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最新财报解读,“履带战略”初显成效

秋实必源自春耕。阿里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

刚刚,阿里巴巴发布了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FY2021Q2)。根据财报,FY2021Q2,阿里巴巴实现营业收入1550.59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30%,市场预期1547.4亿元人民币。实现Non-GAAP净利润470.88亿元,同比增长44%,市场预期385.05亿元。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和Non-GAAP净利润双双超过市场一致预期。

阿里巴巴的业务复杂,其财报披露详尽,非常值得仔细分析。我们接下来通过拆解财报,来还原阿里巴巴上一季度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边际变化。


1

新一季的财报,依然稳健


FY2021Q2,阿里巴巴实现营业收入1550.59亿元,同比增长30%,可以看到,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长仍然稳健,对于这样一个中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而言,还能保持30%增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去年三季度,阿里巴巴集团在获得蚂蚁金服33%的股权后确认了一笔约692亿元的股权收益。因此导致这个季度的净利润相比于去年同期下降了63%,实际上,采用剔除该影响的Non-GAAP净利润,则FY2021Q2 470.88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较前两个季度继续回升,证明了阿里巴巴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2020年9月,零售市场MAUs达8.81亿。中国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7.57亿,同比增长9%,单季增加1500万。可见,公司的下沉战略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正在收到回报,其中,淘宝特价版于 2020 年 3 月推出新版本以来实现了强劲增长,月活跃用户在 2020 年 9 月超过 7,000 万。

  1、核心商业

FY2021Q2 阿里巴巴核心商业营收为1309.22亿元,同比增长29%。

核心商业包括中国零售商业(天猫淘宝, 盒马银泰等新零售,天猫超市,天猫国际),全球零售商业(速卖通和Lazada、Trendyol),中国批发商业(1688),跨境及全球批发(alibaba.com),菜鸟,本地生活服务(饿了么,口碑),和其它。

分项来看,来自中国零售商业的收入为人民币954.70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来自于客户管理的收入增长了220%,而来自于新零售和直营业务(包括进口直营、天猫超市、盒马和银泰)收入261.32亿元,同比增长44%,主要归功于天猫超市和盒马在内的直营业务的贡献。

除了中国零售商业之外,跨境服务增长强劲——跨境及全球零售、跨境及全球批发营收分别增长了30%、44%。菜鸟物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了73%,主要得益于快速发展的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业务所带来的单均收入的上升和已履约的订单量的增长。本地生活服务收入88.39亿元,同比增长29%,主要是因为单均收入的增长。

总的来说,阿里巴巴核心商业业务,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淘系电商是基本盘,新零售、跨境零售、跨境批发、菜鸟、本地生活服务等多点开花。

  2、云计算

该季度阿里巴巴云计算实现收入148.99亿元,同比增长60%,来自互联网、金融及零售行业的客户收入增长共同推动了云计算业务的高速增长。

同时,该季度云计算业务的经调整 EBITA 亏损为1.56 亿元,去年同期为5.21 亿元。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6%改善至-1%。可见,随着规模效应,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即将实现盈利。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0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84亿美元,同比增长51%。

从中国IaaS+PaaS市场来看,马太效应仍然明显,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中国电信、AWS仍位居前五,总体市场份额达到7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7%。阿里凭借在钉钉、淘宝天猫、新零售、物流等方面的生态优势,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有小幅上升。

按常理,每年第三季度一般是电商交易的淡季,它刚好处于“6.18”和“双11”之间。加之今年的特殊的疫情影响,外界有一个预期,即这个季度的财报可能不会好看。

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阿里的财报依然非常稳健。“春华秋实”,在摘果子的季节里,阿里巴巴为我们贡献了一份稳健的财报,体现出了一种“秋实”的感觉。

并且,阿里的增长不只是单纯的稳健,而是实现了多引擎增长。现在的阿里,从收入结构来说,已经实现了核心电商、新零售、云计算、本地生活、菜鸟、数字娱乐、国际业务等比较快速增长的收入来源。这是稳健和不断能有所收获、有所沉淀的原因。秋实必源自春耕。阿里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

我们认为有两点,其一是阿里的“履带战略”,其二是阿里以“解决问题”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


2

阿里巴巴的“履带战略”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生命周期,企业也不例外,所有企业都受制于周期规律。

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发展一般都会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的干预下,企业最终都会进入衰退。

那么,有没有可能打破这种“宿命”呢?

当然有可能。最为有效且验证成功的方法,就是在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开始“二次创业”,借此将企业带入下一段生命周期。

无论是并购,还是内部孵化,都可看做“二次创业”的策略。一次成功的并购不仅可以补完母公司的业务短板,还能带去新的管理理念、创意、组织等等。而内部孵化则是一种自我革新、自我进化的方式。

阿里巴巴的“履带战略”也是为了打破这种宿命而孕育而生的,可以说,当履带每前进一格,就是一次“二次创业”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履带战略”?

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的话说,“在阿里有一句话,我们叫履带式发展,就是我们永远为今天而工作,为明天而投资,为后天而孵化。”通常通过8-10年的时间去潜心地孵化、培养、帮助一个新的业务去成长,同时也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业务“老树开新花”。这样不断地去创造新事物、帮助原有业务升级,使阿里巴巴不断由创新驱动,把一个十年、二十年的梦想,通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变成现实。

以阿里巴巴为例,阿里巴巴的核心是电商业务,它每一个新业务的崛起都是为了解决现有业务的问题而提前布局。这样,每一个新业务的成本可以以现有业务的收入利润作为支撑,并实现良性互动。

以最近的来看。5年前阿里布局新零售,开始孵化盒马,是看到了未来互联网数字技术与广阔的线下商业的融合。五年来,新零售不光锻造除了供应链能力、重构人货场的能力,还为现在大概念的本地生活打下基础。

同样,淘宝的内容化也是这样。5年前开始做淘宝直播,现在淘宝直播成了一个新的场,创造出了很多生态角色和就业机会。当然也给阿里的核心电商带来更高成交率。

更远的阿里云、菜鸟等都是这样的例子。在2020年度阿里巴巴投资者大会上,张勇透露,孵化多年的云计算、物流业务分别取得阶段性成果,2021财年内,预计阿里云将实现盈利,菜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将转正。可以说,阿里巴巴的“履带战略”进入到成长期和收获期。


3

关键是“解决问题”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以,阿里巴巴的业务扩展,都是围绕这个使命来展开。

来源:公司官网

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换句话说,就是将“解决问题”作为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即有没有解决客户痛点?规模机会大不大?有没有是面向未来看现在的痛点?这几个问题一问,一个业务要不要发展、怎么发展都清楚了。

换句话说,“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就像一个主干,阿里巴巴不断地孕育和收购新的业务,就像是这个主干上开出的枝叶。

回顾阿里巴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这一价值观是贯彻始终的。2004年,阿里巴巴内部培育出支付宝,就是为了解决电商业务的网上支付问题;2009年,阿里巴巴开始布局云计算业务,最开始也是为了解决电商业务发展快、并发量大的难题;2013年,菜鸟网络的诞生,解决了淘系电商在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上的瓶颈。

以上仅仅举了几个例子,实际上,从淘宝、支付宝、阿里云、菜鸟到新零售、新制造,都是这个路子。

也正是围绕这个价值观,阿里巴巴最终形成了以淘宝、天猫等核心商业为核心,以新零售、数字媒体及娱乐、生活服务、创新业务为战略布局,以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为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各业务协同发展,相互赋能的阿里生态。


4

尾声


总体而言,阿里巴巴的这份财报略超预期。在这样一个电商“淡季”,阿里巴巴的财报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主要得益于阿里巴巴的“履带战略”和“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在“春耕”之际就提前布局,使得阿里巴巴在核心电商业务外增加了新零售、云计算、本地生活、菜鸟网络等多个快速增长的收入来源。

这份财报发出之际,正处于一年一度的电商盛会——双十一期间。有别于往年,今年活动将设有两轮售卖期,11月1至3日及11月11日当天。数据显示,天猫双11首日,就有110多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元,跻身天猫双十一“亿元俱乐部”。可以预见,今年的双十一将再创新高,带动中国乃至于全球商家的有力复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