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探索“全面放开生育”,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口政策40年来最大的变局

A股节后开市第二日,市场一度在“抱团瓦解”的恐慌冲击下延续暴跌。但在其中有一个板块却强势崛起,成为拉动午后市场资金情绪的先锋队之一。

截止收盘,A股二胎概念股有近10只涨停,其中有好几只个股近日涨幅明显,涨超5%的也不在少数。开母婴商品连锁的爱婴室更是一扫此前跌跌不休的惨淡,直接一字板,现已三日两板,强势得不行。

在港股,入选了格隆汇2021年“下注中国”十大核心潜力资产名单的锦欣生殖(1951.HK)午后快速拉升,收涨13%,再创历史新高。

二胎概念的火爆,源于近期关于卫健委答复东北地区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的消息刺激,今天这个消息终于在市场全面发酵。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这不仅事关母婴行业领域的未来,它更是中国人口政策迎来近40年来大变局的重磅信号。


1

东北探索只是序幕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表示,已就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作出重要答复:东北地区“可以探索”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

东北地区从1990年代开始人口出生率连年下滑,加上持续的劳动人口外流,2013年就开始进入净流出状态,成为中国人口形势最严峻的地区,最终导致了东北地产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近几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一直处于全国垫底水平。

在鼓励生育方面,东北地区是比较早就开始推行了,但生育意愿不高,究其原因,经济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经济负担、婴幼儿照护和女性职业发展等方面。

正如卫健委的答复所述,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比如: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

而东北地区人口存在的问题,也是其他地区在未来可能同样面临的问题,所以对东北放开全面生育限制的探索,意义重大深远。

这很可能是进行全国性推行的预演。


2

人口增长为什么重要


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人是社会发展最底层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都是为了人。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是因为人类创造的财富、资源、科技,远多于自身的消耗,人类的文明也因此得以不断积累。现代社会即便一个最普通的工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也要远远大于他消耗的。所以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所迸发的创造力就越大。

1978年改革开放到如今的短短40年间,就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的全球财富是绝大多数国家100年都望尘莫及。这背后就是依靠庞大且年轻的劳动力资源红利,以及基于此衍生出的无比庞大的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不是像北欧那样被高社会福利拖累,人口自然是越多越好。

当然,这其中要区分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人口。

像非洲、印度,人多但没太大用处。中国则不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广大的人口极大部分的转化为了工业人口,参与了一轮又一轮的工业制造和产业升级,这时候人多才是优势而不是拖累。

如果把中国人口出生年龄往后推20年,假定其已经成为劳动力,再与同期GDP增速对比,二者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这就说明,至少在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可以推动经济上行的。

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增长带来的不单是劳动力,还有科技创造力,和进步的生产力,以及由人口本身产生的消费力,最终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生态闭环,而不是原地打转。

法国社会学家孔德说,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命运。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俄罗斯的命运和前景取决于人口,日本时任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视为国难。

印度之所以被国际公认会有巨大发展潜力,最根本的其巨大的人口规模和非常年轻的人口结构。

但当下的中国已经逐渐有了日本式的人口老龄化迹象,但我们的经济水平还不足以实现“去工业化”,而失去了人口红利,大概也就会失去中国赖以生存和崛起的工业化制造能力,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凭借高端制造吃技术饭的时候,打击将会是致命的。

再直白一点,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没有了新的年轻人,等我们老了谁来负担我们的养老保险支出?有人说,靠政府出钱,但北欧已经是摆在面前的例子了,德国现在的催育政策已经到了生一个小孩最高会有50万的政策补贴。

实现我国人口稳健增长,时不我待。


3

新变局,新机遇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全球大部分主要国家都在面临老年化及人口增速放缓的问题。

我国在第三轮婴儿潮以来平均增长率就持续走低,2014年开始逐步放开生育政策却未能产生第四次婴儿潮。

2016年,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当年登记新出生人口达到1786.0万人成为近30年来的峰值。但此后政策效应明显消退,新增人口又开始快速下行。当前我国生育率明显低于1.67的发达国家水平。

现在许多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生得起、养不起”。这其中住房、教育、养老负担、医疗、机会成本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比如大家诟病的住房问题,2004-2017年,随着中国房地产进入飙涨趋势,国人的房贷收入比也从17%也猛增至44%,有些普通家庭甚至连6个钱包都用上了只为凑够一个首付。

养老方面,现在的80、90后家庭的“四二一”结构普遍,一对夫妻上面至少有4个老人需要赡养,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尚且不易,再生二胎或三胎,生活压力更大。现在00后又多是的一胎,等他们进入婚育年龄,有些家庭甚至会面临“八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养老压力更沉重。

更别说教育和医疗成本等一直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正处于第三波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一旦错过这个时期,未来再想提升出生人口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在鼓励生育方面,国外多数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已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经验参考。

比如海外发达国家鼓励生育政策体系包括立法保障休假、经济补贴、托幼服务、女性就业支持等四个方面。

对国内而言,国情不同,但在碰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上差不多。除了政策上的放开,更重要的是促使生育意愿的提升。

上述所提到的几座大山是造成现在适龄年轻人生育意愿下滑的关键问题,作为顶层战略设计必然会考虑到这些方面。

如果目标方向大概率已定,那么一定是会想办法出手解决这些首当其冲的问题,去构建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公平有效的生育成本分担机制。

对于投资而言,放开全面生育限制,会对一些涉及民基础生行业领域产生颠覆性冲击影响,比如地产和教育。

构建房住不炒,每个人都住有所居的住房导向制度,意味着持续高增长的房价时代结束,除了需求旺盛的核心地区的住房和商业物业,一般的地产行业投资逻辑从此被打破。

更惠民化的公共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在线教育也将会更大力度普及,学费高昂的私人幼儿园与课外培训的好日子不会太长。

也会有一些行业会享受更确定的时代红利,比如在未来老人和小孩会越来越多,养老和医疗健康及生育产业会有更多的大机遇。

养老产业是此前大家一致预期得到的,相对来说,在不久的将来全面放开生育带来的母婴产业反而是存在很大的预期差。比如在近两年跌残的奶粉辅食、玩具、童装、尿裤湿巾、以及育儿知识等产业都会将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所以格隆汇把辅助生殖行业的龙头锦欣生殖列入2021年“十大核心潜力资产”不是没有道理的。


4

结语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人口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兴衰,而目前我国人口危机这个灰犀牛渐行渐近是个不争的事实,维持人口稳健正增长是当务之急。

现在东北探索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只是开了一个口子,全国全面放开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了。

做投资,根本上是在赌国运,往国家引领的方向去走,一定不会吃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