新能源、水电、林业碳汇等企业帮助下,通过购买碳信用的方式抵消每年7吨的碳排放,从而构建个人的低碳生活,同时获得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颁发的、具备权威“零碳公民”证书。对于个人而言,这不仅是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可,更能够在未来获得相应积分。

主办方中国碳中和正依托“零碳公民行动”平台,未来持续拓展出更多针对个人的碳交易与积分应用的多个场景——据业内人士透露,积分机制或可能在未来连同更多的互联网平台来进行使用,进而实现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激励,籍此将有机会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到该平台的活动中来。

从个人层面、企业层面上至国家层面,无论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还是自上而下,在不同层面实现碳中和是未来全球实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

从个人层面上讲,“零碳公民行动”是一个有普通人能够直接参与到碳信用资产交易的线上平台,在目前来看,该平台不仅具备唯一性,还具备公允性和权威性。在这个平台上,人们能够通过践行社会责任实现精神需要,同时未来将会出现的物质奖励逻辑(创新模式)将对更广泛的人群具备充足的吸引力。

随着人们减排与实现个人层面的碳中和这一意识深度觉醒,为自己及家庭每年定期购买碳排放量进行注销等行为将逐渐成为一种值得宣扬的生活习惯。而从商业角度和市场潜力来看,这里面蕴藏的机会无疑是巨大的,对投资者来说更是充满了想象空间。

对于中国碳中和而言,“地球护卫·零碳公民行动”是保护地球生态、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的一次重大尝试与实践。值得留意的是,To C业务更是公司原来To B业务的有机补充,从To B进一步扩充到To C,再次成功打开了中国碳中和业务发展的“天花板”。

这一To C的碳信用综合交易平台——作为公司将碳信用资产批发转零售的重要渠道,将有助于公司持续改善公司的经营毛利润,实现可持续的业绩增长。

对国家来说,引述公司公告提到的,中国平均每人每年约排放7吨的二氧化碳,试想一下,如果国家14亿人口,每一位公民每年若能在个人层面上购入碳信用资产来对冲注销自身的碳排量,那么便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就已经完全实现了碳中和,因此,个人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而中国碳中和推出的To C碳信用资产综合交易平台率先提供了途径,意义非凡。

另外,“零碳公民行动”这一面向C端的创新性碳信用综合交易平台的出现,在未来将进一步实现碳信用交易成本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的转移,对盘活整个碳信用交易体系、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小结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为人们敲响警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维护地球生态的任务正在变得越来越紧迫。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全球化进程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多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正在觉醒,开始主动积极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在这一时点上,通过“零碳公民行动”,中国碳中和从C端将更多的个人用户纳入其不断迭代创新的碳信用综合交易系统,将使得碳信用资产的市场格局更加多元、层次更加丰富,帮助积极探索碳信用资产的新使用场景,对国家实现“30·60”目标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这也能充分释放出公司巨大的存量碳信用资产和强大的碳信用资产开发、碳信用资产管理的能力,并以市场化的碳排放调节机制为基础,通过宣传提升公民碳中和意识,启动其参与碳排的内在动因。

而对中国碳中和本身而言,此举亦将进一步巩固公司作为中国碳市场先行者、创新者的市场地位。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