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杀”一只白马股,谁是罪魁祸首?

本文来自: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亓宁

市场对高估值白马股的估值容忍度很低

业绩预喜反而大跌的原因一是市场前期预期较高,真实业绩不及预期;二是市场担心今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具有前高后低的趋势,而随着流动性收紧,前期的高估值支撑不足。除了业绩预告当天“砸盘”,还有多只白马股在一季报(预告)披露之前被提前抛售。

近来白马股们不太平。

从美年健康(002044.SZ)到华海药业(600521.SH)、康弘药业(002773.SZ),从中国中免(601888.SH)到宋城演艺(300144.SZ),再加上业绩“爆雷”的顺丰控股(002352.SZ),A股核心资产接连闪崩,到了本周四,“轮”到了市值400亿的建材白马股伟星新材(002372.SZ)——有网友评论调侃:一天“杀”一只白马?

有意思的是,近期闪崩的“大白马”大多是顶流基金经理的重仓股,而从龙虎榜数据来看抛售席位多为机构,前期“无故”跌停的华海药业卖方席位更是连续两日被5大机构“霸占”。

尽管处于一季报密集披露期,部分个股也的确有利空消息刺激,但除了基金经理重仓,还有几个现象引起市场怀疑:一是不管业绩差还是业绩好都会跌;二是大部分闪崩个股在一季报披露之前就出现资金出逃。

也有业内人士质疑,或许存在另一种形式的“多杀多”——部分公募基金为了追求超额收益已经把个别顶流基金经理当作对手盘,利用在产业链以及对手企业调研的信息优势提前“砸盘”。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分析,这类现象确实存在,但当下最核心的因素可能还是有些白马股“太贵了”。


一天“杀”一只白马?


4月14日开盘后,恒瑞医药(600276.SH)不断下挫,午后跌幅一度超过7%,药明康德(603259.SH)、片仔癀(600436.SH)、康龙化成(300759.SZ)也跟着下跌,疫苗龙头康希诺也因市场传言在A股和港股市场暴跌。

有传闻称,恒瑞医药痛风创新药URAT1抑制剂SHR4640三期失败,暂停了临床实验。对此我们试图致电恒瑞医药进行求证,但对方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在此之前,另一只医药白马股康弘药业已经因为临床实验终止,导致连续3天一字跌停,累计跌幅超过27%。盘后龙虎榜显示,4家机构集体卖出近亿元,合计约为9581万元。

4月15日,恒瑞医药股价继续下挫,截至收盘跌3.91%,股价报82.18元/股。盘后有消息称,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数据线上填报已经开始,恒瑞有多个品种在列。对此《财经天下》周刊向恒瑞医药致电求证,对方表示第五批集采确实正在准备填报,但具体还要等中标结果出来后公告。有业内人士分析,相关产品因集采价格承压,药企估值或将继续回调。

而康希诺的暴跌则与强生新冠疫苗被暂停使用有关,在此之前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因为出现血栓问题被多国暂停使用,而有6名美国民众接种了强生新冠疫苗后也出现了罕见的血栓症状。据悉,阿斯利康与强生的疫苗都是基于腺病毒技术研发生产,而康希诺的Ad5-nCoV疫苗同样是基于这一技术路线。

但康希诺很快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与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所使用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和强生新冠疫苗所使用的26型腺病毒载体不同,且目前接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Ad5-nCoV的约百万人中未收到与血栓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

此外康希诺证券代表也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目前公司一切正常,相关疫苗的生产计划也并没有受到影响。

与前期闪崩的美年健康、中国中免等白马股类似,恒瑞医药与康希诺同样是公募基金重仓股。截至去年年末,13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465只产品持有恒瑞医药,其中景顺长城一家就持有4388万股,而顶流基金经理刘彦春一个人就持有3800多万股,泓德基金的邬传雁也持仓接近3400万股,后者同时作为康希诺第一大机构投资者持有31.28万股。

就在前一天,顶流基金经理董承非重仓的免税店龙头中国中免盘中突然闪崩跌停,而盘后数据显示,3大机构合计卖出8亿多元,同一天宋城演艺也被“带崩”,加上之前的顺丰控股、美年健康、康弘药业等闪崩股均为董承非此前的重仓股,对此有网友甚至总结为是董承非重仓股的“定点爆破”。

4月15日,另一只白马股,伟星新材开盘后也大幅下挫封住跌停。此前的业绩快报显示其2020年营收为51.03亿,同比增长9.41%,归母净利润12.51亿,同比增长27.26%。其中,伟星新材去年四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18.82亿,同比增长21.89%,归母净利润5.17亿,同比增长77.67%,多家券商称其表现超预期。

与此前闪崩的大多数白马股不同的是,伟星新材今年以来股价一路走高,跌停前总市值超过400亿元。截至收盘,伟星新材股价报22.85元/股,市值364亿元。


内卷的基金经理和顶流“对手盘”


不过从净值表现来看,董承非在管的两只基金兴全趋势和兴全新视野跌幅并不大,有业内人士认为其或已在一季度有所减持。

但蹊跷的是,除顺丰控股是因为业绩爆雷,首次出现亏损股价暴跌外,近期包括核心白马股在内的个股在公布了预喜一季报之后也出现大跌,比如振华科技、惠伦晶体、华昌化工、中泰化学、索菲亚、信捷电气等均出现了此类情况,其中多只个股在公布预喜一季报之后跌停。

对此有分析认为,业绩预喜反而大跌的原因一是市场前期预期较高,真实业绩不及预期;二是市场担心今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具有前高后低的趋势,而随着流动性收紧,前期的高估值支撑不足。但除了业绩预告当天“砸盘”,还有多只白马股在一季报(预告)披露之前被提前抛售。

比如13日午后闪崩跌停的中国中免,当天网上流传着一份一季报利润不及预期的猜测:有传言说Q1可能没有30亿,低于市场30亿-35亿的预期。再比如从4月6日起“无故”跌停的美年健康,直至4月12日晚间公布一季报预告。在此之前,市场上已经有该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传言。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先于季报有所反应是因为:“A股的机构太勤奋了,太内卷了——早有人提前知道了消息,甚至专门博弈一些大基金经理无法轻易调仓。”

该人士指出,这一点与美股明显不同,这也成为很多机构能够跑赢指数的原因,而美股的对冲基金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而这背后正是“内卷的”机构人士在利用信息优势“割韭菜”。

从消息获取上来看,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研究员都更有优势,虽然财报季上市公司都有一个月的“静默期”(即不接待机构调研),但其仍然可以通过上下游、同业调研,或者高频数据追踪,提前估算上市公司业绩。

但有基金经理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由于每家公司的业绩影响因素有很多,这种预测准确率可能只有70%,不过规模越大、发展越成熟的企业越容易预测,而且“预测本身也是一种正常的投资行为”。

而这种现象,也成为A股特有的“内卷”现象。该人士指出,在越拉越多的机构人士掌握了这类获得“超额收益”的方法之后,大家就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博弈,即通过预期甚至“预期的预期”进行操作。

公开信息显示,公募一哥张坤曾在去年下半年尤其四季度刚刚大举加仓美年健康,去年年底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和易方达蓝筹精选分别持有1.88亿股、1.01亿股,位列第5和第8大流通股东,董承非的兴全趋势投资混合也在去年四季度刚刚进入前十大流通股,持仓9136.47万股。

而中国中免的重要机构股东中,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等6只产品合计持有2607.85万股,13日一天就亏掉了约7个亿。


谁将“谣言”放大?


美年健康曾在连续2个跌停之后在公告中澄清,称公司从未在任何场合给出2021年业绩指引。但在此之前,市场上流传的“美年健康2021年一季度和2021年度业绩指引”显示,公司一季度收入13亿元,利润-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99亿元);预计2021年全年收入85亿元,利润5-6亿元。此前预期一季度收入13-15亿元,利润亏损1亿元以内;2021年全年收入90-100亿元,利润9-10亿元。

这组数据与美年健康4月12日公布的业绩预告(净亏损3.8亿-4.3亿元)极为接近。13日盘后中国中免公布的一季报预告也再次“印证”,此前关于业绩不及预期的传言正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公司2021年度一季度实现营收181.34亿元,同比增长127.48%;实现净利润28.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71亿元,同比扭亏。

对于董承非重仓股接连闪崩,有传言称或因其将从兴证全球基金离职,但基金公司方面很快对外澄清称公司投研团队稳定。事实上早在一个月前,市场上就有董承非要离职的说法,当时有兴全基金内部人士对《财经天下》周刊“吐槽”称:“这个传言大概传了2年了吧。”

有基金人士表示,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还是信息驱动型而不是逻辑驱动,特点是对信息消耗量大、短线交易频繁,从而成为“市场的噪音”,而移动互联网的发达加剧了这一过程,不管是机构还是散户都有这种现象,而信息的传播范围也从“1传10”变成了“1传1000、再传百万”。网上一份搜索指数显示,自4月12日以来,“董承非”的搜索指数从不足5万直线拉升到了105万。

但对于白马股的接连闪崩,前述基金人士认为核心因素还是在于估值太高,虽然很多抱团股已经持续回调,但“还是贵,远远没有回归(正常估值)”。也有基金人士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前述“内卷”现象确实存在。

星石投资分析认为,出现白马股轮流闪崩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对高估值白马股的估值容忍度更低。白马股在前期宽松的流动性驱动下,股价已经在预期层面透支了多年业绩,而利率上行将对估值端形成压制,前期获利较大的资金有调整配置、优化组合性价比的需求。

另一位管理经验超过5年的公募股票基金经理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每个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不同对财报的预测重视程度也不同,但预测的方法都大同小异,同业和产业链调研的只要方式,“但像非常接近的数字提前流出还是少数,具体原因很难说。”

“每个基金经理对业绩排名确实还是有追求的,而且大家都是聪明人,想要一直保持领先很难,这样做的动力还是有的,”该公募股票基金经理表示,“确实有很勤奋的,如果从KPI和为投资者赚钱角度,大家各显其能也无可厚非,但从表面上去猜测这种行为很难找到支撑,毕竟当前核心资产(白马股)估值还是高了,所以大家对利好不敏感但对利空非常敏感,业绩稍稍偏离预期就可能引起踩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