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好看,股价未必好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少数派投资,作者:张逸宸

防守能取得较好的稳定收益,而进攻往往承载着过多无法实现的梦想。

不知不觉,春节就这样过去了,也许是因为国内疫情日渐稳定,也许是因为今年的春节档格外火爆,我的整个假日都被电影承包了,几乎天一部电影。

春节档最热门的三部电影当属万达电影出品的《唐人街探案3》,北京文化出品的《你好,李焕英》,以及华策影视出品的《刺杀小说家》。

截至2021年2月21日的猫眼数据,这三部电影的票房分别为36.44亿,36.07亿和6.52亿,合计占整体春节票房的80%以上,成绩远超往年同档期票房,同时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那么如此亮眼的票房成绩是否会推高上市电影公司的股价呢?影视股的票房埋伏策略真的有效吗?

通过对比票房最高的两部电影《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所在的电影公司万达电影和北京文化的股价变化图,我们发现北京文化从春节前到春节后的股价涨幅明显,而万达电影则跌幅明显。

两部票房相当的电影,出品公司的股价变化却是相反的,因此,单从股价变化图我们并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而股价变化背后的逻辑尤为重要。

对于这两部电影,在上映之前,人们对唐人街探案的预期明显高于《你好,李焕英》。

其一是因为这部电影本该在2020年的春节上映,但因为疫情突发延迟了将近1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人们对电影的期待值已经到达一个顶点;

其二,唐人街探案的前两部有非常好的口碑,为票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全新的片子,并且导演贾玲算是第一次执导电影。虽然她是一个成功的喜剧演员,但大家并不清楚她作为一名导演是否合格,期待值自然也就没那么高。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什么万达电影的股价在唐人街上映前两周有明显涨幅,而北京文化的股价在你好李焕英上映前并无太大变动。

有趣的是,在节后开盘的两天交易日,这两家公司的股价发生了完全相反的走势变化,北京文化公司连续两天涨停,而万达电影的股价却一跌再跌。通过分析这两部电影上映后的表现情况,我们发现《你好,李焕英》收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票房增速很快,可以说是票房评分双丰收,而期待值较高的《唐人街探案3》不管是口碑还是豆瓣评分都远远低于李焕英,甚至跌破6分。虽然票房总额与李焕英不相上下,但增速明显落后李焕英。

由此可见,票房的多少不一定能影响电影公司的股价,但票房的增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影响股价的变化。

当然这个结论是建立于这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电影票房的基础上,对于其他主营业务平均且广泛的影视公司,这条很明显就不完全适用了,会有更多复杂的影响因素。

如今国内的电影行业成长速度很快,影视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值得期待的。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电影行业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上游制作,中游发行和下游放映,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下游影院的票房收入。

在这三个环节中我认为上游制作是最重要的环节。

电影行业的上游制片环节主要包括剧本开发、立项、电影生产构成,选择一个好的剧本并高质量的完成它往往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就像这次春节档的这两部电影,唐人街探案3的发行宣传力度和排片数在一开始明显高于另一部李焕英,但由于李焕英在影片制作内容上更有深度,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票房结果也大大超出了预期。

当然,不是说其他环节就不重要了,每个环节的成功与否都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影响。电影发行包括传统发行和互联网发行两种形式,并且这个环节与上下游产业链的联系尤为密切。

所以,发行方在与上下游的沟通上也就显得很重要了,传统发行包括组织各大院线及影院参与试片、获取院线及影院关于影片及档期的认可,同时协同制作方与院线洽谈分账比例、最低放映场次、票价等具体内容,并协调将影片的数字拷贝传输至确定放映安排的影院,并为所涉及的播放机器提供密钥。这需要依靠发行人与与各地影院的长期业务合作关系。

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公司拥有大量高粘性流量,因此在电影发行上也逐步站稳脚跟。整体行业格局尚未成型,国内传统电影发行企业多且各具优势,龙头集中性不强。互联网发行则因为其超强的数据整合平台优势后来者居上。

最后一个环节-下游放映同样也很重要,毕竟再好的电影,再火热的宣传,如果没有排片量,票房结果一定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影院放映通常有两种:资产联结,影院由院线直接投资兴建,有从属关系;和签约加盟,影院只是通过签订合约协议加入院线,两者无从属关系。由于中国院线有牌照准入壁垒,因此国内院线数量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所以相比电影制片,院线放映拥有更稳定的经营现金流和业务水平。

总体来说,在电影行业,拥有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拥有更稳定的盈利能力,但影视行业的投资风险也是巨大的,影视股的埋伏策略并不总是有效的。毕竟现在中国影视行业发展并未成熟,市场反映出的和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对等,就像之前《叶问3》的票房造假事件,很多时候都是资本方的自我炒作。

一部电影从制作到发行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一部电影上映后的口碑,我们在电影上映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是很难预测准确的。投资成本更多并不意味着投资结果越好,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要预测未来这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已经很难,更别说要预测一家影视公司是否能持续出品好的电影。

比如之前预期值很高的《上海堡垒》,结果却票房惨淡,出品方即使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上大获全胜也并不能为它延续这份成功。

就像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这部书中写到的:

“防守能取得较好的稳定收益,而进攻往往承载着过多无法实现的梦想。防御型投资听起来很高深,不过我可以将它简化为:敬畏投资!担心损失的可能性。担心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担心自己虽能做出高质量的决策,但仍会遭受厄运和突发事件的打击。”

就像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各个行业尤其电影行业的重大打击,就像《唐人街3》和《上海堡垒》上映后远不及预期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损失可能性都在投资前考虑进去,也许我们的收益率不会很明显,但我们被完全踢出局的风险也会比别人小很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