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RO到AI药物研发:大平台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医药魔方,作者:头飞雪

生物医药行业诞生超大型平台?难

把时间拉回到2015年12月,彼时还是纳斯达克中概股的药明康德,在某日收盘后宣布将以3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作为当年第25家从美股退市的中概股,回归A股自然是下一程。只是,面对医药行业之外的海量非专业投资者,如何讲清楚这家CRO巨头的价值,颇令卖方分析师有些头疼: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想象空间无限,单纯外包服务显然是不够性感的。

思前想后,券商精英们突然发现,垂直领域的BAT好像是个不错的类比。于是乎,各家研报开始频频使用这类颇具冲击力的标题:药明康德——中国创新药的千亿平台,医药行业的阿里巴巴。


平台:性感的创业故事


平台成为性感的概念,得益于互联网大厂的加持(这个词好像也是大厂最高频的黑话之一)。“互联网+”盛行那几年,从一级到二级,无论哪个行业的公司画大饼,如果不顶上平台的帽子根本不好意思出门路演。投资机构,尤其是TMT基金,也乐得为平台故事买单,摇着钞票不问价冲进去,然后转身就冲LP说,你看,我们已经布局了N个行业的BAT。可惜好景不长,以ofo为代表,几年下来崩了一批众星拱月的平台公司,各路投资机构也不再那么容易被忽悠。

不过在生物医药行业,尤其在中国,平台概念似乎依然不乏簇拥者。这大抵是因为既往崩盘的平台多以消费行业为主,门槛不高,投资人几经教育,毕竟还是能看明白谁是忽悠。相较而言,素来高冷的生物医药行业,专业壁垒摆在那里,大多数投资人判断的底气毕竟不那么足。加之A股和港股上市的诸多CRO,多少都还在讲些平台概念,一直以来也确实享有比国外同行高出甚多的估值。一来二去,拿平台讲故事在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貌似依然博眼球。


生物医药行业诞生超大型平台?难


当下国内生物医药企业,能搭上或者搭过平台概念的,除各家CRO外,大抵还有这么几类:

1)拥有各类型小分子或大分子药物发现技术的研发公司,既往出镜率较高的曾有DEL、噬菌体展示、人源化小鼠、多肽发现等技术,当前最热门的则无疑是AI 药物研发。

2)业务具有探索发现新靶点潜力的公司,这些可能是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单细胞测序等组学技术,或者也包括某些Biomarker发现业务。

3)在药物剂型、晶体等方面有实力较强,或者有独特技术优势的公司。

平台是个好故事,业务稀缺且性感,未来收入想象空间无限,甚至当前烧钱挥霍都可以被更加容忍。君不见从BAT到TMD,哪个千亿公司不是烧钱烧出来的?这些逻辑听起来全无不妥,只是,生物医药公司,能够诞生互联网大厂这般超大型平台公司吗?

坦率地说,可能性不大。

可以看到,无论中国或美国,当前所有的互联网平台基本都是to C业务:基于规模海量消费人群带来的流量。当然还有各种变相垄断,最终变现为营收。生物医药行业则不然,几乎所有的新兴公司的业务都属于to B。做服务是以各类企业为客户,做新药的终极目标,无论license out或者并购,实质上也是to B端的生意。即使已经冲出几家Biopharma,其to C收入增长的模式和潜力也远非互联网那种指数型增长。

上规模的生意做不了,单环节垄断的生意能不能做呢?很遗憾,好像也不太可能。

主要还是因为创新药研发的链条实在太长。众所周知,创新药的研发成本和时间主要还是在后期的临床试验验证。相较而言,临床前的时间和成本所占仅十之一二而已,药物发现在其中的占比就更加微不足道了。倘若优势在于提升效率、缩短时间、降低成本,纵然确如其事,客户整体获益却未必显著。既然你替客户省不了几个钱,没理由人家愿意为你花更多钱。

主打全新药物发现技术,或者基于组学新技术发现新靶点,能够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率,看似倒是个更好的卖点,可问题依然在于冗长的研发链条和高昂的后期投入。当新平台产出的新分子尚未推进到足够后期,甚至获批,所谓提高的成药率并不能得到有效证实,临床前的优效数据,力度毕竟有限。Humira的上市使得噬菌体展示与小鼠杂交瘤筛选技术开始交相辉映,而GSK2982772的II期临床研究终止则使DEL技术蒙上阴影,新平台的命运就是这样与自身药物的命运绑定。至于基于组学新技术发现的新靶点,期待自然是有,可是更多的信心仍然有待临床验证。

规模上不去,垄断成不了,真实获益有待漫长的后期验证,这便是生物医药公司试图打造平台面临的困境。


服务 or 产品,无非是这两条路


全新而稀缺的技术自是有价值的,只是这个价值需要以自身匹配的商业模式来实现成长,并且要有理性预期。腾讯电商始终玩不转,阿里社交做成了路人皆知的笑话,拿错剧本的互联网大厂尚且走不下去,生物医药企业倘若硬要学人家去做平台,其结果势必只能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有鉴于此,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不管起步喊什么口号,现实路径最终还是只能回归到两条:要么做服务,要么做产品。

倘若做服务,就要一路把规模持续做大,这是早年起家的CRO们选择的路径。需要注意的是,这些CRO的规模扩张,无一例外都是某单项业务(化学合成、药代、临床等)起步,通过业务类型,也包括客户类型,多元化实现扩张(药明康德甚至将触角伸到临床业务),期间必然还包括频繁的并购。这背后逻辑也再度佐证,生物医药研发冗长而繁杂的环节,单一业务的价值天花板终究有限。一招鲜不可能吃遍天,要上规模,就得面向新业务开疆拓土。

不过倘若选择做服务,估值就成了问题。收入、利润、增速、市场规模都摆在那里,那么多一级二级标杆戳在那里,先发大佬的竞争压力和行业格局也显而易见。对于创立不久,规模不大的新公司,纵有些独家技术,但喊出高估值的底气依旧不足。更大的麻烦在于,几百万营收做到几千万还好说,在往上拱,可就要跟大佬们虎口夺食了,这个生意不好做的。怎么办?

于是乎,新一代服务起家的公司,到一定阶段,纷纷开始转型做产品,自己做新药研发。这很好理解,一旦转型为新药研发公司,适用估值逻辑则完全不同,不必再拘泥于繁琐的财务指标,而转以Pipeline数量和进展来评判,上限天花板瞬间打开,钱可以使劲烧,还不用管理庞大的团队。这或许便是天演、先导、百奥赛图等新生代,纷纷转型新药研发公司的重要动机。

当然,要是有能耐,把服务做到十几亿、几十亿规模,也大可以同时再拉起一个庞大的孵化器做创新药,反正国内资本市场对利益冲突的风险看得也不太重。


AI药物研发:是平台,还是估值?


事实上这两年,国内生物医药行业主打平台概念的创业公司,确然少了许多,除了一个例外——AI药物研发。

AI药物研发其实并非新赛道。若说除技术按部就班进步外,这个赛道近年还有甚新变化,那或许便是互联网大厂和TMT资金大举杀入。大水漫灌之下,粘上AI药物研发的公司,纷纷一路意气风发,风头正劲。

从商业逻辑看,AI已经对药物研发已然势成game changer吗?恐怕未必。说到底,AI药物研发公司,仍然还是要遵循做服务or做产品的路径,亦或是兼而有之,Schrodinger,Numerate,Insilicon Medicine等公司莫不如此。纵有AI概念加成,但业内对其主要期许,或是评判,依然遵从所有新兴生物技术的标准,等看临床检验。商业方面,似乎也没有多少声音认为这些公司会做成所谓Biotech行业类似Google或者Amazon这等平台公司。

国内的AI制药公司却是另一番光景。似乎AI光环之下,这些公司俨然变成互联网语境下的平台公司,药物研发能力已然上天遁地无所不能。从小分子到大分子,从新靶点到新抗原,从药代到毒理,从剂型到晶型,没有哪个领域是不能纵横驰骋的。别问药物研发数据,别问项目进展,问就是颠覆式创新。喏,没看见估值这么高,融资金额这么大,传统生物医药企业见过吗?再看投资人,背后大抵都是TMT金主,投惯了生物医药的基金,对AI制药或许是真看不懂。

一个临床项目还没上,偶有个把药企合作,还不知道水分多少,这个状态要撑起几十亿的估值,除非讲互联网的平台故事,恐怕也真其他办法了。

出了大价钱的投资人是真相信这些公司能成长为如BAT吗?未必。对某些AI药物研发公司趾高气昂的估值,如果不是真的人傻钱多,更大可能恐怕还是:不管是服务或是项目license out,创始人知道赚不回这个钱,投资人也知道赚不回这个钱,创始人也知道投资人知道赚不回这个钱。

既然业务赚不回来,那就只能靠击鼓传花了。ofo做成那个鬼样子,毕竟朱啸虎也还是套现走人了。只要平台的故事还没被证伪,总有愿意接盘的,再说最终毕竟还有资本市场,还有IPO。

只可惜,对于希望通过讲故事赚钱的独角兽们,不管AI还是生物医药,不管是中国的格灵深瞳、依图科技、旷视科技,亦或是美国的Theranos 、uBiome,翻车者并不在少数。对于某些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既然大家心知肚明做成超大型平台的可行性并不大,为了撑估值而讲故事的时候,最好还是悠着点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