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一号文件除了炒热点,还有什么机会?

投资热点,还是炒作陷阱?

每年的春节前后,都有不少蹭热点蹭概念的机会,比如雷打不动的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固定会在每年的1—2月发布,因此形成了一种炒作传统,每年到这个时间点都会按例走一回流程。

该赚钱的赚钱,该被套的被套。

但长期的投资逻辑一直都有。


1、一号文件讲了什么?


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农村、农业给出战略指导。

该文件的内容很多,并且大部分属于是旧事重提,市场早有预期。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分析,总结下来新文件重要的就两点:农业现代化、农村建设。

尤其是种业这一块,历史以来全部18个一号文件中首次将其以二级标题单列一条,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该政策的核心还是在于粮食安全问题,对应的概念有以下几个:

第一,转基因种业。文件中提到“加快农业生物育种”,近两年这个提法很是频繁,今年1月份农业农村部要搞好“种业创新”,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攻关。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粮食对进口依赖度还比较高,主要原因在于粮食产量和品质较低,而种子又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和芯片产业比较类似,目前国内的种子产业相对比较落后,在分子育种、遗传育种、生物育种等领域和头部国家有几十年的差距。所以种子的战略地位近年来越来越高。

A股中的相关公司有大北农、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等。其中,大北农、隆平高科的基因育种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畜禽育种。这两年因为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影响,生猪的价格一路飙涨,至今仍在高位徘徊。而这其中暴露出来的一大问题是,生猪产量占全球一半的猪肉大国,种猪却重度依赖进口,当前国内98%的猪都是进口猪配种出来的。而在国际局势愈发不稳定的情况下,一旦像芯片一样被“卡脖子”,影响会非常大。

这方面,A股中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公司。新希望,目前已开始开展生猪育种工作;金新农,在种猪遗传育种处于行业前列;鹏都农牧(大康农业),羊业生物育种;立华股份,自主研发黄羽鸡育种技术……

此外,粮食贸易、农资、农垦种植等概念也有涉及。

而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比较有看头的是“全面促进农村消费”,这是往年文件没有提到过的。

经验之谈,一说到农村消费,第一反应一定是家电、汽车下乡,前者2007年实施,后者2019年开始,构成了农村的消费主力。

不过都是老生常谈了,该发掘的投资机会也都挖的差不多了,但今年这个提法里面有个新利好——农村物流。

农村电子商务在国内提了很多年,政策也有不少的配套,而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尤其是去年带货直播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关注。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不过,由于农村城镇的住地分散和交通条件不佳,物流的成本较高,快递公司又以私企为主,所以这部分业务的发展始终缓慢。放长远看,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产业空间会有不错的想象力。


2、投资热点,还是炒作陷阱?


从2004年开始至今,每年的一号文件基本上都是以“三农”为主题。

加上这两年国家也在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资金炒农村农业概念,基本上成了老传统。

上述的一些相关标的,今日都有不错的上涨。

截止目前,农业种植板块神农科技涨停,丰乐种业涨停,海南橡胶涨7%。

乡村振兴板块集体大涨,农资概念一拖股份、中环装备、智慧农业拉升涨停。

畜禽育种板块,新希望一度逼近涨停,华英农业涨8%,圣农发展涨7%。

政策性的热点多为短期炒作,持续性不会很强,走的是快涨快跌的路子。往往先是资金提前埋伏,先涨为敬,政策宣布当日利好出尽开始阴跌的例子并不少见。

以大北农为例,具备转基因概念的农业股,理论上本应在今日强势拉一个涨停板,但早盘竞价其涨幅从10个点一路向下,差点儿翻绿,随后跟着大盘回暖,上涨压力较大。而就在此之前的两天,大北农放量上涨超过17%。

典型的利好出尽。从实时资金流入来看,今日大北农超大单和大单资金净流出2.83亿元,却有2.77亿的小单净流入。

这样看,散户高位接盘的可能性挺大的。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特殊行情除外,历年一号文件发布前的7个交易日,农业板块都有较好的上涨走势,后几天涨跌则不一定。

还是以大北农为例,2017年2月6日颁布一号文件。

2018年,文件发布日期为2月4日。股票走势处于下跌浪,只在当天和前一天涨了,而后继续下跌。

2019年,文件于2月19日发布,股价7个交易日前开始走强。

2020年疫情属于是意外因素,整个市场节奏都被打乱,不具备代表性,不做说明。

总的来看,例行文件的涨势难以持久,如今利好兑现再跟风进场的话,被套的可能性较大。


3、农业农村的长期投资逻辑


抛开短期资金面的影响不谈,农业农村这一块具备长期的投资逻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农业发展也是一种“基建”。以前中国将“铁公基”作为战略性投资去处,金融危机搞基建,经济放缓也搞基建,有时候即便当这些基建设施投入的效益因为过度饱和有效性为负时,为了保增长保就业等也在所不惜。

正如凯恩斯所说,在穷人没有货币的情况下,必要时哪怕雇佣穷人毫无意义的挖地给他们发工资也好,才能维持经济的运转。

不好的消息是,自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

同时,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资也在放慢,传统基建的投资边际效益正逐渐下降。

换句话说,中国需要新的替代物。

新农村建设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要在今后15年的时间里大刀阔斧地推广实施乡村现代化,至少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200万亿元以上的天量市场。

只是像早年的高速公路一样,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短期内却看不到回报。这其中沉淀了天量的资金,但缺少对应的开发,只有一些诸如旅游、农村电商等的散点式应用。就像找到了一处宝藏,却没有拿到打开箱子的钥匙。

这些是历史趋势,可离我们投资者太远了。

当前,我们能抓在手里的机会是农业。

主要逻辑线有两条:

第一,抗通胀。粮食作为刚需,既是抗风险资产也是抗通胀的全球性资产。

进入2021年,疫情期间大肆放水的后遗症逐渐显现,全球通胀的迹象愈发明显。据美国智库国际金融研究所,2020年全球债务增加24万亿美元,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81万亿美元,达到世界生产总值的355%。

第二,内循环。受国际贸易环境和政治因素影响,去年中国提出了要搞好内循环,争取自给自足。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生民之本。

我国的粮食生产具备相当的压力,除了三大作物之外,需要依靠大量的进口才能维持日常消耗。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4亿吨,约占我国年消耗量的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的粮食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效率却并不高,在生物育种等的技术上整体上是落后的,比如我国大豆、玉米两类农作物的单产水平只有美国的60%不到。这也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

投资的最佳逻辑是买未来趋势,看懂大方向,是最重要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