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关键词看懂非常时期的阿里财报

数字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昨日在美股盘前,阿里公布了其2022财年第一季度(自然年2021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能看出,在如今外部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阿里仍能保持稳健的增长、战略定力,殊为不易。而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能看出阿里以及阿里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在经历风格转换,进一步从to C到to C to B双轮驱动;从注重增速到更注重增长、质量和健康度的平衡;从依靠单一APP到多端;从单一核心电商到多引擎发展。这是此前数年耕耘的结果,也是其面向未来新发展阶段的基础。

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会议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被问及对近期互联网互联开放问题的看法时表示: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

通常来讲,阿里巴巴是观察中国网络消费乃至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而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时期,阿里又是外界观察互联网发展风向的关键标的。看懂这个时期的这份财报不乏启发意义。

财报显示:

1、阿里巴巴收入为2057.4亿元,同比增长34%,如不考虑合并高鑫零售的影响,收入同比增长22%。

2、阿里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了11.8亿,相比上个季度增长了4500万,其中9.12亿消费者来自中国市场,以及来自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服务的2.65亿海外消费者。

3、经营利润为人民币308.47亿元,同比下降11%。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5%至人民币486.28亿元。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8%至人民币417.31亿元。同比减少主要由于对社区商业平台、淘特、本地生活服务及Lazada等策略领域的投入以把握增长机遇,以及对闲鱼及淘宝直播等中国零售市场中增长业务投入的增加,和阿里支持商家的举措。

整体来看,这份财报算不上很漂亮,但结合外部环境及同行业对比来看,依然十分稳健,不乏业务亮点:淘宝特价板(淘特)的年活跃消费者从上个季度的1.5亿增长到了这个季度的1.9亿;闲鱼的MAU也达到了1亿;本季度品牌消费保持稳健势头,天猫618期间,25万品牌和商家推出了100万款新品,吸引了千万级消费者成为品牌旗舰店会员。本季度阿里云服务的客户在产业端趋向多元化,并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菜鸟网络实现50%的稳健收入增长,菜鸟裹裹订单量同比增长63%。饿了么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50%。社区商业平台业务区域分拨中心(RDC)的建筑面积季度环比增长约260%,商品交易额环比增长约200%。高鑫零售线上订单同比增长约28%。Lazada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90%。


1

不再只依靠淘宝App:多端策略起作用了


电商是阿里的业务。阿里成立22年来,一直想在以电商为原点衍生出多种服务,但核心电商业务是业务发展的大本营,也是收入利润的核心,因此左冲右突必须保证核心的稳健。我们来看下其核心电商本季度的情况。

从数据看,FY1Q22收入同比增长35%至1802.4亿人民币。

核心商业的大头,国内零售收入1358.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

除了收入方面,在最核心的用户方面,阿里国内零售平台年度活跃消费者也同比增长了11.6%至8.28亿。

除此之外,阿里中国零售市场的移动月活用户(MAU)达到了9.39亿,较上个季度再增长了1400万。阿里电商在超过9亿的用户规模上,继续保持MAU的增长,说明了阿里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供给,通过不同渠道,对不同消费人群实现了更多的覆盖。

本季度,阿里中国零售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最明显的是对品牌商和消费者需求的双向满足。财报显示,服装和配饰、家居、消费电子等产品类目增长迅速。在天猫618期间,88VIP会员计划取得增长,约25万商家和品牌参与618,较去年增长一倍多。这些商家推出了超过100万款新品,它们在天猫618期间收获了千万级的店铺会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平台和商家会员权益,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这也使淘宝天猫得到了更好的用户留存。

淘宝天猫是基本盘,但阿里的增长,哪怕是在电商领域,也不能只依赖淘宝APP。阿里在几年前意识到这个问题,几年行动积累下来,可以说“多端策略”初见成效。

主打性价比市场的淘特,截至6月30日的12个月的年度活跃消费者(AAC)超过1.9亿。淘特的优质优价心智,对性价比人群和下沉市场形成高效渗透。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主要是淘特通过工厂直供模式,即直接与制造商合作,直达消费者。

闲鱼的移动月度活跃用户(MAU)也超过了1亿。通过闲鱼,消费者可以找到品类丰富的二手、回收、翻新、租赁和复古产品。闲鱼不同于阿里其他电商业务的独特之处在于,与其说它是一个交易平台,它,更是一个用户黏性极高的兴趣社区,它强化了阿里对于年轻用户的吸引力。

2016年10月,阿里提出了包括“新零售”在内的五新。在此之前的2015年,盒马已经在阿里内部孵化。5年来,通过多年的积淀,大润发、MMC的社区商业平台等等业务,正在让“新零售”变得丰富和立体。多样的消费品供给、多层次履约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一小时达、半日达、当日达到次日自提等。


2

双轮驱动、多引擎发展


数字化是互联网新阶段发展的整体机遇,消费互联网必须进一步和产业互联网结合,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最大的确定性机遇。

5G的普及带来的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就像如果只看到爱迪生的电灯是电力时代的应用,那么错失的,可能就是100多年的时代机遇。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背景是,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的消费者的数字化水平已经大大领先于世界,但产业领域,各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却较为落后。

以美国为例,从IBM到微软到亚马逊、谷歌,它的消费互联网和产业的数字化基本保持了类似的发展进程,但中国的产业数字化水平,相对消费者的数字化水平而言,则是中国数字经济和技术实力发展的短板。这就意味着互联网企业进入新阶段,既有巨大的机会,也面临着要同产业公司一起经历从头做起的艰难历程。

云计算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础之一。2020Q1,云IT基础设施在全球IT基础设施服务占比55%,总量达145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传统IT基础设施投入,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数据、5G等新型技术在各产业的应用提供坚实支撑。伴随产业数字化的推进,云计算正进一步从互联网企业渗透到至传统企业领域,为教育、医疗、农业、制造、政府等领域提供更多解决方案。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我国公有云/非公有云市场中,政府、金融、医疗占比分别为12.9%/38.7%、15.0%/21.2%、6.5%/8.8%,政企行业存在大量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阿里云目前已服务了26个部委、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以万计的政府客户,及全国2万家制造企业、3万家零售企业,总共覆盖覆盖197个行业,服务超300万客户,涵盖农业等第一产业,制造、能源电力等第二产业,以及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第三产业。阿里云将行业共性要求变成平台服务,根据每个行业客户的不同要求整合行业产品和服务,让行业创新可以在阿里云平台上进行,极大节约资源。未来阿里云将推出更多行业云,用智能化为行业客户解决问题,为更多行业及商家提供解决方案创新。

最新一季度财报中,阿里云季度收入160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该季度利润达到历史最高值3.4亿元。考虑到该季度内钉钉财务业绩并入阿里云,这项尚处于投资期的业务拉低盈利率,让阿里云3.4亿季度利润体现出更加稳健的盈利能力。

阿里云将是未来阿里版图的重要一环,其意义不仅是对阿里财务上的收入,更多是帮助各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的国与国竞争力层面,数字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而提供数字基础设施的阿里云,将提供了全链路的数据服务,推动传统企业完成数据汇集、降本增效,完成智能化转型。


3

开放、健康,与互联网的初心


在财报之后的分析师会议上,有分析师问到阿里对于近期相关部门及媒体中“互联开放”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的风云变幻中,开放问题是一个面向未来、阶段性调整的真问题。中国互联网经历了20多年高速发展,其成绩和社会价值显而易见,但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有些问题的解决既要靠平台公司的自我调整,又需要国家顶层设计的引导。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给出了阿里方面的态度。“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

张勇称,平台之间互联开放,结果会是多赢。对中小企业,解除外链屏蔽能降低流量费用,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带来更好的经营便利;对消费者而言,则有助于提升生活便利度。从我们了解到的声音来看,这些都是他们的关切。

在被问及平台开放进度与举措时,张勇表示:“我们注意到,最近工信部启动了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其中重点整治问题包括恶意屏蔽网址链接和干扰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运行等问题。我们觉得非常必要。我们将按照政府要求,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在此前的行业分析中,不乏对“阿里腾讯如果相互开放”会是什么样的大胆设想,大家设想中,对链接的开放、支付的开放将使双方有失有得,但对消费者和商家而言则更多是便利和成本降低,当然中间也伴随一些生态公司业务形态的改变。

张勇作为阿里一把手谈及对开放的态度,说明了中国顶尖互联网平台对行业和社会福利的思考,这实际上也应该成为所有互联网公司思考下半场、新发展阶段的一个核心思想:从社会总福利和行业发展角度出发,考虑平台及生态的健康度,放弃低质量重复竞争,向创新、新赛道要发展。


4

尾声


企业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式的。阿里昔日的成功一度让公司过于保守,但阿里韧性十足,公司仍能主动变革,加强创新,防止内卷内耗。通过更积极的扶持中小商家、以及在一些未来领域持续发力。尽管结果短期未可知,但却意味着公司还是专注长期的价值创造。

随着我国线上化渗透率的不断接近深水区,未来没有整片的肥沃土地可供开垦,大多都是信息化落后、非标、零散、传统势力根深蒂固的领域。这时候反而更需要对商户深刻的理解、需要供给创造需求的思路、 也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高效的执行力,而这都是阿里的优势。不管是通过数字化的改造,又或者是通过供应链的更有效重塑,只要围绕核心是给商户给社会提供价值,大方向就肯定不会错。 好公司,一定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