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只是反垄断的第一只靴子

一个全新时代的大幕,正在我们面前缓缓拉开。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股市风平浪静。但是股市之外,有两件大事影响深远:第一件是周四,深圳地产圈内炒房组织“深房理”被7部门联合发表通报查处;第二件是在昨天,中国反垄断的大棒挥舞了半年,终于开出了第一张罚单——182.28亿元。

这两件事,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互联网,看似没有关联;但是如果放在中国以及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其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就不言自明了。前两天打击炒房组织“深房理”,无疑是落实“房住不炒”的最高定调,因为房价太高会压制创业、阻碍创新、压逼中小企业存活的空间,一句话,伤害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而此次处罚阿里的“二选一”操作,也是同样的逻辑。因为,如果互联网平台对用户进行“二选一”,那么与高房价的逻辑是差不多的;用户(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长期来看伤害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后劲。

对此,200多年前的欧洲老牌键盘侠恩格斯说得更明白:面对资本家,产业工人有选择被谁剥削的自由,但没有选择是否被剥削的自由。

21世纪发展到第三个十年的开头,一场疫情却被各国政府玩成了放水与“K型复苏”的剧本,富人通胀、穷人通缩,结构性分化来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此时,中国加入到反垄断的大军中来,悲观短视者会说为势所迫,而乐观与长期主义者会看到一丝曙光。

一个全新时代的大幕,正在我们面前缓缓拉开。


1

结构性通胀


现在到底有没有通胀?看CPI数据是没有,不但没有通胀,甚至还会有通缩的风险。

但是人们直观的感受就是,钱越来越不够花了。前几年很老的一个数据是90后人群平均负债规模12万。现在估计比这个要高了。

到底是人们的直观感受错了,还是通胀数据有问题?

我的答案是:结构性通胀。

按照传统定义,通胀是这样的:一碗兰州拉面去年卖10元,今年卖15元。或者说10年前一碗兰州拉卖面5元,现在卖25元。这叫通胀。

但是,现在的玩法是:一碗兰州拉面可能还是10元,但是你已经再也买不到兰州拉面了。

现在你能买到的是美团上面原价60元被划掉,打七折42元的一份的咖喱牛腩饭,里面除了饭,还有一些水果,可能还有一小口酸奶。加上配送费和包装费,马马虎虎50元。

在中国能反映出长期价格变化趋势的可能只有麦当劳了。麦当劳的巨无霸在九几年的时候登陆沿海城市已经卖到10元一个;现在大概是20多元。这是真实的通胀,因为Big Mac是全球定价的。但在中国,这个价格变化的背后,叠加加了许多东西。九几年的时候麦当劳是贵族食物,平民百姓能吃上一口,了不起了;而现在麦当劳在国内已经沦为快餐垃圾食品。

当然,你现在去香港,一碗兰州拉面就是50元。那是实实在在的通胀。当然,香港没有消费升级,香港也不吃兰州拉面。香港10年前人们吃叉烧油鸡饭,现在还是叉烧油鸡饭,10年后还是叉烧油鸡饭。

所以,对于中国而言,这就是潜藏在消费升级背后的结构性通胀。他是整个餐饮产业链的变化所造成的。而这些变化,或者叫变革的背后,是996企业们带来的。


2

人们为什么“恨”垄断?


人们为什么恨垄断?一句话:垄断是人为制造稀缺性。

当然,懂经济学的朋友知道,世上万物本来就是稀缺的,经济学的本质就是为了解决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穷无尽的矛盾。

但,什么是自然稀缺性,什么是垄断稀缺性,还是有本质不同的。

自然稀缺性,好了,太平山顶只有一个,想要在那里住一套房子,要出很高的价格;这是自然稀缺性。但是在港岛,甚至港九新界住一套房子,这就不是自然稀缺性,因为尽管港九新界是“弹丸之地”,但土地仍然是很多的,足够容纳下大几百万人。

然而,长期以来港府以及香港的地产家族通过“环保”、“气候”、“自然环境”等因素,限制人们(开发商)去开发那些土地,甚至把每年开放的土地写入法律条例,这就不是自然稀缺性了,而是人为地制造稀缺性:即垄断

对于这种问题,直接干掉那个把持着资源不让别人用的人就行了。

对于商业环节也是一样的,本来可以顺畅触达的买卖双方,由于山水阻隔难以相遇,这是自然稀缺性。然而忽然有一天有一个人站在两者之间,说,你们两想要完成交易,必须通过我,这就不是自然稀缺性,而是人为制造稀缺性,即垄断。

当然,有个tricky的地方在于,曾经山水千万重的买卖双方,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帮两边搭了一条线,说你两可以通过这条线完成交易;这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当双方都用惯了这条线之后,这个人忽然有一天说,你们只能用我的线,不可以用别人的线。这便是屠龙少年与恶龙的问题。

而对于这个问题,你只能罚牵线的这个人,而不能把他的线剪掉;否则买卖双方又要跋山涉水回到原始状态了。

所以,总结起来,人们之所以“恨”垄断,是因为垄断人为制造稀缺性,抬高价格,挤压选择空间,进而伤害经济运行的效率。


3

颠覆式创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当代经济学大师熊彼得(Schumpeter)将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特征归结为“创造性破坏”(innovative destruction,也叫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creation)。

熊彼得认为,创造性破坏是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也是经济演进的内在动力。垄断从形成到瓦解,再到新的垄断形成。这个过程就是经济螺旋式发展的规律与形式。

“新的技术、管理、组织形式等因素在旧的体制中积累,逐渐形成破坏旧的体制的力量。而每次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在旧经济的残骸中,脱胎孕育而出的便是新的东西。因而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是简单的对上一次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但是,垄断却未必能够给垄断者带来好处。事实上,垄断是经济周期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因此也必然会被打破。而打破旧的垄断的方式一定是暴力的。

只是,打破垄断的力量如果是来自经济自身的,那么则是良性的,最多是一轮经济周期;如果是来自政府的仲裁,那么也问题不大,可能会涉及到罚款以及行政指令;但如果是来自政治的甚至是民粹的,那么久值得提防了。很可能会导致动荡甚至战争。

由于垄断最终导致社会问题进而引发动荡的,在人类的历史上数见不鲜。对于何时以及如何打破垄断,只要是清醒的国家政府,一定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例如美国历史上三次反垄断,拆分标准石油、打击摩根财团、以及90年代末的微软反垄断调查,还有近期隔三差五就来一次的Google反垄断罚单,都是基于此逻辑。

举最近这一次微软反垄断为例。在全球化合作高潮的90年代末期,反垄断敲打微软,最终微软选择缴纳巨额罚金,免于拆分;但是微软的影响力与霸道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在微软的魔爪“收缩”之际,Facebook、Google、Amazon等企业美国新生代科技互联网企业获得了生存空间,纷纷高速成长,直到今天。

同样的逻辑,巨头凭借雄厚的财力收购正在崛起的新生代企业,即便是在崇尚自由市场的西方国家,也被视为极其恶劣的垄断行为而遭到惩罚。例如Facebook收购Whatsapp和Instagram。

因为一旦竞争对手被纳入巨头的体系,它将被迫接受这个巨头对他的定位,也就再也无法具备熊彼得所谓的“创造性破坏”的能力,无法推动经济结构自身的优化与改进。


4

结语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球民粹、战争、政变以及滞胀中挣扎了10年之久的全球经济,在里根和撒切尔为代表的供给侧改革下,结合东南亚国家(经济体)融入全球分工体系,迎来了一场烈火烹油的全球化繁荣。

中国抓住了那一轮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自身的现代化。

总结那一轮全球化启动的关键因素,扼制垄断(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是重要的一个逻辑。例如香港在那一轮历史机遇中果断地成立廉政公署打击腐败,否则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美国则先是铁腕加息、紧接着通过财政刺激与MMT相结合,使能源寡头和金融寡头的资产缩水,同时转移支付促进科技创新。

40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困境再次呈现;经济增长缓慢、民粹主义横行、通胀(结构性通胀)抬头、以及贫富分化加剧。在这个时刻,中国一边全力打击炒房,一边高举反垄断大棒对互联网平台公司行为进行约束,意义再明显不过:为中小企业生存营造空间,培养科技创新,支持创业。

这一轮反垄断与房价调控做好了,中国经济增长至少可以再维持几十年;否则,看看隔壁香港,倒真是2018年流行在网上的那句话:年轻人可以洗洗睡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