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行业

生育政策的放开和不孕不育患者激增都让辅助生殖有很高的市场空间,增值可能极大。

摘要

市场空间:辅助生殖是用来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随着我国不孕不育比例越来越高,对辅助生殖的需求日益增加,其中体外受精的成功率和适应病情的能力远高于体内受精,成为该行业的主要盈利项目,一周期费用平均为30000元。截至2020年,我国的市场规模达到580亿,潜在市场达到约2500亿。我国辅助生殖起步晚,而行业本身是医疗属性强的高技术门槛行业,正处在技术积累和开拓市场的阶段。

上游:2020年国内器械市场规模162亿元,用药市场规模达到143亿元,但药械市场被更早开始发展的外国寡头控制,国产药械占据市场比例较低,目前正在加速研发和替代。其中辅助冷冻/解冻液和生殖用液可能会成为国产医用器械替代的核心项目;而药物已经可以做到国产品牌全周期覆盖,目前重点是增加市占率,其中丽珠集团的市占率已经达到20%位居第二。

中游:“互联网+辅助生殖”产品实现精准导流,合计覆盖了全国80家以上的辅助生殖医院以及全国400万以上用户,是现阶段投资热点,不过目前这类平台大多处于初级融资阶段。

下游:无论是体外受精还是体内受精,手术费用都占到周期费用的一半以上,下游行业获利为整个产业链最多的部分。目前全国的辅助生殖中心只有523家且能够提供体外受精服务的只有75%,严重的供不应求。其中公立医院占90%以上,行业集中度也不高。但是由于我国的相关政策非常保守,所以无论是上游企业的药械审批上市还是下游辅助生殖中心的服务牌照资质获得都十分不易,这导致行业发展的速度缓慢,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因为行业发展相对闭环,所以建议围绕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关注已经有上市产品的上游企业:丽珠集团、仙琚制药、长春高新;和已经获得服务牌照的下游企业锦欣生殖、麦迪科技、通策医疗。

风险提示:政策方向难以确定,技术进步和人才积累缓慢且投入巨大,涉足行业的国内公司较少,医保不覆盖。

目录

1、辅助生殖的发展

1.1 辅助生殖的服务市场和类别

1.2 辅助生殖的产业链

2、辅助生殖的市场空间

2.1 行业潜在需求巨大,行业利润率极高

2.2 我国辅助生殖渗透率同欧美人数对比过低

3、辅助生殖各个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3.1 上游:国产药械起步晚,市场被国外寡头控制,未来可进行替代

3.2中游:互联网精准获取客源,向线下引流

3.3下游:入行高门槛,市场供不应求可能持续

3.3.1牌照获取不易,医疗资源不平均,公立医院占据主导。

3.3.2未来方向

3.4产业链智能化建设

4、投资建议

5、风险提示

正文

1、辅助生殖的发展

1.1辅助生殖的服务市场和类别

不孕症为生殖系统疾病,根据WHO的定义,为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不孕症在全球越来越普遍,为了治疗这种疾病,各种医疗服务涌现,其中主要包括(1) 药物治疗、(2) 手术和(3) 辅助生殖服务三大类。

虽然从上图可以看出辅助生殖运用广泛,但是事实上大多数不孕症患者可以通过各种药物调理以及一般的手术等便能够受孕,而辅助生殖服务是作为特殊手段,能够帮助具有较为复杂问题的患者夫妇实现妊娠。

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分为人工受精和体外受精/试管婴儿(IVF)两大类,而体外受精的成功妊娠率为40~60%,远高于人工授精的10~15%(若患者属于精子/卵子轻度异常的患者,则概率更低)。所以体外受精成为该行业的主导技术。

体外受精经过将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三代技术,第四代技术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没有进入市场。

1.2辅助生殖的产业链

辅助生殖行业的产业链也是极为典型的医疗产业链,上游为药品器械供应商和技术研发,下游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格局,分工明确。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中游行业从中介和经销商转型,主要解决辅助生殖产品的供应和患者的触达。整个产业链分工明确且医疗属性强,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因此产业链整体发展相对闭环。其中中游产业能够获得的利润非常少,因为现在的下游产业多为公立医院,选择医疗器械要经过正规的招投标经,销商在其中起到作用不大,而患者为了更高的成功率愿意往口碑好的医院聚集同样不愿意通过中介。

行业调查的数据显示体外受精的治疗费用分布大致如下: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51%)、治疗药物(34%)、常规检查(10%)、保胎验孕(5%)四个部分;内受精的治疗费用分布大致如下:受精(65%)、药物(14%)、产前检查(16%)、保胎验孕(5%)。由于没有中介费用,所以行业下游利润能够占得大头,上游企业的收益同样非常可观。

2、辅助生殖的市场空间

2.1行业潜在需求巨大,行业利润率极高

在我国全面开放和鼓励生育的背景下辅助生殖行业可能成为一个绝佳的赛道。而且与其他医疗产业相比,辅助生殖可能更具投资价值。

首先辅助生殖属于大市场空间行业。辅助生殖的获利可以简化为这样一条公式:辅助生殖市场规模=接受治疗患者数量*平均周期数*周期价格。在类似技术迭代速度缓慢的高技术领域,平均周期数和周期价格很难改变,那么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接受治疗的患者数量。全国女性不孕症的发生率在12.5%~15%。截止2019年年底,我国21~49岁的适龄生育女性约为3.08亿人,即大约有3850万~4620万适龄女性患有不孕症,再加上患有不育的男性人群,目前国内的不孕不育夫妇已经超过4800万对。随着生活环境、工作压力、初婚初育年龄推迟导致不孕不育发病率还在逐年攀升。如果4800万对夫妇全部选择就医,则可能有2500万对夫妇需要辅助生殖治疗,国内医生选择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技术的选择比例约为 7:19,那么就约有1824万对不孕夫妻选择体外受精,672万对夫妻可能选择体内受精,假设所有夫妇可以在一个周期内成功妊娠,根据上面的价格的平均数据30000元,则至少有约6500亿左右的潜在市场。

其次,与其他医疗行业每个行业都能达到上万家医疗机构不同,由于该行业的技术门槛和严格的牌照限制,导致只有少量医疗中心在瓜分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导致该行业毛利率能够达到70%。再加上辅助生殖行业靠技术+口碑,很少依赖中介导流,营销费用极低,净利润甚至可以超过30%。而相比之下需要依靠大量营销来进行导流的医疗美容行业毛利率虽然也能达到65%,但是行业净利润只有10%~20%。

此外,辅助生殖行业拥有一个其他行业很难具备的一项优势,辅助生殖行业不仅造成医疗事故的概率较小,而且就算在造成医疗事故,大部分情况下并不会对患者构成生命威胁或对其生活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所以辅助生殖行业安全性高,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2我国辅助生殖渗透率同欧美人数对比过低

中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率与美国相当,但是辅助生殖技术的渗透率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布的数据预测至2023年中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可能从2018年的16%上升到18%,该公司同时预测至2023年美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同样能达到18%。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辅助生殖渗透率远低于美国,2018年,美国辅助生殖服务的渗透率达到30.2%,中国同期的渗透率仅为7.0%。至2019年我国辅助生殖案周期数约为159.7万例。但是随着服务能力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至2023年,我国辅助生殖的渗透率能够上升到9.2%。如果辅助生殖渗透率可以达到20%,则2020年我国辅助生殖服务存量患者数量就可达约960万人。

3、辅助生殖各个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上文提到我国通常在选择体内体外受精技术的比例为7:19,且通常在体内受精2—3 次未能受孕的情况下会转为体外受精。

因此,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是辅助生殖市场的主导力量,再加上体外受精的价格是体内受精的近10倍,研究机构Frost & Sullivan公布2020年国内体外受精服务规模为 571 亿元,体内受精的服务规模为18亿元,体外受精市场规模占到辅助生殖的97%。所以体外受精是该行业的产业支柱,所有上下游产业都主要在为其进行配套。

3.1上游:国产药械起步晚,市场被国外寡头控制,未来可进行替代

随着需求的人群增多,药械行业也被带动。根据辅助生殖总周期数来算,2020年国内器械市场规模162亿元,用药市场规模达到143亿元,且未来辅助生殖总周期数还将进一步增加。

从整个产品市场份额来看,辅助生殖高值耗材类器械95%、辅助生殖药品80%依赖进口,特别是胚胎培养液被国外品牌垄断,国内还未有获批上市的产品。

医疗器械中辅助生殖用液(包括卵子冲洗液、洗精液、冷冻液、解冻液、受精液、培养液、移植液等)和PGT试剂(包括PGT-A/非整倍体植入前基因检查、PGT-SR/结构异常植入前基因检查和PGT-M/单基因遗传病植入前基因检查配套的试剂)等高值耗材所占费用较高。其中辅助生殖用液主要来自国外品牌,如冷/解冻液、培养液主要被Vitrolife(瑞典)、CooperSurgical(美国)、William A.COOK(澳大利亚)、Wallace(英国)、FertiPro(比利时)等国外公司所垄断。我国国内辅助生殖领先企业韦拓生物自主研发的玻璃化冷冻液、玻璃化解冻液直到2021年1月才获批上市。

辅助生殖药物主要是用于促排卵环节和黄体支持环节,整体药物市场状况比器械乐观许多。近两年国产品牌近两年正在加速渗透,然而国外寡头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国辅助生殖整个行业起步较之国外太晚,再加上药品和和器械的研发门槛非常之高,器械需要2~3年时间,药品则需要4~6年的时间,一般需要长时间技术沉淀;二是我国对辅助生殖高值耗材主要是按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整个审批过程需要1~2年;在欧美,尤其是美国辅助生殖器械基本按照二类医疗器械管理其,从审批到上市只需几个月。这些都导致整个市场被起步较早的外国寡头控制。但近几年随着我国企业的技术积累有所突破,国产药械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

  • 医用器械: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是近几年的产业热点,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积极推动。辅助生殖医疗器械整个国产替代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的。根据对多位行业专家的观点可以将整个国产替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附加值较低技术门槛也较低的医疗器械进行替代,这类产品主要包括剥卵针、取卵针、培养皿、胚胎移植导管等。这类产品大部分按照二类医疗器械管理,审批上市速度较快,但是由于技术门槛较低,难以建立竞争优势在市场站稳脚跟。

第二阶段,对附加值中等技术门槛较高的医疗器械进行替代,包括卵子冲洗液、冷冻/解冻液、配子缓冲液等。这些产品虽然是按照三类医疗器械管理,但是企业可尝试通过同类产品的临床试验资料就可以申请临床豁免,节约临床试验时间和费用,加快产品获批上市。企业可以通过这类产品快速抢占市场,并积累资本来进行技术升级。

第三阶段,对附加值高且技术门槛高的医疗器械进行替代,包括培养液、PGT试剂、辅助生殖激光系统等。这些产品是严格按照三类医疗器械来管理,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且有国家药监局审批,整个审批过程耗时在1~2年,费用在千万元左右。多数企业可能无法进入这个门槛。

综上所述,辅助冷冻/解冻液和生殖用液可能会成为国产替代的核心项目。

  • 药物

辅助生殖周期中四个阶段所需的药物都有国产品牌替代。各类药物中,降调节药物和促排卵药物国内外企业市场份额差距都非常大,诱发排卵药物和黄体支持药物差距较小。国内药企需要进一步提升国产品牌的市占率和研发速度。

丽珠医药作为国内头部辅助生殖药物企业,其公司年报年报,相关研发投入超过3000万元,上市贝依、乐宝得、丽申宝等辅助生殖药物,获得了较好的市占率。除了丽珠医药外,仙琚制药也布局黄体支持药物,推出益玛欣黄体酮胶囊和黄体酮注射液,占据了黄体支持药物市场20%的份额。但是作为辅助生殖用药占比最高(62%)的促排卵药物市场,国内企业占比才1/3,由于我国进入该行业的制药公司较少,再加上缺少科研经费导致竞争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反超。但是总体来说,由于我国内需市场在不断扩大,虽然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但是随着我国药企的技术不断进步国产辅助生殖药物市场占比会进一步提高。

3.2游:互联网精准获取客源,向线下引流

年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完善出现了大量依托互联网优势的“互联网+辅助生殖”产品,根据服务内容差异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通过搜集患者一手资料,为有意向进行辅助生殖的不孕不育夫妇进行线上引流和导诊服务,平台通过收集前端用户信息后,通过转手的方式,“共享”这些资源给辅助生殖技术实施机构,通过精准投放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吸引客户,这些平台主要以孕前泛经期管理、备孕智能硬件服务、线上医疗中介平台等形式存在;二是平台为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中的辅助生殖的夫妇提供长期健康管理、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一体化服务。这些互联网辅助生殖信息平台主要以信息收集和导流为重点工作内容,合计覆盖了全国 80 家以上的辅助生殖医院以及全国400万以上的用户。

在千亿级市场的诱惑下各类资本涌入,但上下游产业存在技术门槛和审批等问题,因为牌照本来也没几张大规模收购牌照同样不现实,中游产业成为投资热点,不过目前这类平台大多处于初级融资阶段。

另外新基建的推动下,中游产业积极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融合,可能迎来一波数字化的发展。

3.3下游:入行高门槛,市场供不应求可能持续

3.3.1牌照获取不易,医疗资源不平均,公立医院占据主导

辅助生殖医疗中心的盈利能力非常高,但是我国对辅助生殖一直持较为保守的态度,政策近年略微开口,但整体环境依然偏限制。想要获得完整牌照资质获取十分不易,且对医院和医生的资质资历要求非常高。PGD(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资质的获得需要经过4个阶段,整个周期在9~10年,期间服务内容受限。

202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预计总共规划550家医院。但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国一共523家获得辅助生殖牌照的生殖中心,距离规划目标还差27家,其中获得体外受精一代二代技术牌照的医院约为75%,第三代体外受精的技术则只有少数尖端医院能够掌握。

同时在空间上我国辅助生殖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按照政策:每300万人口配置一个辅助生殖中心,广东、上海、北京、天津、浙江等省、直辖市的辅助生殖机构数量超过规划应有数量,而四川、安徽、陕西等中西部省份的辅助生殖机构数量低于规划应有数量,辅助生殖服务资源比较匮乏。根据我国2021年出台的办法:“各省(区、市)增设的辅助生殖机构数量不超过截至2020年底辅助生殖机构总数的15%。现有机构数量少于10个的,可增设1个机构”,今年至少有八个省可以增设一家医疗中心,但是如果忽略医疗机构分布只按照300万人口设置一家生殖医疗中心,我国生殖中心的缺口至少还有22家。

2020年全国523家医疗中心仅有399家拥有体外受精的牌照,也就是说全国将近26%的生殖中心未获得试管婴儿牌照。其中上海、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所有的生殖中心均取得试管婴儿牌照,而黑龙江的生殖中心获得牌照的医院不过半,辽宁,安徽、河南和陕西等地获取牌照的比例也不高。

现有523家生殖中心平均每年接手2485个周期,每年接手辅助生殖周期数超过1万例的机构只有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爱维艾夫医疗集团、锦欣生殖医疗集团等几家医疗机构,绝大部分生殖中心的周期数只有几百例。而位居第一的中信湘雅一年服务的周期数就可以超过4万例,市场份额在6%左右。排名前五的医院可以占到市值的20%左右,行业集中度不算高,医院口碑受到地域限制,短时间内很难提高集中度。

且虽然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在国内较为成熟,但不同生殖中心因技术掌握程度差异而妊娠成功率不同,人才聚集有让这些头部企业形成了远超同行的技术水准,已经在业内形成一定的口碑,而患者为了更高的成功率会坚持选择行业头部的生殖中心,导致行业头部形成明显的虹吸效应。

也因此无论是新入职还是有经验的辅助生殖医生或实验室技术人员都更愿意向头部机构靠拢。中下层的医院没有足够的医生和病例,且牌照不完整很少接触全部环节,就导致头部医院人才聚集度又不断提升,整个行业人才分布失衡。但是一般而言,辅助生殖由于生殖细胞和胚胎是在不断变化和发育的,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时时跟进,且横跨三到四个学科,所以一般采用团队制。团队配置18~22人不等,其中包括实习医生、护士、临床、男科,导诊。资料保管等。有资料表示,假如带队医生经验丰富且实习医生均为妇科或生殖科,则半年到一年整个团队便可培训完成。所以辅助生殖团队存在可复制性,如果市场骤然扩大,人才储备不存在问题,需要担心的是中下层医院如何才能吸引人才。

另外不孕不育症往往不只是生殖问题,还会涉及妇科问题、男科问题、儿科问题甚至神经科问题等,因此,在诊疗过程中需要生殖科、妇科、男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医生会诊,才能提高病情诊断准确性,现在市场上获得辅助生殖牌照的医院大多为公立的综合性医院,其内部资源很容易协同,而现有私立医院多为专攻辅助生殖,转诊会诊方面服务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公立医院仍然会占据主导地位。

3.3.2未来方向

辅助生殖行业虽然具有众多壁垒但是由于其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以让医疗中心慢慢积累人才和口碑,所以私立辅助生殖医疗中心有望成为后起之秀。公立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有丰富的医生资源和完善的科室建设,它们可以围绕某个专家的特长建设品牌科室,可以协调院内妇科、男科、儿科、辅助生殖科以及其他相关科室转诊会诊。这些都是私立机构无法具备的优势,所以民营辅助生殖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自生优势,实施差异化竞争。与公立生殖中心相比,私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差异化的优质定制服务,如VIP病房,VIP诊室和私人医生等。

私立生殖中心的营销手段也可以更加多元化,如通过互联网渠道和短视频平台进行本医疗中心宣传,和中游产业合作,请医师直接坐诊平台提供咨询服务,为潜在客户提供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加强辅助生殖的渗透率获取客源。

私立医疗中心还可以和商业保险合作,患者完成治疗后可以享受直赔服务,提高支付便捷度,另外还可以推出针对患者接受周期数的保险。资料表示产生妊娠所需的周期数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小于35岁的女性做超过1次周期以上的比例为43%,而40-42岁的女性对应比例达到74%,在我国并没有设置辅助生殖医保的情况下,商业保险可以降低患者由于手术失败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从而扩大行业需求。

3.4产业链智能化建设

2020 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医疗成为新基建服务的重要领域。医疗新基建呈现3大特征:第一,融合多技术夯实应用力,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 等构成数字化技术底座,全面赋能医疗器械、医药、医疗、医保和医管。第二,服务多主体以打造多应用场景,围绕不同市场主体打造多元化应用场景。第三,服务多层级增强覆盖力,缓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难题。

依此为前提,上游药械研发生产企业可以研究药械研发智能化、药械生产智能化和智能医用实验室器材。研发智能化包括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筛选、药物重定向、设备原型设计、临床试验流程管控、临床大数据分析等;生产智能化包括数字化模具、生产工艺设计、材料智能调配、生产智能质控等。

中游药械流通企业可以建设数字化供应链和药械电商平台,数字化供应链包括供智能仓储、智能调运、供应全流程追踪回溯等,药械电商平台建设包括最小库存管理、智能客服、商品个性化展示、销售大数据分析等;中游市场营销企业智能化方向则有药械数字化营销和互联网社群营销,数字化营销包括虚拟医药代表、病案征集、医生工具、学术直播等;互联网社群营销包括辅助生殖医学科普、病患交流、辅助生殖医疗机构定向对接等。

下游辅助生殖医疗中心可以朝着智能化实验室和辅助生殖专科互联网医院方向建设,智能化实验室大致包括取卵取精自动化、胚胎冷冻解冻自动化、胚胎培养-筛查-移植一体化等;辅助生殖专科互联网医院建设大致包括在线预约、在线问诊、在线会诊转诊、在线处方、诊后管理等。

4、投资建议

生育政策的放开和不孕不育患者激增都让辅助生殖有很高的市场空间,增值可能极大。上文提到本行业整个产业链分工明确且医疗属性强且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整体发展相对闭环,所以建议围绕产业链寻找投资机会,关注已经有上市产品和获得服务牌照的企业。

5、风险提示

政策方向难以确定,技术进步和人才积累缓慢且投入巨大,涉足行业的国内公司较少,医保不覆盖。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