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公司延续“小米热”,小米生态链代表公司登陆A股科创板

九号公司未来能否在电动车新领域走出一条差异化路线?

作者 | 夏以勋

来源 | 格隆汇新股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毫无疑问,在后互联网时代AIoT会更具吸引力,无论是在广阔的市场空间,还是在信息的数量级;同时,AIoT发展的真正爆发期和“黄金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小米的AIoT生态亦将得到了更多场景落地,数以亿万计的设备将会相互链接,取得交互和协作,海量的数据将被识别成动态学习和迭代的模式来不断优化与赋能使用者。

围绕着小米的“最终幻想”,这一巨大的、开放的、持续迭代更新的AIoT生态圈,那些产品优质、深耕垂直领域的生态链共建者,必然也是成长力最不能忽视的群体之一。、

 10月19日,九号公司开始了申购,距上市仅一步之遥。这是继华米、云米、石头科技后的又一小米生态链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那么,九号公司在科创上市之后,究竟会是怎么一番景象?对于九号公司,投资者有哪些地方还需要特别留意几个方面?

(图片来源,公开资料,小米生态链)

小米生态链

九号公司是代步、移动服务机器人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是小米智能出行的重要一环。除了小米生态链公司,九号公司身上的标签也使其备受市场关注——它专注于解决短途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是科创板申报上市唯一一家集“红筹+特别表决权+亏损”的企业。

九号公司2014年取得小米集团在内的8000万投资,并于同年正式成立。借助资金的支持,2015年完成 Segway(双轮带控制杆的平衡车发明公司)的收购,掌握了相关平衡车核心专利;加上来自小米的订单高速增长,短短数年,九号公司成长成为行业龙头。

九号公司是非常典型的小米生态链企业。从持股来看,小米旗下投资机构Shunwei(顺为资本)和People Better合计持有九号公司19.64%的A类股权,具有足够影响力却不夺取控制权。从业务来看,小米集团向公司定制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等相关产品;以核心业务平衡车为例,公司的王牌产品九号平衡车全部销售给小米集团,九号平衡车Plus以小米集团分销为主。从收入来看,2017年-2019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73.76%、57.31%和 52.33%,单一客户依赖明显。

一般来说,大客户依赖,长此以往会对业务的稳定性有一定伤害,但小米以入股投资的方式深度绑定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使得来自小米相关业务的确定性非常强。

在与小米的深度合作中,小米不仅是最大客户,其还为九号公司提供了供应链及营销渠道的支持,产品宣传、推广费用由小米承担。

在小米的支持下,公司的原材料成本迅速下降,并拥有了同类企业不可比拟的市场渠道竞争优势,多款产品经小米之家平台推出后取得了销量的飞速增长,以及巨大市场成就。共享小米渠道,在财务上反映为较低的销售费用率。2017年-2019年,九号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73%、4.36%、6.35%,显著低于可比公司。

(图片来源:招股书,销售费用率情况)

但是,一如硬币有正反面,小米的合作也导致了较低毛利率。公司与小米集团的合作以成本价采购/利润分成模式为主。在利润分成模式下, 公司按照成本价格将小米定制产品销售给小米,实现销售后小米再将其产生的净利润按照双方约定比例分成。因为小米产品以高性价比为特色,平均定价较低,因此九号公司来自小米收入的毛利率的天花板相应会较低。

(图片来源:招股书,不同业务板块占营业收入比例情况)

未来盈利能力提升的看点来自于自主品牌。小米生态链公司要提升毛利率,往往需要摆脱对小米的依赖。它们会在以爆品突围的基础上,再用自主品牌补齐产品矩阵。九号公司也不例外,已多方面尝试培育自主品牌,但效果差强人意,占总收入比重多年以来没有明显提升。2019年,来自小米集团的收入(定制产品独家分销)、ODM产品直营的收入、自主品牌分销+直营的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52.12%、19.67%、27.89%,自主品牌占比仍最小。总体而言,内生性成长能力虽有所改善,但仍有待提升。

(图片来源:招股书,不同渠道占营业收入比例情况)

九号公司盈利复合高速增长是否“硬核”?

九号公司近年来增速惊人。2017-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3.81亿元、42.48亿元、45.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2.21%。但是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7亿元、-17.99亿元、-4.59亿元,连续为负且波动较大。市场对九号公司的财务状况心存疑虑。

但是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状况,并不需要过于惊慌,亏损和负资产主要是受会计处理的拖累而致,并非由经营不善产生的实质性亏损。由于公司将各轮优先股投资人所持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因此随着公司收入业绩增长整体评估价值上升,相应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加大,这是由于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方法之下录得的净利润为负,与公司实际经营状况无关。

2017-2019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160.47万元、5.44亿元及1.06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盈利能力在改善。

拆解收入板块来看,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平衡车业务和电动滑板车板块,服务机器人业务尚未未放量,占比极小。尽管无须对负利润惊慌,但这里的一个财务数据值得注意:极高的复合增长率主要系2018年高达208%的营收增速所拉动的,而这主要来自于电动滑板车业务的放量。

要进一步判断九号公司的成长性,有问题亟需回答:电动车的高增长是否能持续?平衡车业务与其他业务成长性多高?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机器人业务还未放量,智能短交通领域是成长性判断的核心。

智能短交通领域收入主要来自滑板车业务和平衡车业务。这两个板块自2018年起占总营收比例发生逆转,占比分别为66%、29%,分别同比变动+42ppt、-45ppt。平衡车业务从成立以来是公司的最核心的产品,相对成熟增速稳定,叠加整个市场增速放缓,从2017年到2019年收入甚至发生了倒退。

电动滑板车业务受益于海外市场,持续保持大幅增长,弯道超车平衡车业务,拉动总体营收快速增长,同时毛利率快速拉升。2018年滑板车收入的爆发,主要源于2018年下半年公司顺利切入滑板车共享业务,获得包括Bird、 Lyft、Lime和 Uber在内客户的ODM订单。仅半年的时间这部分业务就贡献收入9.70亿元,占2018年营收比例高达22.85%。2019年,电动滑板车实现营收32.3亿,占比70.46%,已成为九号公司营收和毛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电动滑板车能否保持增长劲头,面临的最大影响因素可能是政策。根据招股书,我国平衡车(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扭扭车等)需求量近三年增速保持在 20%左右。但目前平衡车、电动踏板车类产品面临交通管控趋严。北京、上海等地已针对平衡车、滑板车上路出台了明确的禁止性条款。长期来看,如果未来政策进一步加严,这两个产品短途出行属性将受到限制,只能局限在娱乐休闲领域,国内市场增速或许放缓。

而面对可能迎来的挑战, 九号公司逐渐将智能短途交通业务扩展到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等领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领域参与者众多,市场已接近饱和。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动自行车企业产量已达到3080万辆,占全国总产量比重从2010年的38.48提升至 95.80%。2018年几家上市公司的增速纷纷出现下滑。

(图片来源:公开信息,部分电动车厂家销量增速)

尽管公司在智能短程移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品牌优势,在激烈竞争中能否突围而出虽然尚未可知,但是凭借小米生态圈的加持,九号公司很大概率也会在存量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可以预见的是,九号公司将通过学习小米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方式,坚持为用户提供性价比与高颜值的科技消费产品等相似策略和成功模式的指导下,再通过小米线上和线下渠道布局来快速切入到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或类似的单品大市场中去。单纯的制造业的优势,已经很难和拥有“小米基因”的九号公司来比较了。后者对前者,在产业中的竞争,更像是一种降维打击。

九号公司未来能否在电动车新领域走出一条差异化路线?公司的盈利能力能否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还有待观察。

关注公众号,扫码添加新股客服,回复“蚂蚁打新”即可入群学习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