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证券李宁:中国资本市场的大时代刚刚开始,本轮行情我们看到2023年

我们认为本轮牛市最大的涨幅在2022年下半年。

作者 | 李宁博士 胜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 | 格隆汇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

已经过去的2020年度,环球股市经历了年初疫情带来的动荡之后,都是一路高歌上涨,投资者回报颇丰。新年伊始,我们如何评估2021年的风险和投资机遇,怎样去选择好的行业和投资标的,下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回答。

01

 关于中国股市明年的趋势判断

我们认为2021年的股市基调是震荡上行,中国资本市场的大时代刚刚开始,任何下跌都是买入机会。恒生指数,上证指数年底前高点将超过4000(可能发生在上半年),恒生指数可以挑战30000点作为第一目标。2023年三月之前,两地指数至少比历史最高点上涨30%。2021年是整数震荡上行,2022年下半年将是大牛市的主升浪。

2021年中国股票市场向上的推动力量来自于几个方面:

1、 疫情之后中国和欧美发生的疫情管控,供应链生产稳定性的一系列政策和所产生的结果来看。过去人们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运营的强大效率是认识不足,甚至存在极大的误解和认知偏差。随着事态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西方媒体和个别政客谎言和误解很难持续,市场对中国发展方向和中国资产的未来将注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我们预期的是随之而来的人民币资产价格将迎来盈利预期和风险溢价上升的同步提高,环球资金需要对中国股市重新估值。

2、 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中美关系虽然不会根本性的改变方向,但冲突的强度会改善,一些技术和关税相关的政策会通过谈判和接触从负面的极值出现松动和改善。而长期而言,大概率是美国逐渐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并找到两个大国相处的新的平衡点。我们认为,美国领导的民主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反中国的联盟都没有操作性,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向上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更多的是互补和反美国垄断的性质,欧洲日本是得到实惠和好处的。中国同非洲拉美和亚洲一带一路的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则更多的是共赢的,实际上推动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收入提高,与之相对的是包括欧洲、日本、墨西哥、英国、阿根廷的几次经济和货币危机都是美国的政治家和资本财团刻意造成的,华尔街获取暴利的同时,留下了一地鸡毛。最终,来自于美国民主联盟的阻挠,将远远不敌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我们翻查了美国股市成立以来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意料之外的是,一战、二战或者破坏巨大的西班牙流感,都不是造成股市大跌的根本原因。股市的大幅度回调,反而与不成熟的政府监管和货币财政政策有关。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国企和银行系统的债务重整,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包括银行系统和股市债市,愈加成熟,足以抵抗短期信心波动,不论是汇率还是股市,在当前政府一切以安全为重,加上工业供给侧改革已经推进纪念,地产金融提前挤泡沫,资本市场出现大的崩盘可能性很低。

4、 2021年股票市场的整体流动性,上半年主要来自于银行系统一年一度的年初资金大放送,加上2020年下半年大量公募和私募基金注册完成之后的资金到位。下半年则是由于宏观经济数据基数的原因,经济增速比上半年会大幅度放缓,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一两次降准的空间。另外,欧美疫情控制之后,海外大型基金的权益和债券类资产配置比例,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比例都会出现变化,具体就是通胀预期加剧,对中国的风险溢价重估,债券资金流入股市,海外资金流入中国。

5、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认为股市估值水平已经比较高,现在是不是还有买入机会的问题。我们用一张图来回答:

美国的道琼斯指数用了200年从30点上涨到如今的3万点。期间有一战、二战、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冲突,每一次回调都是短暂的,而股市的上涨是长期的,也不是地产黄金和债券能够跑赢的。有一句股市名言,股票最终只是上市公司赚取货币能力的称重机。在旧的王朝时期,当一个国家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集团手中,大部分民众无法生存的时候,通过革命和起义完成国家政权的更替,对社会财富带来巨大的破坏,然后进入新的一轮循环。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华尔街有了新的方法,除了党派轮流的政治制度,税收为主的转移支付经济制度之外,当财富集中,穷人无法生存的时候,就发行国债,央行开动印钞机,产生更多的纸币进入经济系统维持国家的运行。然后,精英阶层的固化和人类知识和文明让少数人和大的财团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回收政府发行的纸币。新的财富集中和发行纸币的循环越来越快。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股市在近30年的涨幅加速。总之,在纸币的世界里,只有股票才能真正的跑赢长期通胀。

如果有人觉得现在的股市估值很高的话,建议反复欣赏市场的画作—道琼斯指数的历史走势,一画治百病。欣赏之余,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下美国和英国的金融史,相对应的每一个阶段的涨跌,以及原因,每次金融危机和每次股市腾飞的因果做一下图表的对比,一定会有收获。当然,需要注意两件事:首先,股市短期的信心波动和资金流动所带来的涨跌,需要通过合理资金管理和资产配置比例来应对。其次,并不是股市中的每一个行业和每一个股票都能与指数同步,行业和个股的选择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来研究,不管是个人和机构,认知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效利用资源都是股票市场中必要的生存能力。

02

关于2021年投资行业和标的的一些思考

在大的方向上,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影响股市最深远的几件事情:第一,国家对于高端制造业生产自主供应链安全的大的战略方向;第二,能源安全与碳中和政策需要带来需求,与风能光能上游成本下降带来的平价上网的历史性的行业机遇;第三,供给侧改革之后需求侧改革所带来的经济结构的调整。

几个技术性问题的思考:

1、顺周期的估值机会:

  • 钢铁煤炭属于供给侧提升公司业绩,但长期并不是整个国家和世界的大方向,相关公司业绩有保障,估值会有提升,但相对估值仍旧会比其他行业低,投资机会为短期看多,看空。

  • 铜、铝、镍坚定看多,全球范围,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亚非拉的大规模基建注定开启新的周期,上述品种的供应能力不足

  • 锂、钴电动车金属资源,需求量将毫无疑问增长,但预期已经过高。如果完全认同现有锂和钴的高估值背后所预期的全球电动车销售额增长,那么中国国内相关电池材料加工企业的估值还没有足够反应。

  • 电力行业:火电煤炭和环保成本高昂,业绩天花板已经显现。核电的增长和盈利前景是最确定的,但短期估值收CAPEX和利息折旧影响非常严重,是现有低估值的主要原因,市场可以选择只看眼前在利息折旧高峰期默认目前低估值,也可以预期未来折旧后一个巨大的印钞机,1816未来的盈利潜能和增长潜力超过了长江水电。

2、谁来维稳,谁来拉升指数气氛的问题

股市稳定的蓄水池(大跌护盘,大涨抽水):银行、保险、券商将与慢牛共成长。上述三个板块基本面确定性好转,占指数权重比较大。外部利空股市超跌的时候,会用来护盘维护市场信心。股市上涨过快时,则容易融资抽水,防范在2023年三月之前出现金融泡沫,增加国有金融企业的股本金,有利于金融安全。

3、几个受政策影响的不确定性行业(暂时回避或者密切观察逻辑变化):

  • 垄断的互联网平台:以阿里、腾讯和美团为首。国家的反垄断监管注定趋于严格,相关业务板块估值需要重新评价,业务创新趋于谨慎,增长出现压力。短期股价性价比不太合适。

  • 医疗养老行业: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消除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降低储蓄率,提高可支配收入。医药股不会有任何超额利润的空间。目前估值过高。

  • 教育行业:同上,国家不希望居民因为养老和教育的不确定性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 房地产行业:降低房租可以有效降低住宅涨价预期,但公租房建设并不会减速,城镇化会加速,相关基建不会有太大影响。

  • 出口产业链:高科技行业产业链的部分去中国化,最终会失败。但不排斥在2021年海外疫情结束之后,美日会有初步的尝试,并对相关行业订单产生扰动。预料拜登好过特朗普,但政策波动初始的方向,还是产业链去中国化。

4、行业和个股推荐

考虑到2021确定性的增长性行业机会,以及经过2020年股市大涨之后市场预期的估值差异和潜力,我们对于行业和个股做出以下推荐光伏上游(中环股份,新特能源)>芯片和面板上游进口替代(中芯国际、中环股份,沪硅产业,TCL科技)锂电池上游金属精加工(格林美,国轩高科)>农机现代化进口替代和食品精加工和品牌运营(第一拖拉机,中粮糖业,北大荒、来伊份)>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数据港,金山云,中科曙光)>影视娱乐和休闲旅游(中国电影,阿里影业,复兴旅游文化)

03

2021年影响股市的风险因素

我们认为短期内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来自于疫苗注射,在批准注射之前,市场的方向实质的预期了疫苗是解决经济和股市问题的万能良药。但疫苗大规模注射之后,可靠性和有效性将直接有具体的数据证实和证伪。一旦与市场预期有差距,比如疫苗有效期,副作用,或者免疫有效的比例并不如市场预期的好。会立即对金融市场造成很大的负面冲击。

另外,上半年流动性充裕,加上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同比基数较低,容易出现市场快速上涨的情况,一旦股市短期涨幅过快,监管部门收紧政策维稳的可能性就大增。我们认为,监管的目的最终是一个健康的牛市,我们认为本轮牛市最大的涨幅在2022年下半年。对于整体市场估值偏高的担忧,注定是暂时的。

利益披露:作者本人重仓中环股份和TCL科技,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