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东:港股牛市要从容参与,秉承基本面的理念,聚焦新经济朱格拉周期是战略,价值重估、博弈复苏是战术

本文来源于“阿皮亚”,作者羊羊、鹤九、miniQ

去港股买中国最有竞争力的资产。

“港股牛市要从容参与,虽然是牛市也会有波动,要秉承基本面的理念,聚焦新经济朱格拉周期是战略,价值重估、博弈复苏是战术。“

“从拜登的行政命令来看,前两条都是跟疫情防控相关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个阶段美国疫苗的普及会加快进度。”

“2月份我们需要关注整个数据,会不会对于流动性有影响,特别是对于美元以及美国的名义利率会不会有影响,这是一个小扰动。疫情进展好的时候,对于资金面的预期反而会变得波动,所以大家要关注2月份疫情的进展。”

“关于美国的补库存,三四月份是整个的复苏节奏的第二个节点……

“今年的中期有可能会出现一把类似于1987年的10月之前,或者2018年2月初的那种状态,通胀起得有点快。

很多投资者对宏观的理解并不深,他看到通胀起来了,看到可能名义利率也在抬升了,他就慌了,就会担心货币政策会不会系统性收缩,从而产生了多杀多的踩踏。

“美国这次的复苏,特别是在二季度,会对中国的出口形成非常明显的驱动。”

“疫情带来了深层次、长期的改变。这个改变是什么?全球经济高债务、低增长变成了一种长期化和常态化,相反,经济周期性的复苏是阶段性和短期化的。

最终改变高债务、低增长这种困境或者说难题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新的科技革命,而绝不是饮鸩止渴式的大放水。

美国经济趋势性的结构恰恰在于它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王道。所以,美国今年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说,不是一个熊市的基本面逻辑。

“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要注意不是便宜就能赚钱,便宜的东西要去看它的盈利能不能反转,如果有盈利反转,那是大机会;如果盈利反弹,那是小机会,是一个做交易的小机会。”

“去港股买什么,真正是买中国的未来,是买中国最有竞争力的资产,而且这些资产恰恰在A股没有。

在港股我们要买的是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内地的一些优质的,稀缺的,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资产,这才是港股牛市或者是港股结构牛的一个重要基础……

当市场因为系统性风险导致这一类的资产下跌的时候,你要勇敢地买入这一类资产。这是第一个。

“投资的建议,我们是看两条线。

主线一,谁是短期的进攻者?就是价值重估,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汽车、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用品,这是受益于美国复苏,它是制造业里边有贝塔又有阿尔法。

另外一类我不建议现在追高,但是在二月份可以从容布局,到了三四月份会比较的亮丽,比如说能源,以及像有色金属、金融,这些是受益于美国的三四月份实质性的复苏,但是这一类的传统行业、偏贝塔的行业,它对于美元,对于美国的名义利率会受到一定的干扰,这是一条线。

另外一条线我们是觉得从短长期相结合,我们认为A股可能机会更大,港股只是敲敲边鼓,那就是先进制造业。

第三个是港股真正的机会,也是第三条线,就是互联网、消费、医药,这里港股的性价比更好,可以精选阿尔法。

以上,是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今天在香港交易所主办的“点金香江”线上直播中,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张忆东回顾了过去报告中的观点,分析早前推荐港股牛市的逻辑,重点介绍了海外复苏的过程,和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时间点,以及海外复苏对于中国A股和港股市场的影响。

最后,对于今年和A股和港股买什么,怎么买的问题,张忆东都给出了清晰的判断。

我们整理了张忆东演讲全文,分享给大家。

各位投资者、各位朋友,今天这次活动是数周前受港交所的邀请,答应跟大家有个互动,那时候市场的热度还没有现在那么高。本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年度策略,就是我们在去年11月初写的、并且在去年的11月10号发布的年度策略,当时题目旗帜鲜明,就是“做多中国,港股牛市”

今天,我反而要讲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经过了过去两三个月的反复轰炸,在各种媒体,还有我的一些报告里边,我的观点大家也基本耳熟能详,今天我会讲点不一样的,有些变化,分4个部分跟大家汇报。

第一个方面,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从去年9月份,我们就开始推荐港股牛市的逻辑;

第二个方面,我们会更新一下海外基本面和中国基本面的趋势和变化;

第三个方面,我们会聊一下资金面的趋势判断和波动的变化;

第四个方面,我们依然展望一下港股行情,以及讨论一下如何树立正确的港股投资理念;最后我们也给出一些建议,该买啥。


推荐港股牛市的逻辑不是内地资金去香港

而是在于基本面的逆转


首先,回顾一下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就推荐港股牛市的逻辑。

2020年的9月13号,当时我写了一个报告的名字叫《守正出奇,布局港股好时机》,报告当时提出九、十月份是布局港股最好的时候,2020年的9月、10月是港股牛市的孕育期,结构性行情已经起来了,全面牛市有希望在2021年展现,无论是价值还是成长都有机会。

这是一个重要的深度报告。

之后我们化整为零,去推结构,所以10月13号我们写的《乘风破浪的中国制造业核心资产》,当时主要是 A股、港股一起来推了,推了新能源车、清洁能源这些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我们提出了新经济的朱格拉周期,因为只有好的资产、能够有长期增长的资产,才能够看到所谓的结构性行情,进而来讨论是不是有趋势性的全面牛市。

到了10月份,当大家对于银行一片哀鸿遍野的时候,10月28号我们提了,策略的角度看银行,价值重估刚起步,敢于看多银行,才有所谓双轮驱动——价值重估和创新成长一起驱动的指数型牛市。

所以我们理了理成长和价值之后,就看到了港股的性价比更好,所以我们在11月10号写的报告《做多中国,港股牛市》,很旗帜鲜明。

甚至当特朗普政府拟令禁止美国资金交易一部分中国公司,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当时提出来“有惊无险布局港股,明年会更好”。

过去的几个月,我们非常看多,是一个全面看多的这种姿态。

但是,在昨天上午我们发了一篇报告,叫《大风起兮,港股稳行才能致远》,给大家泼泼冷水。

港股是牛市,但是如果只是靠着肾上腺素分泌这种过度亢奋,觉得港股像追涨杀跌,买便宜就能赚大钱,看到了一些卖方无比亢奋地说什么“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每次这种情况出现,都反映了阶段性的行情要震荡调整。

推荐港股牛市的逻辑并不是因为内地资金去香港,而是在于基本面的逆转,就是复苏,带来了旧经济的价值重估。

如果没有这种基本面的改善,这种旧经济、这种价值股在香港便宜不是涨的理由,便宜有可能会更便宜。

你以为分红收益率5%很便宜了,它可以达到8%,甚至12%还是无人问津,

为什么?

它可以做空啊。但是一旦基本面的力量逆转的时候,它就像弹簧一样,会带来一个很强的进攻性。

而另外,新经济的这些好资产,那才是一个核心。新经济的好资产依然是业绩在持续高增长。

所以看多港股牛市的这种核心逻辑还是要看基本面,而基本面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是贝塔,一个是阿尔法。

贝塔就是全球经济复苏,这是阶段性的、周期性的,是个库存周期的复苏。

而阿尔法更重要,阿尔法就是中国新经济的朱格拉周期,这才是我们要买港股的核心逻辑。

这是一个回顾,我跟大家讲的马前炮,而不是现在大家亢奋的时候在炒剩饭。


疫苗接种节奏决定了海外周期性复苏节奏

要关注2月份疫情的进展


我们现在讲第二个部分,我们要看一些变化,虽然基本面复苏,在复苏上面,我们来聊一聊整个基本面的展望。

在基本面的展望方面,我们会跟大家更新一下我们的观点,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海外周期性复苏的节奏;

第二点,海外经济趋势性的结构,哪些是周期,哪些是趋势;

第三个方面我们聊一聊中国经济趋势性的结构。

今天汇报的第二部分就是基本面展望的第一点,海外周期性复苏的节奏。

疫苗大规模接种的节奏,决定了海外周期性复苏的节奏。

最新的美国高频数据不是特别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本来美国疾控中心对于疫苗接种的节奏,第一阶段,到了2021年,就是今年1月底,应该是2400万人要接种了。

结果现在,最新的数据看到,可能也就是1000万左右,低于此前的预期,市场走得有点快,市场的反应觉得好像已经复苏了,但事实上你从高频数据上来看,还是受到疫情的困扰。

所以拜登上来的第一个行政命令就是戴口罩;第二道行政命令是重返WTO世界卫生组织;第三个行政命令是重返巴黎协定。

从拜登的行政命令来看,前两条都是跟疫情防控相关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个阶段美国疫苗的普及会加快进度。

我们最近做一些讨论调研,跟我们的一些美国朋友、美国客户分享的时候,也知道疫苗的供给对于美国本土而言都不是问题,甚至老人、医护人员,他们接种疫苗的主动性意愿还是蛮强的,所以2月份很可能迎头赶上。

2月份,当疫苗普及比较快的时候,同时也是美国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财政刺激开始落地,2月份我们需要关注整个数据,会不会对于流动性有影响,特别是对于美元以及美国的名义利率会不会有影响,这是一个小扰动。

疫情进展好的时候,对于资金面的预期反而会变得波动,所以大家要关注2月份疫情的进展。


三四月份是复苏节奏的第二个节点

一季度后期到二季度初是一个好日子


因为美国的失业率太高了;

拜登的当务之急是要防控疫情,化解社会撕裂,所以他必须要加大财政刺激。

而耶伦又是被认为是鸽派的前美联储主席,她跟美联储的配合度会是良性互动。

所以我们要看,下个节点,当财政政策刺激的同时,美联储的扩表能不能够压住美国的名义利率的抬升

如果压不住,就要小心阶段性震荡了。

因为现在美联储购买债券,没有像外界公布具体的,给了一个很模糊的预期,没有明确要购买多大的债务,以什么样的节奏,只是承诺还会买债,但是这种节奏我们不用关注它究竟买多少量,我们盯住美国的长端利率就行了

2月份随着疫苗的普及,随着高频数据的改善,如果长端利率上得过快,可能会影响整个的资金利率,进而对市场反而是有冲击的。

关于美国的补库存,三四月份是整个的复苏节奏的第二个节点。

在复活节旺季来临之前,到今年的三四月份,特别是了4月份,按照美国疾控中心的预测,疫苗的接种人群将达到1.29亿人,基本上是总人口的61.5%。

我们的看法是,美国一季度一定要摁住长端利率的过快上升,到了3月份,我们看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应该会有扩张,不像去年的7月份以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基本就是在7万亿左右徘徊。

因为新的政府要恢复经济,缓和社会撕裂,他在上任初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度是扩张型的。

所以三四月份是第二个节点,是复苏的显性化提升。就是美国主动补库存的动能带来了惊喜,会是超预期的高频数据。

左边那张图你可以看到,美国的库存同比处于历史上仅次于2008年2009年次贷危机之后的那个低位。

所以一旦疫苗普及,美国的社会服务业开始运转起来,社交型的活动、吃喝玩乐能够有所恢复;

美国是一个消费车轮上的经济体,它需求的报复性反弹就很猛烈。这是一个好日子,就是一季度后期到二季度初。


要小心二季度末

今年中期通胀可能起得有点快


第三个复苏的时间节点要小心二季度末。

二季度末我们是比较确定的,特别是5月份整个通胀的基数非常低,去年的同比。

所以今年无论是大宗,还是美国的通胀压力,最猛烈的冲击恰恰体现在4月份复活节的狂欢之后。

很多投资者对宏观的理解并不深,他看到通胀起来了,看到可能名义利率也在抬升了,他就慌了,就会担心货币政策会不会系统性收缩,从而产生了多杀多的踩踏。

当然我也认为绝不可能像1987年10月19号,一下子跌20%,因为历史已经不会重演了,现在监管,整个的熔断机制已经太有经验了,所以这个波动有可能会类似于2018年的2月份那种波动。

总结下来,周期性复苏的这个东西,操作起来都比较难,包括美国,美国的复苏很确定,但是操作起来,因为它要受到货币预期的影响。

做这种周期复苏要做交易,不能够做右侧,最好是逆向思维做左侧。


美国复苏会对中国出口形成明显驱动

通胀很难持续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美国这次的复苏,特别是在二季度,会对中国的出口形成非常明显的驱动。

因为在2021年上半年,疫苗的普及主要在北半球,南半球的产能是上不来的,所以二季度末的通胀更像是我们中国2016年四季度,是阶段性的供求紧平衡。

今年二季度美国的通胀,特别是5月份看4月份的数据,6月份看5月份的数据,可能也会令人有点差异,那个时候会带来预期的巨大波动。

但是,通胀很难持续,不可能出现的类似于70年代的那种滞涨。

因为在一个清洁能源时代,油价很难再像以往那样,动辄能回到150什么的,而且,美国的债务率太高了,整个有效需求不足。

另外,一旦二季度疫苗普及之后,就业率提升,失业率下降,像现在这种直升机撒钱式的补贴到下半年也不会再有了。

所以,整体来说,二季度可能会带来一个波动,但不是系统性的风险。

好,这是我们讲的基本面的一方面,(也就是)海外周期性复苏的节奏。


美国会迎来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朱格拉周期

不要再指望着房地产的大周期来临


第二个方面,我们来讲一讲海外经济的结构性趋势在哪。

我们来看一下2021年美国的财政政策看有哪些亮点,拜登就职之后,他的竞选纲领怎么来落实?以及它的1.9万亿美金都包括哪些内容?

按照拜登的竞选纲领,他的重点会在新能源,其中有4000亿美金的新能源汽车的联邦政府采购,并且投资建设50万个充电桩。这个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另外还会对智慧城市、宽带、绿色交通、智能交通这些也投入大量资金,结合耶伦星期二在国会听证会上的陈述,美国未来也是要考虑要推动先进制造业。

所以美国经济趋势性的结构,也会迎来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朱格拉周期。不要再指望着房地产的大周期来临。


疫情带来了深层次、长期的改变

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说

美国今年不是熊市的基本面逻辑


最近有些机构投资者来问我,说会不会出现像2000年之后的那种格局,就是整个成长股泡沫崩盘,美国经济的主旋律交到了房地产手中。

我的回应是,短期房地产以及汽车的繁荣,特别是房地产的繁荣是一个货币现象,和美国的股市一样,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是一种财富现象。

但是,美国现在总的债务率是303%,居民的债务率也是在历史的相对高位,这和2001年完全不一样,2001年的美国,无论是总的债务率还是居民部门的债务率都非常之低。

所以我们的看法是:疫情带来了深层次、长期的改变。

这个改变是什么?全球经济高债务、低增长变成了一种长期化和常态化

相反,经济周期性的复苏是阶段性和短期化的。最终改变高债务、低增长这种困境或者说难题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新的科技革命,而绝不是饮鸩止渴式的大放水。

美国经济趋势性的结构恰恰在于它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王道。

所以,美国今年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说,不是一个熊市的基本面逻辑。

一方面,一些非指数权重股,像能源、房地产以及工业、金融这类的公司在指数里面的占比较低,但是这类资产是有机会的,是有反弹动能的;

同时,指数占比较高、长期有创新能力的资产,虽然估值抬不动了,但是盈利还能维持,不至于出现系统性风险,而在这里面,就要去找一找谁能够有新的增长点。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

都要在阿尔法行业里面找贝塔


所以拉长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是需要在阿尔法行业里面找贝塔。

什么叫阿尔法行业?

就是它长期趋势确定,能够在全球都高债务、低增长的时代,提供较强的内生增长动能的行业,这些叫做“阿尔法行业”。

“阿尔法行业”里面有一些是稳定增长的,而稳定增长在今年可能就有点尴尬,因为稳定增长的很多股票如果估值不能够再进一步提升,就比较难有相对收益,因为去年的估值已经爬起来了。

今年就要在这种“阿尔法行业”里面找贝塔,找增长动能依然比较强的,它既有长期逻辑,科技创新的朱格拉周期,同时如果它又恰恰能够符合短期的库存周期会更好。

所以为什么我们从年初以来,包括现在我们继续在推半导体?它就是符合既是先进制造业,(短期)又缺货,长短(周期)皆宜;新能源车链条里面长期看好,虽然短期赛道太拥挤了,但是,里边也可以找到一些增长动能超预期的标的。

这是我讲的基本面的第二个方面。


A股和港股不是便宜就能赚钱

真正的大机会要看立足于未来8到10年的朱格拉周期


最后再稍稍展开一下,刚才我们说的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朱格拉周期,这才是我们赚钱的主赛道。

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要注意不是便宜就能赚钱,便宜的东西要去看它的盈利能不能反转,如果有盈利反转,那是大机会;如果盈利反弹,那是小机会,是一个做交易的小机会。

所以贝塔行业今年是有盈利的反弹,因为它存在库存周期,而盈利的反弹大小(怎么看)?

我刚才讲了,受益于欧美复苏的反弹是大反弹,跟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特别是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相关的周期性行业,是个小反弹。但是,真正的大机会还是要看立足于未来8到10年的朱格拉周期。


2021年海外流动性会颇多波动

要注意几个时间节点


第三个跟大家汇报的方面是资金面的趋势和变化,我会分两个角度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角度是对海外流动性趋势的判断,很简单,就是宽松。但是,我们要给大家提醒的是它的波动。

2021年海外流动性会颇多波动,波动会更多的体现在名义利率的波动以及美元的波动,它不会是个很流畅的一个趋势。

2021年初的时候大家对美国维持低利率以及美元的贬值预期过度一致,使得2021年美元流动性的波动对于行情节奏的影响会非常明显。

另外,宏观流动性会保持宽松,我就不赘述了。刚才也说了,在高债务率的情况下,它必须要饮鸩止渴,给自己竞争力的提升换取时间。

但我们要提醒的是什么?几个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就是2月份。如果美元进一步维持强势,如果美国随着疫苗的普及、疫情的可控,要注意美国的名义利率在2月份可能反弹,市场可能会有小震荡。

但是小震荡之后,一旦(美联储)扩表了,可能又会把资金利率给压下去了,而且可能3、4月份又能够把美元向90或者90以下压一压了。

第二个是基本面的时间节点,就是二季度后期,5、6月份,利率可能会再次反弹,就是经济复苏比较强、通胀起来比较快带来的一个阶段性扰动。


两会以后信用环境可能进一步收紧

A股和港股未来是更加一体化


第二个维度我们来聊一聊中国的资金面。

二月份整个信用还是不错的,货币和信用可能都相对还是比较的宽松,两会以后信用环境可能会进一步的收紧,风险会进一步的暴露,特别是信用风险,一些地方平台,融资平台,一些城投债,相关信用风险的暴露,在二季度可能会更明显一些,这是一些周期性的变化。

趋势性的变化有两个:

第一,中国的社会财富配置权益资产方兴未艾。

现在大概中国老百姓总资产里配股票和基金只占了2%左右,日本跟我们一样是偏高储蓄率的民族,它的居民总资产里配股票和基金的差不多是10%。

美国是35%,其中美国的富人阶层,最富有的10%的家庭,它配置股票基金是47%,最穷的25%的家庭配股票和基金大概是3.8%,所以的这一块是一个大的潮流, A股、港股都受益。

讲到这,我们就不要把A股和港股当做跷跷板效应来考虑,也不要说什么内资和港股就什么争夺定价权,也没有必要,因为两个市场的未来是更加一体化,更加互补,更加相辅相成

它其实都受益于中国社会财富的再配置和全球资金向中国的再配置,所以把两者区别开来是不对的。

所以我们认为,从资金面的维度对于港股和A股都是正面的,都受益于股权大时代。


2021年港股是一个指数性牛市

中美关系迎来了一段相对缓和期


第四个方面也是最后给大家汇报的,就是一些结论性的东西。

首先我们对资本市场的展望,我们认为2021年港股是一个20%以上的指数性的牛市,因为它有两块:

一块价值股会反弹,但是我再次提醒,我们所谓去买便宜的东西,它是一种交易的思维,但是在港股只有基本面的改善那才是王道,否则便宜的可能还会更便宜。

2021年基本面改善的王道一方面是全球的风格,就是价值股和成长股它有一个再平衡的过程,因为都是是受益于周期性的经济复苏。

第二个维度我们认为中美关系迎来了一段相对的缓和期,至少比特朗普时代的中美关系要有所改善,这也是有利于港股的一个风险偏好。

第三个方面,香港已经是比较平静的,所以AH股溢价在2021年收敛,收敛的原因不是因为钱的问题,钱是后知后觉的,问题是基本面的景气度是不是改善了?

如果景气度改善,价值重估就像弹簧一样,压得过猛一旦反转,它这叫做 short covering,整个做空盘就会回补,从而带来一个很强的做多的动能。

今年 A-H股会收敛到历史正常水平,就是20%左右,某种意义上来就是价值股估值的提升,所以我们倾向于说A-H股溢价的收敛不是因为A股跌,而是因为港股涨的更多。

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 A股和港股,不要因为港股涨了,大家就开始讨论什么A股的抱团会不会崩塌。


在全球,资金不是问题

真正有增长的资产会长期享受估值溢价


现在我要讲一讲投资理念的问题,什么时候我们不讨论抱团会不会崩塌,说明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和一个境界。

抱团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注册制时代该有的名词,抱团是在审批制时代,在坐庄这个时代留下来的一些残余,有人坐庄,其他的资金一起来抱团,是这样一个历史名词。

但是在海外从来没有听说亚马逊抱团失败,从来没有人担心苹果抱团失败,或者担心特斯拉抱团失败,在港股也没有听说谁担心腾讯抱团失败,没有这个名词。

最多只是讨论短期太拥挤了,有可能要做一些衍生品,做一些对冲,或者说它会有一些行情震荡,但是调整以后资金又会回来。

为什么?因为物以稀为贵。

在全球,资金不是问题,在一个低增长、低利率、负利率的时代,恰恰是物以稀为贵,真正有增长的资产,它会长期享受这种估值溢价。

去港股买中国最有竞争力的资产

所以港股真正看好的不在于H股这些价值股的反弹,而在于香港市场正在发生质变,它的市场结构,甚至主要的指数都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正在顺应中国经济新的发展趋势,顺应中国新经济的朱格拉周期;

港股成为A股一个重要的补充,可以说跟A股相辅相成,一起构成中国核心资产的结构性牛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港股细分市场市值结构的变化,科技行业的市值占比已经跃居到了41%,而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两个加起来市场占比是24%,医疗占了7%,这三块加起来已经占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权重。

所以如果大家真正要了解去港股买什么,真正是买中国的未来,是买中国最有竞争力的资产,而且这些资产恰恰在A股没有上。

在港股我们要买的是在港股上市的中国内地的一些优质的,稀缺的,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资产,这才是港股牛市或者是港股结构牛的一个重要基础。

所以我们来聊一下树立正确的港股投资理念,不是去炒落后,很多人在讲说“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这种是散户的口号,一看就知道不懂港股,就觉得港股便宜,要把便宜的东西给打上来;

便宜的东西往往只能是修复,它是一个波动,是个交易,是周期的一个波动,而不是一个趋势性的行情。

不要以为外国人都是傻子,不要以为市场歧视某些资产,不是这样子的,港股这个市场它更加关注长期基本面的确定性;

对于周期类的资产,当景气度下行的时候,做空机制会让它跌的非常惨,所以便宜不是买的理由。

而经济复苏带来的周期波动会使得它的估值修复,但估值修复是阶段性的,所以我们看到最终在互联互通的机制下,A股和港股的估值体系乃至于投资理念是相互影响的。

但是那些最有那种竞争力的资产,它长期会像美国一样,是长期具有估值溢价的,所以这是我讲投资理念的第一点,就是龙头溢价,核心资产溢价的理念,就是长期增长确定性最强和核心竞争力最突出的这类资产可能一直有溢价。

当市场因为系统性风险导致这一类的资产下跌的时候,你要勇敢地买入这一类资产。这是第一个。


新经济的龙头公司不能只看市盈率、市净率

南下资金对港股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第二类的资产,是优秀的公募基金,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南下资金,其实比个人投资者更具有国际视野。

它往往在估值体系上不是简单的看PEPBPS特别不是简单的看PEPB,而普通的投资者老是觉得便宜,什么是便宜什么是贵就是看PE,这不对的。

无论是互联网龙头、品牌消费,特别是这种新经济的独角兽,它往往是根据美股的相似公司进行参考对标,而不是按照 A股或者港股的传统价值股进行对标。

所以新经济的龙头公司不是 PE贵的问题,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是看说市盈率,市净率,还是要老老实实看、它是不是具有长期增长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个,从我们讲的投资理念的维度来说,南下资金对港股的影响会越来越大,通过港股通进行投资,慢慢这种港股通资金会成为港股市场的中流砥柱,甚至是“本土资金”,打引号的本土资金。

为什么叫做本土资金?

因为港股市场主要的好资产都是内地公司,所以资金慢慢也会是内地公司在做主导,但这个主导一定要知道,港股的资金不缺,它是联通海外的,所以我们在港股想赢,不是按照A股的玩法来玩,大家一哄而上去给它拉起来,拉起来就被别人做空了。

所以我们在香港还是要按照全球海外的成熟理念,围绕着基本面的逻辑来去找那些好资产,这是一个层面。

另外一个层面我们来讲,如果过度被打压的,比如说像中国移动、小米、中芯国际这些被美国无理的政治打压,美国投资者被迫抛售,恰恰中国投资者他深入了解这些公司,基于对于这些公司的理解,对中国的信心,反而成为了港股市场信心的稳定器,成为了这一类优质资产的价值支撑者,这是从投资理念的一些建议。


聚焦香港稀缺资产

二月份可以从容布局这类资产


最后我们说一下买什么。

买什么的核心在于聚焦香港稀缺资产,多关心一些基本面,重要的是基本面,不要太关心短期亢奋的情绪,最近南下资金很亢奋。

从我过去20年看A股,看港股,特别是一直看港股,每次A股散户开始亢奋了,都是阶段性的顶,阶段性的头部,往往进入到一定阶段会调一调,所以在3万点附近洗洗更健康,进行空中加油。

调整以后,整个的风格慢慢的会从散户的参与又回到了一个正途,

正途是什么?

就是机构化。通过公募基金,或者保险,或者说一些私募,机构化来去参与到香港市场。

最后讲一下投资的建议,我们是看两条线。

主线一,谁是短期的进攻者?就是价值重估,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汽车、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用品,这是受益于美国复苏,它是制造业里边有贝塔又有阿尔法。

另外一类我不建议现在追高,但是在二月份可以从容布局,到了三四月份会比较的亮丽,比如说能源,以及像有色金属、金融,这些是受益于美国的三四月份实质性的复苏,但是这一类的传统行业、偏贝塔的行业,它对于美国的美元,对于美国的名义利率会受到一定的干扰,这是一条线。

另外一条线我们是觉得从短长期相结合,我们认为A股可能机会更大,港股只是敲敲边鼓,那就是先进制造业。

第三个是港股真正的机会,也是第三条线,就是互联网、消费、医药,这里港股的性价比更好,可以精选阿尔法。

其中互联网的新业态,这里边新的独角兽公司,在今年有很多的新股上市以及中概股的回归,我们是非常看好。

另外一个像这种消费里边的物业、教育、汽车、乳业在上半年我们认为业绩是非常的靓丽了,而下半年我们对于博彩,随着疫苗的普及可能也会有惊喜。

所以总体来说,我们是以新经济的核心资产作为长期看多港股牛市的基础资产,这才是真正港股牛股的集中营。

而对于这种便宜的资产,其实是找一个贝塔,而且今年上半年是属于做得最顺的,它像一个弹簧一样,迸发起来依然会很精彩。

最后,港股牛市要从容参与,虽是牛市也会有波动,要秉承基本面的理念,聚焦新经济朱格拉周期是战略,价值重估、博弈复苏是战术。

这就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也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