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能触底反弹 生猪期货上市首日跌逾13%

战胜“最强猪周期”

1月8日,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上市首日盘中主力合约跳水不断。当前,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报26790元/吨,跌幅一度扩大至13%。

(来源:同花顺)​

据悉,本次大跌主要是受猪价下行预期的影响。此前市场机构普遍预期,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长周期来看猪价处于下行通道。尽管2021年生猪市场消费将有所回升,但较往年正常水平仍偏弱,预计下半年价格将回落至24-30元/公斤,9月猪价或远低于当前市场价格,远月合约会落在下限或更低位置。


期货交易规则落定 助力产业规模化发展


昨日晚间,大商所公布了生猪期货首批挂牌三个合约LH2109、LH2111、LH2201的挂牌基准价,分别为30680元/吨、29680元/吨、28680元/吨。其中,生猪期货首批挂牌交易的最近月份合约为9月合约,即市场交易的是2021年9月的价格,而非当前市场价格,其后是2021年11月和2022年1月份的市场价格。

(来源:大商所)

在交割方式上,基于现货市场现阶段发展情况,生猪期货采用实物交割。生猪期货的基准交割地为河南,首批交割仓库设置在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安徽、浙江,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区均被设为生猪期货交割区域。生猪期货上市后,大商所将根据运行情况和市场需要增设交割仓库。

此外,在风控制度方面,大商所根据生猪现货历史价格波动特点,将生猪期货一般月份涨跌停板和最低交易保证金比例分别设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和合约价值的5%。

据悉,大商所持续研究和推动生猪期货上市长达20余年。为了确保我国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稳起步”,严控各类风险,从严设置了生猪期货风控制度。

生猪期货是我国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业内人士表示,生猪期货将在稳定价格预期、助力产业规模化发展、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产能触底反弹,生猪价格或将进入下行通道


生猪是中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生猪产业链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行业。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生猪出栏数锐减,再加上非洲猪瘟影响,导致我国猪肉市场供不应求,猪价持续在高位运行,标志着生猪养殖行业正式进入‘最强猪周期’。”

此前,生猪养殖周期比较长,从母猪受孕到仔猪长大出栏,一般需要10个月左右时间。在漫长的养殖周期内,疫病、供需、饲料价格等诸多方面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导致未来生猪出栏时价格可能大幅偏离预期。

而生猪期货的上市对弱化猪周期则有重要作用。生猪期货上市后,将同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风险管理体系,而生猪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猪肉贸易商等生猪产业各类主体也可以利用期货工具规避现货价格波动的风险,从而增加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增长的可持续性。

当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及猪肉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今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明显恢复,但总体仍处于供给偏紧状态。

根据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环比数据推算,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已连续9个月增长,11月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66.1%,是2019年四季度生猪产能触底回升以来出栏最多的一个月,猪肉供给情况改善明显。

(来源:唯恒农业)

2020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超过4100万头、生猪存栏超过4亿头,生猪产能已恢复到2017年底的90%以上。11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超过3100万头,比年初增长94.1%。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2021年下半年生猪出栏有可能达到正常年份水平,生猪供应将大幅改善。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作为周期转折标志,意味着生猪产能已经触底反弹。

(来源:唯恒农业)

近期受消费季节性回升、冻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响,全国猪肉价格明显上涨,而猪肉概念的相关上市企业股价也随之攀升。数据显示,作为猪肉概念龙头的牧原股份近10日涨幅已高达27%,另一巨头新希望近10日股价涨幅达15%, 其他公司股价也都有明显上涨。

(来源:同花顺)​

但长期来看,随着猪肉供给量的提升,预计猪肉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或将很快进入下行通道。数据显示,2021年1月8日,猪价行情遇冷,全国外三元猪价维持在36.43元/公斤,猪价下跌0.19元/公斤!猪价上涨止步,迎来“2连跌”,而且在全国可监测的26省市猪价几乎“跌满格”,多达24省市猪价走跌飘绿。

此外,亦有人担心期货会放大猪肉价格波动,扰乱猪周期。但生猪是我国市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高达上万亿元,不易收到游资影响。如果期货价格过高,在厂库交割便利条件下,养殖企业必然会通过期货市场抛售来锁定未来生猪出栏价格。

长期来看,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将逐步增大,生猪产业也将逐渐产业化、规模化、稳定化发展,对于消减困扰行业已久的“猪周期”的影响也必将大有帮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