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新征程、新布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泰固收强债论坛,作者:张继强、芦哲 、张大为

全篇立足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摘   要

看点一:篇目设置有何重点?

对比“十三五”规划:①“十四五”开启建设现代化新征程;②新增篇目强调“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并排序靠前,点明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地位并明确国内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关键;③新增“数字中国”篇目,“数字化”取代“网络经济”成为产业导向的关键环节;④强调“深化改革”,国企、土地等改革动作可期待;⑤将“精神文明建设”上升为“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机遇;⑥将“改善生态”上升为“绿色发展”,“30·60”目标将是贯穿十四五的重要任务线索;⑦新增“平安中国”篇目,强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部署保障粮食、能源、金融等安全举措。

看点二:发展主线有何变化?

十三五规划之初,形势判断压力主要在国内,问题集中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近五年来的发展主线任务。然而近两年贸易摩擦、科技封锁、新冠危机等接踵而至,扰乱内部改革节奏,因此十四五规划起点,形势判断更强调外部风险,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内循环是重点,供给侧改革任务继续推进,更关注产业链安全性、创新性、内需适配性,同时内需重要性大大提升,预计强大国内市场将成为接下来政策和改革重点。

看点三:目标任务有何侧重?

对比“十三五”规划,“十四五”主要目标有五大变化,一是重质轻速,不预设GDP增速目标,要求“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二是将“民生福祉”放在更重要位置,突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首次设置“安全保障”约束性指标,彰显底线思维;四是剔除“**业GDP比重”目标,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五是剔除“脱贫”与“棚改”目标,旧改成为民生工程重点。

看点四:现代产业有何导向?

十四五规划中取消了**业占比提升要求,反而要求“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配套有用地、融资等倾斜举措,这一转变值得重视。制造业强国战略重点是加强上游基础产业、绿色化上游材料产业、突出中游高端设备行业。战略性新型产业GDP占比的要求至17%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GDP占比”首次纳入规划目标,重点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七大领域。

看点五:国内市场如何强大?

国内大循环为立足点,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消费。“能消费”是收入问题,《纲要》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愿消费”是供给问题,提出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领域培育高端品牌;“敢消费”是社会保障问题,提出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完善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制度,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住房方面,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发挥住房税收调节作用,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

看点六:绿色低碳如何实现?

绿色发展或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展开,根据碳源结构,降碳策略可分为三方面:首先是电力部门脱碳,主要是发展光伏和风电、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其次是非电力部门提升电气化率,以及控制高耗能行业产能产量,道路与铁路运输电气化提升潜力大,也需要关注上游去产能对工业品价格影响;最后是终端设备节能提效与负排放,环保行业存在机遇。

风险提示:上游产能压降力度超预期、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


十四五:新征程、新布局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纲要》),3月12日全文播发。从整体构架看,《纲要》共计19篇、65章、192节,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重点阐述发展环境、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是17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和举措,第三板块是规划实施保障。全篇立足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


看点一:篇目设置有何重点?


《纲要》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先可以从篇目设置变化来捕捉重点。对比“十三五”规划:①“十四五”开启建设现代化新征程,即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转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他目标也将围绕“现代化”的方向展开;②新增篇目强调“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并排序靠前,一是点明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地位、二是明确国内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关键;③新增“数字中国”篇目,“数字化”取代“网络经济”成为产业导向的关键环节;④强调“深化改革”,国企、土地等改革动作可期待;⑤将“精神文明建设”上升为“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机遇;⑥将“改善生态”上升为“绿色发展”,“30·60”目标将是贯穿十四五的重要任务线索;⑦新增“平安中国”篇目,强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部署保障粮食、能源、金融等安全举措。


看点二:发展主线有何变化?


十三五时期国内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供给侧改革成为发展主线。回顾“十三五”规划对于发展环境的判断是,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新兴经济体风险加大。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等。在此背景下,明确十三五期间发展主线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宏观、产业等政策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增加,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新的战略选择。“十四五”的发展环境判断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此背景下,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新阶段机遇和挑战的战略选择,要求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培育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相互促进。

对比而言,十三五规划之初,形势判断压力主要是在国内,问题集中在供给侧,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近五年来的发展主线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如火如荼进行,2016-2017年的工业品价格、房地产、宏观杠杆率等变量对于主线任务有着显著映射关系。然而近两年贸易摩擦、科技封锁、新冠危机等接踵而至,扰乱内部改革节奏,因此十四五规划起点,形势判断更加强调外部风险,于是中央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内循环是重点,供给侧改革任务继续推进,更关注产业链安全性、创新性、内需适配性,同时内需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在今年1月份提出“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我们预计强大国内市场将成为接下来政策和改革重点。


看点三:目标任务有何侧重?


围绕着新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新战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纲要》明确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后者包含: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国家治理效能六大方面,同时提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共五大类20个细项指标。

与“十三五”相比,“十四五”主要目标存在五大变化:

一是重质轻速,不预设GDP增速目标。《纲要》指出“各年度视情提出”GDP预期目标,首次未明确提出未来5年增长预期。我们认为一方面是考虑到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另一方面意在引导重视发展质量、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推进改革任务与经济转型留有空间余地,减少政策刺激饮鸩止渴,以短期换长远。与之相匹配,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也设定为“高于、基本同步于GDP增长”。

但是不预设增速不等于不需要增速,《纲要》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依然要求“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隐含增速目标仍有迹可循,其一,《纲要》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至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并非国际标准概念,按目前发达国家人均GDP 2万美元的最低门槛,静态隐含未来15年4.3%以上的名义复合增速,但标准动态变化,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相对增速而非绝对增速。其二,去年11月3日,**在关于《建议》说明中提及,文件起草组认为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一个目标易于实现,2019年我国人均GNI为10,410美元,世界银行现行高收入国家标准的人均GNI为12,535美元,隐含未来5年GNI达3.1%以上的名义复合增速;第二个翻番目标意味着未来15年GDP或人均收入的复合增速在4.7%以上,考虑到老龄化等问题,经济增速难免渐下台阶,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长底线可能在5%以上。

二是将“民生福祉”放在更重要位置,突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纲要》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最多(20个指标占7个),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为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指标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健康等各领域。自2019年以来,总理多次强调就业优先政策,表示财政和货币政策很大程度是围绕就业来进行。随着我国就业调查的不断完善,预计宏观调控决策中将提升调查失业率等指标的重视度。

三是首次设置“安全保障”约束性指标,彰显底线思维。十四五规划首次将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设定为约束性指标,与新设“平安中国”篇目相呼应,而产业链安全、金融安全、国防安全、公共安全等也均是安全内涵。从目标设定来看,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达6.7亿吨,自2015年以来年产量维持在6.5亿吨以上,因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5”的目标是底线思维的体现,重点是灾害防治、稳定产量;而我国能源产量在2019年仅达39.7亿吨标准煤,达到2025年“>46”的目标还需要2020~2025年均复合增速在3%以上,较过去5年增速仍需再上台阶,这主要是为了应对目前我国油气资源对外敞口过大的局面。同时,推动风光发电等清洁能源也是“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任务的交汇点。

四是剔除“**业GDP比重”目标,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下文“看点四”中详述)

五是剔除“脱贫”与“棚改”目标,旧改成为民生工程重点。脱贫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去年已如期完成,未来与脱贫任务相承接的是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棚改退出早先已有征兆,过去棚改加重了地方财政负担和隐性债务问题,货币化安置还曾推高房价带来系统性风险隐患。2019年起棚改计划大幅缩减,与之承接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旧改)成为主要民生工程和新型城镇化举措,近两年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计划改造3.9万个(实际新开工改造4.03万个),2021年计划改造5.3万个,围绕旧改的行业继续受益。


看点四:现代产业有何导向?


从“提升**业”到“稳定制造业”。产业结构导向方面,自第十个五年规划(2001年)以来,**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中央提出了**业增加值占比和**业从业人员占比提升等量化指标要求。在2011年之前,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实现了农业人口向**业快速转移,并带来后者产出占比的不断攀升,同时工业产出保持稳定。然而2011年以来,外需低迷,国内制造业从业人员和产出份额不断收缩,疫情之后,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备受重视,亟待扭转这一趋势。体现在十四五规划中取消了**业占比提升要求,反而开始要求“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配套有用地、融资等倾斜举措,这一转变值得重视。

制造业强国战略,重点是加强上游基础产业、绿色上游材料产业、突出中游高端设备行业。《纲要》针对现代化体系开篇是部署制造业强国战略,可归纳为四方面,一是加强产业基础,涉及基础零部件、软件、材料、工艺与技术;二是强化产业竞争力,包括高铁、电力设备、新能源和船舶等制造业;三是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设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四是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包括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互为关联的是,第二篇“科技创新”对应上游基础产业,重点是加大研发投入;第十一篇“绿色发展”对应上游材料产业,重点是能源转型与控制高耗能产业;第三篇第十一章,“现代化基础设施”,即新基建主要围绕中游高端设备行业。

战略性新型产业GDP占比的要求由15%提升至17%以上。一方面是延续推进十三五时期新兴产业部署,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领域谋划培育新产业。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GDP占比”首次纳入规划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的重点产业在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七大领域。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GDP占比为7.8%,到2025年实现10%的预期目标并非唾手可及,需要更多支持政策保驾护航。今年3月1日起,国内首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后续可能形成示范效应,数字产业有望在政策红利下迎来高速发展期,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


看点五:国内市场如何强大?


国内大循环为立足点,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近年来全球化出现逆潮,威胁到国内发展安全,同时我国经济体量较快提升,而外需难以匹配国内潜在产出增速,内需重要性提升,是稳定产业链、摆脱两头在外的基础。早在去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提及“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我国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去年11月在十四五规划的建议说明中提出“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我们认为,强大国内市场的关键是提升居民消费,背后是解决“能、愿、敢”问题,十四五规划也围绕这三方面有具体部署。

“能消费”主要是收入问题,包括收入不足与贫富差距。收入总量的提升更需要供给侧发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包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竞争力、要素质量等。而优化收入分配对提升整体消费倾向有较好效果,初次分配是重点,需要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再分配方面,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发挥好再分配功能还有待财政性收入破局。《纲要》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等。

“愿消费”本质上是供给问题。若国内供给不匹配需求,会产生需求外溢,而提升产品**品类质量与性价比则能起到供给创造需求的效果。我们认为供给端提升消费有六大方向:其一,我国境外消费规模全球第一,促进消费回流仍存较大空间;其二,我国是高端奢侈品市场的消费主力,但国民品牌缺位,具有发展潜力;其三,Z世代崛起,潮牌、数字经济、体验式消费迎来机遇;其四,老龄化意味着医疗养老等面对持续扩大的市场空间;其五,**消费随收入提升是趋势,**业亟待升级扩容,老中青幼均有着力点;其六,信息技术发展能催生信息消费新场景,也为线上消费营造更好环境。《纲要》提出要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产品供给和教育、医疗、养老等**供给,开展中国品牌创建活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敢消费”主要是社会保障问题。我国储蓄率远高于其它主要经济体,社会保障根基不牢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冲动较强。住房方面,我国房价收入比过高、居民杠杆率持续攀升,大城市住房问题尤为突出;教育方面,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强度尚低于高收入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亟待补充;医疗方面,居民个人医疗支付比例过高,城乡差距明显;养老方面,国家养老负担较重,二三支柱待补充。从短期视角,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对于提高社会保障效率更高,从扩基建(政府投资)向保民生(政府消费)转移。长期视角,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国家社保负担将会持续被动加重,需要提升市场在保障体系中的份额,国内商业保险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纲要》提出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完善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制度,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

住房方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提出建立住房和土地联动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发挥住房税收调节作用,支持合理自住、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上具有同等权利。

我们认为,超大国内市场构建过程存在诸多机遇,可关注围绕人口结构变化、消费升级、绿色低碳、线上经济与智能化等消费领域,包括老龄化趋势带来的医疗保健、保险、生活**需求增长;Z世代崛起带来的娱乐、电子、玩具等转型发展空间;育幼重视提高带来的K12教育需求;线上渗透率提高带来的软件研发、平台建设、大数据以及物流**发展;制度放开与低碳经济利好的新能源汽车;信息建设促进的智能穿戴、无人技术等行业;消费升级与回流相关的医美、家电、服装、旅游等行业。


看点六:绿色低碳如何实现?


绿色发展或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展开。去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去年12月,**在《巴黎协定》五周年“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细化目标,到2030年:①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②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③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④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降碳背后蕴含的是能源与产业结构转型、环保产业发展。据IEA数据,2018年我国电力热力部门碳排放占比高达51%,其次为工业(28%)、交运(10%)、建筑(4%)。基于碳源结构,“碳中和”策略主要可分为三方面:

首先是电力部门脱碳,主要是发展光伏和风电。2018年我国煤炭发电占比达66%、次优能源占比24%(水电17%/核电4%/天然气3%)、风光等优质能源发电占比9%。光伏和风电具有较大潜力。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测算,到2025年,中国发电结构中,煤炭占比预计从67%降至49%,风光发电占比从8%上升至20%;到2050年,煤炭发电占比降至6%,风光发电上升至66%。而气电、水电、核电等次优能源占比则维持在20~30%左右。《纲要》提出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20%左右。同时,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等。

其次是非电力部门提升电气化率,以及控制高耗能行业产能产量。(1)终端用能部门提升电气化率是推动脱碳的中间环节。据国网能源研究院,2019年中国终端能耗整体电气化率仅为26%,工业、建筑、交运部门分别为25%、37%、3%。道路与铁路运输电气化提升难度小、潜力大,对应着新能源汽车和高铁渗透率提升。《纲要》提出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等。

(2)工业部门偏向上游的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冶炼加工行业高耗能,由于电气化率提升有局限,且电力部门未实现脱碳清洁过程中甚至会加大碳排放,因此控制产能仍是重要举措。《纲要》提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实施 8.5 亿吨水泥熟料、4.6 亿吨焦化产能和 4000 台左右有色行业炉窑清洁生产改造,完成 5.3 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今年2月8日工信部表示,2021年将持续抓好钢铁去产能工作、研究制定去产量工作方案,实行产能产量双控政策,确保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仍需关注上游去产能对工业品价格影响。

最后是终端设备节能提效与负排放。除了从源头降低碳排放,还可通过降低设备能耗、增加吸收等尾部环节实现降碳。《纲要》提出加快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完善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推广机制。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设施与制度,对于负排放技术(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发展与环保行业都将是机遇。

风险提示:

1、上游产能压降力度超预期。降碳目标下,上游压降产能产量或造成工业品价格上涨压力。

2、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改革推进需要在平衡发展环境中,外部冲击可能影响改革节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