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经济行业深度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因工作时间过长导致闲暇时间变少,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简单直接的消费方式。在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愿意为便捷化支付溢价,催生了“懒人经济”的发展。“懒人经济”本质是以金钱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因工作时间过长导致闲暇时间变少,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简单直接的消费方式。在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愿意为便捷化支付溢价,催生了“懒人经济”的发展。“懒人经济”本质是以金钱换取闲暇时间,节约时间成本,是追求效率的一种生活方式。社会的进步就是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方便,在网上点外卖解决吃饭问题、用扫地机器人处理家务活、躺在床上刷手机购物等,看似“变懒”的行为,同国人高强度工作节奏相关,这也是社会分工细分化带来的必然现象。便捷化的消费方式将带动速冻食品、预制食品、半成品等方便食品的增长;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电的普及让人们摆脱了繁琐重复性的家务劳动,从无聊枯燥的劳作中解脱出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点外卖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都是消费行业便捷化趋势的体现。随着这个群体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商家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使其足不出户就可享受餐饮、购物、信息和娱乐等多方位的服务。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一个融合多种先进科技的系统,融合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能将家电控制、环境监控、信息管理、影音娱乐等功能集于一身的智慧管家。简单来说,智能家居就是根据懒人们的需求尽可能的完成他们的起居照顾,让懒人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现在社会,人们的时间几乎都已经被经济化,日常生活的空闲时间被繁忙的工作压缩。懒人居家用品的出现,特别是智能洗衣机、智能洗碗机、智能扫地器人这些智能家电,让人们摆脱了繁琐重复性的家务劳动,从无聊枯燥的劳作中解脱出来。让人们的双手得到了解放,通过“懒”来享受到了轻松的过程。

根据IDC数据,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从2016年的3.81亿部增长至2020年的8.02亿部,对应17-20年CAGR为20.45%;IDC预计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13.38亿部,对应21-24年CAGR为13.66%。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智能家居规模测算以及预计来看,中国家电行业的智能化趋势开始于2014年,到2020年预计整体智能家居规模将达到3294亿元,自2014年来增速维持在50%以上,且仍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从家电产品来看,当前家电中智能控制器价值占比平均值大致约为5%,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家电智能化渗透率的结果来看,目前智能化渗透率较高的扫地机器人仍在50%以下,后续渗透率的提升也将为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的扩张奠定基础。

据CSHIA(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的预测,智能家居从概念孵化至今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演进,在完成当前阶段的AIOT赋能之后,即将步入全面爆发期。智能家居产业链上,基础层主要是提供智能语音、视觉识别等AI技术的AI服务商,提供支撑底层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和云服务的云服务商及提供通信技术的电信运营商。技术层涵盖芯片、传感器等元器件供应商和智能控制器、通讯模块等重要的中间件供应商。应用层主要包括提供终端产品的全屋智能厂商、传统家电厂商、智能单品厂商。

智能家居行业快速增长,其中智能家电占据最大比重。参考亿欧智库和Statista的数据,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为4354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0亿元。从2019年各细分市场规模看,家电原始市场规模大、智能化发展早且渗透率高,因此在智能家居市场中规模也最大,达到2822亿元;智能连接控制和智能家庭安防市场规模分别位于二、三位,为364亿元和186亿元,智能家庭娱乐、智能光感市场和智能家庭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分别为180亿元、99亿元和78亿元。

大家电转型升级,小家电品类扩张,助力家电市场量价齐升。家用电器发展到现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只能手动控制简单执行的传统机械家电,到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智能控制的单体智能家电,再到现在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平台,可以互联互通和自我学习的互联智能家电。从家电行业的整体运行态势来看,智能化是大势所趋。随着传统大家电存量饱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面临天花板,转型升级与智能化成为主要趋势;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品质生活理念的推广,消费者对小家电功能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小家电品类稳步扩张,多元产品渗透。大家电的转型升级与小家电的品类扩张,“双轮”共同驱动我国家电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在智能小家电领域,以石头科技、科沃斯等为代表的扫地智能机器人和以“天猫精灵”、小米音箱等为代表的智能交互音箱已成为现象级的爆款。作为家电行业迅速崛起的新势力,在催生智能控制器形态多样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使用量的快速增加。以科沃斯公司为例,科沃斯是知名的扫地机器人公司,旗下有各类小型服务机器人,从清洁到相关服务工作。这些机器人里除了有扫地机器人,还有擦窗机器人,自动炒菜机等智能生活产品。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润达5.9亿元至6.3亿元,同比增加388.79%到421.93%。

与智能家居相关的上市公司推荐关注:欧派家居(中国家居知名品牌,拥有国际化家居产品制造基地,是国内综合型的现代整体家居一体化服务供应商);科沃斯(主营业务是各类家庭服务机器人、清洁类小家电等智能家用设备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为全球知名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制造商之一);石头科技(专注于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及其他清洁电器研发和生产,是国际上将激光雷达技术及相关算法大规模应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涨价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贸易摩擦的风险。

电动牙刷

近年来,中国口腔护理市场不断扩容,电动牙刷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大幅度增长,正在撬动口腔护理的蓝海。电动牙刷作为一种新式牙刷工具,近年来因其便捷、有效的刷牙优势,广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目前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外资品牌较早进入市场,有先天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国产品牌起步虽晚,却后劲十足,大大小小品牌众多,销量也迅速增长。电动牙刷是通过电动机芯的快速旋转或者震动,使刷头产生高频震动从而达到清洁牙齿的效果。从运行原理来看,电动牙刷可以分为旋转式和震动式。以飞利浦为代表的震动式牙刷,通过内置的电机运动带动牙刷头,产生高频摆动达到清洁的作用。以欧乐B为代表的旋转式牙刷,通过左右前后震动,旋转式多方位的清洁牙齿。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逐步增强,电动牙刷成为了我国增长最为迅速的小家电品类之一。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动牙刷市场规模为77.3亿元,同比增长37.3%,呈现了快速提升的趋势。根据百度指数显示,“电动牙刷”的搜索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几乎对半开。从年龄结构来看,“电动牙刷”搜索中20~29岁的人群占比达到了54.5%,与新一代的消费主力“90后”高度重合。同时根据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90后”人口数量为2.3亿,占据中国总人口数的17%,消费者逐步年轻化。

根据淘宝用户喜欢的电动牙刷价格区间分布情况来看,56%的用户喜欢的电动牙刷价位在127-365元之间,我们根据用户人数占比加权计算用户喜欢的电动牙刷均价为258元。但并不是所有喜欢该价位的消费者都有能力购买该价格档位的电动牙刷。2017年至2018年中,电动牙刷线上均价主要在200-250元区间波动,而2018年中至今,线上均价主要在150-200元区间波动,整体均价略有下降,可能由于国产品牌逐渐入局,国产品牌多主打较低价格产品,如小米官方旗舰店中电动牙刷品类最高价仅为399元,而飞利浦旗舰店中单只电动牙刷最高价为2199元。电动牙刷单价同比增速放缓。

市场集中度不断缩小,龙头品牌份额受到挤压。电动牙刷市场CR5自2017年不断递减,由2017年的86.5%变为2019年的68.5%,行业集中度缩小,竞争性不断增强,新品牌仍有入局可能。飞利浦和欧乐B占据半数以上份额,虽近年份额有所下降,但龙头地位仍然稳固。

与电动牙刷相关的上市公司推荐关注:飞科电器(国内个人护理小家电龙头企业,在品牌力,渠道力,技术力方面均有极大的优势);美的集团(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的科技集团,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种类与服务);飞利浦(全球最大的小家电企业,多个小家电品类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风险提示: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

外卖

5亿人在使用外卖软件,线上餐饮占餐饮行业的20%,而根据最新数据,到2020年底,全国外卖订单量达到了171.2亿,增长了7.5%。根据调查显示,外卖消费集中在两个年龄段:18-25岁、26-30岁,占比分别为36.1%、22.5%。社会劳动力的主体90后是最大的外卖消费全体,超过一半外卖用户是90后,大有得年轻人得天下之势。懒人经济促进了外卖的发展,而绝大多数的用户会通过外卖平台下单,大部分是通过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巨头几乎占有了市场98%的份额。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让懒人们在家吃的开心,也推动了餐饮线上线上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内循环,为餐饮行业发展出力。在外卖的中高端市场,消费人群主要是繁忙的办公室白领和企业高管,普通白领占到了48.1%,在过去人人自己从家带饭的年代已经逝去,80后90后成外卖消费主力军,我国一、二、三线城市餐饮外卖的消费者渗透率已经达到96.31%。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为4.27万亿,同比增长9.5%,近5年来一直维持在10%左右的增速。外卖餐饮市场发展迅速,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8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2413.8亿元,同比增长17.6%,远高于餐饮市场整体增速,预计2020年有望达到3250亿元的市场规模。从早期的电话订餐和团购,到外卖用户群体和交易规模的剧增,以及线上餐饮信息服务的逐渐发展,在线餐饮用户消费数据都得到了爆炸式增长。

我国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发展迅速,2019年订单量增速超过40%,2020年Q1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98亿人。据CNNIC等相关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外卖用户数量已达到4.06亿人,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3.97亿。使用网络外卖平台成为生活习惯,从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占此原因的用户数占比由41.5%增长至44.5%。

据DCCI报告显示,九成以上网民通过网络外卖平台订购餐饮美食。平台使用上,美团外卖占比64.1%,饿了么25.0%,饿了么星选8.7%,其它占比在2.2%。美团、饿了么瓜分了外卖市场,外卖呈现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根据美团的外卖数据,分析出美团外卖的主流使用人群为24岁及以下,占比52.6%;此外25-30人群占比25.77%,31-35岁人群占比11.4%,36-40岁人群占比4.49%,41岁及以上人群占比5.7%。而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用户占比55.04%,女性用户占比44.96%。

与外卖相关的上市公司推荐关注:美团-W(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用科技连接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服务以满足人们日常吃的需求,并进一步扩展至多种生活和旅游服务)。风险提示:外卖行业总体增速低于预期,人力成本持续上升;食品安全的风险;下游需求走弱的风险;行业政策的风险等。

网购

据零售商业评论分析显示,中国超2亿单身群体中近半集中在20-29岁之间;18-30岁的人群占据了懒人群体近70%的比例,超过70%的中国95后消费者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购买商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44%。根据CNNIC和Wind统计,2009年开始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趋势,2015年至金增速趋缓,2020年上半年网购用户数已达7.49亿。

CNNIC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人数从4.41亿人增长至7.81亿人,复合增速15.4%。手机网络购物使用率从63.4%增长至78.9%。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移动购物市场规模从3.6万亿增长至6.7万亿,增长近1倍。兼具便捷性的移动支付驱动中国互联网络购物快速增长,传统PC购物消费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规模达8.85万亿元,同比增45.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网购与直播观看人数均实现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6月,直播观看人数与网购人数达到5.62亿与7.49亿,在网民群体中的渗透率分别为59.79%与79.68%。2020年全年,实体网购零售额9.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9%,实体网购渗透率24.9%,同比提升5.4pts。2020年12月,实体网购零售额9798.0亿元,同比增长7.3%。

网购平台月活用户持续增长。2021年1月,淘宝APP月活用户7.91亿人,同比增长11.97%;京东APP月活用户3.19亿人,同比增长19.17%;拼多多APP月活用户7.19亿人,同比增长67.92%。实体网购渗透率长期仍有21pts增长空间。

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19年网络零售B2C市场(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不含品牌电商),以GMV统计,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天猫50.1%、京东26.51%、拼多多12.8%;排名第四至八位分别为:苏宁易购3.04%、唯品会1.88%、国美零售1.73%、云集0.45%、蘑菇街0.24%。从网络零售B2C市场格局来看,天猫常年占据主导位置、近年来虽然份额略有些下降,但2019年仍占据了50.10%的市场份额,京东、拼多多分列二、三名,各占26.51%、12.80%,其中京东份额先提升、后有所下降,拼多多在近三年来份额快速扩大。

与网购相关的上市公司推荐关注:阿里巴巴(为商家、品牌及其他企业提供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营销平台);京东(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集团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拼多多(基于腾讯微信平台的社交电商,为买家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和有趣的互动购物体验)。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商业化营收不及预期及内容监管风险。

方便食品

作为传统正餐的替代方案,方便食品可以减少就餐准备时间,和外卖、便利店轻食等正餐替代方案相比,亦有易于便携保存、较高性价比、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满足消费者对于快捷方便、营养美味等诉求,整体市场规模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19年国内方便食品行业规模为4500亿元,若按照年均复合增速6%计算,预计2025年可达到6300亿元。

过去提到方便食品更多想到的是方便面和压缩饼干。方便食品种类较少而且很难兼顾营养和美味,甚至在不少老一辈心里是不健康食品的代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家庭为主的消费形式变成了以个人消费为主,城市里的单身人群提高,一人食更受欢迎。除了外卖之外,年轻人对方便食品的需求更加旺盛,相比外卖,方便食品价格相对低廉,更加快捷,这也促进了整个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

方便产品也在更加多元化,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呈现品类创新和高端化趋势,不仅局限于最初的方便面食品,还有结合地方特色的酸辣粉和螺蛳粉,以及更加高端的拉面说,更加前卫的自嗨锅。螺蛳粉是一种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地方特色小吃,2020年8月,网红李子柒自建螺蛳粉厂,把现煮堂食的螺蛳粉升级成为袋装速食。而在社交平台上火爆的拉面说更是颠覆了大众对方便面的认识,拉面说的产品不仅美味并且食材丰富更加营养,网友评论为粗糙生活里难得的精致。以上方便食品都极大符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多样,味道美味,不同地区的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制作更加方便,吃完不用收拾。方便食品目前主要可以分为方便面,速冻食品,自热食品,即食食品。2020年疫情的催化,螺蛳粉、酸辣粉、自热小火锅等顺势而起,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元。且自热食品及速冻食品品牌亦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方便食品品牌类别。

自热食品

随着懒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疫情的影响,餐饮行业也逐渐转型,向“宅文化”靠拢。近几年“自热食品”凭借其新奇的食用方法及速食、便捷的属性在Z世代消费者中广泛流行,迅速蹿红快消品市场。据统计显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间,自热方便食品在热销产品中排名第二;其中自热米饭的销售同比增长高达257.09%,甚至远超过方便面平均133.34%的增长。自热食品因为具备不用火、不插电,可随时随地吃等便捷属性,完全契合当下的懒人经济和快节奏生活,已成功拥有了大部分忠实消费群。

自热食品时效性强,适用场景、口味丰富,快速形成爆款。自热食品早期主要是用于军事行动和野外作业,2016年下半年,自热火锅开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发酵,其中食材技术特点及创新研发加持获得市场关注,到2017年自热火锅市场彻底爆发,带火了一批自热食品品牌,从传统餐饮企业到新兴线上品牌纷纷推出基于自热设备的多种方便食品,使得自热食品迅速冲上行业前列。自热食品本身具有食用便捷、时效性的特点,仅需倒入冷水、几分钟后就能享受美食,且品类丰富,火锅、饭、面、粉、汤、粥等一应俱全,既可以作都市快节奏生活加餐,也可以作为旅游出行配餐选择,消费场景更多元,从品质上看,自热食品与常规速食相比品质更接近堂食,而非简单的代餐,更满足消费者味蕾需求。

作为方便食品中的新秀品类,自热食品市场俨然已有"自热"属性,逐渐令"懒人群体"上头。自热食品企业主要有4大类:餐饮企业、休闲零食品牌、方便食品品牌、新设自热食品企业。而仅2019年,自热食品企业就增长了31家。其中,有不少龙头餐饮品牌和方便食品品牌加入该赛道,例如海底捞推出的自热火锅,康师傅推出的自热面,今麦郎推出的米范先生自热火锅等产品,深受Z世代年轻人的青睐。数据显示,起步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红品牌“莫小仙”2019年自热食品销售额超5亿元;“自嗨锅”2018年全年销售额达5亿元。2019年颐海国际以自热小火锅为主的方便速食业务销售额达10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整体收入比重达23.3%同比提升6.5pcts。

目前自热小火锅是第一大自热食品品类,占比72%,市场规模预计在30亿元左右。1)自热小火锅凭借着方便、食材丰富的特性,上市后增速明显,已经成为第一大自热食品品类。根据电商数据(自热小火锅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即食火锅的市占率已经达到72%,遥遥领先于方便米饭/粉丝等;2)据统计,自热小火锅的市场目前预计在30亿元左右。天猫2019年的数据显示,在自热火锅的消费群体中18—24岁的人群占到47.75%,25—29岁人群占到19.61%,大学生和刚入职场的白领阶层占比近五成。在Z世代学生方便速食购买偏好Top5品类中,菜品更为丰富的即食火锅是大热门,此外品种丰富的地方特色美食,以及进口异国美味是Z世代年轻人消费的重点。

自热火锅产业链上游成本低,下游渠道广。自热火锅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参与主体多为自热火锅原材料供应商及代工生产厂商,代工生产厂商行业门槛低,市场参与者众多,中游火锅品牌企业选择余地大,代工生产厂商对中游自热火锅品牌议价能力低,因此自热火锅企业利润率可达25%左右。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二者相结合有助于扩大消费者受众面,推动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自热火锅生产商主要分为三大类,整体价格偏高,消费人群偏年轻化。①生产商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火锅餐饮企业:由火锅餐厅品牌衍生而来,企业品牌有助于产品推广,典型代表有海底捞、德庄、小龙坎、大龙燚、老城南等。休闲食品企业:可依托原有的食品品牌,增加自热小火锅新产品线,典型代表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三全等。专营自热小火锅的新品牌:典型代表为自嗨锅、莫小仙等。②价格较高:从自热小火锅价格来看,主流价格带在20-40元区间,相对于一般方便食品而言价格较高(桶装方便面价格一般为5元左右)。③消费群体较为年轻:据天猫方面数据显示,自热火锅的消费群体集中在00后、05后,其中18-24岁的人群占到47.75%,25-29岁人群占到19.61%,尤其是大学生和刚入职场的白领阶层占比近五成。

方便食品的内涵正在被新的消费需求颠覆,它不再只是即食和没营养的代表,在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下,方便的涵义也在不断扩展。方便食品不仅满足了3R”商品(即Ready to cook,Ready to heat,Ready to eat)等概念。而且口味和内容形式上越来越丰富,更多的食品和菜肴都在被改造的越来越方便实用,实现了餐饮零售化概念。方便食品的背后是懒人经济的兴起,也是社交营销的推动,以及购买力极强的消费者的共同推动。背后自然离不开发达的物流网络和崛起的新零售。

速冻食品

除了自热食品外,速冻食品和即食食品随着懒人经济在疫情期间的催动下也是深受Z世代追捧。据数据显示,在2020年2月到11月,天猫平台上的速冻食品,平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31%,平均销量同比增长332%。其中,海鲜丸类销售额增长最高的月份增长甚至高达6217.1%,销量同比增长为2582.3%。速冻食品这一“沉寂”许久的赛道猛然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首先许多冷冻食品方便快捷,满足了Z世代消费者“懒”的属性,其次速冻食品的创意烹饪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较为广泛,进而增强了Z世代的消费意愿。对于速冻食品行业而言,2020年新冠疫情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契机,帮助更多消费者对于速冻食品的便利性和营养性形成正确的认识。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速冻食品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800亿元。

连锁餐饮业的发展推动速冻食品稳步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速冻行业迅速成长。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828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13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1%,稍高于餐饮业同期的增长速度。速冻食品又可分为速冻调制食品、速冻面米制品以及预制菜,前两者制品规模较大,发展较为成熟,预制菜则刚刚起步。速冻食品质量总是高于缓冻食品,速冻可以很好地避免了冻藏过程中因冰晶体成长给冻结食品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影响食品的口感及营养,因此不需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具体一点看,速冻调制食品和速冻面米制品分别属于火锅业态和团餐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因此也受益于两者的成长提速。

下游餐饮各业态多维度扩张,团餐、连锁样样红。速冻食品是指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以肉类、蔬菜等为辅料,经加工制成各类烹制或未烹制的主食品后,立即采用速冻工艺制成并可以在冻结条件下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各类主食品,如速冻包子、速冻饺子、速冻汤圆等。速冻面点产品(包子、馒头、饺子等)应用在各个餐饮业态,主要集中在连锁中餐馆、早餐连锁店,消费者外出就餐频次、人均消费单价增加有利于速冻食品整个行业的发展。

水饺、馄饨最受消费者喜爱。从购买的品类来看,水饺、馄饨一类在人们日常认知中可以充当主食的,烹煮简单方便的食品被购买得最多。202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的速冻食品种类中,有73.4%为水饺、馄饨;汤圆类甜品也常被购买,在所有种类中占比59.6%。在仓储端,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冷库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全国冷库总量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6%。在物流端,2019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91亿元,同比增长17.5%。

即食食品

休闲零食行业2019年市场规模超过5400亿元,近5年年复合增速为5.66%,品类方面以糖果、糕点、膨化食品为主,健康属性的休闲零食较为空白,消费者通常在减脂期间只能食用燕麦、代餐类及酸奶等零食,口味选择较为单一。即食食品以“低负担”为标签切入“懒人经济”这一消费板块,推行“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理念,吸引消费者眼光,有望成为下一个网红爆品。比如鲨鱼菲特成立于2017年,以一款少油、少盐的常温即食鸡胸肉切入健康即食赛道。即食鸡胸肉品牌营销策略,主要抓住了健康低脂、轻食、低温、冷藏、即食及保质期短的消费转型趋势。四年时间,鲨鱼菲特已成长为天猫生鲜鸡胸肉类目第一,并已连续17个月保持第一。“方便”、“健康”是鲨鱼菲特的核心关键词,瞄准的就是Z世代的消费者,迎合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追求健康饮食的特征。成立以来,鲨鱼菲特实现了超过20倍的增长。2020年已实现营收超2亿元,预计2022年将实现10亿元营收。

传统日本便利店提供的商品主要为食物,以7-ELEVEn为例,快餐速食已经成为其商品销售额和毛利的最大组成部分,其中销售占比已经达到了42.9%,而毛利贡献也达到了46.6%;总体食品类占比销售额和毛利均超过90%。相比之下,我国本土的便利店主要的商品品类为加工食品和非食品类日常杂货商品,对于快餐速食、生鲜以及食物半成品的的涉足较少,截止2018年仍有接近35%的便利店企业快餐速食销售额占比不足10%;生鲜及半成品的销售额占比低于20%,低于日本30-40%的水平,高达45%的国内便利店生鲜和半成品产品销售占比不足10%。

虽然伴随着懒人经济浪潮的兴起,自热食品、速冻食品和即食食品整体趋势保持乐观,然而在消费升级、消费群体迭代的这一大背景里,各品牌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积极地制定新的经营思路,把握时代赐予的红利。不论是自热食品、速冻食品还是即食食品行业,在实现商业增量时都要把握住三个关键点:1)便捷化。若想年轻人将速冻食品和即食食品作为工作餐、学习间餐的常态选择,便携性十分重要,品牌需要使产品能通过微波炉、小型烤箱等设备简单加热即可食用,并且包装尽量简约小巧。2)多元化。可供选择的多元化的口味,是速冻食品相较于线下门店的重要优势之一。现在的Z世代年轻人愿意尝试新的事物,对于初次体验不错的食品会分享给身边的人,因此品牌做到多元化,就可以迎合更多消费者的口味,从而实现增量发展。3)场景化。目前,越来越多的Z世代消费者逐渐养成将速冻食品作为早餐,甚至是作为下午茶和宵夜食用的习惯。这时,商家要迎合这些Z世代消费者习惯才能创造增量商机。品牌可以基于消费者某个特定的食用场景做进一步的产品升级,比如可以围绕一人食、健身餐、下午茶、儿童早餐等多个消费场景进行设计创新,方式不限于改变包装、规划餐品组合、控制营养配比等等。不论如何,在餐饮行业中,除了食品技术的突破能力,还需要对消费者的需求洞察能力。不断的创新、研发,通过大量食材的搭配组合进行针对性产品比对观察,收集意见后不断迭代更新才能推出受Z世代年轻人喜爱的爆款产品。

与方便食品相关的上市公司推荐关注:安井食品(主要从事火锅料制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和速冻面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三全食品(国内首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主要从事速冻汤圆、速冻水饺、速冻粽子、速冻面点等速冻米面食品和常温方便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海底捞(全球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式餐饮品牌,主打火锅品类)。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或者原材料供给短缺;食品安全风险;其他经营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END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