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东:“震”后加仓港股,风格聚焦盈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张忆东策略世界,作者: 张忆东

“空”中加油复苏行情,“震”后上车港股牛市。


投资要点


观点回顾:2020年9月至今我们率先并持续强调港股牛市,《做多中国,港股牛市》成为业内旗帜。但是,港股牛市也会有震荡。2021年1月20日,北水汹涌南下,恒指年内首次突破3万点,市场情绪亢奋,当天我们发布报告《大风起兮,港股稳行才能致远》提醒“始终不要忘记:港股市场是习惯于使用衍生交易、方便做空的。要警惕后续会受美元短期反弹和美股震荡的影响

一、美股围绕GME类股的多空博弈引发美股流动性冲击,殃及港股震荡

1.1、GME多空对决始末。GameStop是美国最大的游戏销售公司,截至2020年三季报,公司已连续3年净亏损,是2020年美股做空股最多的股票。2021年1月11日公司宣布向电商转型,对基本面改善的期待催化股价上涨。华尔街知名机构“过度”做空GME,引发互联网散户社群利用期权等工具与做空机构对决,一度导致百亿美金的对冲基金面临破产压力,引发美股大调整。

1.2、此番多空博弈背后反映的是“大放水”后遗症和华尔街的过度贪婪,预示2021年复苏趋势下全球股市将有更多波动。2020年欧美政策大放水而经济大衰退,对冲基金把加杠杆做多以及做空的配对交易做到极致,甚至出现GME空头头寸占流通股本比例超过140%的极端情形。同时,“直升机撒钱”式补贴和美股繁荣导致散户大量进入股市,买入与股票挂钩的看涨期权来加杠杆

二、这一次流动性冲击绝非2020年3月重演,或可参考2018年2月式调整

2.1、美股这次震荡不可能重演2020年3月式的流动性危机。1)这一次只是美股市场内部博弈性风险的释放,不改变欧美经济复苏和海外宏观流动性宽松的大趋势更关键的是,美联储拥有此前所没有的救急机制和无限QE等手段。2)华尔街机构联手“令人颠覆信仰式”自救,吃相极难看,虽然大型对冲基金破产的风险降低,但是引发了商业伦理和法律问题,短期股市震荡仍余波未消。周四各交易平台擅自限制GME等股票交易,做空机构趁机平仓。

2.2、本次震荡以及年内还会有的震荡,可参考2018年2月股灾——做空VIX策略的失败引发踩踏。2018年2月调整的外部诱因是通胀预期上升,投资者习惯了低波动的市场、热衷做空VIX的交易策略,VIX的突然大涨引发VIX空头出逃,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让全球算法交易触发大量卖出,导致全球股市上演了类似2015年A股“去杠杆式”踩踏。

三、短期震荡不改变港股牛市趋势,立足基本面的专业投资才是赢家之道

受美股短期波动以及内地流动性春节前偏紧的影响,港股短期如期震荡调整,但是,中期的基本面、资金面和风险偏好,依然支持2021年港股指数牛市

3.1、基本面:短期经济复苏、利润反转;长期看多中国新经济朱格拉周期。港股基本面上已发生脱胎换骨的质变,聚集了中国新经济领域的核心资产;传统核心资产是全球的估值洼地,在欧美复苏的背景下,全球投资风格有利于盈利驱动和价值股重估。所以2021年港股行情是价值重估和新经济成长双轮驱动。

3.2、资金面:2021年海外仍然宽松,中国“有点刹车”但没系统性风险;大趋势更重要,港股和A股都受益于中国老百姓增持股票以及外资增持中国资产。1)2021年海外流动性持续宽松;2)2021年美元有阶段性反弹但贬值仍是大趋势,全球资金增持中国权益资产的趋势将强化,尤其利好性价比更高的港股;3)互联互通机制深化,港股成为中国社会财富增持核心资产的核心渠道。

3.3、风险偏好:海内外资金对港股的配置吸引力将明显改善。首先,2021年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减弱,中美关系不会比2020年更差。其次,新股热潮提升投资者信心,特别是优质中概股、新经济独角兽在港股上市。

四、投资策略:“空”中加油复苏行情,“震”后上车港股牛市

展望:近期股市的震荡,有望在2月上旬平息,建议逢低加码配置港股。考虑到美国疫苗接种超预期,后续全球股市投资风格主线聚焦盈利驱动

1、中国制造业深入掘金,A股、港股都有好公司,欧美复苏以及中国“十四五规划”将是中短期机遇。1)欧美复苏有利于半导体、消费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家具家居、化工、工业金属等行业高景气。2)中国十四五规划及“新基建”实施,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崛起,长期看好新能源车、半导体、新能源、军工、高端制造、工业互联网等。

2、深度价值股的战术性重仓良机已至,将随着基本面改善而“放礼花”式“戴维斯双击”。优选增持港股中的传统行业核心资产,后续疫苗普及和欧美复苏,将驱动港股的能源、有色、金融地产等超预期价值重估,特别是中海油、三大运营商等“特朗普红包股”有望参考GME式逼空大行情

3、战略性看多中国新经济的核心资产,精选互联网、大消费服务(物业、品牌消费、教育、潮玩、博彩等)、医药等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宽松不达预期;大国博弈风险


报告正文


观点回顾:2020年9月至今我们率先并持续强调港股牛市,《做多中国,港股牛市》成为业内旗帜。但是,港股牛市也会有震荡。2021年1月20日,北水汹涌南下,恒指年内首次突破3万点,市场情绪亢奋,当天我们发布报告《大风起兮,港股稳行才能致远》提醒“始终不要忘记:港股市场是习惯于使用衍生交易、方便做空的。就算是长期好标的,如果短期涨得太急,也容易被做空。要警惕后续会受美元短期反弹和美股震荡的影响”。


1、美股围绕GME类股的多空博弈引发美股流动性冲击,殃及港股震荡


1.1GME多空对决始末

GameStop(GME)是美国最大的游戏销售公司,截至2020年三季报,公司已连续3年净亏损,是2020年美股做空股最多的股票。彭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GME的空头头寸为其流通股本的144.3%。过度的做空本身就为现在的困局埋下了隐患。

基本面改善的期待是股价的催化剂。前宠物电商Chewy的创始人Ryan Cohen在2020年大量购入GME的股票,并在2021年1月11日被任命为GME公司董事,公司宣布将在未来的12-18个月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向电商转型。GME股价从20美元一路上涨至15日的36美元。

华尔街知名机构“过度”做空GME,引发互联网散户社群利用期权等工具与做空机构对决。1月19日,香橼创始人Andrew Left公开表明看空GME,认为其股票仅值20美元。Wallstreetbets(简称WSB)为首的用户开始集结Raddit等论坛散户抱团逼空,同时买入大量股票和看涨期权,双管齐下,一路推高股价。1月21日,GME股价已升至43美元。1月22日,香橼公开“认输”,以家庭受到恐吓为由宣告退出。但机构的做空与散户的做多仍在继续,1月25日,持有大量GME空仓的Melvin Capital释放出求救信号,对冲基金Citadel和Point72宣布向其注资27.5亿美元。到1月27日,空头平仓的压力和蜂拥而至的多头令股价一度飙升至482美元。

多空对决一度导致百亿美金的对冲基金面临破产压力,引发美股大调整。市场开始担忧Melvin Capital以及与之有相似行为的机构,需要减持多头头寸来补足保证,从而引发连锁反应。标普500指数当日下跌了2.7%。白宫称耶伦及拜登经济团队正关注GameStop相关市场活动。美国证监会也积极监控期权和股票市场的波动。

1.2此番多空博弈背后反映的是“大放水”后遗症和华尔街的过度贪婪,预示2021年复苏趋势下全球股市将有更多波动

围绕GME的博弈背后,反映的是华尔街的过度贪婪和大放水的后遗症。2021年复苏趋势下全球股市将有更多波动

2020年欧美政策大放水而经济大衰退之下,对冲基金把加杠杆做多以及做空的配对交易做到极致。这才导致了GME这种空头头寸占流通股本比例超过140%的极端情形。当基本面出现变化时,对冲基金的疯狂操作自然会遭遇狙击。当对冲基金被迫平仓或大量回补保证金的时候,它们甚至需要通过卖出所持有的股票多头头寸获得流动性,而往往多头头寸也是加了杠杆的,因此持有的多头股票价格大幅下跌。

“直升机撒钱”式补贴和美股繁荣,导致散户大量进入股市,甚至不断买入与股票挂钩的看涨期权来加杠杆,这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随着股价的上涨,卖出看涨期权的做市商为了减少未来履行卖出股票义务时的损失,会主动买入股票进行风险对冲。这一行为使得该股票价格循环上涨。当前美股看涨期权成交量处于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较2019年之前上升了1倍有余。截至1月22日,美股看涨期权成交量达到167.8万张。一旦股市下跌带动期权价格下跌,此时做市商为了降低对冲头寸卖出多头股票,多头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又将形成一个循环。

监管出手,因博弈导致的流动性偏紧问题或将有所缓解。“GME事件”已经引发了美国白宫和交易所的关注:

  • 1月27日,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Psaki称,美国财长耶伦和拜登的经济团队正在密切关注GameStop和其他股票遭大量做空公司的活动。

  • 纳斯达克交易所公司CEOAdena Friedman称:“我们会监控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如果我们发现言论与股票的异常表现相关,就会暂停股票交易。如果我们确实认为存在股票操纵行为,我们将与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和美国证交会展开调查。”

1月28日,美国在线券商——“散户大本营”Robinhood、InteractiveBrokers已经采取措施限制Gamestop等股票及期权的交易,交易平台只允许进行平仓交易,不支持买入交易。这样看来,散户将不能继续推动GME等股价的继续上涨,大空头有望实现顺利平仓,美股因为博弈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将有所缓解。


2、这一次流动性冲击绝非2020年3月重演,或可参考2018年2月式调整


2.1、美股这次震荡不可能重演2020年3月式的流动性危机

2020年3月疫情全球传播、油价暴跌等多重因素触发流动性危机,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同跌,“现金为王”成为最后的信仰。短短一个月(2月19日至3月23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暴跌53.2%,泛欧斯托克50指数下跌35.2%,标普500大跌33.6%;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1.56%大幅下降至0.76%,黄金下跌3.0%。3月23日,美元指数因为流动性紧张之下,大量资金回流一度冲高至103点的高位。

外因是次要因素,内因是美国股市“短期估值偏高+交易拥挤、杠杠产品+基本面下行”。而联储受制于《多德一弗兰克法案》和沃尔克规则等美国监管政策导致一开始的救助政策效果有限。美联储向商业银行体系投放的 QE流动性很难及时、 囚徒困境。

这一次的流动性冲击绝不会重演2020年3月的版本。当前的基本面、流动性环境与2020年3月截然不同,更关键的是,美联储拥有此前所没有的救急机制和无限QE等手段。

  • 首先,这一次只是美股市场内部博弈性风险的释放,不改变欧美经济复苏和海外宏观流动性宽松的大趋势。这次美股调整只是对冲基金为他们的贪婪付出代价,部分基金平仓或者主动降杠杆,对市场流动性阶段性造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冲击而已。当前的基本面、流动性环境与2020年3月截然不同。

  • 其次,经历2020年的危机之后,美联储有充足的工具箱可以动用,足以阻止流动性危机的进一步蔓延。美国和全球主要央行进行的货币互换安排,可以阻止流动性风险从美股市场向离岸美元的传导,所以更多是影响风险偏好。

  • 第三,华尔街机构联手“令人颠覆信仰式”自救,吃相极难看,虽然大型对冲基金破产的风险降低,但是引发了商业伦理和法律问题,股市短期震荡也余波未消。周四各交易平台擅自限制GME等股票交易,只准平仓不准买入,令某些做空机构趁机平仓、死里逃生。但GME空仓仍高,战斗仍没结束。

2.2本次震荡以及年内还会有的震荡,可参考2018年2月股灾——做空VIX策略的失败引发踩踏

2018年2月美股也经历了一次小型的流动性冲击。外部诱因是通胀预期上升,引发美股大跌。而投资者习惯了低波动的市场、热衷做空VIX的交易策略,VIX的突然大涨引发了VIX空头出逃,推倒了多米诺骨牌,VIX进一步上升,让全球算法交易的基金触发大量卖出,最终导致全球股市上演了类似2015年A股“去杠杆式”踩踏,引发超预期的大调整。标普500指数从2018年1月26日高点到2月9日低点下跌了11.8%。


3、短期震荡不改变港股牛市趋势,立足基本面的专业投资才是赢家之道


受美股短期波动以及内地流动性春节前偏紧的影响,港股短期如期震荡调整,但是,中期的基本面、资金面和风险偏好,依然支持2021年港股指数牛市。从港股市场外地投资者交易(按来源地)的分布来看,虽然2018 年度中国内地投资者交易已经超越欧美而排名第一,占外地投资者交易的28%及市场总成交金额的12%,但是,港股市场依然有超过70%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其中,美国23%、英国17%、欧洲10%。以2018年2月股灾为例,美国标普500指数从2018年1月26日至2018年2月9日收盘下跌了8.8%,而恒生指数、恒生国指受拖累分别下跌11% 和13.3%。因而短期来看,港股或受美股拖累下跌,但中期恰是布局港股的“黄金坑”。

3.1基本面:短期经济复苏、利润反转;长期看多中国新经济朱格拉周期

3.1.1、港股基本面上已发生脱胎换骨的质变,聚集了中国新经济领域的核心资产

2018年以来,随着港股迎接中概股回归、接纳新经济,港股的行业市值结构显著优化,已初步实现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主导的转型。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9年1季度末18.6%上升至2020年11月41%,居于首位;可选消费+必需消费占比24%;医疗保健均占比7%;而金融占比从2019年1季度末37.1 %降至2020年11月13.6%。2021年随着《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生效,中概股回归浪潮将继续,以及在新兴朱格拉周期之下,受益于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港股新经济公司的力量将继续壮大。

  • 在新型朱格拉周期方兴未艾之下,港股将继续受益于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如TMT、新消费(教育、物业、品牌消费等)、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业等。港股2021年有望陆续迎来类似字节跳动、滴滴出行、快手等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独角兽。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通过生效,将加速中概股回归浪潮,港股得益于“一国两制、贯通中西”的优势,将率先受益于中概股回归:1)上市流程和市场环境与美股市场更相似;2)在外资行业准入、汇兑等方面更为宽松灵活;3)有利于企业后续对接国际市场。

3.1.2港股传统核心资产是全球的估值洼地,在欧美复苏的背景下,全球投资风格有利于盈利驱动和价值股重估

首先,2021年,欧美经济迎来“厚积薄发”的小惊喜,欧美经济将有望与中国经济复苏共振。

  • 2021年欧美经济复苏,主要得益于超常规刺激政策的累计效应,叠加疫苗的问世以及疫情防控能力的提升。美国第一轮救助推升了美国储蓄率(个人可支配收入及存款占可支配收入比)在2季度末高达创纪录的35%左右,之后,储蓄持续转化为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复苏。2020年12月,美国第二轮9000亿财政刺激法案出台,使得消费复苏预期进一步强化。

  • 欧美库存已在历史低位,2021年有望出现主动补库存驱动的复苏,甚至可能阶段性出现通胀预期。美国消费复苏领先于生产,导致美国的库存处于历史极低水平,仅高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欧洲也在快速去库存,库存周期略滞后于美国。

其次,2021年中国经济将延续复苏之势,而此轮复苏的亮点在于出口竞争力超预期和先进制造业开启新周期

  • 在海外疫情仍有反复,疫苗大规模应用仍需时日,海外生产能力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将继续保持较强竞争力。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形成挑战,中国凭借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强化了在全球供应体系中的优势。2020年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飙升至历史高位,最新数据高达13.9%。

  • 制造业投资成为投资三驾马车亮点,新的上升周期开启。“十四五”期间的开局之年,新发展格局为先进制造业龙头提供战略机遇期。

第三,中期,中国库存周期向上,优质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有望持续反转。中国新一轮主动补库存周期已经启动,我们预计将延续一年左右,优质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有望持续反转。PPI同比增速在2020年5月见到了2017年以来的下行周期的底部,带动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增速在7月见底,PPI和存货双双向上确认了新一轮主动补库存周期启动。

库存周期对传统行业企业利润的影响非常大。主动补库存周期意味着量价双升,带动利润上行。由于内资传统行业占比大,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的利润走势与中国库存周期相关性很强。2020年上半年恒生指数EPS同比降42%、恒生国企指数EPS同比降26%,2020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将逐季向上。

最后,港股传统核心资产是全球估值洼地,在欧美复苏背景下,全球投资风格有利于盈利驱动和价值股重估。2020年全球成长股和价值股估值鸿沟反映的是长期低利率和经济增长疲弱的预期。美国大选结束,美国新一轮经济刺激和新冠疫苗问世将驱动欧美经济复苏,与中国共振带动全球股市价值重估而这利好目前价值股占比大的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等相关类型指数。

3.2、资金面:2021年海外仍然宽松,中国“有点刹车”但没系统性风险;大趋势更重要,港股和A股都受益于中国老百姓增持股票以及外资增持中国资产

3.2.1港股受益于海外流动性持续宽松 

2021年海外货币政策将需要配合扩张的财政政策,海外流动性环境仍将保持宽松,至少很难主动收紧。当前发达国家的实质性通胀风险不大,甚至还有通缩压力,所以,通过债台高筑、货币宽松来缓解社会深层次矛盾,温水煮青蛙、饮鸩止渴的路似乎还能延续。否则,一旦主动刺破货币幻觉,很容易重演金融危机。伴随着复苏、伴随着阶段性的通胀预期的抬头,有可能2021年会出现阶段性的利率反弹,但是,总体来说,海外存量的流动性依然是异常的宽松。海外面临着高估值股票、负利率债券的“资产荒”时代,港股会受益全球资金的再配置。

3.2.2、美元有阶段性反弹但贬值仍是大趋势,全球资金增持中国权益资产的趋势将强化,尤其利好性价比更高的港股

美元有阶段性反弹但贬值仍是大趋势,全球资金再配置。

  • 弱势美元政策就中期而言是大势所趋。美国未来数年大概率会选择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有望进一步高企,进一步财政赤字货币化。

  • 节奏上看,此轮美元贬值会更加渐进、可控,更注重国际协调。一方面,毕竟欧洲、日本、英国等主要经济体也是债台高筑,经济竞争力甚至可能还不如美国。另一方面,民主党执政之后将抛弃特朗普打击盟友的行为,强调国际合作。

  • 根据历史经验,美元走弱,资金流向新兴市场,有利于新兴市场优质资产的价值重估。当美元步入中期走弱的趋势之后,往往有以下规律: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弱时,新兴市场股市往往上涨。美元指数中期走弱的阶段,新兴市场股市相对发达市场的表现更强。

全球资金增持中国权益资产的趋势将强化,尤其利好性价比更高的港股。

首先,低利率环境下,全球资金配置难度加大,“资产荒”越发明显,主要体现为,相对于不断超发的各国货币,性价比高而且能够带来持续现金流的安全资产越发稀缺。当前全球负利率债规模已大约17.2万亿美元,欧洲多国和日本国债已深陷负利率水平的泥淖。相较于海外资本市场,中国优质股票资产性价比更高,全球资金增持中国权益资产的趋势将强化,尤其利好性价比更高的港股:

  • 以股息率来看,恒生指数、恒生国指、沪深300指数股息率分别为2.4%、2.9%和1.67%,高于美日韩等国家主要指数股息率;

  • 以指数估值来看,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主要指数估值纷纷创新高,上证综指、恒指、恒生国指估值较其他国家低。

其次,中国优质股票资产的业绩高成长的趋势更明显。

  •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保持了较快的GDP增速,尤其是中国内需消费市场正跃居全球第一并将继续增长,这是核心资产崛起的坚实保障。

  • 中国具有“世界工厂”的雄厚基础。中国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28%,制造业基础雄厚。

  • 中国拥有科技创新的光明前景。当前,中国要素优势逐渐由“土地、劳动力”转向“资本、技术和数据”,高等院校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研发支出位居世界前列。此外,疫情+美国在科技方面的施压成为中国科技创新(5G、半导体、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数字信息化、云)加速的契机。

3.2.3互联互通机制深化,港股成为中国社会财富增持核心资产的核心渠道

首先,中国社会财富向权益资产配置的大趋势下,港股优质资产持续吸引内地资金。随着“房住不炒”、打破刚兑、理财产品净值化,中国社会财富配置权益资产方兴未艾,以港股为代表的高性价比的中国权益资产对内地资金的吸引力大。

中国居民资产配置之中,权益资产配置的比例明显偏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城镇居民资产负债调查:2019年,城镇居民总资产中59%配置于房地产,仅2%配置于股票和基金;在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存款47%,股票6.4%、基金3%。而海外比较来看,2019年美国居民总资产的24%为房地产,股票和基金占35%,保险和养老金占23%。同样,高储蓄率的日本,2018年股票和基金占9%。

其次,随着互联互通机制的深化,港股正逐步摆脱离岸市场的定位,港股已经成为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港股通进行投资的内地资金有望成为港股市场的中流砥柱和“本土”资金。2020年Q3中国内地公募基金中港股投资市值达到3140.6亿元,占内地股票+偏股型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比重大幅提高至8.45%,较2019年底的5.63%提升2.81个百分点。未来无论是港股投资市值规模还是占公募基金资产净值的比重均有望进一步提升。

3.3风险偏好:海内外资金对港股的配置吸引力将明显改善

首先,2021年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减弱,中美关系不会比2020年更差。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特别是港股的风险偏好将会改善,过去2年一直受到中美关系负面影响的压制。2019年中期以来,香港大幅跑输MSCI新兴市场,香港反修例风波和美国参众两院通过“香港自治法”是导火索。2020年美国大选之前,中美关系一度进入难以预判的紧张状态,进一步压制港股市场。

其次,新股热潮提升投资者信心,特别是优质中概股、新经济独角兽在港股上市。

  • 2019年年底阿里巴巴上市以来,有10家中概股陆续赴港二次上市。截至12月6日,仍有46家公司符合港交所规定有潜在回归可能,对这46家公司我们进行了重新梳理,其中有18家新经济公司。除了已经在港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网易,还有诸多新经济明星公司如拼多多、蔚来汽车、百度、腾讯音乐、爱奇艺、哔哩哔哩、好未来等。

  • 2月5日,快手科技即将登陆港交所,2021年字节跳动、唯品会、哔哩哔哩等一大批新经济公司也有望来港上市。


4、投资策略:“空”中加油复苏行情,“震”后上车港股牛市


展望:近期股市的震荡有望在2月上旬平息,不改变2021年港股指数牛和A股结构牛的大趋势,建议逢低加码配置港股。考虑到美国疫苗接种超预期,后续全球股市投资风格主线聚焦盈利驱动。

首先,中国制造业深入掘金,A股、港股都有好公司,欧美复苏以及中国“十四五规划”将是中短期机遇。1)欧美复苏有利于半导体、消费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家具家居、化工、工业金属等行业高景气;2)中国十四五规划及“新基建”实施,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崛起,长期看好新能源车、半导体、新能源、军工、高端制造、工业互联网等。

第二,深度价值股的战术性重仓良机已至,将随着基本面改善而“放礼花”式“戴维斯双击”。优选增持港股中的传统行业核心资产,后续疫苗普及和欧美复苏,将驱动港股的能源、有色、金融地产等超预期价值重估,特别是中海油、三大运营商等“特朗普红包股”有望参考GME式逼空大行情

第三,战略性看多中国新经济的核心资产,精选互联网、大消费服务(物业、品牌消费、教育、潮玩、博彩等)、医药等。其中,互联网龙头可以关注政策利空之后的竞争格局的变化,大消费领域看好物业股、新消费的“独角兽”、教育股、体育鞋服等新经济的核心资产。下半年,随着疫苗普及而逐步看好澳门博彩股。

5、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宽松不达预期;大国博弈风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