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庆民:上市公司要强化法治意识,不做假账、不说假话

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肩负着新使命、新任务

来源:证监会官网


阎庆民副主席在2020央视财经论坛暨上市公司峰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央视财经论坛暨上市公司峰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证监会,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我国面临的新发展阶段,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本次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下的实业与金融使命”为主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今年是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肩负着新使命、新任务。下面,围绕新发展格局中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发展,谈两方面的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服务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是对资本市场重点任务的直接要求;同时,《建议》中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容,都对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强化枢纽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发展格局中,资本市场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也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证监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探索形成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和体系,谋划和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天只是就其中五个方面简单介绍。

一是着力完善基础制度。《建议》强调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和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两项制度改革,这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要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抓手,把好“入口关”,畅通“出口关”,带动发行承销、交易、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各环节关键制度创新,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础制度,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稳定性、协调性、平衡性。同时,抓紧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加快制度规则与国际最佳实践的深层次对接,助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二是着力健全市场体系。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要科学把握各层次股权市场定位,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完善各板块制度安排。扎实办好科创板,支持具有“硬核科技”的科创企业做强做大;突出创业板特色,更好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充分考虑主板(中小板)特点,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组织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提升服务中小企业能力;进一步完善私募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促进资本形成;推进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稳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要不断拓展市场深度广度,提高直接融资的包容度和覆盖面。

三是着力支持科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五中全会强调“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要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激发企业家精神、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私募股权基金等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用好股权激励、并购重组等政策工具,促进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四是着力防范化解风险。近年来,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我们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标本兼治,推动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有效缓释。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更加复杂,防范化解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要继续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坚持控增量、化存量,巩固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等重点风险防控成果,加快完善私募投资基金监管,构建风险处置长效机制。全面贯彻新证券法,落实“零容忍”要求,切实净化市场生态。

五是着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但本质上是改革问题,还要继续深化改革。2019年以来,我们着力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推出“深改12条”,各项措施有序落地,关键制度创新持续深化,资本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韧性明显增强。下一步,要保持改革定力,加强改革评估,把握好改革的时度效,平稳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举措落地,不断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二、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当仁不让

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相伴成长、互相成就,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飞跃。“十三五”以来,上市公司数量连续跨越3000、4000两个量级,目前已超4100家,市值近80万亿元。目前,股票市场投资者数量达到1.76亿,超过许多经济大国人口总额。2020年,124家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中,在A股上市或部分资产上市的超过70家,占比近六成。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场包容性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中既有市值上万亿元的行业巨头,也有“小而精”的细分市场冠军;既有钢铁、纺织等传统制造行业翘楚,也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弄潮儿。目前,上市公司涵盖了国民经济90个行业大类,总营业收入占全国GDP的将近一半,实体企业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五成,吸纳员工总数近2500万人,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基本盘”“顶梁柱”的地位日益巩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上市公司彰显了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一手抓严格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引领上下游产业恢复,为全国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做出积极贡献,为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增添十足底气。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7.1万亿元,同比已恢复正增长;净利润3.1万亿元,同比降幅由上半年的18%收窄至6.7%,净利润中位数8964万元,已有半数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増长,亏损公司家数由上半年的783家减少至635家。第三季度,剔除金融和“两油”,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1%和20%,增速较二季度明显提升。

回首过去,上市公司发展成就斐然。展望未来,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周期,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优秀代表,更要当仁不让,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质量。10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出新要求,作出全面部署。当前,证监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细化分解任务,深入宣讲培训,强化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多方争取支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可以说,贯彻《意见》的热潮正在形成,各方努力、齐抓共管的局面不断巩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意见》强调,强化上市公司主体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必须承担起直接责任、第一责任,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责无旁贷,今天在座的企业家义不容辞。借今天的机会,提出五点倡议:

一要诚实守信,做守法合规的上市公司。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合法经营、诚实守信都是发展的底线,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在这方面更要成为表率。要强化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做假账、不说假话、不逃废债。要落实《意见》要求,下大力气解决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股票质押等风险和问题,做到守底线、负责任、有担当。

二要完善治理,做规范发展的上市公司。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根基,上市公司要成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典范。《意见》对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强化底线要求,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要对标最佳实践,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监督制衡,增强透明度,持续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三要专注主业,做稳健经营的上市公司。在大变局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既要抓住“双循环”和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合理有效运用市场机制和工具,加快发展壮大;更要理性看待资本运作,坚持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汲取盲目扩张、粗放发展、风险频发的教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复杂的竞争格局中占据先机。

四要攻坚克难,做引领创新的上市公司。“十四五”《建议》指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最具竞争力的群体,要紧盯发展前沿,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做出自己的贡献。用好资本市场的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调动员工积极性。处理好创新与规范的关系,避免打着创新之名,行破坏规则、损害投资者权益之实。

五要践行责任,做受人尊敬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透明度高、影响大,大股东、实控人和企业家们要有长远清晰的愿景,有报国为民的境界,有谦虚谨慎的精神,管理好企业,回报好投资者,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公司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和谐,做受人尊敬的上市公司。

最后,再向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讲几句。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中,新闻媒体既是重要监督者,更是工作合力的参与者。希望大家客观公正报道发展成就,理性专业开展批评监督。我们将积极支持新闻媒体的工作,为大家做好服务。最后预祝2020央视财经论坛暨上市公司峰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