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红利时代终结!

本文来自:米筐投资,作者:米筐老A

挥别杠杆红利周期,迎接创新红利时代。

挥别杠杆红利周期,迎接创新红利时代。


01


过去十余年,是杠杆红利的繁荣期。

什么是杠杆?从金融的角度讲、就是借贷/借钱/负债,用别人的钱/未来的钱/凭空产生的钱、来办自己的事。

借入钱的人是谁呢?

搞铁路/桥梁/新区等建设的地方政府、建造楼盘房屋的地产商、贷款买房的房奴/炒房客、透支消费背负债务的卡奴/年轻人等。

借出钱的人又是谁呢?

首先是银行、其次是小贷公司/消金公司、再次是信托/资管/保险机构、当然还有事后暴雷跑路的P2P、以及暗流涌动的民间借贷等。

杠杆红利时代,就是肆意放贷、无序借钱、做大债务的时代,不少人在此期间赚得盆满钵满。

借钱的人多、债务总量变多,有人就此赚到钱…怎么理解呢?

就以大家最易理解的贷款买房为例:

小王购买了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30万、银行贷款70万。

对小王来说就是借款、负债70万,可对于地产商/原房东来说、就是实打实的拿到了100万现金,可这100万当中有70万是小王的债务。

因为像小王这样借钱负债的人很多,就有很多人凭此赚到了钱……比如卖房的地产商/原房东、卖手机/笔记本的商家、卖车/搞装修的公司等。

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一个人的债务就是另一个人的财富。

如果你理解了这两句话的含义,就理解了2008年以来高杠杆红利的秘密。

以城投债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高负债,让很多做政府类基建业务的公司大赚特赚;

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公司高负债,让上游的水泥/钢铁等供应商大赚特赚;

以买房者为代表的居民高负债,让地产商及下游的装修/家电企业大赚特赚;

以透支消费年轻人为代表的享乐高负债,让花呗/借呗/金条/白条这样的借贷平台和淘宝/京东这样的购物平台大赚特赚。

如果提供钱的银行把钱都放贷完了、怎么办呢?可以同业负债啊。

A银行向B银行发售1000万同业存单、B银行向C银行发售1000万同业存单、C银行再向A银行发售1000万同业存单,之后这三家银行把存单抵押给央行、获得了3000万的资金…市场中就此凭空又多出了3000万。

过去十余年的高负债、高杠杆就是这样膨胀的,期间套利机会无数。


02


说一个简单的债务套利模型。

前些年银行抵押贷利息在7%左右…这在当时已经很低了,拿到银行的低息贷款做什么呢?

理财赚息差、高息放贷啊。

如果拿去做P2P理财,大概有年化4%左右的息差;如果拿去做担保公司理财,大概有年化8%左右的息差;如果拿去做民间借贷,那息差就更高了、10%以上。

空手套游戏玩得最溜的要数地产商了、当然杠杆也是最高的,撬动的杠杆红利也自然是最高的。

过去土地出让不规范、房地产处于野蛮生长的时代,这在地级中小城市特别明显,地产商的杠杆玩到极致。

前期运作费用和拿地款来自于月息高达三分(年化利息36%)以上的民间借贷,拿到地后立马开始楼盘内购回笼资金、支付前期的民间高息借款,之后建筑商开始垫资代建直至符合预售条件,随后就开始银行按揭卖房回收资金……一个完美的高杠杆闭环就此形成。

在房产不限购、不限贷的年代里,有人的房产杠杆玩得更高…也就是俗称的以贷养贷。

买房的首付来自于借贷、按揭的月供来自借贷,房子抵押后贷款去买房子、房子升值后结清银行尾款再去抵押贷款买房子……因为房价暴涨,房子的涨幅远高于贷款的利息,而正是有这么多的人借钱负债买房、才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而今,这一切已成为历史。

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城投债)被严格控制,在化解老债问题的同时、新发债务要讲究效益和效率;

银行被要求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实际就是控制贷款发放;

资管新规和刚性兑付打破后,信托/资管/委贷等非标借贷规模正急剧收缩;

P2P行业性清零,民间加杠杆的渠道被封堵;

严格的限购限贷楼市调控,让居民无法通过贷款买房加杠杆;

金融平台纳入监管,就是要限制借呗/白条之类的借贷消费;

民间借贷新规,让低息银行贷款再高息民间放贷的套利机会消失……

之前的漏洞被逐一堵住、金融监管在逐步一步加强、高杠杆的红利时代在日趋远去,或许很多人还在怀念那个高杠杆的好时代、但毕竟过去了,请别再心存幻想了。

时代在变,赚钱的模式是时候要改变了。


03


高杠杆是特殊历史阶段的策略手段,解决的是数量的问题。

为了保经济,地方政府高负债、大干快上上项目搞新区,而不管项目的回报收益;

反正城里的房子稀缺、只要盖出来就有人买,所以开发商讲究的是高周转、而这就需要高杠杆配合;

信托/资管/P2P高收益投资,无须担心本金收益、毕竟有后续源源不断的庞氏资金;

买房当然不用担心高杠杆负债,因为房价一直在大涨啊。

低效、粗放、毛糙、侧重数量的阶段已经过去,用中央的话说就是我们进入了发展新阶段、需要发展的新理念。

这个新体现在哪里呢?

体现在讲究效率、讲究回报、讲究质量、讲究成本……由过去的杠杆红利、转变为管理红利和创新红利,而这其中要凝聚更多的知识、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同样一块地,不同的地产商开发可能会有10%、甚至20%的差价,凭什么?凭的是品质差异,这种品质的溢价就是部分地产商利润的来源。

同样开发建项目,有的地产商融资成本高达10%以上,而有的开发商融资成本还不到4%,这期间6%的成本差额就是部分地产商的利润来源。

买房投资一样,如果还抱着房价翻倍爆赚差价的幻想、在楼市严调控下很可能会失望,但如果想着资产缓慢增值、做好长期收租金的心理,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高杠杆炒房大概率会爆仓出局,但如果资金宽裕、首付月供都没问题,当然可以把房产作为一个靠谱的理财标的…反正闲置的资金总要有个投资渠道,或银行理财、或基金股票、或债券股权、或储蓄存款。

如果从货币的角度讲,以前是疯狂印钞(贷款就是印钞)增加货币的数量、来拉动刺激经济,而今后则是要提高货币的流通速度、通过生产/提供丰富多彩的商品和服务来让经济增长的更健康。

印钞放水刺激经济只能短期有效,但后患无穷…如贫富分化、阶层对立等,而创新/管理/科技提升经济、持久有后劲,不会轰轰烈烈、需要更长久耐心的投入,当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同样的资源下比别人做的更好、同样优质下比别人成本更低、同样成本下比别人做得更快……这就是告别高杠杆红利下、即将迎来的新赚钱模式。

不管你信不信、服不服,它正在到来。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