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里的“盲盒”交友

出品 l 观点财经作者 l 大钊继陌陌之后,又一款主打陌生人社交的公司要赴美上市了。日前,Soul App在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了IPO招股说明书,将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SSR”。据市场消息,其计划发行1320万份AD

出品 l 观点财经

作者 l 大钊

继陌陌之后,又一款主打陌生人社交的公司要赴美上市了。

日前,Soul App在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了IPO招股说明书,将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SSR”。据市场消息,其计划发行1320万份ADS,预计发行价为13-15美元/ADS。

事实上,早在3月17日,就有外媒报道称Soul拟赴美上市,并计划以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约2亿美元。随后不久,Soul通过官方微博进行辟谣称“公司没有明确的上市计划”。

但几乎就在同时,拥有3320万月活跃用户的Soul,意外地撕掉了“社交平台”的标签,称平台定位旨在为年轻人打造所谓的“社交元宇宙。”当平台讲出了新故事,资本意味也越来越浓。

那么Soul的“元宇宙”故事能打动投资者吗?

本文将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回答关于Soul的投资逻辑:

1、什么人在玩Soul?

2、行业格局如何?

3、财务模型健康吗?

什么人在玩Soul?

据艾瑞数据,2020年中国移动社交网络用户达到8.9亿,预计2024年达到10.6亿用户。2020年中国移动社交网络的市场规模约为1162亿元,预计2024年达到2322亿元,对应年复合增长率为18.9%。

Z世代是中国移动社交网络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据艾瑞数据,Z世代移动社交用户渗透率为99.8%。2020年中国Z世代移动社交网络市场规模为648亿,预计2024年达到1444亿,对应年复合增长率为22.2%,快于中国整体移动社交网络市场的增长。

Soul的崛起正是凭借“Z世代”的需求应运而生,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3月,其DAU为910万,其中73.9%为90后用户。此外,Soul称从2021年3月平台MAU、平均每日最高启动次数、最高日均使用时长以及Z世代用户占比来看,Soul是国内领先的算法驱动在线社交乐园。

为什么Soul能吸引年轻一代的青睐,它又有哪些独特之处?

一个关键点是“虚拟身份”。

Soul与绝大多数陌生人社交平台相区别的一点,是其为用户建立起了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虚拟身份,用户们不使用真实头像,而是必须使用“捏脸”功能捏出一个自己理想化的虚拟形象,即便是在后续上线的视频匹配、Soul拍相机等功能中,Soul也通过“脸基尼”的方式让用户的真实形象能够得到隐藏。

此外,Soul还强调了其基于兴趣图谱的社交方式。Soul为每个用户生成兴趣图谱,分为不同的 “星球”,并根据兴趣图谱推荐内容,以及具有相似个性和兴趣的用户。这一功能也是吸引年轻人的主打功能之一。

最后,Soul还努力打造“平等” 的社区氛围。

Soul在招股书中强调其采用了分散式流量分配方法,以确保每个用户创建的内容在社区中获得相似的覆盖率和参与度。这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区氛围,从而鼓励用户持续创建内容、参与社区互动。

基于这些功能设计,Soul平台有着较高的用户活跃度与留存率。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在2021 年3月,Soul App的用户平均每天在平台花费约40分钟时间,这在国内非即时通讯社交平台中处在前列。在2021年3月,有56.4%的用户在当月至少有15天处于活动状态,并且在同一个月内每天发送68.3条私人消息。

归根结底,Soul做的还是年轻人的“孤独生意”,其通过贴合Z世代喜好的二次元虚拟形象,帮助年轻人摆脱现实压力,寻求同圈层中的好友。

但说实话,互联网社交这条赛道里,从来都不缺少玩家。

行业格局如何?

《Z世代社交报告》显示,超过七成Z世代认为自己的社交圈子狭窄,近九成人希望通过其他社交软件来拓展自己的朋友圈,这也代表着Z世代这一批人会是具有极强社交需求的用户。

巨大的市场空间,让诸多互联网巨头试图从中分走一杯羹。

2019年1月,聊天宝、多闪、马桶MT等社交产品先后推向市场,但根据公开统计数据,三款APP均在推出当日及次日形成了爆发式增长,之后却出现不同程度的新增用户增速下降等状况,其中马桶MT在发布次日就已出现了下降,聊天宝和多闪的次日留存率分别高达28.6%和34.34%,马桶MT为13.19%。

然而一个星期后,三款APP的数据遭遇拦腰一斩,聊天宝只剩下13.84%,多闪为16.34%,马桶MT只有不到2%。

除了上述产品,各互联网巨头的社交野心也一直没有熄灭。

同是2019年,腾讯推出了猫呼、轻聊、友记、朋友等多款社交产品;

网易旗下易信宣布易信正式转型为“全域社交+大平台”的内容社交软件;

搜狐的狐友App以“扩张我的社交圈”为口号大力举办开放日活动;

新浪的KilaKila上线“兴趣群组”及“捏脸工具”,目标是打造Z世代虚拟互动兴趣社区。

以上产品的目标用户群,虽不与Soul完全重合,或多或少都和Soul有一定交集。而Soul的最直接对手,是美股上市公司陌陌旗下的“探探”。

官方资料显示,探探是一个基于大数据智能推荐、全新互动模式的社交App,可根据用户的个人资料、位置、兴趣爱好等信息,计算并推送与用户匹配的人,帮助用户结识互有好感的新朋友。

那我们就从匹配这一环节说起,一般来说匹配效率的提高取决于数据分析能力和基础数据的完善。Soul招股书披露公司有1350万个用户标签用来形成用户兴趣图谱,随着用户行为数据的积累,内容和推荐算法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此外,平台也利用人工智能系统过滤非法以及不适当内容来优化用户体验。

而探探的智能算法嵌入在深度学习中的多任务学习、序列模型、强化学习等中,从“右滑”(喜欢)到双向匹配,进而建立长期深度聊天关系的社交链路;利用用户的静态特征、历史统计信息、实时行为、序列行为、图像信息等,综合提升用户体验。

两种截然不同的算法机制直接导致两款产品的变现逻辑迥异。

Soul的匹配方式追求实时性、随机性,倡导用户循序渐进。用户点击后都是通过平台一定的算法随机匹配,给用户留有一定悬念、惊喜,待用户自己去深入了解对方,符合“灵魂匹配”这一设定。

而探探上男多女少,因此男生右滑次数有限,如果用户想获得更多权益,就要升级为尊贵的VIP;升级之后,还可以对特别中意的异姓,发送特别喜欢,并有优先“插队”权利。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爱ta就为ta花钱。

在用户方面,据艾瑞数据显示,Soul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24岁以下用户在用户中占比小幅高于探探中该用户群占比;

2)女性用户在用户中占比小幅高于探探中该用户群占比。

此外,从用户粘性来看,Soul与探探的DAU/MAU数据差距不大,分别在31.1%、32.7%。但Soul的单日单用户时长显著偏高,2021年4月达到45分钟,而探探仅有24分钟。

当然,Soul和探探同样面临着内容合规化发展背后的监管风控问题。

例如在2019年4月,探探因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违规信息,被Android应用市场下架,彼时波及陌陌股价闪崩超11%;

2019年6月,包括Soul在内的26款App因传播违法违规音频内容而下架,被国家网信办全面集中整治;

同年11月,Soul再次被App Store下架。

对此Soul在此次IPO进程中也表示,平台采用人工机器双审核机制,实时识别风险内容。例如自动识别并通过聊天页面标识等方式提醒用户防范诈骗,及时响应用户举报封禁涉嫌诈骗账号;建立内容风控体系和大数据反诈模型,强化警企合作,与网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等。

而除了面临着传播色情和“软色情”的风险之外,Soul平台上还屡有诈骗事件被曝光。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相关部门对泛陌生人社交的内容监管会只会越来越收紧,那种基于“灰色地带”的小猫腻风险将越来越大。

财务模型健康吗?

市场前景足够大,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对比也不落下风,表面看起来Soul的发展相当有潜力,但是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有稳定的盈利才能给投资者足够的信心。但目前看来,Soul似乎还没学会赚钱。

Soul的商业化进程开始得较晚,在2019年开始提供虚拟礼物、定制头像等增值服务,2020年开始提供广告服务。

招股书显示2021年一季度,公司的总营收2.38亿元,同比增长259.8%,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达到4.10亿元,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率为171.9%。

分开来看,Soul的收入来源包括增值服务、广告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如Giftmoji社交电商),其中增值服务占比约94.45%。

在增值服务中,Soul推出的会员特权包括会员期间的各种基于时间的特权,例如视频透镜、聊天背景、虚拟物品折扣和增强的社交网络功能。另外,平台上还有卡拉OK、狼人杀游戏、灵魂宠物等诸多服务。但“爱玩且善变”的90后用户是否会一直热衷这些玩法仍未可知。

数据来源:财报

在招股书中,Soul还提出了“虚拟商品”作为未来营收来源的前景。

这个“虚拟商品”主要指Soul推出的创新型社交购物玩法Giftmojis。用户在Soul上购买Giftmojis,可以送给其他用户,后者可以兑换成实物商品,Soul则从供应商那里获得商品差价。

不过,目前这一部分营收占比还非常小(占比约0.08%)。

赚钱少,Soul的花费可一点都不少。

招股书显示,Soul费用组成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为销售及市场费用,该项支出主要由广告费用组成。2021年一季度,Soul的广告费用为4.50亿元,同比增长777.6%,广告费率达到192.9%。

上述数据透露出一个关键点即Soul的广告费用增速远高于其DAU、MAU增速,意味着Soul买量的单位成本越来越高了。且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Soul为了追求高增长仍会重金投入于用户推广和转化,这笔支出将只增不减,甚至可能继续拉大亏损幅度。

所谓扩大市场份额就能实现盈利的模式分成两种:

一种是公司革了传统产业者的命,把原来的市场份额和利益抢走,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其中的典型是苹果手机。

另外一种是公司虽然革了传统产业者的命,自己取得了份额但是却拿不到(或者拿不全)传统产业者享受的利益,因为利益外流到消费者手上去了。典型的是滴滴出行对于出行行业的革新,滴滴抢占了原本属于出租车的一部分市场,但是并没有全部抢走,反而还通过补贴的形式将一部分利益出让给消费者。

而在陌生人社交领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用户总量是相对固定的,各平台的增长曲线相对稳定,除非有某个平台倒闭对手才有可能瓜分该平台的用户和利益。但目前来看,国内陌生人社交产品各有各的活法,也各有各的特色,真正的交叉用户(重叠用户)并不多。反而是在相互竞争中变相拉高了获客成本,让各家都苦不堪言。

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市场份额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如果不能准确控制成本和收益,那么这样的市场份额就不一定能带来更多利润。

所以,不是所有公司经营者都能为自己赚钱的,同理,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为投资者带来真切的收益。

参考资料:

天风证券:《Soul全梳理:灵魂社交生态延展,打造Gen-Z沉浸式虚拟空间》

资本侦探:《赴美上市的Soul,900万孤独的灵魂急需一个IPO》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